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羅洪忠
已有的研究探明,在青藏高原,藏藥用植物共有191科682屬,2896種;藥用菌類43科180屬,180種;礦物藥材70餘種;植物、礦物、動物等天然藥用資源總計3125種,其中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品種約占60%以上。
以米林為中心的雅魯藏布江兩岸,氣候從暖溫帶到高寒帶,生物多樣性豐富。在這海拔2500~5000米一帶的高山、裸岩、灌木叢地帶,生長着數百種珍貴藥材,如蟲草、西藏延齡草、胡黃連、天麻、雪蓮、紅景天、高原靈芝等,豐富的植物資源使大峽谷俨然成為菩薩化現于人間的藥園。
或許是菩薩的加持,在這遍地藥材的秘境之地,也孕育了藏醫曆史上一支重要的學派——南派藏醫。南派藏醫創始人蘇卡·年尼多吉經過多年深入探讨研究産生于藏南河谷地帶的各種藏藥材的功效以及臨床的驗證,建立了“南方溫熱派”的學術基礎,也奠定了大峽谷地區藥用植物資源的價值基礎。如今,雖然被南迦巴瓦雪峰之水滋養的各種藥材仍漫山遍野、郁郁蔥蔥,但在藏醫藥日益發展的今天,如何對原生态藥材資源的保護和資源可持續利用卻已納入藏醫藥領域一些代表人物的思考和實踐中。奇正藏藥雷菊芳女士率先倡導,要推行藏藥材的保護和種植工程,以針對高原生态的脆弱環境及藏醫藥産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奇正藏藥在素有“藏地藥王谷”之稱的南伊溝建立的近萬畝藏藥材保護基地,也成為推進“藥洲”米林藥材種植現代化的有力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