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險而生,因鹽而興
烏江從貴州發源,橫穿貴州中北部後流入重慶境内,經酉陽,折向彭水、武隆、涪陵,彙入長江。貴州、重慶多山地,以往陸路不便,水運是主力,烏江航運早在2300多年前便存在了,川鹽就是通過烏江運抵貴州,輻射湘西。烏江落差大、多險灘,行船不易,若天色已晚,船夫會上岸住上一宿,等天亮再走,因此烏江沿岸便誕生了很多繁榮的商埠,比如重慶的龔灘,還有貴州的洪渡、思渠、思南、石阡等。
龔灘的險灘曾居烏江之首,是“長400餘米,水面落差4米多高,流速每秒7米多”的斷航灘,貨船到了這裡,要把貨卸下,由人力背過古鎮後再重新裝船,以減輕船的負擔,因此龔灘有兩個碼頭,古鎮裡的人多以背貨為生。早年間,鹽巴是水運的主要貨物,龔灘便是因運鹽而興,以上、下兩大鹽碼頭為客貨運與水陸交通的轉運點,上運外來的大宗食鹽與日用百貨,下行産自蜀地的桐油、生漆、糧食、山貨等。久而久之,龔灘成了鄂、湘、黔的食鹽集散地,聚集着來自渝都、涪陵、自貢等地的商人,清末,陝西幫、涪渝幫在這裡開設了“天字号”“利字号”大鹽倉,沿江綿延4裡的老街集中了十餘家大鹽号和百餘家商号,還有儲鹽的倉庫、堆場、客棧,龔灘的商賈、腳力、纖夫一度多達7000餘人,盛極一時。
爺爺奶奶的生活還在延續
我從酉陽縣城沿304省道驅車2小時抵達龔灘,天色向晚,鎮子嵌在烏江畫廊裡,泛着歲月的幽光。這裡并非『原版』的龔灘,12年前,彭水水電站規劃建設,水位上漲了200米,龔灘古鎮的整個老街區,包括西秦會館、三撫廟、川主廟、董家祠堂、冉家院子、周家院子、三撫廟、楊家行等大量明清古建都淹沒在了水下。龔灘最古老的樣子,在國畫大師吳冠中先生的畫作裡還能看到。20世紀80年代,吳冠中先生被這裡鱗次栉比的吊腳樓與峭壁間曲折的江流吸引,完成了《老街》《烏江小鎮》等名作,他形容龔灘『是唐街,是宋城,是爺爺奶奶的家』。
當下的龔灘,處在烏江邊上,距離原址大約2公裡,二者的地形地貌、夾岸風景都頗為相似。當年古鎮遷移的口号是“保護曆史的真實性,保持風貌的完整性,維持生活的延續性”,老龔灘的一磚一瓦都被标上記号,在新址複建,現在,新龔灘2公裡長的青石闆路上,還能看見當年“背老二”背鹽時用來借力的杵洞,那些從老龔灘搬來的老石闆,以這種方式繼續述說着當年鹽碼頭的繁榮。
第二天一早,我被院子裡的公雞叫醒,推開雕花木窗,就看見一個水霧缭繞的仙境——斧劈般的崖壁插入澄碧如玉的江水,晨霧騰起如同“仙氣”,風一吹顯出萬千形态,若以屋檐、窗棂作框,這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畫。
清晨的龔灘素顔朝天,石闆街上很清靜,間或有一個背着背篼的當地村民走過。街角木屋裡,一個大叔正在做綠豆粉,這是龔灘最負盛名的小吃。往石磨裡添加酉陽本地的小圓綠豆與大米、韭菜等,磨間流出濃稠的綠漿,這就是烙綠豆粉的原料。直徑一米的大鐵鍋,燒熱後先在表面刷一層薄油,放開盛滿米漿的大漏鬥,自外向内在旋轉的鍋上畫同心圓,距離相近又不會黏連在一起,畫到圓心處,按住漏鬥底部,幹淨收尾,然後蓋上蓋子焖上大約半分鐘,揭開,綠豆粉顔色已變深,用筷子輕輕一挑,扔進大簸箕裡攤開晾幹。這種綠豆粉不添加防腐劑,保存時間很短,基本是現做現吃,煮好的綠豆粉淋上一勺紹子,噴香。綠豆粉的口感比較獨特,有一種韌性,清爽降火。
