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哲學”第一次作為重要議題被納入世界哲學大會,體現了全球對中國商業文化價值和中國發展的底層操作系統愈加重視。在貿易争端不斷升級、經濟态勢不明的當下,中國乃至世界都有着尋求新思想以引領發展的渴望與呼喚。
提出“生活者”本尊是一個進步。
在“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中國商業哲學論壇”上,陳春花教授一掃酸腐氣和宏大叙事,離開儒家人文倫理的框架邏輯,把商業哲學回歸了生活的源頭,入心的演講,沒有空泛的套話和概念,言語樸素直白,直抵她确認的商業本質。
“如果我們能真正回歸生活本身,我們才可以真的理解什麼叫做‘生意’。我一直強調一個根本性的東西,人在生活當中,不是消費者,而應該是一個生活者。”陳春花教授這幾年一直在強調“商業的根本是回歸生活本身”。在她看來,生活的真善美,寄托着人類最深切的追求,也是文明推進的核心思想。
美好生活是源頭,有品位的生活者是商業的标靶,商業就是通過滿足美好生活的需求而賺錢。
以什麼樣的視角或思想透視商業本質,一直是我這些年來追尋的目标。
我的觀察和研究發現,“生活者”比“消費者”前進了,但僅僅是“生活者”,還承載不了商業的根本。
“消費者”和“生活者”隻是一端,另一端是充滿内心激情的“造物者”和“建構者”。這兩者是一不是二,隻有從雌雄同體的兩個層面,才可以從整體哲學上呈現商業的本質。
造物者和建構者也是商業本尊
在最近的美中投資者論壇上,沃倫•巴菲特談到了中國如何“釋放其人民的潛力”。
巴菲特說:“中國人在過去五六十年間所成就的一切簡直是個經濟奇迹。我從來沒想過會發生這種事。但事實是,中國人和我們一樣聰明,他們像我們一樣辛勤工作。他們從較低的基數發展經濟,按百分比算,很長一段時間都以高于我們的速度發展經濟。他們的經濟注定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就像我們一樣。”
巴菲特從更寬泛的視角透視商業。他在“消費者”、“生活者”之外,更看到了人類的奇迹和潛能,看到了“造物者”和“建構者”内在潛能的綻放。
偉大的和深遠的奮鬥,等待着人們的靈魂。造物者們聽到從靈魂深處生發的懾人心魄的聲音:要敢想敢幹,要走向孤獨,要有獨特性,要有堅決性。
堅決離開“一般”,才可以看得見自己的未來,才看得見人類的未來。盡情綻放人的潛能,來創造人類的美好生活,想想就讓人激動不已!
創造物質産品的“造物者”喬布斯。喬布斯19歲時的印度之行,所期望的神性大師并沒有給他有益的啟迪。反而是在靠近珠穆朗瑪峰的一個村子裡打坐時,在思考自己生命歸處的時候,猛然想起了發明家愛迪生——愛迪生沒有著書立說留下傳世經典,但是他通過一個又一個發明,深深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那一刻,喬布斯一下子洞見了自己生命的價值:通過創造物質産品,改變人類社會,傳承自己的價值。
于是,回國後他與沃茲一起創立了蘋果,生産出第一台個人電腦,其後又有了不斷升級的蘋果電腦和iPod、iPhone、iTones等系列産品,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如今,喬布斯創立的蘋果公司,市值已經超過萬億美元,是世界第一市值的公司。
追随内心熱情的“造物者”傑夫•貝佐斯。他本來是科學家,卻一心琢磨技術的商業開發,總感到技術沒有被充分發揮出來用在恰當的地方。
“16年前,我萌生了創辦亞馬遜的想法。創建涵蓋幾百萬種書籍的網上書店的想法令我興奮異常,因為這個東西在物理世界裡根本無法存在。”傑夫•貝佐斯曾經回顧說:“那時我剛剛30歲,結婚才一年。我告訴妻子MacKenzie想辭去工作,然後去做這件瘋狂的事情,很可能會失敗。MacKenzie支持我追随内心的熱情。在深思熟慮之後,我選擇了那條不安全的道路,去追随我内心的熱情。我為那個決定感到驕傲。”
在創業沉默期,貝佐斯耐得住寂寞,集結了10億美金投資在看不見明天的網上購物體驗研發上。
互聯網時代秒秒鐘都充滿變化,他卻把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客戶極緻的購物體驗。他認為公司的類型分兩種,一種是為提高價格而工作的公司,一種是為降低價格而工作的公司,“我們将成為第二種”。
