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阿育吠陀醫學:古老智慧中的治愈之術

阿育吠陀醫學:古老智慧中的治愈之術

時間:2024-10-31 03:28:52

水彩畫,19世紀。一名女子在一棵巨大的茄子植物下擺蕩,阿育吠陀醫學認為人與自然密不可分。源起印度的阿育吠陀是一門身心醫學,它對于健康的定義是集“思想、情感、靈魂、精神、身體以及生活目标于一體的”。接觸得越深,越會發現它所帶給你的不僅是一種醫療手段,更是與生活融為一體的方式。

描繪印度聖人制作阿育吠陀所需藥物的雕刻品。人類曆史長河,悠遠深邃,為林林總總伴随其形成發展的一切提供了厚實的土壤。其中,醫學體系的發展可說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縱觀其中,先後出現過古希臘羅馬醫藥學、印度醫藥學、古埃及醫藥學、亞述巴比倫醫藥學和中醫藥學這五大傳統醫學體系。當中,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是古埃及醫藥學,而得到傳承發展并擁有完整理論體系的卻隻有中醫藥學、印度醫學和阿拉伯醫學。這三種醫學體系因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其基本概念、理論和診療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這并不妨礙它們的博大精深和各有所長都在人類文明史上占據着重要篇章。其中,印度傳統醫學曾與中醫有着非常緊密的交彙,兼容并蓄之餘又謹慎地保留着自身特色。

印度傳統醫學大緻由四類組成:阿育吠陀醫學(Ayurveda)、悉達醫學(Siddha)、尤納尼醫學(Unani)以及瑜伽(Yoga)。起源于希臘的尤納尼醫學主要強調幫助人體發展自愈能力,并以此來克服機體的失調狀态;有着5000多年曆史的瑜伽是一項主張身體和心靈相結合的精神練習,傳承至今已成為世界性的身心鍛煉修習法;而悉達醫學是人類曆史上最古老的傳統醫學之一,與阿育吠陀原理有着相似之處,隻不過它主要使用藥物調節,且藥物中含有大量如硫磺、汞、砷等礦物藥之類的有毒物質以及植物毒素等。水彩畫,1920年。畫中人物或為印度神話中暴虐的黑色地母迦梨(Kali),或為難近母(Durga),尚無定論。但無論是誰,其都以面容猙獰、恐怖嗜殺而著稱。作為曆史厚重的宗教國家,印度神話的形成與發展和其曆史有着密切關系。

畫作,19世紀。千百年來,阿育吠陀的醫師通過一系列悉心觀察和繪制,将這門醫學用極為豐富生動的圖表和圖畫來展現,讓人們對其的認識愈加深入。

隐喻為大地母親的一頭“神牛”,其内包羅萬象,當中還包含了一些梵文詩句。也許因為阿育吠陀更多關注的是人的特性,而非疾病本身,因而雖跨越千年,如今依舊在印度萬千傳統家庭中得到充分信賴,持續使用着,并有着“醫療之母”的美譽。其影響波及南北半球幾乎所有的醫學系統,在如今的緬甸、斯裡蘭卡等東南亞國家的醫療保健事業中仍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可小觑。

梵文手稿,1469年。手稿中羅列出很多關于佛教中“業(Karma)”和“異熟(Vipāka)”的相關内容。古印度佛陀未出世前,人們認為因為有欲,故有種種欲望與欲向,有欲向就會造業。有業故有果報,異熟舊譯為“果報”,業因須在後世才能得到果報。古老傳誦的智慧

阿育吠陀醫學(Ayurveda,也稱“壽命吠陀”或“生命吠陀”)是印度教及佛教的傳統醫學,有“長生之術”之意,它以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記載的綜合醫學體系而著稱。吠陀(Veda)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獻材料和文體形式,意為明、知識,也是印度宗教、哲學及文學之基礎。其主要文體是贊美詩、祈禱文和咒語。通常所說的四吠陀是指《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這些聖典在印度這片古老的大地上曆經千載,又經世世代代口口相傳後結集而成。

追溯其曆史我們會發現,阿育吠陀的首次記載出現在公元前6000年的詩歌總集——《梨俱吠陀》(RigVeda,或譯作《贊誦明論》)中。《梨俱吠陀》全名《梨俱吠陀本集》,大部分内容在公元前2000年代中葉就已大緻成形,全部編成大約不晚于公元前1000年代初,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也是《吠陀》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有着極高的文學價值。

翻閱書中詩歌,内容豐富而複雜,既有上古神話傳說,也有自然界與現實社會生活的寫照、巫術以及祭祀等。其中還提及了藥用植物、麻風病、結核病、外傷等疾病,堪為印度醫學之起源。起初,《梨俱吠陀》得以流傳下來靠的是口口相傳,後來慢慢才有了寫本,直到19世紀,歐洲人第一次将其付諸刊印。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四部吠陀經典之一、也是四部中最晚編著成書的《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問世,其中的《神曲》,便是由《梨俱吠陀》咒語的部分發展出來,多是神秘巫術、吉兇咒語、間有科學與哲學思想。阿育吠陀附屬于《阿闼婆吠陀》,盡管其醫學方法早已應用于實踐,但直到此時它才由口頭相傳編撰成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

