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社會都在通過鼓動欲望而刺激消費。廠家在不斷升級産品,商家則全方位地激發購買欲,整個社會處在占有、攀比和競争中。我們不但想占有财富,還會不斷攀比:我要比你有錢,比你消費得起。這種攀比帶來了競争,甚至是不擇手段的惡性競争。一旦陷入這種占有、攀比和競争的循環,人就會被挾裹其中,難以自主。
另一方面,發達的資訊和各種電子産品也在侵占我們的時間。尤其是手機和移動互聯網,讓很多人時時刻刻粘著其上。在那些龐雜的信息碎片中,我們的時間碎片化了,注意力碎片化了,生命也變得破碎不堪。現在很少有人可以安安靜靜地和自己相處,一旦有點時間,就得在手機上看些什麼,否則就無所适從。
這種習慣帶來的最大問題,是使我們失去了休息的能力。很多時候,哪怕身體已經很想休息了,可心還在躁動着,不得安甯。古人講的心猿意馬,就是心在不斷地抓取外境。這樣活着,能不累嗎?能幸福嗎?
我經常說,未來考量一個人能否獲得幸福的重要條件,就是看他有沒有休息能力。有休息能力,才可能有健康的身心,才可能獲得幸福。為什麼休息的能力那麼重要?其實,這是代表對心的管理能力。
一個不會休息的人,心是無法自主的,隻能随着外境和業風飄蕩,最後在飄蕩中耗盡這個寶貴人身。世間最大的浪費莫過于此。
怎麼看很重要
幸福和人生觀有很大關系。西方的積極心理學,就是引導我們積極、正向地看待問題。從佛教來說,有什麼樣的認識,決定了我們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因為我們眼中的世界,隻是呈現在認識上的影像,是被個人感覺改造過的。
比如說,我們和狗看到的世界不一樣,因為狗的見聞覺知和人不同。除了感覺以外,我們還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對某人有好感,看他做什麼都順眼;對某人很讨厭,看他做什麼都不順眼。可見,擁有什麼樣的認識模式非常重要。
我們的認識也會影響心态。有個故事說,一位老阿婆整天哭泣,晴天雨天都要哭。别人問她哭什麼?她說:我有兩個女婿,一個做雨傘,一個做瓦片。天晴時,我想着做傘的女婿沒生意,所以要哭;下雨時,我想着做瓦的女婿沒法幹活,所以也要哭。
後來有位禅師對她說:你換個方式,下雨就想着做傘的女婿,天晴就想着做瓦的女婿。阿婆自從調整認識之後,每天樂呵呵的。這就是積極思維和消極思維的差别。
佛教既不是消極心理學,也不同于積極心理學,它給我們提供的,是一種如實的思維。所謂如實,就是和事實真相相符。佛教認為,人類很多煩惱都和認識有關,所以要調整觀念,改變認識,所謂“智慧沒有煩惱”。
很多人喜歡通過誦經調心,這也是改變認識的過程。比如《金剛經》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在這個世界,從秦皇漢武到唐宗宋祖,所有這些輝煌,不過是因緣和合的假相,都會随着條件的聚合和消散而生滅。
具備這樣的認識後,我們對現實世界就不會看得那麼重。一帆風順時,不至得意忘形,因為它未必長久;遭受挫折時,也不會受傷太深,因為它很快就會過去。有了這樣的認識和心态,就能在積極進取的同時,不為所累。
你幸福嗎
前些年,央視曾就此向數千個不同地區、年齡、行業者進行采訪,一時間,“你幸福嗎”成了熱門話題。這個調查和種種出人意料的回複,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很多人對幸福的茫然。
比如諾貝爾獎得主莫言的回答是“我不知道”,這個答案是作家的回避或調侃嗎?他接着的解讀是:“我現在壓力很大,憂慮重重,能幸福麼?但我要說不幸福,那也太裝了吧。剛得諾貝爾獎,能說不幸福嗎?”
可以說,這也代表了很多人說到“幸福”時的共同感受:我們的生活條件提高了這麼多,沒理由說不幸福,可為什麼就感受不到幸福呢?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在過去的窮苦年代,我們把希望寄托在物質改善上,以為有錢就能幸福。甚至對不少人來說,能吃飽穿暖就是莫大的幸福。但當越來越多的人富起來之後,當我們擁有的早已超出溫飽之需,幸福卻和我們捉起了迷藏。
幸福在哪裡?錢帶來了暫時的滿足,但這種愉悅如此短暫,随之而來的,還有攀比和競争。看到别人有更多的錢,更優越的生活,滿足就變成了不滿足,甚至帶來了嫉妒和嗔恨。而我們期待的幸福,卻像天邊的雲彩,可望而不可即。
可見,幸福遠非我們曾經以為的那麼簡單,更不是擁有财富、改善生活之後的必然結果。
為什麼我們有了那麼多,還是得不到幸福?這就涉及另一些問題:幸福到底是什麼?幸福是特定條件下的假象,還是代表生命本質的存在?什麼阻礙了我們獲得幸福?或者說,幸福的最大殺手是什麼?如果幸福隻是一種暫時的假象,追求幸福豈不成了水中撈月,注定是一場不可企及的幻想?
