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李其芳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發展迅速,新興媒體迅速崛起。以移動終端為載體的自媒體已走進了千家萬戶,媒介化社會的形成使電視觀衆大量流失,電視媒體的傳播力被持續分流,社會影響力被削弱。盡管電視憑借多年積累的強大公信力和内容優勢,仍然是公衆獲取新聞資訊和文化娛樂的第一傳播平台,然而在市場化競争中,電視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為迎合大衆、廣告商,低俗化、跟風、炒作一度盛行,近兩年這種現象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唯收視率論仍大行其道。例如,最近兩年越來越火的真人秀節目跟風上馬、競相攀比,很多是靠演藝界人士的競技遊戲來娛樂,過分強調娛樂化。可以說,真人秀帶來的過度娛樂風潮有可能再次席卷熒屏。
面對激蕩的電視競争環境和農村的輿論現狀,CCTV-7農業節目始終圍繞“三農”工作大局,不跟風、不媚俗,既要收視份額,更要節目品質,熒屏風貌鮮活生動、特色鮮明,把電視熒屏打磨成了一面展示“三農”成就、反思農業發展與農村生态的鏡子、觀照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第一平台,響亮地發出了自己的聲音。特别是在2011年8月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後,農業節目報道深入鄉村、緊貼地皮,更加有底氣、更加堅決地融到群衆中去。在秉持“我們一直在基層”理念的基礎上,農業節目率先推廣既有的好經驗、好做法,把鏡頭對準農村,聚焦農民的所需所求,緊貼農業脈搏,原生态反映“三農”發展狀況,采制了大量反映農民心聲、服務民生的節目,使已初具農業特色的民生品牌更具感染力,在上星頻道中脫穎而出。
在競争白熱化的全媒體時代,農業節目是如何做到以品質為先導,公信力傳播力持續增強,影響力不斷擴大的呢?通過分析“走轉改”以來近四年的節目,可以有所啟示。
一、常态節目:以群衆為中心,民生話語提升公信力
常态節目是頻道的根基,各欄目以民生話語為基調,從定位特色與風格入手,各環節工作緊密聯系群衆,内容更豐實、風格更突出。從電視語言特性出發,積極關注個體命運,内容策劃精品化,大幅增強了報道的吸引力,在題材廣度、深度上有了跨越性提升。
1.我們一直在基層,鮮活立體記錄“三農”進程
強化報道時效性,生動記錄、服務“三農”。農業節目持續關注“三農”熱點問題、突發事件,深化“走轉改”精神,把報道的時效性作為服務“三農”的第一要求。及時報道涉農最新資訊,對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如發生冰凍災害、洪水、幹旱、泥石流、地震、病蟲害等事件時,記者都在第一時間奔赴現場,為處置事件、減少損失提供權威信息,快速引導輿論。近幾年,農産品豐收賣出難現象接連發生,農民利益難以保障,記者都進行了及時、深入的關注,發布賣難信息,解疑釋惑,引導、穩定消費預期,服務農民。
在加大基層聲音、密度的同時,節目品質有了顯著提升,突出關注點,放大興趣點,大幅增強了權威性;積極主動設置議程,創造性拓展日常節目系列化,引領輿論;大範圍關注底層農民最真實的生活狀态。如《聚焦三農》推出多個系列節目:《中國人的飯碗》、《千裡進疆采棉記》、《沉重的錄取通知書》、《小候鳥的夏天》等,常态化的“新聞連續劇”、專題系列化迅速形成社會輿論熱點,促進問題得到關注或改善。《守望土地》細膩地展現了農民對土地的情懷,引導輿論關注土地問題;及時關注食品安全等敏感話題,為一些被謠言打擊的農産品正名,挽救了一個個面臨險境的特色産業。《緻富經》連續關注就業難,特别策劃了“大學生就業”系列,以大學生創業勵志實例給農村大學生以啟發和引導。上述緊跟當下、擊中時代之弦的優秀作品屢獲大獎,就是“走轉改”實踐活動帶來的轉變。
同時,加大輿論監督力度,切實維護農民權益。輿論監督選題比例大幅增加,創新管理規定,杜絕說情。記者們鍛煉作風、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成功拍攝、播出了《圍剿“罰款盛宴”》、《廣西北海新型傳銷大揭密》等一大批重大報道,現場鮮活,證據有力,被兄弟頻道等衆多媒體轉載,使相關話題持續受到社會的關注,推動了其相關的整改、完善、解決。
2.文化常下鄉,農民常上台
多年來,文化下鄉已成為頻道的常态工作,每年多批次推出活動,文化常下鄉,農民常上台,積極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鄉村大世界》把舞台搬到老百姓的家門口,送歡樂下鄉,滿足了難以看到大型綜藝演出的農民的願望。《鄉約》欄目整體轉型,從訪官員轉變為訪農民,搬到田間地頭搭建舞台秀場,幫青年農民交友,傳播健康的生活觀、積極的人生觀。每年春季推出的《春耕行動“走基層”》大型系列活動持續兩月,到重點糧食主産區搭建公益助農平台,組織專家現場指導,企業捐贈農資,輔以文藝表演,普及政策傳播技術,積極為農民春耕助力。
