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1日,故宮博物院網站收到了一封特别的郵件,其中提到,在倫敦華萊士博物館,藏有兩盞精美酒杯,與故宮珍寶館鎮館重器——金瓯永固杯極為相似。後經查證,确為此杯,再加上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一盞,史書中記載的4盞金瓯永固杯皆齊了。
清乾隆年間,一共打造了4件金瓯永固杯,最後一件是在乾隆六十二年(1797年)制成,也就是現今藏在故宮博物院的這一盞。此杯以黃金鑄就,高12.5厘米,口徑8厘米。杯口一面書“金瓯永固”,一面書“乾隆年制”。杯體錾刻寶相花,其上鑲嵌大小珍珠數十顆、紅藍寶石、粉色碧玺二十多塊,可謂琳琅奪目;杯身點翠(即把翠鳥羽毛鑲嵌在金銀座上,曆經漫長歲月仍鮮亮如初),兩側以夔龍為耳,其姿向上奔騰,夔龍頭頂的寶相花内,各嵌珍珠一顆,寓示蒸蒸日上,當頭有彩;金杯底部以三象首為足,外形呈鼎式,預兆皇宮“太平有象(祥)”。一眼看去,金杯璀璨奪目,渾然天成。
對于這盞金杯,乾隆帝可謂煞費苦心。在清“内務府活計檔”中有詳盡的記載:乾隆四年(1739年),皇帝下令制作“玉燭長調”蠟台和“金瓯永固”杯。乾隆帝對金杯的制作嚴格把關,在進行每道工序前,工匠們都要先精心畫好圖樣呈覽,經他本人批準後,才能承制。其間圖樣又再三修改,直到皇帝滿意才能繼續下一步驟。
為何乾隆帝會對這件金杯如此上心?這就得說說清代的“明窗開筆之典”。自雍正帝起,每年除夕子時,拈香行禮後,皇帝都要到養心殿的東暖閣舉行“明窗開筆”的賀新春儀式:皇帝會往桌上的“金瓯永固”杯内注入屠蘇酒,再親自點燃“玉燭長調”燭台,用筆身镌刻“萬年枝”、筆端镌刻“萬年青”的玉管筆,先以朱毫,再以墨翰各書吉語,為天下祈福,迎接新年。皇帝書寫的吉語要放入特制黃匣内封存,任何人不得拆看。
“金瓯”一詞指酒杯,亦可指國土。如《南史·朱異傳》中,梁武帝所言:“我國家猶若金瓯,無一傷缺。”“金瓯永固”一語雙關,既可視為希望此杯完美無缺,代代相傳,又寓意大清疆土、政權永固。“玉燭長調”則為四時合序,風調雨順之意。在清代宮廷行樂圖中,“金瓯永固”杯與“玉燭長調”燭台曾多次出現,皆為專人或皇子、皇孫所捧持。如此看來,金杯不僅是開筆儀式的禦用器物,更成為統治者希望政權穩固、國祚綿長的象征。
乾隆帝生前一定想不到,自己精心督造出的4件金瓯永固杯,到了晚清随清室的飄搖,竟輾轉流落到海内外三地,從此以後,隻能千山萬水,遙遙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