正因為把性價比作為追求的标靶,亞馬遜以無假貨的方式直接獲得了用戶的歡心。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天賦與生俱來,選擇則頗為不易。究竟如何選擇?善良比聰明更重要。貝佐斯看透了商業的本質:愛是一切的源頭。
根據2018年公布的福布斯全球首富排行榜數據顯示,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超越比爾•蓋茨,當選全球首富,他持有16.4%的亞馬遜股份,身價為1500億美元。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傳奇的人物,卻表示:“我做的最性感的事情,是每天在家幫老婆洗碗。”
以整體化思維透視商業的本質
到處是老子說,佛陀說,孔子說,蘇格拉底說,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我們應該重點關注老子、佛陀、孔子、蘇格拉底為什麼那麼說。
同理,研究中國商業哲學,不應隻是關注企業家們說了什麼,而是要更進一步理解他們為什麼那麼說。我們都感同身受,中國這片土地上最深切的危機是誠信撲街。人們很難找到放心吃和放心用的産品了。被資本綁架,人們被幻象泡影所迷惑,許多商業都變味了。
中國商業哲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哲學。企業家的探索,為我們的商業哲學概括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肥沃的土壤。離開書齋,離開不切實際的幻想,更要離開假大空,走進企業家堅實的實踐中去,一個個概括出他們的底層操作系統,提煉出“共性”、“整體性”和“一緻性”,形成中國商業哲學的精神山脈。這是我20多年來一直在從事的工作,也是我今後要繼續從事的工作。
朋友藍地說:“從人性上講,男人要征服,女人要善美。但是那些極緻優秀的人都是雌雄同體。據說,在古希臘神話裡,人類原本是男女同體的,由于神靈的懲罰才将人類分成了兩性。于是社會上也統分為兩種思維,一種是男性思維,另一種是女性思維。男性思維是人在低安全感(應激狀态)時下意識會采用的思維方式,那是因為男人的生活多處于這種狀态;
女性思維是人在高安全感(自然狀态)時下意識會采用的思維方式。那是因為女人的生活多處于這種狀态。但二者可以互換,由此激發無窮創造。”
藍地是位溫婉的女性,卻有着男人的大刀闊斧。雌雄同體的她更容易看到世界雌雄同體的實相。
确實,“生活者”中包含了“造物者”和“建構者”。同樣,“造物者”和“建構者”中,也包含了“生活者”。
“消費者”“生活者”與“造物者”“建構者”,是一體兩面,同出而異名,是一不是二,雌雄同體,不可分割。從整體上看,隻強調一個層面,或可能忽視了事物的另一面。當從這兩種維度來透視商業,就會有一種整體觀了。
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文明日新月異地發展,突出了人作為“造物者”和“建構者”的商業本尊位置。商業的本質是創造和建構,兩者統一,就賦予了商業力的線條和造物者的本色。
無依則生,有一則活。
人的本質是自我驅動的,而商業的本質,正是激發每個人無窮的潛能,拿出與衆不同的絕活,去解決人世間的痛點和苦難,從而實現人的自主、自由、自動的全面發展。自性本自具足,自性能生萬法。
本文作者北京地頭力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育琨造物者從來不去崇敬虛幻的假象,他們對創造、簡化、生成和想象力情有獨鐘。造物者心甘情願走進孤獨,要踏上孤獨之路以實現内在的自己。讓他們“随大流”是不可能的事。
造物者超越了衆人,升得越高,嫉妒的眼睛看他越小了。
造物者是強者,一如尼采所說:“在強毅而能負載的精神裡面,存在着尊嚴;在傲立着的尊嚴之中,存在着意志力;在意志力中,存在着對最重重負的内在渴求;在渴求之中,存在着欲望的爆發力。”
事物有着昙花一現的本質。我們需要強大的直覺、敏銳的眼光和風一樣的靈性,去捕捉稍縱即逝的“整體性、一緻性和共性”,而且同時還需要“同理心”去發現“差異化機理”,要看到每一個事物獨特的呈現機理和形式,要看到每一個事物運行的規律性。
隻看到“正”,看不到“反”,就無法直抵商業的本質。中國儒釋道三家都有這樣的整體化思維。
儒家推崇中庸,主張和而不同,叩其兩端而執其中。這個“中”是“時中”,是分分鐘變化着的動态平衡點。
六祖涅槃之前,不放心他的弟子們。于是最後關照他的弟子們,不可以着相,因而提出了認知世界的36個對法,以便他們不會迷失本宗。
