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新疆之冬,别具一格的風情畫卷

新疆之冬,别具一格的風情畫卷

時間:2024-10-29 10:54:55

冬日的新疆,是造物主打翻的調色盤,任由其潑墨揮灑天山南北,江山如畫,分外妖娆。不管是淡淡的水墨畫,還是濃烈的油彩畫,抑或是清新的水粉畫,當一幅幅畫卷撲入眼簾的時候,驚豔的不僅是眼眸,還有被震撼的内心。

冬日江布拉克書寫最美童話

天山腳下的奇台鄉村美景地江布拉克,素以夏秋之際連綿起伏的麥田而聞名于世,每逢夏季,來自疆内外的遊客蜂擁而至,體驗黃綠色彩之間線條色塊交錯形成的如油畫般的風景。在北方的天空下,江布拉克一派詩意:麥浪歡歌翻飛,大地田園如畫,雪山明暗映襯,松林翠色潑墨。

江布拉克夏秋的風景早已被世人所熟悉,卻很少有人目睹這裡的冬日。如果說夏秋的江布拉克是詩人與水粉畫家在大地上吟詩作賦,點彩作畫,那麼在冬日的江布拉克,童話家與油畫家次第登場。

麥田,還是那片寬闊的淺坡土地,遠山還是那座遠山,不同的是,夏日的綠意與秋日的黃意皆已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起伏的淺坡山地上橘紅的色塊。雪霁,天色淡藍初晴,極目遠眺,遠山皚皚雪峰下,松林蒼蒼如黛,流雲在山峰湧動着白色的花朵,在山巒間流動着。

清晨的江布拉克,随着旭日的冉冉升起,仿佛一個素顔美人,輕輕蒙上一層薄透的白紗,隐隐約約,朦胧而神秘。太陽漸漸升起,晨光逐漸透明起來,江布拉克的面紗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輕輕揭開,所有的一切,仿佛正剛從甯靜的睡夢中蘇醒,慢慢睜開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這個明澈的世界。

遠山的雪影,在日光裡呈現明明暗暗的色調。近處的山坡,仿佛一個文靜的女子,着一襲桔紅色的長裙,白雪在長裙上輕輕掠過,又被陽光調皮地從身上躍起,留下白絮般的圖案花紋,随着坡地,柔緩起伏。

因為陽光是溫情的,下雪的日子亦不多,所以冬日的江布拉克并不太冷,雪之于江不拉克,就如同一個略有點頑皮的天使,書寫一封薄薄的雪書,裡面是隻言片語,但簡潔、直白,色彩分明,毫不含糊,一目了然,且能讓你看個透徹,你完全不必費心去揣摩她的心思。

柔暖的陽光漫在淺坡山地上,随着起伏的弧度,劃出兩道金黃色的線條,這線條是柔美的,清亮的,宛如褐色的雪原上兩條靈動跳躍的小溪。日光幻影中,又如一架安放靜止的古琴,不知是誰,彈奏出沉郁袅袅的琴音。

冬日的江布拉克比夏日更富有神韻,在無聲、靜默、單調的冬日世界裡,遠山、藍天、松林、白雪、山坡,在太陽的撫慰下,更有一抹溫暖動人的色澤,潤澤着喧嚣紅塵中一顆顆浮躁的心。在這裡,你盡可以找一個幹燥的樹樁,坐下來安靜地思索、發呆,與江布拉克私語。

踏雪尋魚福海烏倫古湖冬捕

新疆,這個距離大海最遙遠的地方,其實并不缺乏“海洋”的氣息。老天似乎特别恩澤這塊熱土,這片土地上的地名幾乎都體現着富足、潤澤與美好,如:昌吉、阜康、青河、富蘊、溫泉、福海、和碩、博湖、裕民、和豐、和田、博樂……而其中的福海,堪稱造物主特别恩賜的一處“幸福之海”。

不枉上蒼的賜名,福海,名副其實。福海距離烏魯木齊637公裡,位于天山以北,準噶爾盆地與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緣,素有“準噶爾明珠”與“塞外江南”之美譽,也是通往可可托海與喀納斯兩大景區的必經驿站。國道216、217與省道318、324以及奎北鐵路、奎阿高速穿境而過,可謂黃金交通咽喉之地。