衆所皆知,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是個曆史深厚的宗教之國。據印度神話記載,阿育吠陀是由印度婆羅門教(Brahmanism,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的創世之神梵天(Brahma)在創造人類之前為保護人類而創建的。梵天先把阿育吠陀醫學知識傳授給醫學之神——孿生的雙馬童(avin,婆羅門教中的一對雙子神。在吠陀裡雙馬童是救苦救難、驅逐病痛的神醫);雙馬童又傳授給專司雷雨的天神因陀羅(Indra,印度教神明,司職雷電與戰鬥);之後,因陀羅又傳給在人間修行的賢達之士,他們再傳于後代和弟子,世世代代,永不間斷,以此傳開。

約公元前1500年時,阿育吠陀醫學分化為兩個學派:内科學派——阿提耶和外科學派——昙梵陀利,從而使其成為一門更加系統化的科學。誕生于公元前1世紀上半葉的阿育吠陀醫學的兩本經典著作——《遮羅迦集》(CarakaSamhita)與《妙聞集》(SusrutaSamhita)便是由這兩大學派所編撰。

《遮羅迦集》是由偉大的印度醫祖遮羅迦所著,并經阿提耶補充修改,至今仍然是應用最廣泛的阿育吠陀内科醫學著作。而被譽為“印度外科鼻祖”的妙聞(約生于公元前5世紀,音譯名是蘇斯拉他,Susruta)則繼承了印度醫學始祖、以發明了鼻整形術而聞名于世的昙梵陀利(昙梵陀利被認為是精通古典醫學知識的聖人,後來化身成為貝拿勒斯的國王提婆達薩)學派的理論,妙聞所編寫的《妙聞集》收集了修複外科的各種知識,包括換肢手術、整形外科手術、剖腹手術甚至腦外科手術,堪稱外科著作經典。大約在公元500年,第三部重要的阿育吠陀醫學著作《八支心要集》(AstangaHridaya)問世,此書綜合了阿育吠陀醫學兩大學派的觀點。此後,多部重要的藥物專著作為對其補充一一問世,不僅補充記載了多種新藥物,且在用法上進行了擴展。

水粉畫,19世紀。畫中男子正在練習瑜伽,瑜伽姿勢通過古老但易于掌握的技巧來改善人們身心方面的能力,是身心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健康的定義

阿育吠陀中“Ayur”意指生命,“Veda”為知識、科學之意。在它看來,生命是由身體、感覺、精神和靈魂構成的。阿育吠陀不僅僅是一門醫學體系,它還代表着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其治療體系中,人體被認為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身體與自然産生不調和的狀況時,各項機能便會受到阻礙,進而導緻疾病的産生。

根據阿育吠陀醫學的觀點,身體内的各個部分是否相互平衡是健康與否的關鍵所在。如果一個人看上去充滿生氣,活潑快樂,那說明他正處于良好的平衡狀态;反之若死氣沉沉、易沮喪焦慮,就表明身體正處于失衡階段,急需消除引起身體系統及各組成部分失衡的因素,恢複平衡,且加強預防以減少疾病的發生。

水彩畫,19世紀。圖中依舊把人體内部的各種元素用圖像來表達,仔細觀察會發現其中還包含了一些波斯語釋文。

阿育吠陀雖曆史悠久,但也在不斷演變之中,而通過圖畫來表現其思想仍是這門醫學最常見的方式之一。同時,阿育吠陀認為,地球和宇宙中的萬物都是由空(akasha,指巨大寬闊的空間、或是以太)、風(vayu)、火(tejas)、水(apa)、土(prithivi)五種基本元素組成,人體也不例外,隻是各人比例不盡相同。這五大元素對其他元素有着重大影響,同時它們還組成了阿育吠陀的三種主要督夏(Dosha),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身心類型,也有“能量”的意思。分别是:瓦塔(Vata)、皮塔(Pitta)和卡法(Kapha)。

瓦塔主要由“空”和“風”元素組成,皮塔則由“水”和“火”元素組成,卡法是由“水”和“土”組成。當三種督夏(能量)處于平衡狀态時,身心便會得到提升,反之則身心失調。而人體内還有三種體液(氣、膽汁、黏液)和七種基本組織(血液、原生質、肌肉、脂肪、骨、骨髓和精液),此外還有身體産生的其他廢棄物。這一切種種,都對保持和促進健康以及預防、治療疾病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位年輕的印度醫師在配置阿育吠陀治療時所需要的草藥。回歸平衡

