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眼的個子、顯眼的才華、顯眼的情懷。.."/>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彼岸——牟森與他的西藏

彼岸——牟森與他的西藏

時間:2024-10-29 07:55:00


    顯眼的個子、顯眼的才華、顯眼的情懷。和那個時代所有同齡人一樣,他揣着夢想來到西藏;離開後的幾十年,西藏仍是他生命不變的主題之一。

文/楊拉拉

人物:牟森,上世紀80年代曾在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工作,後創建蛙實驗劇團和戲劇車間,被稱為“中國先鋒戲劇的先驅”,現任職于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由其開創的新門類課程“跨媒體巨構”。

“青春戛然而止”

1988年,牟森還是個25歲的北漂小夥兒,光頭,黑框眼鏡。做了幾部話劇,但幾乎沒有名氣。那時的他以盲流藝術家的身份出現在紀錄片《流浪北京》裡,居無定所,吃了上頓沒下頓。

1995年,牟森以同樣的光頭形象出現在于小冬創作的《幹杯西藏》中,黑框眼鏡,是80年代去遠方尋找藝術理想的代表人物之一。那時他正青春,表情單純、潔淨、憂郁,像年輕的聖徒。

2015年的牟森已知天命,他已經不再局限于人們為他貼上的種種标簽,有了這個年紀标志性的啤酒肚,肚子裡裝滿了老男人飯局上的故事。1米82的身高讓他更顯中年的威武,依舊是光頭,黑框眼鏡。

光頭源自西藏。1986年的秋天,牟森在西藏話劇團工作,住在木如寺。工作是拍攝電視劇《旺堆的哀樂夢》,在海拔4700米的甘丹寺,強烈的紫外線照射讓這個東北小夥子飽受折磨,突然動了念頭,“這頭發,推了多好。”這一推,就是29年。

提到當年在話劇團的工作,已知天命的牟森露出孩子般不好意思的笑容,“挺慚愧的。”80年代的青年,有着同樣追逐遠方的向往。1985年,因為做社會調查,牟森第一次進藏時,當即決定畢業以後要來這個地方工作生活。“我就是為了去那個年紀我能去的最遠的地方”,不光是地理意義上的遠,還有文化意義上的差異之遠。1986年畢業後,被遠方吸引的牟森帶着女朋友一起來到了拉薩,卻不想沒多久就突然分手。

牟森現在依然不願意提起當年的事,臉上的表情說不清究竟是往事如煙釋然已久,還是昨日故事不提也罷,但他着實言重地總結過那一年,“青春一瞬間戛然而止了。”

也是在他的青春戛然而止的那一刻,他與西藏千絲萬縷的糾纏真正的開始了。分手之後他偷偷離開了拉薩回到北京,90年又回到西藏話劇團,後來再次不辭而别。“全部的時間加起來,應該有兩年吧。”

畢業那年牟森24歲,第二個本命年。到藏話工作之後,牟森住在木如寺靠路邊的一間東面僧舍,打開木闆窗正能看見馬路。窗外有路燈,“總有喝醉酒的人從路燈下騎車經過”。屋子裡的牆面是泥土糊的,雨季的時候夜裡下雨,眼看着雨水從屋頂漏下來,和着房頂和牆面的泥,連泥帶水打在被子上。

夜裡還常停電,漆黑打穿牆面,将居住在木如寺裡的僧俗老少與古老的壁畫融為一體,空間中平靜的目光來自四面八方,互相對視。牟森說,“那是真正的漆黑,它不是一種顔色,而是一種喪失時間感知能力的記憶。”

那一年牟森沒有排戲,但是學到了很多東西。段錦川當時拍攝《青稞在唱歌》,牟森背着錄像機跟着一起去了貢嘎縣,農民打場,邊打邊唱,“那是我聽過的最好聽的歌了”。到了黃昏又去搶拍日落,在貢嘎機場的跑道上追太陽,一直追到太陽徹底落山。第一次上山采蘑菇,第一次認真背電影鏡頭,第一次做電視劇場記,都是在那一年的西藏。

90年牟森再次回來的時候,西藏話劇團已經從木如寺遷到了西郊新址,有了1000多平米的排演場,也有了兩層樓的職工宿舍。“劇團又收留了我,還給我房子,先一間,後一套。”于是在長的沒邊的日子裡,牟森每天下午去排練場一個人練習瑜伽動作,“張蕙蘭那本瑜伽書上的動作我都做過,有幾百個。排練場高,遼闊。閉上眼睛,聽瑜伽音樂,感覺是在天邊。”

也是在那個期間,牟森起了一個念,想要做一部西藏題材的話劇。對于各種各樣表達西藏的方式,他似乎都不太滿意。他希望打破人們對西藏既往的标簽性的認知,去掉符号性的态度,單純的表達感受。95年,他和一個日本的聲音藝術家合作時曾經讨論,亞洲的河流是什麼聲音?是西藏的河流的聲音嗎?“這些都是對西藏的表達,不隻是跟宗教有關。”

關于西藏,已經确定的表達内容,牟森隻有一個——“我始終覺得欠着西藏”。也許是因為兩次不辭而别,也許沒有任何具體的事由,隻是一種抽象的感覺。總之這個50歲的老男孩,每每提起西藏,心底深藏着一個“還”字。

我們要到彼岸去

1986年,牟森去西藏之前,接受了一個口述實錄報告文學的訪談,問到他的夢想時,他當時嘴上說,“擁有一個小劇團,在全世界流浪,巡回演出。”但心裡卻認為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八年之後,這個夢想實現了。

“我們站在這兒幹什麼?”

