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熱劇因為收視數據不如意被電視台壓縮、提前收官,近年來在内地時有發生。有的劇還未必是正常壓縮,而是播出方為适應廣告要求自行重新剪輯,搞得劇情節奏散亂。還有一些劇,偏低的“收視數據”明顯與事實不符,卻還是被用作了劇情壓縮的借口。
過去,類似的話題隻在香港的劇集收視反饋報道裡讀到過。沒想到,伴随着近十幾年香港影視人才“北上”和大數據迷信的到來,也開始在内地出現了。現在又是個媒體功能裂變的新時代,劇集播放的渠道不隻是電視頻道,還有網絡平台,網播的競争與反饋壓力比電視台更加激烈。一部長篇電視劇,一旦反響不佳,被播出方壓縮掉幾分之一,甚至直接下架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反饋為王、數據為王、廣告費為王的時代,再精心制作的劇集都不過是案闆上的魚和肉,尤其是那些具有“慢熱”性質、需要依靠口碑在二次播放中建立業績的作品。未來的播放平台,留給這類劇集的耐心和時段可能會越來越少。不隻是劇集,綜藝也是。真人秀一旦頭三集沒叫響,就别再玩兒了。當然這樣也可能會導緻另一種情況:一檔綜藝,某一季的頭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都不錯,或是因為之前過于拼命,後面收尾的時候,反而顯得有些技窮和乏力。
所以,為了應對大數據下滑,播出平台的編導們在一部産品播出甚至制作階段所擁有的權力,一定會越來越大。這不會是劇集、綜藝的編劇、導演和觀衆喜歡的變化,但播出平台卻一定會實施,因為他們是花錢買單的一方,商家花錢,是一定要拼命掙回來的,哪怕違反觀衆意願和節目制播的傳統規律。
播出平台幹預節目規律的事情,此前也一直存在。比如相聲演員們曾經以上電視為榮,這幾年卻又不約而同地抱怨綜藝對相聲表演時長的擠壓,一個30~40分鐘的節目被限制在8~10分鐘,是有些不像話。可一台綜藝,短則100來分鐘,長則三四個鐘頭,撥出幾分之一乃至一半兒時間給相聲,确實也不現實。這就是綜藝制播規律與相聲表演規律之間的沖突。怎麼解決?徹底解決的辦法是沒有的,隻能達成階段性妥協——各讓半步,前者時間多給一些,後者多發掘精短作品。
不過問題至此,并沒有全部緩解。一來如果為了屈從于播放平台,過于注重節目的精短,忽略了長篇節目,會導緻相關藝術門類自身的發展失衡,甚至退化;二來節目時長上的沖突,往往會引發播出時内容上的變動。這種情勢下,平台往往比較強勢,許多時候甚至會對創作構成幹預,形成一種變相的、市場機制下的“外行幹擾内行”。
雖說這些年,伴随着電視和網絡的繁榮,這兩大領域都湧現出了一些編導和制片方面的人才,可我們不得不承認,無論是電視劇、曲藝、歌唱,還是戲曲、舞蹈……它們都有着各自無可替代、無法更改的藝術屬性與規律,過分強調對播出平台的屬性認同,最後必然會導緻節目和演員發展得不倫不類。像相聲演員一上晚會就改演不疼不癢的小品的情況,人們這些年看到的難道還少嗎?與此同時,那些專業的編、導、演以及制作人員,平時所遇到的頤指氣使、不尊重藝術的播放平台主管,恐怕也不在少數。
所有的播放平台,本質上講,首先都應該是為公衆和社會服務的,其次才是為廣告客戶服務的,再其次,才需要考慮自己的審美取向乃至虛榮心。如果大家都能自律一點,相關的行業或播放管理規定再多顧及一點,來自各類平台對作品的幹擾多多少少還能有所收斂,最後惠及的一定是廣大觀衆和整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