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綜藝節目最早興起于歐美國家,以其節目類型多元化的強大優勢,成為風靡世界的娛樂節目形态。國内的綜藝節目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初央視的《綜藝大觀》,經過遊戲類、益智類等多種類型發展,到2005年,綜藝節目步入快速上升期,以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為代表的表演選秀類節目成為最大赢家。此後的十多年,國内綜藝節目迅猛發展,成為最熱門的節目形态,無論節目數量、收視率,還是收益,都在不斷刷新紀錄。然而,火爆背後的各種問題也開始制約整個電視行業的發展,因此必須正視和認真對待,找到解決之道,使我國綜藝節目的發展越來越好。
一、國内電視綜藝節目的火爆現狀
綜藝節目滿足了觀衆的窺視欲,選手的一舉一動,包括一個尴尬的失誤、一次真情流露,都被鏡頭捕捉,觀衆甚至能直接看到人性的種種弱點,激發了自身的觀看欲和參與欲。
對于節目來講,高收視率往往帶來巨大的商業資助和豐厚的廣告利潤。在電視運營市場化、媒介競争白熱化的當下,綜藝節目吸引了觀衆的眼球,有着巨大的影響力,其商業價值被不斷挖掘、刷新。
衆多國外綜藝節目在引入中國後,華麗地升級為現象級的火爆節目。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第三季僅冠名費、特約贊助費就超過了4億元;中韓聯合制作的《奔跑吧兄弟》引進的是韓國SBS電視台綜藝節目《RunningMan》的版權,其中,第二季僅冠名費就達到2.16億元,首播當天便打破中國電視史上綜藝節目首播紀錄,第二期節目則以4.886的收視率高居綜藝收視排行榜榜首,韓國SBS電視台甚至依靠《奔跑吧兄弟》獲得的收益還清了債務。
巨大的市場收益引發的是綜藝節目的火爆,全力打造綜藝節目已成為各大電視台争奪收視率和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2015年,綜藝節目呈現出井噴态勢,第三季度除《爸爸去哪兒3》、《中國好聲音4》等節目強勢歸來外,還有近30檔綜藝節目混戰史上最擁擠的暑期檔。2016年,綜藝節目熱度持續升溫,各大衛視幾乎是在批量推出新節目,預測上檔總數将比2015年翻番。
二、國内電視綜藝節目出現的問題
各大綜藝節目在精心打扮後,你方唱罷我登場,火熱的熒屏悄然改變着中國老百姓的娛樂生活。但在這一片熱鬧背後,隐藏的問題也不可忽視。
1.幾乎都是引進版權、模式模仿,缺乏原創,沒有生命力
梳理火遍大江南北的綜藝節目名單,可以發現當前霸占熒幕的王牌節目如《中國好聲音》、《最強大腦》等等,幾乎都是重金購買國外版權、改頭換面而來。對電視台來說,原創節目需要耗費大量的研發成本,且試錯代價非常高,而購買海外成功節目模式則能有效規避風險。
大量到海外“搶模式”的結果是,短短數年間,中國就把外國積累了30年的節目模式搶空,導緻國内整個行業始終停留在模式引進階段,沒有走入研發創新模式階段。過度依賴國外節目版權,不利于國内整個電視節目體系的創新,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綜藝節目的發展。
2.跟風嚴重,同質化競争,生命周期短
當一種節目模式引入中國取得成功後,市場就會一轟而上,快速湧現出一批同類型的節目,使觀衆産生審美疲勞。很多節目模式的生命周期都不長,播出超過十年的品牌節目更是寥寥無幾。
回顧2015年的綜藝熒屏,戶外真人秀占據了絕對優勢。此類節目在沖出演播廳帶給觀衆更多刺激的同時,也陷入了同質化惡性競争的尴尬。具體表現為節目太多太濫、情景構建趨于雷同、有意思沒意義、缺乏創意、缺乏價值引領。
3.制作成本過高,投資泡沫嚴重
随着一批現象級節目的出現,很多業外資本開始湧入,制播分離項目越來越多,但看似繁榮的背後,實則隐藏着巨大的泡沫。國内機構搶奪模式節目,造成了海外版權節目價格暴漲。今年初,制作《中國好聲音》的燦星制作無奈地與版權所有方荷蘭Tapla公司分道揚镳,就是因為Tapla公司五年之内版權價格漲了5倍,導緻燦星無力再接盤。唐德影視作為後繼者,以6000萬美金的價格拿下《TheVioce》(又名《美國之聲》)五年的制作權。高昂的版權費無疑大幅提高了節目的成本。
明星綜藝節目始終高溫難降。投資過億早已是衛視标配,其中50%左右為藝人的酬勞,衆多一線藝人的酬勞都超過了千萬。另外,就制作費來說,近兩年也是呈幾何級飙升。
4.制作力量薄弱,缺乏人才
