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金融VS實體,“相生相克”

金融VS實體,“相生相克”

時間:2024-10-29 03:27:11

若沒有新經濟的貢獻2016年中國的經濟增速僅為4.1%這意味着什麼

本專欄上一期寫道:金融無實體則不存,實體無金融則不旺!将金融和實體對立起來絕對不可行!

放眼世界,凡是辛勤勞動的國家幾乎都是窮國,凡是富裕和平的國家幾乎都搞金融,但最重要的是:強國,無一例外都是金融投資創造實體企業的國家。

金融與實體是“孿生兄弟”

一本流行的曆史學著作《人類簡史》告訴我們,智人戰勝其他人種和動物之後數千年,人類終于迎來了财富的增長。而财富增長的時代,人們離開土地走進城市,離開勞動追求創新,迄今為止,人類社會的财富積累絕大部分是過去幾百年創造的。而就在這過去幾百年間特别是最近幾十年間,财富爆發性增長,金融全方位擴張,金融與實體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如老子曰:有無相生,相生相克。金融與實體“相生”之時,其樂融融;金融與實體“相克”之際,則危機重重。

大家常說,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此言不虛。但在新實體經濟的生态圈裡,多數企業都是先有投資,後有企業,先有“燒錢模式”,後有“賺錢模式”。打開手機,主頁面上每個方塊都是企業的門戶,點開進入是産品或服務。我們會想到一些知名企業,如淘寶、京東、滴滴、摩拜、高德和美圖秀秀等,都是沒有盈利或者很長時間沒有盈利的企業,這就是“燒錢模式”運營商,他們是依托創新成長的業績和預期持續融資,直到利潤滾滾而來。

以投資人的标準評價實體企業,所有實體企業可分為四類:一、創造價值但不創造利潤;二、創造價值又能創造利潤;三、創造利潤但不創造價值;四、既無價值又無利潤。顯然,投資人喜歡前兩種,因為在投資人的視野中:利潤誠可貴,創新價更高,若為成長性,二者皆可抛!

新實體經濟崛起勢不可當!

不久前,《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稱:“以阿裡巴巴為代表的新實體經濟正在迅速崛起,阿裡巴巴集團去年(2016年)合計納稅238億元,帶動平台納稅至少2000億元,相當于4000家大型商場的銷售體量,創造了超過3000萬個就業機會。”

這是官方媒體首次确認“新實體經濟”的崛起,而絕大多數新實體企業都具有兩個特征:一、他們幾乎都是市值導向的上市公司(華為也不例外,華為創造了一個内部化的股票市場,讓80%以上的員工成為公司股東);二、他們幾乎都是大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商業模式就是平台模式。

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企業是資本家主導的企業,追求市值最大化的企業是企業家和投資人的企業。金融和實體的共生關系就是企業家與投資人共擔風險、共享收益,正是在金融創造實體企業的模式中,産業創新成為常态,國民财富迅速增長,就業機會層出不窮。所以,盡管經濟增長速度在過去10年呈階梯式下降,但新增就業人數逆勢上升,這一切都來源于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統計數據表明:若沒有新經濟的貢獻,2016年的經濟增速僅為4.1%!

新經濟迅速崛起,舊經濟屍橫遍野,這正是一幅大國崛起的新畫卷,也是新常态。管理

特約編輯:馬小琳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