福海不愧為物華天寶的一塊福地,雖然全縣總面積僅3.24萬平方公裡,卻是旅遊資源頗為豐富的一個富裕縣。茂密的金塔斯草原森林、遠古的霍加雪夫岩畫遺迹、罕見的阿拉善溫泉、海上魔鬼城、烏倫古湖南岸矽化木等,獨特的自然風光與人文地理,吸引了衆多遊客紛至沓來。随着政府加大對旅遊産業的重視力度,福海也迎來了旅遊業快速發展的新時期,赢得了“中國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國駝奶之都”“中國金絲玉之鄉”等美譽。

福海最著名的莫過于天然寶湖——烏倫古湖。烏倫古湖不僅在夏季成為休閑度假消暑的絕佳地,冬季同樣精彩紛呈。其中烏倫古湖“冬捕節”成為北疆冬季最富有特色的一大盛會,當地漁民們往往會選一個日子開冰捕魚,一般在農曆臘八節之前,當日湖面的冰層厚度達到40厘米,冰面溫度-30℃左右,在這樣的環境下捕魚,當地人稱為“踏雪尋魚”。

福海烏倫古湖“冬捕節”,顧名思義,是冬天捕魚的節日。但如果你要單純認為僅僅是捕魚,那就大錯特錯了。“冬捕”是烏倫古湖區域古老傳承的捕魚方式,至今已經有近60多年的曆史。自2005年舉辦第一屆“冬捕節”,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八屆。冬捕節上,“捕魚”是“冬捕節”的重頭戲,除此之外,還有烏倫古湖傳統的漁家祭湖與醒網儀式。

原始古樸的祭湖、醒網具有極強的儀式感,不僅傳承着哈薩克人古老的漁獵文化,更通過世代相傳的習俗,告訴人們,又一個豐收的季節來到了。每年開始冬捕時,烏倫古湖的漁民們都會宰殺牲畜,拜祭湖神,以祈求捕魚期間風調雨順,迎來豐年。漁民們習慣準備肥碩的大魚、貢果和牛羊作為祭祀品拜天父、地母與湖神,以此喚醒冬網,祈福百姓吉祥幸福,保佑萬物生靈繁衍永續。整個祭湖儀式場面氣勢宏大,肅穆莊嚴而神秘,不僅是對美好生活的祈願與祝福,更是對大自然澤被天下的感恩與饋謝。

祭湖與醒網之外,還可觀賞到“生火”采集儀式,與“搶魚納福”的頭魚拍賣活動。最令人激動的莫過于“萬尾鮮魚出龍門”與“魚躍冰湖”的冬捕奇觀。

白雪皚皚的冰原上,太陽初升起,烏倫古湖上開始了一年中最盛大的“冬捕”:漁民用鋒利的冰钏鑿開冰面,聲聲清脆的鑿冰聲裡,轟鳴陣陣,絞網機器聲,連同漁民喜慶豐收的歡笑聲,打破了烏倫古湖黎明的甯靜。

第一網魚往往寄托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生活幸福、事業蒸蒸日上、風調雨順、年年有魚的美好祝願。當絞網機在大家齊聲吆喝下,被慢慢從冰冷的湖水裡,拖上岸來,整網魚被傾瀉入一個水箱裡,此時魚兒們依舊是鮮活蹦跳着。最先蹦跳起來的魚被視為“頭魚”,依照傳統規則,“頭魚”會被拍賣,出價最高者即成為“頭魚”的新主人。

一座天賦人類的“寶湖”——烏倫古湖,當人類以敬畏與呵護之心敬畏她、護佑她,聖靈之湖也仿佛通曉我們的語言密碼,慷慨賜予我們生态和諧、源源不斷的生命因子,人與自然,當是如此和諧共融、生生不息。

烏爾禾油田雪原中的生機

對于克拉瑪依,我一直有種敬畏與膜拜之心。一個從荒原上“變”出來的石油城市,如此特殊,特殊到找不到一個合适的詞彙去形容。

克拉瑪依被視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石油長子”。時光荏苒,克拉瑪依建成已過六十年。俗話說“六十一甲子”,一個輪回裡,我試圖想去探尋克拉瑪依的前世今生的某些故事,似乎也是徒勞。

這是一個複雜的混合體,亘古荒原上拔地而起,荒蕪中孕育富饒,粗犷中不乏美麗,如果探尋一座中國資源型城市的典範,克拉瑪依當仁不讓。從礦區到城鎮,從城鎮到城市,克拉瑪依成為全國少有的一個政企合二為一自我管理的城市,一度在世人心目中,是一座“富得流油”的城市。