龔灘的小吃很多,有趣的山貨也多,巷子裡常能遇到卷起褲腿的山民在叫賣,背後半人高的梯形背篼裡裝滿了野生香菌、八月瓜、野生猕猴桃、刺梨子等,吆喝聲傳過了幾條街巷。
随纖道保留下來的回憶
烏江沿岸的地貌垂直變化明顯,造就了流域内衆多可稱之為『天險』的自然景觀,諸多險灘也造就了纖夫這個職業,江岸的峭壁上保留有一條條纖道,類似蜀道中的棧道,寬僅兩三步,這就是當年纖夫的謀生之路。
“灘連灘,十船九打爛。”一直以來,囿于烏江航道的異常險峻,川黔兩省的水道交通未能得到很好的發展,時間消耗過長,人力成本太大。抗戰時期,随着北方與東部的淪陷,西南地區戰略大後方的地位日益凸顯,烏江航道成為重要的物資通道,疏通烏江水運就成為當務之急。1939年,民國政府成立烏江水道工程局,耗時7年,對整個烏江流域内有礙航運的險灘進行轟除,為方便闆車行駛、貨物裝卸,工程局還在龔灘修建了長達1266米的盤駁大道,連接上灘下灘與沿線碼頭。此後,雖然險象銳減,但灘長水急之處,或是逆流航行時,仍需有纖夫拉船行駛,大量石工便在險灘旁的峭壁上,高于水位10米處開鑿了纖道。
81歲的李大爺坐在吊腳樓的廊檐下,拿着煙杆陷在竹椅裡,遙望西岸,絕壁的那邊就是故鄉。60多年前,因水運繁忙,龔灘的勞動力嚴重短缺,政府在鄰省貴州征調勞力,當時17歲的李大爺和另外一百多個小夥子一起來到龔灘,成為一名纖夫,親眼看到了龔灘還是一個繁盛的水碼頭時的模樣。
Tips如何到達
■自駕車:重慶→界石→南川→武隆→彭水→龔灘古鎮,彭水有路标指向龔灘古鎮,順着路标走沿江公路可直達。
■公共交通—陸路:酉陽火車站對面的廣場有前往龔灘的班車,但班次較少。也可從酉陽縣城的汽車北站乘車,這裡到龔灘的班車發車較為頻繁,車程約2小時。
■公共交通—水路:從彭水出發,可沿水路近距離感受烏江畫廊的魅力。在彭水縣城的老汽車站乘班車到萬足碼頭,轉乘去往龔灘古鎮和烏江畫廊的遊船,一般有10:30與13:30兩班,淡旺季、節假日期間略有調整,可提前電話咨詢。
特色美食
■酥食
土家族的特色小年糕。龔灘有端午做酥食的習俗,相傳,古時端午前後常會發大水,人們要把吊腳樓底部糧倉的糧食轉移出來,其中一部分就用來制作酥食,漲水時作為幹糧。如今酥食成為很受遊客喜愛的一種精緻糕點,有桂花、綠豆、黑芝麻等多種口味。
■米豆腐
潤滑鮮嫩、入口即化的米豆腐是頗具川渝特色的小吃。大米淘洗、浸泡後加水磨成米漿,加堿熬制,冷卻後即成塊狀的“豆腐”,食用時切成小塊,過一下涼水,淋上切好的渣海椒、鹽菜、酥黃豆、酥花生、蔥花等不同口味的作料末和湯汁。不同辣度的辣椒也是當地的一大特色。
■油粑粑
龔灘古街的街角總能看到炸油粑粑的老婆婆,一元一個,好吃不貴。油粑粑又叫油香、油城兒,剛出鍋時色澤金黃、油香四溢。土家族幾乎家家都會做油粑粑,根據個人喜好加入不同餡料,例如頗具酉陽特色的渣海椒、酸菜末、臘肉丁等。