“此36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于相離相,内于空離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
六祖開導弟子們,以避免他們失去“整體性”。大道歸一,一以貫之。兩端不斷反轉,一切都在反轉的路上。“若全著相,即長邪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老子更是集大成者。他提出:“反者道動”。萬事萬物都在不斷循環往複的運動變化,掌握主動需要執兩用中。
《道德經》81章,都是圍繞着有無、正反、高下、前後、禍福、長短、多少、黑白等等正反兩極不斷優化思維而展開。提出了不少深刻而脍炙人口的思想。
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為無為,事無事。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人之所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任正非的灰度哲學
熟稔中國智慧,任正非提出了“磨好豆腐給媽吃”與灰度哲學,他一下子就定位自己是“無事人”。他希望華為高管團隊也是“無事人”,希望華為去官僚、去堕怠,人人自發自動追求自己和公司的成長。于是他提出了要建構一種完全适合于今天數字化時代的新體制,他不願意用空泛的概念去概括,而是用一句大白話來概括适應于未來的新體制:“讓聽到炮聲的人呼喚炮火!”未來15年為此還曾經做了350億美元的預算。
華為還在探索的路上。
我看到青島酷特雲藍這個企業,很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15年如一日,創造了一套完整的企業治理體系:去領導化、去科層、去審批、去部門、去崗位,一切由透明的數據驅動,全員對準利潤目标,利潤目标對準全員。且有實踐數據支撐它的價值,獲得了中國五十人創新管理大獎。
正是紮根整體化思維的土壤中,任正非才提出了“磨好豆腐給媽吃”和“灰度哲學”,認為在不确定性的大小環境中,必須要開放、妥協、灰度。他在《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文章中說:“想起蹉跎了的歲月,才覺得,怎麼會這麼幼稚可笑,一點都不明白開放、妥協、灰度呢”?
任正非是在說:40歲以前的生命白過了,大好的時間都浪費了,因為那時自以為是,沒有一點點灰度的常識,看不到人和事物巨大的無窮性呀!如果早知道了“灰度”,能夠做成多少事呀!
2013年在與任正非喝咖啡時,最後我說:“稻盛和夫拯救日航,其實根本的一條,就是他懂得敬畏員工巨大的無窮性,敬畏每一個當下巨大的無窮性。他3個月之内跟3萬名日航員工握手問計,以此激發了現場無窮的能量場,以此拯救了日航”。
這時,任正非想了想,最後說了這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未來是虛拟社會時代,虛拟時代中國的玄學是有極大價值的。西方大公司要把研發機構的總部搬到中國來,才能在未來占領制高點。因為中國有玄學的土壤,有整體性思維意識。
因為西方的思維方式比較機械。未來的虛拟世界,中國的玄學應該是有作用的。中國不一定是無為的,也是有為的。有為怎麼走我們不知道,整個來說是會出現更多的叛逆,對優秀分子的怪異會有更多的寬容”。
開放、妥協、包容、空杯,叛逆、異端,不同見解的沖撞,堅持批判與自我批判,這些是這個世界文明前進的主題詞。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人人都在瞎子摸象,隻是每個人都有逐漸逼近真相的夢想。一如任正非所說:“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時候,創立華為的。那時我已領悟到個人才是曆史長河中最渺小的,這個人生真谛”。
任正非是一個夢想家。正非哲學,在中國有着深厚的土壤,随着中美貿易摩擦的加劇,或許更多企業家會明白和踐行“正非哲學”,當全中國人都前進在“磨好豆腐給媽吃”的大道上,我們中國人就真正在為人類創造價值,真正在為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奮鬥了。
(本文有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