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和張勇,因為信任合夥創業,8年後,因為信任分道.."/>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成也信任,敗也信任

成也信任,敗也信任

時間:2024-10-29 06:55:46

張丹和張勇,因為信任合夥創業,8年後,因為信任分道揚镳。

口述/北京卓美教育集團首席運營官_張丹

合夥

很多年前,我還在一個軟件公司做銷售負責人。在一趟回鄉的火車上,我認識了我後來的合夥人張勇,我回四川,他回重慶。當時我們聊了幾句,得知他是我同事,公司的研發負責人,技術能力很強,拿到過很多項國外的專利。我們相談甚歡,甚至開玩笑說沒有工作了可以共同創業。

2004年,我從公司離職,既是想給自己放假,也想多陪陪兒子。閑了一段時間後,又想找點事做。思來想去,覺得可以利用自己在軟件銷售上的經驗和資源,去賣軟件,但是我并不想找個公司上班,而是想找個産品來代理銷售。

期間找了一些人聊,張勇是其中一個。我跟他提了兩個方案:一是他負責開發産品,我付錢買斷産品版權;二是我們合夥,他做研發,我做銷售,掙了錢共同分。他選擇了方案二。他無條件的對我的接受,奠定了我們後續合作堅實的信任基礎。就這樣,我們在零投入的情況下開始了合作。當時他研發的是一款針對企業級的數據備份及恢複軟件,為很多大企業需要的産品。

産品銷售出奇地順利,當年銷售額就做到300萬元。到了2005年,我們正式成立公司,取名路模思。當年我27歲,張勇23歲,大家都非常年輕,既沒有經營公司的經驗,更沒有合夥股份的概念,雙方一人一半把股份分了,不設核心控制人。

由于天然的專業之别,從創業伊始,我們的分工非常明确,一個負責技術,一個負責市場銷售。然而,一個公司不僅僅隻需要這兩種人,尤其是随着公司的擴大,在運營和管理上都需要投入。他對我有一種完全的信任,研發之外的所有事情,他都聽我的。我每次跟他商量管理、市場等問題時,他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聽你的。久而久之,我也不問他了,我的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強勢。

現在回過頭來想,公司在最關鍵的幾年沒能沖上一個新台階,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研發和市場分居兩地(2005年下半年,研發中心遷到重慶)。張勇是重慶人,家在重慶,他喜歡那裡的工作和生活節奏,而我當時已在北京安家。

盡管我們都考慮到了分居兩地可能對公司發展不利,但誰也不能說服誰。中途我們曾嘗試過幾次,他駐北京或者我駐重慶,力圖去适應,但是不出兩三個月,我們都受不了。後來我們又搞過電話會議、視頻會議等,也都不了了之。所以重慶研發中心基本是按照北京公司給出的産品需求來開發。

那幾年軟件行業市場火熱,很多創業公司都能活得好好的,包括路模思。有很多問題,發展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至少營收數字很漂亮。

分手

當公司發展順利的時候,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一旦發展遇到問題,合夥人之間的矛盾很容易被激發出來。我們之間一帆風順的合作開始遇到挑戰。我對他事事都由我做主的态度,開始有微詞。

首先是在引進投資上。2008年,微軟和英特爾均有意投資我們。由于利潤很好,日子過得很舒服,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過把公司做到多大的規模,所以對引進投資的态度不是很開放。

我記得特别清楚的是,英特爾總裁問我是否有壓力時,我回答沒有,當他們跟我聊完投資時,我每天都睡不着覺,想着我拿你1塊錢,怎樣才能還你10塊。我試圖尋求張勇的幫忙,但結果并不理想。

其次,市場在不斷變化,而我們卻因為研發和市場的日漸脫節,産品從完全不愁市場到開始需要去尋找客戶。我的市場銷售壓力越來越大,有一段時間,我時常通過郵件把這種壓力轉嫁到他的身上。從他的郵件回複“我懂,我改”中可以看出,他同樣承受着壓力。但我們并沒有為這種壓力找到一個合适的出口。

2009年,為了加快公司發展以适應當時風雲突變的市場環境,我引入英特爾的投資,對方持股5%,不幹涉公司具體業務。次年,我又引進了一位自然人股東,具有跨國公司高管經驗,精于管理和戰略,不過是以顧問的身份,不負責具體業務。

公司的發展遇到了問題,尤其2009年金融危機後。我們都想過要退出,甚至考慮把公司賣掉。說實話,關掉公司,對我們沒什麼影響,但對于那些跟了我們好幾年的員工,于心不忍。曾經有一次,我去重慶,準備裁員,有一位員工這麼對我說:我們都是張勇在路上撿來的“小貓”、“小狗”,我們把這兒當成家。我到現在做公司都記得這句話。所以,我和張勇第二次做了共同決策,不關公司,也不賣,繼續做。但是桌面軟件市場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如何讓公司轉型,是我們一直讨論的問題。張勇是産品方向的主導者,當整個公司的發展壓在他肩上時,壓力可想而知。

到了2011年,我的丈夫做了卓美教育——兒童英文戲劇培訓學校。我經常帶着孩子去上課,對卓美逐漸産生興趣,以至于後來慢慢就想去參與管理,花在卓美的時間也随之增多。為了保證路模思的發展,我們商議之下決定引入職業經理人,而後我逐漸淡出,隻有在談重要客戶時參與。

半年後,張勇提出退出公司,他通過MSN跟我說這件事,态度堅決。當時,我正在海南陪父母度假。後來我去重慶勸阻他,他也答應留下,但在2012年,他最終還是離開了公司,沒有保留股份。我想,他選擇離開是由于責任和壓力已經大到難以承受的地步。

我和張勇合作了8年,我相信我們之間存在一種類似于親情的東西,以至于他離開公司後,我再也不用MSN。雖然公司分居兩地,但是我們從來沒有發生過信任危機,也沒有因為财産問題引起争執。就個人而言,我和他都不是看重錢的人。我本不是家裡的經濟來源,财務壓力較小;他又是一個對物質沒有過多追求的人,創業很多年後,我甚至還能看到他穿着幾年前的衣服。

但從商業的角度分析,過度信任和依賴,沒有規範合夥人的責任和溝通規則,大家的壓力沒有出口發洩,是導緻我們分道揚镳的重要原因。

—整理/本刊記者徐利君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