■老鷹茶
在龔灘的飯館和客棧,本地産的老鷹茶是待客之必備。據說産茶處一般都為崇山峻嶺,隻有老鷹才能飛到那麼高的地方,因而得名。老鷹茶遍及川渝北部山區,采茶樹嫩葉和枝幹曬幹後可當茶泡飲,清香撲鼻,滋味厚實,先澀後甘,回味無窮。
烏江古鎮的遷移
2003年,烏江沿線開始建造水電站。水電站建成後,下閘蓄水,上漲的水位淹沒了沿江的古鎮和山崖上的纖道。庫區内的一些古鎮進行了生态移民,在距離原址不遠的地方重建。以下幾處古鎮都位于貴州境内。
■思渠古鎮
形成于漢代,已有上千年曆史。思渠古鎮有濃郁的土家民族風情,房舍依山而建,多為土家傳統的幹欄式吊腳樓,電視劇《盤古河上女船家》曾在思渠取景。2008年彭水水電站建成後,整體搬遷到上遊約500米處。
■洪渡古鎮
距龔灘約5公裡,是烏江流經貴州省的最後一個鄉鎮。洪渡古鎮大約形成于西漢時期,現存有漢磚瓦窯群、西漢古墓群等。2008年整體搬遷至原址以北的王坨。
■淇灘古鎮
曾是沿河縣鹽巴、桐油等生活物資的主要集散地。上遊思林等電站的建設,切斷了烏江的航運,淇灘古鎮從繁華跌入寂靜。2013年,沙沱電站建成,淇灘古鎮搬遷到原址旁的緩坡地帶,新址按1:1的比例複建了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第四區區委會舊址、萬壽宮、興儒廟等9座古建和一條長約200米的老街。
■潮砥古鎮
大約形成于明朝,地處德江、印江、思南三縣交界地帶,借地域優勢而成為一個商品集散地。2013年,烏江沙陀水電站投入使用後,潮砥古鎮搬遷到高于原址200米的山坡上。
纖夫們頗有組織性。每年年中的豐水期,水運異常繁忙,貨船、客船排隊過灘,一般要等上半個月。勞累一天之後,同組的纖夫便聚集在茶館裡,聽把頭(隊長)安排翌日的工作。李大爺說,他們那組每天通常負責8艘船,陸地上的把頭與船上的管事合力統籌指揮,每艘大船要由大約18個(據說清理航道之前需要24個)纖夫分幾排使力,平均每人的負重超過一噸。纖夫們赤裸着上身,在烈日下繃緊身體奮力前行,黝黑的皮膚承受着烈日的灼燒,背部的傷痕,是與自然力量相抗衡的印記。
現在,李大爺與老伴一起,在新龔灘守着政府分配的吊腳樓,日子過得還算不錯,高興了就與外來的旅客聊聊龔灘古鎮的曆史。如今,老龔灘和那段艱苦的歲月一起,隻存在于家裡常被翻看的那些老照片裡了。
隻知龔灘,不知龍潭
我在一個文獻裡看到過龔灘搬遷之前和複建之後的圖紙,老龔灘沿江建有一排排『一』字形的街道,順着河流的流向,清晰标注了上碼頭和下碼頭,以往背夫們就在上下兩個碼頭之間背貨。複建後的龔灘保留了『一』字形街道,但長度和層次都有所削弱,碼頭也保留了下來,但沒有了上下之分。
龔灘的變遷總是和烏江有關,當下也是如此。彭水水電站建好後,烏江之險成為過往,下遊的彭水開通了到龔灘的航線,開發了烏江十裡畫廊,遊客從彭水登船,逆流而上,大約兩個小時後抵達龔灘古鎮,遊覽幾個小時後,再乘船返回彭水,完成一日遊。曾經走貨的碼頭現在已成為遊客碼頭,也難怪不再分上下。遊客的到來讓龔灘古鎮變得熱鬧,為了适應旅遊的發展,當地的設施也逐漸統一化,這種常規的旅遊設施方便了遊客的吃住行,但也讓龔灘多少失去了原本的色彩。