“我們要到彼岸去。”

“彼岸是什麼?”

“彼岸!”

這些句子出自1993年的《彼岸/關于彼岸的漢語語法讨論》(下簡稱“《彼岸》”),那時正是他戲劇生涯的巅峰時期。《彼岸》、《零檔案》、《與艾滋有關》都是他很喜歡的作品。1994年,《零檔案》受到比利時布魯塞爾戲劇節的邀請,牟森開始帶着他的劇團滿世界流浪,在海外各藝術節巡演。

“我當時對戲劇的認知強調做,就是真正做東西,表演者他要真的操作。”在《與艾滋有關》中,牟森将舞台做成了廚房,畫面香氣四溢。蒸包子就從和面開始,切菜剁餡兒到蒸熟出鍋,一個步驟都不能落下,表演時間與實際所需要的時間完全相符。而《零檔案》,牟森又做了一個由鼓風機、切割機、電焊機、鋼筋、鐵闆等構成的舞台,它的畫面幾乎都是即時的、變動着的:一個青蘋果插在鋼筋上,蘋果的汁液就地順着鋼筋往下流。

這樣的舞台呈現,把當代藝術的内容吸納到戲劇舞台上,對于在1994年還閉塞着的中國當代藝術來說,牟森的作品顯然成為了藝術節的座上嘉賓。《零檔案》先後在海外巡演了将近100場,迄今為止依然是在海外巡演場次最多的中國先鋒實驗話劇。

然而這部在海外大獲成功的話劇卻未能在國内上演。但是在這個星期之内,又發生了另一件大事,克拉瑪依劇場裡面一場大火,燒死了很多人。當時北京市文化局下了道死命令,說絕沒有可能在舞台上用火,就這個原因。”

這算遺憾嗎?“沒有遺憾,我到今天為止沒有遺憾。因為遺憾這件事取決于你怎麼看,比如這個事,誰想得到呢,誰設計得出來呢,那你還有什麼可遺憾的。我趕上了而已。”

相比于《零檔案》這樣在海外受歡迎的作品,能讓牟森在國内小有成就感的還是1993年的經典之作《彼岸》。《彼岸》之前,牟森和崔健算不上太熟。但《彼岸》之後,崔健有感而發創作了一首同名歌曲,并公開向牟森緻敬。“突然有一天他打電話給我讓我去民歌(民族歌舞團)找他,專門給我一個人排練了一次。後來他在工體演出,我坐在正中間,他在台上就講這首歌是怎麼來的。當時的虛榮心真是得到了滿足。”

牟森上一次聽崔健的《彼岸》,是2013年《彼岸》話劇20周年的時候。當時上海“西岸2013建築與當代藝術雙年展”的策展人高士明本想讓牟森重排《彼岸》,牟森去看那個場地,遼闊的圓軌,宏偉的穹頂,機械臂交錯像巨樹。所有的動力機械體都已經拆除,一種工業遺迹的巨大力量撲面,直擊胸懷。“這個做《彼岸》太渺小了吧。”他說。于是便把方向改了,做了一台包括聲音、影像、詩歌、人聲、舞蹈、燈光裝置等多元素的當代藝術作品——《上海奧德塞》。

類似的作品,牟森在2010年也做過一次。《深圳中國夢想實驗場》——上海世博會的深圳案例館,他以叙事總導演的身份,開始嘗試在特殊的空間,特殊的主題,将多種媒介手段融合在一起。牟森把這種類型的作品命名為“跨媒介巨構”,“這是我開創的一個新的品類”。巨構,是牟森借用的建築學裡的概念,是上個世紀60年代日本建築師文彥(FumihikoMaki)提出的。巨構建築可以定義為由巨型結構體系建構的,可容納城市整體或部分功能的大型框架綜合體。“這個時候各個建築之間的關系就不能亂了。它是城市規劃,是一個區域裡面所有建築物的構成,其實是城市範疇的一個概念。”牟森說。

他并不着急。正如他自己所說,“男人像一把刀,四十歲以前是鍛造,四十歲到五十歲是淬火,五十歲則是開刃。”西藏給了他最初鍛造的起點,而如今,正擁抱這個鋒芒畢露的老男孩。

牟森這樣認識自己,“就像一個武士,不是為了什麼,就一個字,守。到底守什麼東西我也不知道。”說這話的時候,牟森扶了一下黑框眼鏡,露出了從容又憨厚的笑容。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