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呂志和:中西合璧成就70年管理傳奇

呂志和:中西合璧成就70年管理傳奇

時間:2024-10-29 05:26:23

對于中國企業家來說似乎常常存在一個疑問到底是用東方的文化還是西方的制度來管理企業位居李嘉誠之後的給出了恰到好處的解答亞洲“二富”

文/本刊記者朱麗

他的商業故事,看起來比李嘉誠還要精彩。

生于戰亂年代,5歲随父逃難到香港。12歲在兵荒馬亂中告别校園,以兜售小食品生意補貼家計。用四年不到的時間,他賺下了可以在當時買下香港一條街的錢。

日本戰敗後,他的财富化為烏有。勤奮且善于開動腦筋的他,重新開啟自己坎坷而豐厚的事業與人生。1950年創辦嘉華公司,經營石礦開采業務,直至成為後來的“石礦大王”。随着業務版圖的擴充及壯大,他進軍地産、酒店、旅遊休閑等領域,不僅在香港,還将20家酒店開到了美國,一度被譽為“酒店大亨”。

就在嘉華集團如今已經擁有橫跨中國香港、内地、東南亞和美國的“帝國版圖”時,年過七旬的他闖入澳門博彩業,取代何鴻燊成為“澳門新賭王”。一生的傲人成績,又使他在85歲時(2014年)以220億美元的淨資産成為位居李嘉誠之後的亞洲“二富”。

百年滄桑中,取得70餘年穩固基業的成功,他到底掌握了怎樣的創富秘訣?而其掌舵的多元化業務集團能夠在複雜多變的政商形勢中保持穩步前行,又有着怎樣的管理之道?

他,和那個年代的香港富豪,經曆幾乎相似,靠着勤奮與極其敏銳的商業眼光,寫下經典的創富神話。然而在他的身上,卻又體現着與那些純粹的富豪有所不同。

2016年6月24日,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已是87歲高齡的香港實業家,香港嘉華集團主席呂志和暢談他自謙“才疏學淺”背後,一些獨到的管理思想及經驗。

真正的成功在于管控風險

《中外管理》:嘉華集團涉足多個産業,每個領域都經營得順風順水。70多年來,您堅持的經營原則是什麼?

呂志和:讓創新卓有成效,而且可持續發展,需要穩健的經營和事業體系做支撐,能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穩中求進。

我認為真正的成功者,都是對失敗研究得多、對風險管理得好的人。獲得持續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審時度勢,居安思危”。本來可以做十件事,但為了穩妥,我通常隻做五件。即使大浪打來,也不會全軍覆沒。

我的商業戰略是,凡事量力而為,要對一個行業熟悉後再集中所有資源去深耕。

過去我開石礦,人們叫我石礦大王;後來做酒店,叫我酒店大亨;現在做博彩,又叫我新賭王。其實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做什麼王。從開始做生意至今,經曆數次行業轉換,每次投資我都會貫徹到底,成功後再考慮做第二件事,而不是漁翁撒網。

《中外管理》:很多商人往往經受不住商機的誘惑,哪個行業賺錢就貿然進入。在這方面您如何平衡與取舍?

呂志和:無論進入哪個行業,我都要先掌握最全面的信息,積累充足的資源及優勢之後,才會大膽而審慎地決策。

我注重在已有的基礎上去發展未有的事業,也就是穩中求進。因為有機械設備的優勢,才進入石礦建材和工程建設業;因為有石礦建材和工程建設的優勢,才進入到房地産業;憑借房地産的經驗,才進入到酒店業;依靠在酒店業幾十年的深厚積累,才進入澳門博彩業。

其實為了穩中求進,我也放棄了不少機會。比如在香港房地産最火的時候,我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更有穩定性的石礦建材和酒店業務上,因而也錯過了機會。我認為自己沒有絕對成功的把握,就不會輕易去做。有機會當然應當去把握,但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否則遇到風浪便會出問題。

不和别人競争,中庸是道

《中外管理》:從早年創業到今天将嘉華集團打造成一個多元化的商業帝國,您做的每個領域都是充滿競争的行業。您在商業競争中靠什麼取勝?

呂志和:不和别人競争。而是做好自我創新與創建的事情,去為他人和社會創造更好的、獨一無二的價值。

我的創新與創建,不是發明新技術或新産品,隻不過是對已有技術、産品、管理等不斷改良,将大家習以為常的事做得更好,更要追上時代創新的需要。比如:在石礦業,我們用機械化、自動化改良傳統手工作業模式,推動香港石礦建材業走向現代化。

如何擁有創新創建的本領?我的經驗是:永無止境地學習、反思和反複檢讨改良的新方向,至善的執行。要真正創新創建一份可持續的新事業,需要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和投入,需要長時期的沉着應戰,以務實的态度着眼于人類未來的真正需要。

《中外管理》:不和别人競争,但商業原本避免不了競争。如何做到?