當地朋友說,附近有一個叫龍潭的古鎮,保留了不少我所希望看到的“原本色彩”。這一帶流傳着“錢龔灘,貨龍潭”的說法,龍潭曆史上也是一處商業興旺的鎮子。從龔灘到龍潭曾有一條經兩罾、天館、中壩、丁市、銅西、銅鼓、闆溪八鄉,長約115公裡的道路,稱“龔龍古道”,兩地物資就在這條小路上由往來頻繁的“背老二”背送。貨物到龍潭後,通過龍潭河,經湖南沅陵、常德進入洞庭湖地區,龔龍古道由此溝通了烏江和洞庭湖兩個水系,建立起湖南與重慶的密切聯系。得此水運之便,酉陽的藥材、桐油、茶、漆等土特産及湖南、兩廣、江西等地運來的日用百貨、布匹、棉紗、瓷器等都在龍潭轉運、分銷,所以說是“貨龍潭”。
我驅車前往龍潭古鎮,所經的304省道,是沿着昔日龔龍古道的走向修造的。如果說龔灘是一位端莊大氣的名門閨秀,那麼龍潭就是個天真質樸的山野美人,在這塊1.4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簇群式的明清古建築經曆了歲月的洗禮,依舊極富美感,蜿蜒曲折的青石闆路與這些民居院落構成了老街獨特的韻律。從觀景樓俯瞰,街巷整體呈網狀,作為主要幹道的石闆街順河而行,貫穿南北,分為複興街、中街與永勝街三段,主街間的巷道大多垂直于河道,連接碼頭。老街上的民居青磚黛瓦,樸實厚拙,具有濃厚的巴蜀民居建築特色,其中又穿插了當年繁盛時期外地客商帶來的他鄉的建築特色,例如頗具徽州風格的封火石牆。
整個鎮子的人都相互熟識,老街上常能看到一些婦女、老人聚在一起擺龍門陣,坐在門口小闆凳上吃飯的大媽會問路過的阿姨新衣服是哪裡買的,幾多錢。路過一間敞着門的老屋,一個穿靛藍布衣、包着頭巾的老奶奶正佝偻着背用炭火煮飯,袅袅白煙為她勾勒出一個柔和的輪廓。
聽鎮上的老人講,龍潭原有趙、王兩大世家,始建于清末的王家大院占地4000平方米,分東西兩院,之間有密道相通,東院是老爺夫人居住,中堂四周有四個木柱式四角天井,象征四水歸堂;西院是子女住,小姐的繡花樓尚保存完好。新中國成立後,東院成為鎮政府的辦公地,這也使它得以免遭大規模破壞。2012年鎮政府遷移,院子經過兩年修繕,展現出如今的樣子。看管院子的大哥告訴我,當時的修繕實在艱難,年代久遠的木制結構許多已遭蟲蛀損毀,他們前往成都拜訪了王家後人,參照他們的回憶,依靠挖出地基等方法來判定各屋的位置及總數,再在原有基礎上複原。眼下他們希望能将王家大院打造為一個民俗博物館,以龍潭特有的民風民俗吸引外界的關注,但他也坦承:舉步維艱。由于資金短缺、關注度不足,龍潭這座國家級曆史文化名鎮陷入了一種較為尴尬的境地,與龔灘古鎮對比時尤為明顯,許多外地遊客隻知龔灘,不知龍潭。
龍潭的可貴之處,在于當地的人和物都依然以一種本真的方式發展,雖然看起來不如刻意打造過的古鎮那樣高端大氣,卻給人一種實實在在的親切感,這是當下許多“表演式”的古鎮極難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