乍看起來,那些在海外得到了市場驗證的節目,已經具備成熟的節目創意,國内的制作方隻需配備人手投入生産即可。但是,缺人,最終讓本來應該更精細化的節目質量變得參差不齊。人才不足成為制約國内綜藝節目發展的一個瓶頸。
在綜藝節目的制作方面,國内外存在不小的差距。國外的節目制作十分精良,鏡頭運用、音樂、特技等方面十分講究;反觀國内的許多節目,節奏拖沓、氣氛沉悶。綜藝節目制作難度大,對制作者的素質要求很高。一個成功的節目需要一支成熟的制作團隊,尤其是大型節目,往往需要多達上百人的制作團隊緊密配合。人員的專業化分工、協調以及制作的流程化管理一直是中國電視業的短闆,在條塊分割的産業結構下,中國電視制造業不但沒有建立起統一的行業标準,連成熟穩定的制作團隊都很匮乏,“小作坊”式的生産方式使很多好創意在執行時變形走樣。
5.過度依賴明星
當前歐美大多數綜藝節目的參加者都是平民,即所謂的素人秀,節目收視極好。但這并不适用于依托廣告盈利的國内電視台。在國内,節目隻有明星加盟廣告商才願意資助;并且,國内綜藝節目受韓國模式的影響很深,而韓國模式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明星化。
近兩年,各路明星、萌娃集結熒屏,火熱開啟綜藝節目的“數星星”時代,甚至有一種說法稱,影視劇組演員匮乏,因為但凡是個明星,都争先恐後參加綜藝節目賺錢去了。過度依賴明星,很快使觀衆感到乏味,失去興趣。
三、國内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出路
目前,我國的綜藝節目還處于模仿學習階段,沒有原創就沒有生命力。現在能做到的是将節目模式引入中國,充分運用中國文化元素、中國美學精髓,在學習中提高,再逐漸往原創方向發展,最終制作出一批原創的好節目。
1.制作團隊盡快在學習中成長
當下,國内電視行業的原創能力較弱,購買國外版權、研究海外節目模式,是電視行業的一個過渡性選擇,是學習他人經驗最有效的方式,能讓國内電視人盡快得到成長。《奔跑吧兄弟》的制作就體現了這一點:其制作團隊由中韓雙方人員混編而成,節目制作前期,韓方對中方實行一對一指導,經過幾期的磨合和經驗積累,第一季後期的節目和第二季的節目已改由中國團隊主導、韓方團隊輔助。
國内目前制作水準和原創能力最高的電視台,正是經過了最多模式化節目操作實踐的幾家,如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等。一線衛視的電視人在長期接觸模式并大獲成功後,無論是制作理念還是生産方式都得到了全面更新,制作能力大幅提升。
2.從本土化改造到發展原創,實現軟實力支撐
據測算,海外模式落地中國,僅有20%能夠獲得成功,更多的隻能面對高額版費付之東流的殘局。這表明,平台對模式的改編、制造能力需遠遠大于模式本身的實力。
綜藝節目發展如火如荼,吸引了大批資金湧入,節目不乏巨額投資制作、先進拍攝技術等,但在這些高大上的外在背後,更需要内在的原創精神和思想力量這些“軟實力”的支撐。令人欣喜的是,目前中國熒屏已經湧現了不少自主研發制作的原創節目,如《漢字聽寫大會》、《中國燈謎大會》等節目,在收視率和市場收益方面表現不俗。
3.建立完整的産業鍊運作
國外的綜藝節目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已形成了完整的娛樂經濟産業鍊,不僅取得了收視率和内容的雙赢,還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收益。國内電視人需重視綜藝節目的産業化運作,運用整合營銷的模式和策略,對節目進行立體傳播和後續産業鍊的開發,形成系列化、規模化和品牌化的影響力,獲得長期超值收益。
4.重視制作平民真人秀節目
從世界範圍來看,平民真人秀節目是綜藝節目的一個主流品種。真人秀強調的是大衆參與、全民娛樂,電視屏幕之外的是參與者的親友、認同者和反對者。盡管明星真人秀在當前的收視環境下頗受觀衆認可,但平民真人秀并非沒有生存的土壤,它會和明星真人秀相得益彰,而非此有彼無。
未來市場競争中,唯有切實降低生産成本,才能為節目制作方換取更大的發展空間。電視未來的發展主要在于内容運營的創新以及商業模式的探索,“燒錢”不該是常态。國内從業人員應該加大研發投入,深入理解節目的運作規律,提高節目的創意能力和制作水平,拿出越來越多思想内涵豐富、價值引領正确的“中國制造”。
(作者系福州廣播電視台家禧頻道總監/責編: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