曾經,克拉瑪依的城市GDP一度趕超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一首《克拉瑪依之歌》在共和國的文藝舞台上經典傳唱半個世紀以上。如今的克拉瑪依,似乎有些沉寂,但依舊不失輝煌氣度。撇開那些經濟數據,我更願意步入克拉瑪依冬日的油區基地,去探尋他背後潛藏的精神與氣質。

烏爾禾,這三個字會讓人聯想到的是久負盛名的“魔鬼城”。事實上,烏爾禾是一個區域範圍的代名詞,是克拉瑪依三個城區之一。1959年克拉瑪依市政府在烏爾禾設立街道辦事處,1982年設立烏爾禾區,烏爾禾區境内分布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采油廠與風城油田作業區。

我曾經從喀納斯方向沿着217國道到烏魯木齊,途經烏爾禾區域,正是夜色闌珊時分,烏爾禾在一片橙紅色的燈火之中,溫暖而迷離,靜靜地沉睡入眠,籠罩着一層神秘氣息。

再見清晰的烏爾禾的容顔,卻是在冬天。冰天雪地裡,首先進入眼簾的,諾大的雪原中心,上千架油區磕頭機齊刷刷列隊,仿佛一支披挂上陣、蓄勢而發的戰隊。烏爾禾肅穆莊重,凜然挺立在白色荒原中。這場景不由令人肅然起敬。

又一次路過烏爾禾城區,正是清晨時分,東方升起的太陽如一個蛋黃,明亮而柔暖。基地的井架高高伫立着,作業區内屋舍錯落。電線、道路,清晰可見,幾座磕頭機沉默颔首,似乎在安靜地思索着什麼。很簡單的一個畫面,除了煙囪冒出的輕煙外,一切都是靜止的。但我執拗地覺得,這裡面一定藏着故事。

烏爾禾如一個沉默寡言的漢子,人們把“油城”“魔鬼城”的标簽安放于他身上,似乎有些片面地定義了他的形象。他是内斂的、深沉的,從不願對外人做些許的說明與诠釋。一路走來,以石油為己任的擔當裡,他的職責或許就是在這大西北的一隅,找油、探油、産油、出油,輸送油品至煉油廠。在曆經冰雪嚴寒後,即使迎來姹紫嫣紅的春天,仍默默堅守與守望,凸顯出一份頑強的生機與生命的厚重。

雪霁果子溝無限風光在險峰

賽裡木湖位于中國新疆西部博樂市西南90餘公裡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新建絲綢之路新北道,号稱“最美天路”的賽果高速公路穿行其間。巍峨壯觀的果子溝大橋更成為果子溝的門戶标志,被譽為“最險峻最壯美大橋”。

果子溝,古人曾賦詩贊其“山水之奇,媲于桂林,崖石之怪,勝于雁岩”。果子溝曾被清代的祁韻士譽為“奇絕仙境”。果子溝亦被稱為“萬花之谷”,顧名思義多花果、多林木,到了春夏,鮮花遍野。

果子溝位于霍城東北的40公裡處,為昔日312國道烏魯木齊-伊犁公路的必經通道,如今取而代之的賽果高速路,仿佛天塹遊龍,在果子溝層巒疊嶂中飛躍穿行,延伸至北端出溝口便是著名的賽裡木湖。果子溝全長28公裡,果子溝的另一個名字是“塔勒奇達坂”,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西征,命其二太子察合台率軍“鑿石理道,刊木為橋,始成車道”。該溝在古時曆來為我國通往中亞和歐洲的絲路北新道的咽喉,素有“鐵關”之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重要意義。

攝影/周海果子溝山巒疊嶂,河谷衆多,溪流密布,芳草如茵,繁花似錦,夏季是最美的旅遊地。

昔日,312國道在果子溝中如蛇形盤旋環繞,若是冬季,時有發生大雪封山或雪崩現象。而今賽果高速公路通車後,雄偉壯觀的果子溝大橋成為一道靓麗的風景,過往車輛途經大橋,但凡時間允許,一定要下車停在安全區,用手機拍幾張照片作為紀念。

或許見慣了夏日果子溝的綠色松林的壯觀美景,偶然邂逅冬天的果子溝,也别有一番風韻,令人念念不忘。如果說賽裡木湖像天山的神女,高貴聖潔,卻也不乏柔情似水的脈脈深情,那麼緊依賽裡木湖的果子溝就是天山的劍俠,俊逸灑脫,即使冬日,也不乏熾熱如火的濃情。

