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宋可可
近年來,智能手機、平闆電腦的崛起使得媒介傳播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我們正處在一個“多屏時代”。什麼是多屏時代,學界并沒有給出一個十分詳盡的理論。筆者認為,多屏時代不僅指多載體多渠道的出現,更意味着多屏共融、多屏聯動。随着多屏時代的到來,媒介融合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電視、PC、手機、平闆電腦的四屏聯動使信息傳播的範圍更廣、速度更快、影響更大、互動性更強,受衆已經不再滿足于通過單一媒介去獲取信息,而是習慣于多屏使用、多屏結合。
電視媒體具有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強、權威性高、社會影響大等優勢。從1984年建國35周年慶典開始,電視成為閱兵儀式的重要傳播方式。随着多屏互動技術的出現,設備之間的互聯變成現實。電視直播儀式作為一種重要的媒介活動,在多屏互動下,“節日”化氣氛、高收視率、全民參與以及所具備的社會意義和國際價值将愈加凸顯。央視“9.3勝利日閱兵”的直播報道與新媒體有效聯動,真正實現了“大屏連小屏”的精準傳播。這是一次區别于以往任何閱兵直播的儀式傳播,标志着中央電視台傳播方式的一次根本性突破。電視媒介儀式的發布渠道由此變得更加多元和強大,并以其影響力和感染力吸引着無數的受衆,具有巨大的傳播效果。
一、多屏時代媒介儀式的傳播特征
(一)多屏覆蓋,呈立體化傳播
多屏直播為閱兵儀式提供了更多樣的“入口”,以便大衆共享“信仰的表征”。央視在閱兵直播中将多個屏幕、多種媒體,尤其是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功能進行了有創意的綜合運用,使“9.3勝利日閱兵”這一媒介事件的傳播結構不再是平面的,而是使傳播渠道呈網狀多元結構的立體化傳播。
1.通過網絡視頻的分播,有效擴大收視人群
央視在此次閱兵直播中與多家視頻網站合作,電視牽手網絡,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據統計,2015年9月3日,全國共有4.89億電視觀衆收看了由央視直播的閱兵式。全國共有62家上星頻道進行了實況轉播,轉播台數再創新高。國内多家視頻網站也對閱兵進行了網上直播,截至2015年9月3日19時,各大視頻網站“9.3勝利日閱兵”主題視頻共1381個,其中五成以上視頻内容來自央視,全網累計播放量近5億。
2.四屏覆蓋,傳播終端多樣立體
從此次直播的傳播結構來看,形成了電視機、手機、平闆電腦、PC為主的四大屏幕傳播;從傳播終端來看,電視屏幕占主要份額,以微博和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媒體為提高傳播力和影響力,給用戶提供了互動的重要渠道,移動客戶端也成為了新的收視高地。
截至2015年9月3日下午14:00,中國網絡電視台多終端獨立用戶達到7800萬,“央視新聞”新媒體平台大閱兵視頻網友閱讀量突破16億人次,網友互動總量超過4.3億人次。“央視新聞”新媒體圍繞閱兵活動,不僅在多平台通過“圖文+視頻”的方式直播了閱兵的電視畫面,而且依托央視制作公共信号的視頻資源優勢,同步使用了10路現場公共信号,向廣大網友和手機用戶重點推出了“V觀大閱兵”等特色産品,聲音、影像、文字、數據立體合成,讓觀衆零距離感受閱兵現場、個性化體驗閱兵進程,産生了極佳的傳播效果,這種做法在央視對曆次閱兵的直播中從未有過。
(二)多屏互動,立體交流
在前電視時代,由于受到地理環境因素的制約,人們對于儀式的關注僅限于特定的地理邊界和生活處所。而現代電子媒介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社群和地理之間的關系。通過新技術,電視可以對任何一個地區的儀式進行全程直播,使得儀式的空間擴大,每一個受衆都可以成為儀式的參與者。央視在“9.3勝利日閱兵”的直播中,打通了多種屏幕之間的聯系,使廣大受衆積極參與到儀式互動中來。
1.打通多個端口,提升用戶互動體驗
一方面,具有象征能力的圖像、文字、聲音符号語言通過電視媒介的聲畫傳播将觀衆帶入與事件同步的現實情境中,喚起觀衆的認同和反應。另一方面,網絡傳播不僅使聲音、圖像、文字同時出現,而且通過超文本,使聲音與文字、圖像可以進行相互間的自由轉換。如果說傳統電視用戶的接受方式是實時接收,符合戴楊和卡茨所說的“日常幹擾”,亦有“失不再來”的現場直播感覺,那麼網絡傳播的加入不僅可以擁有現場觀看的快感,還可以進行下載或登陸網頁多次點擊觀看,供觀衆盡情體味。在“9.3勝利日閱兵”中,央視14個電視頻道終端、央視網、央視新聞客戶端、微博、微信公衆平台多管齊下,在網絡播放平台中增加了掃描二維碼通過移動客戶端繼續收看視頻的功能,打通了PC端和移動端的界限,系統可以記憶并識别用戶的觀看時間,直接跳轉到當前播放時間,提升了用戶體驗。
2.建立用戶思維,構建多屏互動的傳播生态圈
央視從用戶出發,建立用戶思維,開發出了一系列關于閱兵的新媒體産品,有效地調動了用戶的參與性。據統計,截至2015年9月3日24時,“央視新聞”制作推送的“V觀大閱兵”微視頻累計發稿多達102條,共獲網友點贊超過200萬次;雙屏互動産品“跟着習主席去閱兵”,累計有184萬人次參與互動;産品“網絡方陣召集令”則吸引了102.8萬人次參與,用戶提前上傳頭像組成“網絡方陣”,在手機屏中虛拟走過天安門廣場,組成“銘記曆史珍愛和平”字樣,極大地調動了用戶的參與熱情和活動樂趣。在微博方面,“央視新聞”發起的微話題“9.3勝利日大閱兵”,閱讀量超21億人次;央視發起“我向老兵敬個禮”活動,話題閱讀量超7億,網民自發在微博直播裡曬起了國旗以緻敬老兵。“粉絲路徑”和“轉發路徑”更強化了訊息的流通過程,使閱兵直播的信息傳播得更廣、更深。
二、多屏時代媒介儀式的傳播價值
(一)收視互補使受衆注意力重新聚合,喚起民族記憶
媒介機構常常能調動大量的受衆,這是達楊和卡茨關于媒介事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理。在多屏傳播環境中,傳播者可實現對受衆的無縫式傳播。圖中(來源:尼爾森《泡媒時代的廣告市場拓展》),通過對受衆三屏收視行為的軌迹圖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在一天當中,三條曲線在不同時段并不是始終呈現統一的趨勢,而是呈現錯峰現象。也就是說,多屏傳播拉長了傳統的黃金時段,起到了收視互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