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對幸福的追求,必然是模糊而一廂情願的。答案在哪裡?事實上,它取決于我們對幸福的認識深度,而這個深度又取決于我們對生命乃至人生意義的認識。
把幸福的成本降下來
我們現在有了那麼多便利的生活用品,可以從洗衣做飯的勞作中解放出來,卻沒能因此過得悠閑,反而活得更累。為什麼?
在過去的年代,我們雖然物質清貧,但相對單純,也沒有攀比帶來的壓力。但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我們可以看到太多激發欲望的東西,這就很容易帶來攀比。有了這個,還要那個;擁有之後,還要追求品牌。為了攀比,隻能不斷向前。我們付出的很多努力,既不是生存所需,也不是生活和生命的需要,而是攀比讓自己停不下來。
欲望使我們很忙很累。當我們的需求越來越多,同時也意味着,對外在世界會有越來越多的依賴。而依賴越多,依賴對象發生變化的幾率就越大。
為什麼現代人普遍焦慮、恐懼、沒有安全感?就是因為生命難以獨立,所以總在擔心外在的種種變化,擔心這些變化讓自己的生活失去平衡。其實世界時刻都在變化,但隻有那些我們需要、在乎并發生聯系的部分,才會使我們受到影響。所以,少一分需要,就能少一分在乎和影響。
欲望還使我們的生存成本越來越高。過去的人雖然物質貧乏,但也可以養活自己乃至家庭。而現在收入提高了那麼多,養家卻成了很大的壓力。為什麼?就是因為欲望使生存成本不斷提升,相應的,幸福成本也水漲船高。古人講知足常樂,你的欲望少,就容易滿足,也容易幸福。反之,就不容易滿足,不容易幸福。
所以,怎麼對待欲望,是獲得幸福的關鍵。如果不能在和欲望的對壘中取得主動,就會為其所控。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zh意義在哪裡
人為什麼活着?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每天工作、持家,在滿足生存的同時,也在推動科技發展,改善物質生活。雖然這些都能給生活帶來方便和暫時的滿足,但從究竟意義來說,一切都會成為過去。
如果把人生意義建立在物質文明的基礎上,當物質毀于一旦,它們所承載的意義,是否會因為無處安放而随之消失?或者說,一切的意義終将指向沒有意義?
說到活着的意義,離不開對自我的認識。每個人都關注自己,在乎自己,但究竟什麼代表着“我”?當科學飛速發展,人們能夠上天入海、不斷拓新視野之際,反而越來越找不到自己了。我們能從太空回望地球,卻無法在當下看清自己,看清生命真相。
此外,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由什麼力量主導?遵循什麼規律運轉?所有這些問題,哲學家在思索,但莫衷一是;科學家在探尋,但不斷修正和更新答案,尚無定論。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些都是形而上的問題,和現實生活關系不大,也不是我們需要關心的。
事實上,我們怎麼認識自己,認識生命,認識世界,直接關系到我們會建立什麼樣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關系到我們怎麼看待和處理各種對境,也關系到我們會有什麼樣的生命品質。
我在弘法中發現,如果對方對人生沒有深入思考,那麼他在聞法時不過聽聽而已。雖然也會有啟發,也覺得有道理,但終究隔了一層。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沒有“走心”,不會引起發自内心的共鳴。
隻有真正關注到終極問題,并将之視為生命的頭等大事,才會知道佛法智慧的價值究竟有多大。就像一塊稀世寶石,如果在不識貨、不需要的人眼裡,不過是塊石頭而已。雖然也有用處,但隻是作為石頭的用處,根本不能發揮其應有價值。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敬佛,是在内心建立榜樣,以此作為學習目标,并發願成為佛菩薩那樣的人。從佛法觀點來看,我們都具備和佛菩薩無二無别的潛質,都可以成為他們那樣的覺悟者。所以,敬佛不隻是禮佛、燃香、供水,更重要的,是對佛陀的偉大人格無限尊敬,見賢思齊。
當我們有這樣的認識時,三寶在心目中的分量就會超過一切。有句話叫做“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想一想,我們在世間付出最多努力的,不論是學習還是事業,是掙錢還是求名,哪一樣不是因為看到榜樣,并且被這個榜樣所吸引,所激勵?如果我們發自内心地向往佛陀品質,以此為惟一榜樣,還會被世俗的五欲六塵幹擾嗎?還會在學佛路上三心二意嗎?