富裕的農民不但需要欣賞藝術,還需要表演的舞台。給農民提供舞台,緻敬鄉土文化守望者,是農業節目的追求。一身泥巴一身汗,鄉村才是大舞台。精心打造、舉辦“新農村電視藝術節”,展示新農民才藝風采,使很多農民走出了鄉村,走上了藝術之路。電視也改變了農村的生活,移風易俗、引領農村新風尚。2014年的第六屆新農村電視藝術節把才藝大賽、頒獎活動錄制都放在田間地頭,讓農民唱主角,注重舞台上不丢失農民本味,錄制時歡笑聲、鼓掌聲此起彼伏。節目平均收視率達到0.31%,平均收視份額達到1.18%,遠高于同期其它節目,說明接地氣兒就廣受歡迎。節目還加大走基層、訪民生的群衆路線力度。中宣部《新聞閱評》多次對CCTV-7農業節目認真踐行“走轉改”給予了高度評價。
二、創新主題報道全新視角增強傳播力
農時節令,春種夏收,屬于“規定動作”,年複一年的報道似乎難以突破。然而觀念決定成敗,走轉改精神解放了思想,打開了創新的閘門。農業節目在糧食宣傳、農林水主題宣傳、“兩會”報道等重大任務上策劃新創意、找到新手段,使“規定動作”新意疊出,收到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農業節目充分發掘電視手段,創新主旋律報道,成為拉動頻道影響力的新的增長點。如在糧食宣傳中,春耕、夏收和秋收三大時間節點,統籌多欄目協同采編,打通時段統一編排,全程突出記者“我們在現場”的報道符号,真切可感的故事、強烈的對比和生動的細節展示,使收視率達0.32%,收視份額超過1%,明顯高于同期平均數據。使糧食生産成為社會持續關注的熱點,糧食安全意識逐漸深入人心。而在過去,這類選題常被看作節目的殺手,編導創作疲勞導緻節目程式化,很難出彩。
勤于策劃,報道語态推陳出新。近幾年的春耕宣傳中,着眼于“發現與尋找”主題,發現有亮點的春耕事,尋找最忙碌的春耕人,跟蹤紀實,展現電視語言魅力。夏收報道以“麥收故事會”的形式,在鋪陳的故事中呈現主題,以近乎紀錄片的紀實風格大大提升了節目品質,增強了節目的鮮活度、趣味性,成為央視夏收宣傳中的最大亮點—收視率高達0.52%,收視份額1.65%,大大超出了常态節目。這也證明了主題宣傳大有潛力。
主題宣傳節目的叫好又叫座,證明了農業節目以群衆為中心的采編創新的正确性。進一步融到群衆中去,使專業話題通俗化、主題報道個性化,巧妙加入時尚娛樂元素,增加認可度。可以說,改變電視現狀,以創新的報道思路增強傳播效果,關鍵是有“走心”的話語體系來支撐。
三、特别節目“農”字原創擴大品牌影響力
電視傳播中,特别節目的品牌效應最為明顯,是錦上添花、擴大影響力的重要途徑。“三農”領域不缺乏大主題,但好的主題如何以群衆視角、獨特構思和感人的作品去呈現,成了重中之重。特别節目需要實現“硬”主題的“軟”表達,策劃、制作不但要專業化,更需堅持演農民的戲。
農業節目立足原創、獨家,群衆化地表現重大事件。曆年來,年終節目農民春節大聯歡《億萬農民的笑聲》着力打造“農耕春節”,突出草根、平民化特點,新穎而大膽的創意使晚會具有強烈的鄉土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收視效果。
到了2014年,頻道堅決舍棄“高大上”,取消大制作、大投入晚會,壓縮數量,圍繞“農”字集中打造五個重點節目。創新舉辦了“十年十人微電影大賽”劇本征集活動,對獲獎人物題材的微電影劇本進行海選。農民新春聯歡會改為特别節目《過年了》,把農耕主題大膽創新,設計“總演播室+東、西、南、北四大分會場”,盡可能讓更多農民參與,放大“慶豐收、過大年”的歡樂景象,堅持“農”字特色原創,不但制作經費大幅降低,還創下了收視率0.66%、收視份額2.2%的好成績。
突出公益主題,在多樣視聽表達中形塑“三農”精神。有影響的節目都需要獨特的精神内涵。眼下真人秀節目很火,但是讓人記住的也就幾個,且都有一個打動人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如年度三農人物推介活動、緻富榜樣評選活動等,都極具引領“三農”發展的風向标意義。節目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從每個生動故事中探尋人物内涵,提升品質,彰顯了“三農”精神—創新奉獻與大愛。
2014年創辦的《全國種業功勳人物頒獎活動》,以标志性人物演繹農業曆程,展示了十大科技人物的豐功偉績。為了進一步提升農民的社會關注度,在農業部指導下,專門承辦、策劃了首屆全國“十佳農民評選”活動《大地之子》,讓農民走到舞台中心,樹立新型農民典型,引領新農村建設風尚。2015年度的“十佳農民評選”《大地之子》現已錄制完成。
專注的探索結碩果。現在,特别節目在全國排名前列已是常态,調到央視綜合頻道重播的節目也越來越多,僅2013年春節就有三個特别節目被綜合頻道選中,如此密集地被重點推介前所未有,“走轉改”帶來的變化,可見一斑。
實踐證明,深入基層的根紮得越深,節目就越好。洋溢“農”字風格的精品隻有在火熱的農村才能被發掘、創作出來。整個節目群的叫好又叫座,證明了農業節目通過深化“走轉改”,進一步融到群衆中去卓有成效。“走轉改”成為做好農業節目的源泉和根基,也成為推動電視發展的生命線。
和農民擺在一起,與觀衆打成一片。電視傳播,可以走得更遠。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責編: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