在冬日一個晴好的天氣偶遇果子溝,我被雪中的明媚差點“閃瞎”眼眸。進入果子溝大橋附近,高處山頭依然白雪覆蓋,錯落的松柏映襯,更襯出山岩的偉岸與雄壯。山頂有皚皚雪峰,襯着坡谷隐約可見的冬草,藍天更是高遠,白雲愈加輕柔,松影如陣,氈房朵朵如白色的蘑菇,不見牧人悠然的羊群,山巒中深淺明暗的光色起起起伏,如夢如幻。

在又一個濃陰的冬日,邂逅雪中的果子溝,感受冬日的山景,則是另一種體驗。當我們的車駛進層巒疊嶂的果子溝,幾處山頭皆被白雪覆蓋,遠望那山如同一個個白發老者,走過了歲月往昔,靜靜回味時光的記憶。我們穿過這些時光老人的雕像,仿佛在一座水雲國中穿行,窗外皆是雲霧缭繞,我們如同置身于雲端,腳下的流雲仙氣氤氲,聳立的電纜腳架指向青天,巍峨的果子溝大橋巋然壯觀,墨染的松林如陣。這是一副淡淡的水墨畫,而我們就在這畫中雲遊。

攝影/周海若把賽湖比西子洗淨鉛華更出色

賽裡木湖宛如一顆碧藍剔透的藍寶石高懸于西天山崇山峻嶺之間,以天光雲影水色相映成趣的瑰麗風光享譽古今中外,有“西來之異域,世外之靈壤”之美譽。賽裡木湖古稱“西方淨海”,蒙古語稱“賽裡木淖爾”,意為“山脊梁上的湖”,當地人稱呼賽裡木湖為三台海子,因清代在湖東岸設有鄂勒著依圖博木軍台(即三台)而得名。傳說賽裡木湖是由一對為愛殉情的年輕戀人的淚水彙集而成的,因此又被稱為天池和乳海。攝影/周海

盡管賽裡木湖的春夏美得令人驚豔炫目,我卻更鐘情冬天的賽裡木湖的那份洗盡鉛華的純淨本色。

冬天的賽裡木湖,每到元月中旬數九寒天時節,冰封大地,賽裡木湖如同一面封凍的鏡子,光滑潔淨如玉。在特殊起風的日子,這平靜的鏡子被打碎,一夜之間仿佛神仙之手,打造出若幹形态各異的冰雕作品。賽裡木湖的冰,幹淨、透徹,渾圓的冰蘑菇如同羊脂玉瑩潤,而棱角分明的冰塊,則是抽象藝術傑作,你說不出的具體造型,而它卻是有道可循,如玻璃明亮,如水晶剔透,如利劍鋒利,如冰塔精緻。

若一場突如其來的寒流襲來,冰面便像盛開了雪絨花,朵朵簇簇。冬日柔暖的陽光照耀下,晶瑩幻美。如果再來一場風雪,這些花便瞬間消失不見影蹤,冰湖上有的隻露出少許冰錐,隐隐透着雪做的衣裳,冷冷清寒,渴望來自陽光的慰藉;有的如同岸邊卷起的千堆雪,讓人不由自主聯想起蘇轼的《赤壁賦》。不知當年成吉思汗十萬鐵騎,斬木為橋過天險果子溝、路過賽裡木湖時,有無這份激昂豪情?

浪遏飛舟,千帆過盡,不知是哪裡的一搜擱淺的木船,在靜靜的冰湖邊停泊,挺立的桅杆,不見風帆。褐色的船弦上,不知誰的手指曾在此撫摸,并乘坐這艘船飽覽過賽裡木湖旖旎的湖光山色。

有人說,賽裡木湖是一個愛情湖,因此被譽為“大西洋最後一滴眼淚”,而這裡的天鵝,則是愛情的見證。每到冬季,當别處冰雪結凍之時,這裡有一處水域溫和,大量的天鵝來此過冬,在水裡自由遊弋,羽翅翩翩。天鵝不僅是形态優美端莊,因其象征純潔忠貞愛情而成為動物與禽類中最美的精靈。

冬日,來賽裡木湖賞看冰湖吧!漫漫人生旅途上,穿越紅塵萬丈,疲憊的身心,有時不也需要這樣的人生體驗嗎?遠離塵世的喧嘩,浮躁的心境在這純淨的自然天地間,讓心融入冰雪、融入遠山、融入船隻、融入天鵝的翩翩麗影。在這忘我的自然山水天地間,讓靈魂得到暫時的小憩,舒緩一下勞頓的身心,放松一下繃緊的心弦,有一種豁然開朗的頓悟,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清醒,有一種柳暗花明的驚喜。而後,振作抖擻,滿懷激情與信心,繼續踏上征塵,奔赴下一個目的地。

