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功安邦集團創始合夥人首席研究員
1空前複雜的形勢
2015年以來的世界形勢和中國形勢都是空前複雜。曆史上,中國曾面臨巨大的壓力,但形勢比較單純,陣線分得清楚。曆史上的中國曾是地理封閉的國家,幾條大山脈和沿海大陸架國家,将中國團團圍住,導緻世界很晚才了解到,原來還有這麼個國家存在。改革開放讓中國站在了世界的道德高地之上,整個國家充滿希望,也有不少國家學習中國的開放,中國經濟在10年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中國因素”影響到全世界。然而此後多年,不但一些國家的改革走到了中國前面,而且由于“一帶一路”的沖擊,美國開始了“重返亞太”戰略。目前的中國,面臨着軟合圍,這種合圍是經濟的,也是政治的,壓力不小。
2中國經濟轉型問題
中國經濟要轉型是大勢所趨。由于上層建築的基本建設較為薄弱,導緻漏洞出現,這些漏洞表現在:腐敗、債務、環境、成本、貧窮、社會穩定等各方面。如何轉型,不隻是一個概念問題。就像一部車子,過去一直向左開,現在讓它猛然向右拐,家大業大,掉頭很難,弄不好就會側翻。很多人以為靠發文件、靠中央權威就能解決轉型問題,這是過分迷信集權意識,實際操作起來很困難,除非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做好戰略上的預規劃。否則,資源耗盡、怨聲載道的情況很容易出現。
3經濟好壞的評價标準
評價經濟是好是壞看什麼?看年初自己定的數據,還是看基層的實際情況?國外确實有基金在“做空”,但沒有辦法,隻要是開放經濟體,投資行業有的是辦法“做空”,不在中國“做空”,也有辦法在離岸“做空”,在世界市場“做空”。“做空”是防止不了的,而且會反過來影響利率和彙率形成金融風險,這是開放經濟需要面對的挑戰。客觀來看,政策失誤是存在的,否則不會有如此多的“做空”機會,教訓值得我們反思和總結。
4美元加息問題
世界經濟形勢同樣複雜多變。美國經濟現在處于頂峰階段,再後面就是走不走下坡路的問題了。美國現在的失業率降到5%以下,這是最好的水平。美國此次加息時機比較靠後,可能考慮的就是世界經濟的影響,但這種影響終究還是會來的。美元高漲帶來了其他國家貨币的貶值,導緻對美國産品的需求放緩,資産價格暴跌不可能不反過來影響美國經濟。所以,美國即便不重新再減息,也不敢輕易再加息了。
5中國周邊國家形勢
中國周邊國家形勢微妙。除了朝鮮在中國周邊制造不穩定之外,越南與中國存在長期的南海争義,東盟也與美國達成了TPP協議;此外,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盟友俄羅斯情況也相當不妙。俄羅斯财政部今年初首次宣布,已經向25家外國銀行提出了今年發行國家債券的申請。這些銀行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以及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彙豐等歐美銀行。這是西方制裁,俄羅斯陷入嚴重經濟危機之後首次向外國借債。根據俄羅斯的數據,其經濟增長在2015年下跌幅度達3.7%。俄羅斯海關透露,去年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收入分别減少了42%和23%。俄羅斯是中國的重要市場之一,也是中國在國際政治領域的支持者。但如今的俄羅斯,正在日益成為中國的包袱,需要中國提供更多的金融資源來支持。
6經濟增長問題
中國經濟增長補缺口的問題,始終沒有想好解決辦法。過去,中國是兩位數的經濟增長,10%的GDP增長率都算低的。但宏觀調控一下降了3個百分點,2015年是6.9%,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實際下降可能更多,這樣就産生了一個很大的增長缺口。這不是經濟增速是否合理的問題,而是真實存在的缺口,在市場、産業、企業、就業等很多方面,都會有所反映。增長慢,擠壓多,過剩産能與此相關。追根溯源,還是當初對如何彌補經濟增長缺口,如何因缺口搞好戰略設計,沒有想好辦法,可能存在低估困難的情況。我們不是沒有機會,中國的資源儲備在整個世界看都是豐富的,3萬多億的外彙儲備,經濟增長有着輝煌10年的基礎,人民币彙率始終堅挺,外資大量流入,願意持有人民币資産,老百姓儲蓄所代表的财富總量不斷增長突破50萬億。而如今,這些因素中的不少開始逆轉。
7增長和速度問題