呂志和:“中庸是道,平凡是福”。我主張通過創新和差異化,來避免與同行短兵相接。

以我集團旗下的銀河娛樂為例,10年多前我們剛到澳門發展娛樂休閑業務,最初以“城市俱樂部”模式進行市場運作,站穩陣腳後再開設首家旗艦“星際酒店”,在市場赢得正面口碑後,又開設了大型綜合度假城“澳門銀河”第一、二期,配合澳門發展成為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定位,結果深受世界各國遊客好評,連續幾年獲得“全球最佳度假村”稱号。

做生意不追求暴利,當然也不想虧本。我認為發展事業,做得好比做得大更重要,做得穩比做得快更重

東方文化OR西方制度?

《中外管理》:對于中國企業家來說,似乎常常存在一個疑問:到底是用東方的文化,還是西方的制度來管理企業?

呂志和:我認為是中西合璧。西方的管理制度擅長于制度架構的設計和科學化的執行,中國的管理則注重在情、理、法的複雜關系中尋覓出中庸靈活的運用之道。

西方在企業管理與商業運作方面比較先進。我在創立嘉華集團之初,便不斷引進西方的管理制度提升運營效益,聘用海外專業人士出任公司的高管,也将兒女以及優秀員工送到海外學習。1980年代我們在開展酒店業務時,采用特許經營模式與世界知名的酒店品牌合作,以規範化的管理制度提供優質服務。起初對如何管理酒店我并不十分清楚,但内心有一個認識,要以中國傳統作為基礎,外國人的管理作為制度去做,來實現我們提出的“恰到好處,化解是非,傳承文化,保持士氣”,讓我們的管理和服務都更加直接、簡單、透明,但也要充滿人情關懷。為此,我們組成一支中西合璧的“全球化部隊”,為公司不斷力争上遊提供強力支持。

舉個小例子:當酒店裡的一位客人發生意外,大家商議如何處理時,美國人說直接報給保險公司即可,我們則認為應該派人去安撫,最後管理層拍闆,既報保險公司理賠,也要派出高層管理人員到現場安撫客人。而這種既按規則辦事,又輔以人性溫暖的方式令客人大為感動,後來成了我們的忠實客戶。

在美國,嘉華旗下所有酒店從裝潢到賓客服務,都突顯着中國元素的特色,這也是我們與衆多同行相比的競争優勢。

我以西方的管理制度為主,不斷完善嘉華的管理系統。1990年代,我開始推動“企業家族”的概念,加強企業制度上的改革進度,厘清管理層的權責,以及集團總部和附屬公司的地位。比如在澳門,我們的管理和會計制度是借鑒了拉斯維加斯的方法,而對于如何管人、待人,則是用我們的家庭觀念,所以能夠作出一定的成績。

中西合璧的管理精髓

《中外管理》:在您看來,中西合璧的管理精髓是什麼?如何更好地運用?

呂志和:我不是一個全面西化的中國企業家,相反卻是一個非常熱愛且緻力于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多年的實踐讓我體會到,真正考驗領導人管理能力高低的,卻是制度之外那些不能量化和标準化的問題。于是我始終堅信人的力量,再好的制度和科技也都隻是工具,隻有用對的人,工具才會被使用得當。

高層次的管理歸根到底是對人的管理,是對人心和人際關系的管理。企業管理一方面是很科學化的,可用數字去衡量成績,但要令上下員工忠誠為公司工作,管理過程中就必須了解許多人性和人情的因素。對人心和人際關系管理的關切,讓我在西方制度之外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儒家、道家、法家及兵家思想,都是我很欣賞的傳統文化,因為它們都以人為依歸,講求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管理者若對這些哲學思想透徹了解,必有助于處理情、理、法三個層面的平衡,而這些思想,也是全世界都應該重視的寶貴精神财富。

我認為傳統美德和人與人相處的藝術,看起來與現代管理風馬牛不相及,卻是一個商業架構茁壯的基礎。

《中外管理》:中西合璧是所有企業應當踐行的嗎?在這方面您有什麼倡議?

呂志和:在我看來,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既要與世界融合,又要不失我們自己的特色。我認為“中西合璧”是中國企業的出路:以中國文化思想為核心價值,運用西方嚴謹的制度,以制管事,用心育人。

這不但适合中國人,而且同樣适合西方世界的人。

這些年行走世界,我越來越為一個更大的問題憂慮,就是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道德文明建設。一位真正的企業家,不光要正派經營并追求卓越的經營績效,也要分享成果,為社會的整體進步貢獻力量。這也是我2015年捐資20億港元成立“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的初衷,希望這成為中國人建立和諧世界的一個善行。

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既要與世界融合又要不失我們自己的特色“中西合璧”是中國企業的出路以中國文化思想為核心價值運用西方嚴謹的制度以制管事,用心育人要,站得住比站得高更重要。

責任編輯:史亞娟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