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東方IC以色列希望未來在互聯網、農業科技、生物制藥、人工智能等行業與中國展開深入合作。這是今年早些時候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中國之行回到以色列之後,以色列民間發出的日漸高漲的呼聲。
尤其是兩個月前,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抵達北京進行國事訪問時,在與李克強總理見面後,雙方達成協議将會有兩萬中國建築工人前往以色列。
以色列農業科技偏愛中國
中以雙方的合作加深是雙向的。根據上海中以商會的統計,以色列對中國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幾家大企業,但是在過去幾年裡,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以色列公司都試圖進軍中國市場。
除了直接出口,越來越多的以色列企業願意遠赴中國開展項目。對于以色列企業來說,與中國企業合作,他們的偏好相對集中在科技(包括農業科技)、環保、基礎設施及建築等行業。
以色列創新局剛剛組織了八家以色列知名企業赴廣州和香港等地進行路演并且參加B2B商業研讨會議。其中,以色列污水處理公司Emefy集團與水處理公司RWLWater宣布了雙方在中國的第一個聯合項目,而此項目的地點坐落在天津。
以色列一直以來是農業技術強國,因為自身缺乏耕地和豐富的農業資源,以色列一向緻力于開發和發展世界頂尖的農業技術。其農業科技發達程度在全球頗具知名度。一些以色列農業科技項目也願意來中國尋求合作。
早在2015年11月12日,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見證了農業部副部長餘欣榮與以色列農業部長阿裡埃勒簽署關于加強中以雙方農業合作的行動計劃。這标志着中以雙方的農業合作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除農業領域以外,中以雙方的合作已經相互滲透。比如中鐵隧道局在特拉維夫修當地的第一條地鐵,國内著名的飲料企業娃哈哈于今年4月份和海法大學合作開辦了一家新的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康弘藥業也在近期拟用自有資金收購以色列IOPtima公司100%的股權等事宜,到處都能看到中國企業在以色列活躍的身影。
中以合作難題是必須要融入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對以色列投資增加十幾倍,達到創紀錄的165億美元,很多投向互聯網、網絡安全和醫療器械初創企業。
和美國相比,中國企業更熱衷于在以色列投資合作,一方面是因為監管和合作籌碼低于美國,另一方面是以色列的科技創新并不比美國差。在同等條件下,中以雙方的合作意願更強烈,而且合作成本遠低于美國。
上月,筆者前往中鐵隧道局在以色列特拉維夫的工地和隧道設計組的成員處了解到,這個項目給設計組成員帶來最深刻的影響,是在發達國家做項目要秉承三高:标準高、質量高和價錢高。
他們的經驗和啟示是,中國企業到以色列必須要通過語言關,再加上高标準和高要求,很多時候中國企業在以色列的合作不得不放慢腳步,需要更多時間去滿足當地的要求。
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由于文化融合得不夠快,無形中會加大中國企業在以色列的時間、空間和經濟成本。如果能短期内解決這些問題,那麼中以雙方的合作将會邁上一個新的台階。同時對于中國企業而言,也将會有更多的利潤空間。管理
(本文作者系美國華盛頓學院、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訪問學者)
特約編輯:周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