我總是說,中國的一切問題都是速度問題。從“十一五”到“十二五”中國經濟像“鋼鐵俠”一樣飛奔,“十三五”在想辦法,想走良性增長的路子,這是正确的。但怎麼走,現在還沒有找到很好的辦法,政府提出向改革要紅利,但怎麼要?改革怎麼改才有紅利?改革靠發文件肯定不行,早就說改革到了“深水區”,每一項改革都是系統工程,但現在的體制最怕的就是系統工程。因此,或許“紅利”的出現還要等到将來,這也就意味着6%~7%的經濟增長率,在中國将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同時,中國的投資和消費都會存在限度的約束,不會太樂觀。
8中國經濟的政策立場
現在的經濟形勢很複雜,但有些政策立場卻不可思議,一些學者的講話口吻像上帝一樣,說中國經濟要從“柯茲納型套利經濟”轉為以發明創造為主導的“熊彼特型創新經濟”。根據他們的理解,所謂轉型,就是從找商機,到創新創業,再到去創造客戶。不過,且慢,這是在說中國的事還是美國的事?美國的科技創新搞到現在還被普遍指責沒有帶來實質經濟增長,還是“富豪經濟”,美國的中産階級為此抱怨連連。中國有13多億人口,僅靠幾個“馬雲”無法養活,那些幹了幾十年的企業,好不容易做到幾十億規模,不太可能說轉型就轉型。有些學者很幼稚,言論驚人的不靠譜,經濟政策如果按這樣的路子走下去會很危險。有些人懼怕反思和總結,這樣怎麼能夠進步?其實,經濟就是經濟,簡單點反而市場情緒容易被調動。
9科技創新與轉型
科技創新與轉型的口号喊得很響,但能不能奏效不是幾年就可以看清楚的。科技創新從來都是高風險活動,通常是交給市場去做,由市場承擔風險,很少有國家像中國這樣,動用舉國之力去搞科技創新。當年的日本,要說科技立國,也隻是出一些大政方針,以政策推動為主。看看現在我們的科技産業園遍地開花,其前景如何,相當令人懷疑。
10冷靜看待大數據
大數據其實就是一場“軟件運動”,卻被吹噓得神乎其神。大數據有用嗎?當然,而且不是今天才有用的。從上世紀80年代datebase數據庫出現後就一直有用,現在不過是工具、軟件有了進步,更好用一些。現實一點看這個問題,大數據主要是少數幾家科技公司企圖獲得政策資源的一種噱頭,他們憑借自己控制的網絡資源大肆吹噓,政府因此花了不少錢。在科技方面,政府機構還沒有真正學會定位自己的使命。
11産業經營者2016年會繼續感到困難
2016年,産業經營者要到資本能夠發揮價值的地方去。現在關鍵的問題是資本過剩,它導緻的問題很複雜,變化很多。過去錢多了會導緻通貨膨脹,現在不是,會變成通貨緊縮。為什麼?因為資本轉化的科技會造成産能更高。過去說“錢毛了”,是以産能不變為理論假定條件的,所以才有通脹;一旦産能随着資本變化,錢多了,産能越高,價格越低,就會變成通貨緊縮。辛苦做出來的産品,價錢怎麼也上不去。現在的世界變得很快,過去錢存銀行,銀行向你支付利息;現在錢存銀行,恨不得你給銀行支付利息,這就是負利率。現在,不但銀行有負利率,國家層面的基礎利率也有負的,這明顯就是資本過剩的結果。
12消費問題
政策上鼓勵消費拉動經濟,但我們從來不會玩消費。與投資不一樣,發展消費是從上到下的系統工程,難度很大。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就以投資為主,什麼叫投資,也就是花錢。現在提倡消費、刺激消費、鼓勵消費,這就要求為别人花錢創造條件,為别人提供服務。同樣是一支隊伍,自己花錢是一回事,讓别人賺錢、花錢是另一回事。
13城鎮化
城鎮化是一個古老的命題,在古羅馬時代,通過戰争掠奪來的财富就被用于城市建設。城市是一個陷阱,無數财富被裝了進去,結果會有兩個後遺症:一是成本飛漲,一是資本過剩。前者是資産價格暴漲,導緻産業被扼殺;後者是大量投資形成的紙面财富,四處飄蕩,不斷制造各種金融風暴,讓社會風潮不斷。再加上長期被忽略的老齡化,今天快速城鎮化造成的問題,是今後中國面臨的一個巨大而長期的挑戰。
14大部分所謂金融創新是瞎胡鬧
曾經一段時間,金融改革為西方市場理論所左右,比較盲目,學術味道太濃厚。所謂金融改革成功,似乎就是西方交易市場有的,我們都要有,于是,期指、杠杆、做空、理财、基金、注冊制、各種交易所等一窩蜂地都上馬。實際這種“該有的都要有”的政策取向是有問題的。中國金融改革的成功,定義的關鍵不在于“該有的都要有”,而在于風險控制,這是現階段中國經濟、社會環境決定的,是客觀決定的。别人出事,我們不出事,這就是金融改革的成功。交易品種、機制的創新也很重要,但一切都要以穩健為前提,要有取舍,要看準時機。金融動蕩是一場荒唐遊戲。埋雷的是城市化,引爆的是政策,彈片殺死的是居民财富,受傷的是投機者,倒地的是市場機制。2015年的金融動蕩,隻有輸家,沒有赢家,隻有早早離場的人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