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工業大數據時代的新機會

工業大數據時代的新機會

時間:2024-10-29 05:25:20

在制造業的利潤越來越低的情況下,工業大數據可以幫助中國企業做些什麼?制造企業(或工業企業)如何借力?

文/本刊記者謝丹丹

行業觀察篇

美國的管理學家、統計學家愛德華·戴明說過一句話:“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須用數據來說話。”在經曆消費大數據時代後,人們迎來了工業大數據時代。

工業大數據和原來的信息化有何區别?簡單來說,1990年代以前,大部分企業都在做企業内部信息化,這被稱為第一次浪潮。1990年代以後,互聯網開始席卷全球,企業相繼進行互聯網化。而随着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工業大數據悄然興起,這也将成為下一個提升制造業生産力的技術前沿。在清華大學工業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王建民看來,工業大數據即第三次工業變革,它以智能互聯的産品為核心載體,而不單純隻是通過互聯網增值。

王建民認為,在制造業的利潤越來越低的情況下,工業大數據可以幫助中國企業提高産品在使用維護階段的利潤。最重要的是,利用數據進行跨界運營,能夠為企業帶來新的生存空間。

利用大數據搶占價值高地

為什麼工業大數據對當下的中國企業來說,有着如此深遠的意義?

事實上,在王建民看來,一個複雜裝備的生命周期分三個階段,即:開發制造階段(BeginningofLife,簡稱BOL)、使用維護階段(MiddleofLife,簡稱MOL)、回收利用階段(即EndofLife,簡稱EOL)。

原來,制造企業将重心放在開發制造階段,企業的核心目标就是将裝備設計制造出來。而産品售賣給消費者後,就和企業沒有關系或者變得無關緊要了。所以生命周期的第二、三階段,常常被企業忽略。但裝備的價值真正體現在用戶的使用體驗上,而不在于制造,盡管制造由質量決定。但消費者在使用階段的流暢程度,才能反映出産品的最終功效。

加工制造環節的确能夠産生很多利潤,但在當前環境下,生産制造的利潤越來越薄,使企業越來越難以為繼。而中國是一個制造大國,更是一個使用大國,制造業的興衰事關重大。王建民認為,隻有利用大數據搶占價值高地,實現産品智能化,才能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從“生産型制造”到“服務型制造”轉變,這也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應有之義。

跨界運營是工業互聯網轉型的核心

和之前很多技術一樣,工業大數據并非橫空出世,而是一脈相承。但又有新的變化,這種新的變化,在王建民看來,其核心在于連接,将原來孤立的機器連接起來,将人和機器連接起來,将不同的企業、行業連接起來。

事實上,這種連接已經産生了巨大的價值,有很多企業已經開始實踐了。

例如:将人和産品聯系起來,可以實現産品創新。日本科研人員設計出一種新型汽車座椅,根據駕駛者的體重、壓力值等數據識别主人,以判斷駕駛者是否為主人,從而決定是否啟動。

又例如:将兩個不同領域連接起來,可以實現銷售模式的創新。歐洲人可以做到今天賣明天的風電,怎麼賣?他們根據一系列數據,對明天的風力精準地進行測算,從而實現當天交易。這是風電裝備在整個大氣環境下進行的跨界運營的絕佳案例。

還有一個例子,《哈佛商業評論》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叫《智慧的互聯産品》。美國人認為未來的工業産品應該分為五個階段,到第四個階段的時候,裝備、産品會進入到一個産品的系統階段,機器和機器之間可以對話和合作。比如在農業領域,播種器械、收獲器械會聯合起來到一個農場去作業。而終極階段是:農業機器的集群和天氣的數據,會和種子的數據、灌溉系統的數據聯合起來,通過全方位的連接來解決農業生産中的綠色節能問題。

王建民說,通過跨界運營來創新是工業互聯網轉型的核心。在使用階段做一個簡單的維修、更換配件,不管是預防性維修還是主動維修,都還處于工業互聯網的初級階段。隻有通過數據進行跨界運營,才抓住了整個裝備制造業在服務階段轉型升級的核心。

工業大數據應避免的三個誤區

聽上去很美好的工業大數據,如何實踐呢?王建民梳理了三大誤區,以供企業參考:

一、維修=運行

在工業領域,維修和運行基本不會分開。但是在工業大數據裡,二者是分開的。維修指的是,當産品性能下降的時候,通過更換零件或者其他手段,恢複其産品性能。而運行是指如何使用機器,使它産生價值。

二、産業大數據等同于消費大數據

工業大數據最核心的問題在于分析結果的可靠性。在消費大數據上,如果産品的廣告推薦能達到20‰的可靠性,就是搜索引擎的最好水平。但這一數據在工業領域,顯然遠遠不夠。因為在工業領域,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裡。工業的應用場景對數據準确率的要求達到99.9%,甚至更高,否則就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乃至安全事故的發生。所以,王建民建議,從人員結構上來講,工業大數據需要數據和産業的人才一起來做。

三、采集的數據越多越好

對于企業而言,機器采集的數據有時候是一個災難,不是企業采集的所有數據都是有用的。不産生價值的數據就是垃圾信息,對于企業而言就是負擔。企業在收集數據之前,首要任務是給數據畫像,弄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數據。

王建民認為,無論如何,大數據仍然要圍繞裝備增值服務的業務邏輯,在達到這個目的的過程中,讓數據發揮作用,而非簡單地隻看到數據,而忽略了根本的邏輯。

(本文資料來源:清華大學工業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王建民的公開演講)

隻有通過數據進行跨界運營才抓住了整個裝備制造業在服務階段轉型升級的核心

責任編輯:朱麗

圖東方IC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