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媒介融合背景下文藝傳播的轉型與變異

媒介融合背景下文藝傳播的轉型與變異

時間:2024-10-30 01:46:42

賀滟波

随着互聯網、手機等移動客戶終端的推陳出新,QQ、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介不斷湧現,對傳統媒體的發展造成了強烈的沖擊。各類傳統媒體在應對這一沖擊的過程中,不斷加快其數字化步伐,與此同時,原先處于單一化功能狀态的媒介也開始趨向融合,出現了諸如新聞客戶端、微信公衆号等新媒體、新傳播工具。基于此,作為人類傳播活動的一個重要分支,文藝信息的傳播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又發生了哪些變化?這成為本文論述的邏輯起點。

一、從現實環境到拟态環境:文藝傳播環境的拟态化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文藝傳播的變化之一是,其傳播環境由實在的現實環境向虛拟的拟态環境轉變。在李普曼看來,“拟态環境”是指傳播媒體在人與現實環境之間插入的信息環境,它并非現實環境“鏡子式”的再現,而是經過傳播媒體選擇、加工(采訪、編輯)之後向人們提供的模拟環境,但人們常常忽略媒介的加工和選擇,而将這種虛拟性的模拟環境當作真實的現實環境予以接受,并據此做出反應。①而日本學者藤竹曉進一步認為,由于人們根據“拟态環境”認識世界并做出行動反應,反過來,“拟态環境”中的語言、觀念、價值、行為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等不同層面很快會演化為社會的流行現象,變為真正的社會現實,以至于人們很難區分“現實環境”與“拟态環境”之間的界限,“拟态環境的環境化”成為了一個不争的事實。

由此,從報刊所提供的“拟态環境”(李普曼)到電視所産生的“拟态環境的環境化”(藤竹曉),直到基于互聯網媒體所建構的虛拟現實系統,現實世界與拟态世界之間的界限不斷遭到模糊化,拟态環境變得更為“超真實”。在紙質媒介時代,關于文藝中“真實”與“虛構”之間的關系,受衆尚且難以分清“書裡書外”,常常把文學家虛構的人物當作作家本人,但這種拟态真實再逼真,受衆也是一種被動的接受。然而,在媒介融合時代,新媒體提供了一個受衆主動參與、實時反饋的“拟态環境”,新媒體建構的拟态環境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模拟真實環境,甚至開始超越真實環境,現實環境也帶有拟态環境的特點,如基于“六度空間理論”而建構的SNS媒介(SocialNetworkService,社交網絡服務),開心網、校内網等實名注冊網站,這都決定了SNS媒介傳播主體的現實回歸性,文藝信息在這一空間中流動,接受文藝信息的一方,并不隻是被動接受、被動閱讀,而是積極地、即時性地與傳播方進行交流與讨論。

二、從點對面到點對點:文藝傳播方式的塊莖化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互聯網技術已經從Web1.0時代過渡到了Web3.0時代,新傳播技術不斷湧現,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模式,微傳播成為了社會傳播中社交、娛樂和信息服務的主流傳播方式。如今“微傳播”現象大量湧現:微視頻、微電影、微廣告、微小說、微營銷、微店、微電台、微電商、微媒體等,這一新型傳播形式體現了信息傳播的碎片化、塊莖化的特點。媒介趨向融合互動,媒體格局不斷發生變化,文藝信息的傳播在時空、行業領域等層面均發生着不同程度的跨界整合。

就時空而言。傳統的線上為電視、戶外、報紙、雜志等,線下為公關促銷等手段,也有數量不等的獨立銷售終端。随着數字化技術的提升,消費者的選擇也趨向多元化,線上、線下逐漸從分離狀态趨向一體化,觀衆若想看電影,隻需從網絡上點擊買票,直接進電影院觀看就可,或者直接在網絡上下載,随時随地去觀看,完全突破了傳統觀影的時空限制。受衆還可以直接掃描二維碼,便可了解相關的信息,而不用特意讀報、讀雜志,這更是超越了行業、身份的界限,實現了報紙、期刊、圖書、廣播、電視、電影、網絡、通訊等全方位的傳播。

就領域而言。媒介融合時代,市場競争日益加劇,行業與行業之間的滲透與融合逐漸變得緊密,跨領域的文藝傳播也無處不在。比如動漫與京劇、相聲、小品等傳統文化,原屬于不同的行當,但是,動漫京劇、動漫相聲、動漫小品等“新”文藝形态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文藝形态及傳播方式。在同一傳播領域中,新聞傳播、文藝傳播、科技傳播、體育傳播、政治傳播等也有着“邊界”和不同的規則系統,但是,數字化技術打破了傳播領域内部的界限。比如,2013年嫦娥三号探測器首次将中國航天員送入太空的新聞消息,尤其是“@月球車玉兔”的微博互動,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新聞語态,而且實現了文藝傳播與科技傳播、新聞傳播的多領域跨界與融合。