敬法,就是以佛法作為修行乃至生活的指南。法的重要性在哪裡?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看一些法寶,但就是看看而已;也覺得佛法智慧圓滿,但就是說說而已。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意識到法對人生的重要意義。
如果我們看清自己是輪回中的重病患者,确定法是惟一能夠救治的特效藥,而不是可有可無的飲料或保健品,就會對法生起迫切的渴求之心。如果我們在上下求索的人生路上,深入思考過生命永恒的困惑,且通過各種宗教、文化、哲學都無法解決,最後在佛法中發現了答案,就會對法生起強烈的依止之心。
敬僧,就是對賢聖僧所代表的寂靜、超然和解脫生起向往。作為住持三寶,僧寶是正法住世的象征,也是續佛慧命的主力,所以被稱為人天導師。沒有僧寶的住持和弘揚,就沒有佛教在世間的流傳。當我們認識到佛和法對人生的意義,認識到僧寶對于修學佛法的作用之後,就會對僧寶,尤其是賢聖僧、善知識生起皈依之心。
一個目标、一張地圖一位導師、一群夥伴
學修離不開四個一,那就是一個目标、一張地圖、一位導師、一群夥伴。
一個目标,就是解脫。不少人害怕解脫,以為一解脫就無法再過正常生活,就要和這個世界永别。事實上,我們所要解脫的是煩惱、迷惑而非其他。解脫煩惱、迷惑之後,我們才能自由自在,不被輪回所縛,這也是學佛的真正意義所在。進一步,我們不僅要自己解脫,還要發心幫助更多的人走向解脫。
一張地圖,就是《道次第》。這是宗大師為我們提供的,從學佛到成佛的簡明套路。其中,對每個步驟解決的重點和所應達到的标準都有詳細說明。我在戒幢佛學研究所講述《菩提道次第略論》課程時,對每個步驟的用心原理和修學規則都作了展開說明。隻要把那一百多講課程用心聽下來并準确理解,相信大家就能把握佛法修學的基本理路。
一位導師,就是依止修學的善知識。如果你們對我有信心,就老老實實地跟着學。不是我需要你們對我有信心,而是具備信心之後,你們才能和法相應,才能從中真正得到受益。其實,你們的信心對我也是一種責任,但從修學需要來說,卻是必不可少的前提。阿底峽尊者的弟子們請求尊者加持時,尊者的回答是:“弟子啊,我求你們的信心。”事實确實如此,惟有具足信心的弟子,才有能力納受上師加持。否則,就會像《道次第》所說的覆器那樣,即使法雨周遍,也是滴水不沾,空空如也。每天就在自己的感覺中轉悠,那是玩什麼呢?就是玩輪回,最後辛苦的還是自己。
一群夥伴,就是菩提道上的同修,你們要互相提攜、互相促進。我們總在說發菩提心,說要幫助天下衆生,這就必須從身邊的人做起,對身邊的人寬容、愛護、平等、慈悲。如果連周圍的人都無法相處,菩提心從何修起?
生命軌道,就是我們的心靈軌道。所以,輪回的根源也在我們内心,是代表内心對某種對象的渴求。這種渴求促使我們去追逐,在追逐過程中,渴求又在增長,推動下一輪追逐。因此,每種心念都會發展出不同的生命形态,發展出不同的輪回。不必等到來生才去輪回,現世就在輪回。追求權力的人,每天在官場輪回;追求财富的人,每天在商場輪回。從事各行各業,就是在制造各行各業的輪回。唯有依戒定慧解除内心迷惑,才能解除輪回之根。
不接納,痛苦的放大器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常常有信衆來傾訴他們的不幸遭遇。包括健康問題,比如自己患有疾病乃至絕症;生死問題,比如親朋好友突然去世;家庭問題,比如兒女教育、夫妻感情等等。此外,還有人際關系、事業發展、天災人禍帶來的種種困擾。
應該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這些問題,隻是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很多人本來按部就班地生活着,一旦遭遇逆境就方寸大亂、一蹶不振,使人生陷入煩惱,甚至使整個家庭落入痛苦的深淵。
如果客觀分析,一個人或一件事的變故,未必能摧毀我們的生活。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人如此痛苦,如此絕望?真正的原因在于當事人的不接納。
我們總是想不通,自己怎麼會遇到這樣的事!于是怨天尤人,抱怨社會不公,指責老天無眼。正是這種不接納,把原來的那點痛苦不斷放大。可以說,我們的抗拒有多少,由此而來的痛苦就有多少。
為什麼我們無法接納變化?關鍵在于内心有一種恒常的設定。這種設定是以自我需要為中心的,覺得我的身體應該永遠健康,我的家人應該不離不棄,我的朋友應該無比忠誠,我的事業應該一切順利。我們甚至會暗暗覺得:像我這麼好的人,所有天災人禍可以發生在别人身上,但不應該發生在我身上。
有了這份恒常的設定,我們還會執著于此,進而形成依賴,不希望它有任何變化。因為變化就意味着失去依賴,意味着現有的平衡被打破。所以,一旦生活中出現不如意,就會因抗拒而引發焦慮、不安、恐懼,甚至嗔恨、憤怒等破壞性情緒。
我們希望身體健康、婚姻美滿、家庭幸福、事業順利,希望一切都在穩定的狀态下,感覺那才是幸福。但這個世界并不像我們以為得那麼穩定,事實上,它時刻都處在無常變化中。如果不能正确面對逆境,人生就會充滿随時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
圖片來源:http://www.sccnn/gaojingtuku/ziranjingguan/ziranfengjing/20170318-18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