如前邊所說,阿育吠陀醫學的診治更傾向于人的特性而非疾病本身,在做出診斷之前,病人的年齡、體質、居住環境、社會及文化背景都是一名資深阿育吠陀醫師所要考慮的因素。如同中醫日常看病先詢問把脈一樣,阿育吠陀醫師的手段也離不開觸摸、檢查以及和病人溝通交談,了解情況。

由早期文獻可看出,阿育吠陀的醫生對于植物的強力醫療特性具有先知灼見,可說是現代藥理學的開山鼻祖。他們也對人體内部運作極為了解,甚至有證據指出阿育吠陀醫師做過人體手術。運用草藥是阿育吠陀治療疾病的主要方式,醫師們認為草藥去盈補虧的特效可以激發專門器官的功能,化解健康問題,并且不會産生其他副作用。

除此之外,用改變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利用運動、冥想、瑜伽等方法來幫助病人調整回平衡狀态也是阿育吠陀的診療手法。“Youarewhatyoueat”這句話并不陌生,說是“自食其果”也不誇張,你所吃下的食物必将成為你的一部分。生活方式亦然,做了什麼以及沒有做什麼,都會通過身體集中體現出來,是身體最誠實的反映。

所以從古至今,阿育吠陀十分強調飲食與靈性的重要性,堅信食物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個體的精神狀況及性情很容易受到所吃食物的影響,倘若所吃食物缺乏營養或未被有效轉換,都會導緻身體出現各種狀況。盡管阿育吠陀醫學并不太符合現代科學醫療體系,但除了印度,在斯裡蘭卡和尼泊爾等地也是合法并被廣泛應用的一種治療手段。圖為一名斯裡蘭卡醫生在配置藥方。

古印度人認為,人體與自然互相不調和時就容易産生各種身體問題,而通過草藥、推拿等手段均可緩解并治愈疾病。公元6世紀時,随着佛教的傳播,阿育吠陀所影響的區域也越來越廣泛。在中國,特别是西藏地區、韓國和斯裡蘭卡等地方的醫學系統當中,均可覓其蹤迹。斯裡蘭卡人早在3000年前就在持續使用它作為醫療方法。斯裡蘭卡的國王當中不乏醫生,如公元330至400年在位的布塔達薩國王,他撰寫的醫書流傳了下來,成為傳統醫學醫務工作者必讀的專業書籍。而在第一個千年的早期,随着佛教東傳,阿育吠陀也傳播到東方,并對藏醫學和傳統中醫草藥學影響頗大。

阿育吠陀醫學體系曾豐富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醫學體系。比如通過與印度的海上貿易,使得埃及人對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亞曆山大大帝的入侵,又使希臘人和羅馬人接觸到阿育吠陀。阿育吠陀雖有着悠久曆史,但也在不斷地演變之中。阿育吠陀的醫師們一直在審視和觀察着傳統和現代之間的連續性和斷層,通過一系列悉心觀察和繪制,将其用豐富生動的圖表和圖畫來展現,讓人們對這門古老醫學的認識愈加深入。在印度的街頭巷尾,随處可見一些和阿育吠陀治療有關的宣傳牌子,如今的印度人依舊十分信賴這門醫學。新興的“生活方式”

如今,身心失衡、疲倦困乏、壓力過大已是最常見的現代人亞健康狀态,這使得絕大部分都市人更加重視健康問題。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大多數人都嘗試着在多種健身方式和補藥珍品中,找到最讓自己踏實心安的方法,以此來改善身體出現的大大小小的毛病。

提倡重視身體本身的阿育吠陀療法恰好契合很多人養生的目的,解決他們憂心的健康問題。阿育吠陀傳至歐美後,風靡一時,當地成立了各種專業協會幫助人們受益。雖然它和西醫大相徑庭,但依舊得到許多歐美人擁趸,其中不乏名人名流将其視為養生保健的主要療法。一些護膚品牌趁勢推出阿育吠陀系列的護膚産品,還有一些号稱回歸自然的瘦身纖體機構也聲稱嚴格遵循其治療原理。可見,阿育吠陀已經逐步變成一種被大衆接受的生活和健身方式,在世人當中悄然興起。

而在印度當地,政府對這門古老醫學可說是相當重視,要成為一名具有執業資格的阿育吠陀醫生需要經過多年的學習和專業培訓,并不是随意挂塊招牌就能開店招攬生意。

阿育吠陀發展至今,堪為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在多元化的保健方式日益普及的時代,世界各地的許多地方正面臨着因為日益增長的需求,而導緻自然資源、尤其是一些藥用植物不斷喪失的風險。而信賴阿育吠陀的人們更強調在分享和使用這門醫學的同時,保護所需資源不受侵害,盡量保持它們與生物環境多樣性之間的微妙平衡。這跨越千年的古老智慧,包羅萬象,以自己的方式為人類打造着身與心最佳的健康狀态。

阿育吠陀傳至歐美後,風靡當地,已逐步成為一種被大衆接受的生活和健身方式。很多前往印度或斯裡蘭卡等地旅行的遊人也都将其作為放松身心的首選方式。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