由此,基于微傳播的文藝生存樣态,文藝信息的擴散和傳播從有層級的、有秩序的、統一的“樹狀”式的方式,轉變為去中心、去層級、去整體的“塊莖”式的文藝傳播方式。②

三、從宏觀叙事到微觀叙事:文藝傳播内容的碎片化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文藝傳播的内容趨于從曆史性的宏大叙事解構為個體性的微觀叙事,即傳播内容從“宏内容”轉向“微内容”。微内容,相對于傳統媒體中大制作、重要的“宏内容”而言,互聯網所産生的任何數據、任何信息都屬于“微内容”的範疇。比如博客的任何一則日志;QQ空間裡信息的修改與删除;微博轉發的每一條信息;微信上傳的任何一張圖片;用戶“贊”的每一次點擊,都屬于微内容,這一内容具有原創性、個性化、碎片化的特點。用戶原創的内容,更多的是一種用戶個人的體驗,或者是用戶相關群體的表達,它所展現的是一種敞開的、包容的、多元化、多維度的交流與呈現。可見,文藝傳播的内容從一種被動接受信息轉變為具有“後現代”娛樂精神的原創性内容。

源于此,在媒介融合的語境中,為了适應不同媒介受衆接受、閱讀信息的習慣,原先發表在報刊、雜志等紙質媒介的文藝信息,通過微信公衆号、新聞客戶端等新媒介的運營,文藝信息發生了改變,标題被改頭換面;發表在期刊上的學術性文章,進入微信公衆号的空間後,文章并不是以全貌原原本本地從紙質期刊轉移到微信中,而隻是截取其中的關鍵性信息,文章篇幅被大大地壓縮,标題也變得更為“去學術化”。此時,文藝信息的傳播從一種嚴肅、正式的話語表達置換為輕松、幽默、诙諧的話語形态。

四、從遊吟詩人到賽博格主體:文藝傳播主體的複雜化

第一,文藝傳播主體的穩定性被消解。在口語傳播時代,文藝創作主體與接受主體以“口耳相傳”的方式進行着文藝信息的傳遞和交流,二者之間的界限比較明顯。在印刷傳播時代,書寫文字的固定性提升了作者的權威,傳受關系的界限分明,文藝的生産主體與客體的身份是固定的。在媒介融合時代,電子計算機及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這一情形,QQ、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不斷湧現與發展,“用戶制作内容”的理念也在逐漸解構着文藝傳播主體與客體二元對立的态勢,衆多個體可以在網絡上信筆塗鴉,建立起“自媒體”,将信息傳播對象分割成衆多微小的單位,去進行文藝信息的傳播。由此,文藝傳播的主體既是文藝信息的生産者,也是文藝信息的接受者,文藝傳播主體穩定、固定的身份開始消解。

第二,文藝傳播主體的碎片化生存趨向分衆傳播。在媒介融合語境中,文藝傳播主體不再呆在固定的時間、空間進行創作或接受文藝信息,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愛好選擇個性化的信息服務方式,這就使得文藝主體接受的信息内容、信息的時間和空間均呈現碎片化的情形。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随時随地在QQ、微信等自媒體平台發布信息和接收信息。另外,在傳統的文藝傳播路徑中,生産文藝信息的主體主要是具有話語權的上層階級、傳媒組織、政府機構以及知識分子。然而,在媒介融合語境中,QQ、博客、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及其媒介不斷湧現與發展,“用戶制作内容”的理念逐漸解構着傳統媒體所擁有的宏大叙事的話語權,文藝傳播主體及其受衆被分割為一個個大小不等的傳播單元。比如,微信的使用,進一步加強了人與人之間點對點的鍊接,與此同時,不同“朋友圈”、不同群體又實現了人類群體的“再部落化”。

總之,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文藝傳播的真實的生态環境越來越拟态化,反過來,拟态環境的環境化也成為文藝生存的客觀現實。文藝傳播的主體在媒介融合語境中,其角色的穩定性也被消解,呈現為碎片化生存形态并趨向分衆傳播。

本文為2015年重慶市社科規劃項目“《白毛女》的文本生産研究”(2015BS098)、重慶師範大學(人才引進/博士啟動)基金項目“政治審美化語境中的文本生産”(15XWB013)的研究成果

注釋:

①[美]沃爾特·李普曼著,閻克文、江紅譯:《公衆輿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②陳永國編譯:《遊牧思想—吉爾·德勒茲費利克斯·瓜塔裡讀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單位:重慶師範大學/責編:胡斌毅)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