獨山子天山北坡山舞銀蛇好風光

天山之路多奇景,101省道即為其中之一,101省道也叫國防公路,是60年代為備戰備荒而修築的一條天山公路,後來由于種種原因逐漸廢棄停用。即使如此,它仍然是攝影、繪畫、途步與探險者的“寶路”,其沿途四季風景奇險峻美,地震與風蝕造就的峽谷色彩瑰麗,尤其是冬季雪後,赤紅色山體與覆蓋其上的白雪交相輝映,宛如一幅幅彩墨山水畫,氣勢恢弘,景象壯麗,令人歎為觀止。山川如畫,肌理清晰,亦如刀刻版畫,線條凸凹,脈脈分明,空中俯瞰,排山倒海,壯觀震撼,氣勢不凡。

天山一場初雪,大地揮毫潑墨,銀雪初晴,千峰寫意。峽谷山脊傲然展示他偉岸的胴體,铮铮風骨連寒雪也汗顔,赤紅與暗青的肌理曆曆清晰,斑駁年輪層疊着流年的滄桑。峽谷流痕淌過歲月的歌,雪野荒原上,河流與樹從來也不離分。古老的域土,處處留下主人生存的足迹,如天山的雄鷹,堅強的翅膀可以飛抵天山任何一個角落,這是他們馬背上的故鄉,千百年來,遷徙的腳步铿锵有力,從未停息。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毛澤東《沁園春·雪》的意境在此體現無疑。上蒼仿佛一個高明的畫師,在冬日山川潑墨作畫,舒展灑脫的線條,惟妙惟肖的圖形,在峽谷裡肆意張揚,黑與白的親密對話,或許隻有雪韻懂得,風過處,了無痕,山無影,雪無聲,天地蒼蒼,一川峽谷大度包容。

碧空幾許淡淡流雲,滿目連綿起伏的褐紅色山岩,仿佛铮铮鐵骨的将士,合縱連橫如千軍萬馬,裹着雷霆萬鈞的氣勢呼嘯而來,幾分俠骨柔情,幾分古道熱腸。攝影/周海

賞雪白楊溝悠然見南山

南山,烏魯木齊南郊的後花園,距離市區車程不到一小時,夏季是都市人周末休閑避暑勝地,綠草如茵,林茂溪清,人流如潮。冬季,南山則是優良的陽光度假地,藍天澄澈,陽光溫和,空氣清新。南山仿佛烏市人親近随和的友人,相距不遠不近,遠離塵世喧嚣,你随時可以擡腳出行驅車前往,與之來一場親密無間的零距離接觸。

冬天的烏魯木齊市區,藍天是奢侈的顔色,霧霭蒙蒙是常态。而南山的陽光柔暖,碧空如洗,是最尋常可見的冬日風景。冬日南山的白楊溝,更是烏市人的最愛。白雪皚皚南山曠野,空氣中透着絲絲清甜。溫和的陽光暖暖地撫着晶瑩的雪地,隐隐幾分黛藍閃耀,大地仿佛一塊藍玉,晶瑩剔透。寬闊純白的雪道,高低傾瀉而下,如果不是兩側紅色的鋼筋護欄,乍以為就是山谷裡的瀑布流泉,飛流直下30米直到平曠雪地,着實壯觀!

南山白楊溝是哈薩克人的高山牧場,冬季轉場至冬窩子,哈薩克人的民俗活動卻并不因此而擱淺。在林海雪原的冬天,去南山體驗一把哈薩克的叼羊、賽馬與姑娘追,在牧民的氈房,喝一碗熱氣飄香的奶茶,品一盅香醇濃烈的馬奶酒,品嘗着哈薩克人的特色美食,則是另一種别樣的體驗。

攝影/周海

美食嘗過,美酒品過,吃飽喝足,體驗草原主人安排的民俗表演節目。激烈驚險的叼羊,争先恐後的賽馬,你追我趕的姑娘追,馬拉爬犁,帶着你在雪野裡任性飛奔。

感受到、體驗到,再用鏡頭留下難忘的瞬間,定格下的不止是單純的驚豔畫面,更有哈薩克人厚重豐富的民俗文化,裡面延續着一個民族世代傳承的精神。

冬天的白楊溝,一處時常被季候風遺忘的山谷,守望寒冬,靜待來年冰雪消融,草長莺飛。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