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了18年的華堂商場十裡堡門店最終确定将于11月1日起停止營業。在輿論近期熱炒日資大規模“逃離”中國之際,華堂北京标杆店的停業比之前的曆次關店更引人關注。
華堂關店
據悉,9月底華堂商場十裡堡店發布公告稱,将于2016年11月1日起停止營業,2016年10月26日之前商場仍正常營業;2016年10月28日之前商場三層及以下部分仍正常營業;2016年10月31日之前,商場一層及以下部分仍正常營業。今後,華堂在京僅剩下亞運村店、豐台北路店兩家百貨店以及位于三裡屯的食品館。
資料顯示,1998年4月,華堂商場在十裡堡開出第一家店,由日本株式會社伊藤洋華堂以合資方式成立。由于當時國内百貨業還處于粗犷的消費時代,當時華堂在國内市場的策略是堅持日本傳統,注重自有品牌,直采産品多,瞬間在國内市場崛起。在最輝煌時期,華堂商場十裡堡店占據北京區域銷售總額的三成之多,是十裡堡商圈裡的明星百貨。
到2010年,華堂商場遷入一路之隔的朝陽路新城市廣場,增加了50%的經營面積并擴容了地下超市,這是伊藤洋華堂在中國首次與開發商合作開出的門店。而如今,華堂要将其進入中國後開出的首家店鋪,即經營了18年之久的十裡堡店關閉。這也是繼7月關閉大興店後,華堂今年關閉的第二家商場。今年7月,華堂關閉了右安門店。去年4月,華堂關閉了大興店,2014年,華堂分别在4月、8月、12月關閉了望京、北苑、西直門店。
一段時間以來,有關日資大規模撤離中國的消息,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在這個時間點,華堂關店,難免讓人有所聯想。
近日,有日媒報道,由230名日本工商業人士組成的代表團本月訪華之際,要求中國政府設立專門窗口,簡化日資企業撤出手續。其後,引發了自媒體上有關中國是否該擔心日資撤離影響的讨論。
但據訪華代表團的日方人士澄清,在訪問期間,他從未聽到過有關日資企業打算大舉撤出中國的消息。同時,中國商務部也對有關“日資要求大舉撤離中國”的報道進行了辟謠。其實,商務部去年就曾表示,近年來受到中國勞動力、土地等成本上升,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以及一些外商投資企業經營不善等因素的影響,有少數跨國公司對其在中國的業務進行調整,包括關停個别工廠,但“總體上看數量是有限的”。
而從日本企業的海外網點數來看,中國仍高居首位。日企在海外擁有70000多個網點,而其中有将近一半的33000個在中國。而排在第二的美國也隻有不到8000個網點,與中國存在巨大差距。從這些數據也可以看出中日商貿間的緊密聯系。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官網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末,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類别的日本對華實際投資金額同比大增46.8%,投資收益同比大增54.1%,顯示日本企業在華盈利豐厚。
業内人士分析,從日企在華投資的盈利增速以及日本貿易立國的角度來看,日本資金從中國撤離本身就是一個超級玩笑。
此前有媒體報道,在關店潮下,華堂或将退出中國市場,華堂商場相關負責人對此予以否認,表示華堂總公司方面重視中國市場,會在未來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并進行戰略調整,主要是改善經營方式。
“問診”華堂
對于這家有代表性的門店為何突然關閉,華堂公告中并沒有明确。十裡堡華堂商場相關負責人在面對媒體記者征詢時,确認該店即将關閉的事實。對于此次十裡堡華堂商場突然關閉的原因,該人士僅表示,持續虧損是導緻該店關店的原因之一。
伊藤洋華堂(下稱北京華堂)财務本部直屬部長程甯表示,十裡堡關店的原因主要是經營狀況一直不理想,目前處于虧損狀态,并總結了幾點虧損的原因:一、十裡堡店的商品和服務,沒能滿足顧客不斷變化的需求,銷售下滑;二、随着顧客需求的變化和購物方式的多樣化,實體店顧客出現分流,客流下降;三、租金、人工成本等在内的管理成本不斷提高,持續擠壓利潤空間最終導緻虧損。
早在2013年,伊藤洋華堂中國總代表三枝富博就開始調整北京華堂,調整内容包括對公司内部經營戰略、管理方法、門店商品結構和服務等方面的調整。并在2014年将成都伊藤洋華堂總經理今井誠調至北京,這被業界解釋為來北京“救火”。
今井誠到任之後對華堂商場進行了包括門店、商品、團隊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他們首先砍掉“無藥可救”的虧損門店,集中提升剩餘門店的競争力。值得注意的是,十裡堡店在當時屬于首批進行大調整的重點門店。其次,華堂商場通過對團隊人員“大換血”來适應北京門店調整的需要。
可惜的是,即便是作為中國伊藤洋華堂的創世元老,今井誠已無法扭轉華堂商場在北京的敗局。三年過去,北京華堂門店從9家減少至3家,并未開設任何新店。
程甯表示,主要還是我們自身沒有及時調整,沒有跟上顧客需求的變化,沒能給顧客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而華堂在成都的業務——伊藤洋華堂則以服務精緻著稱,其在成都僅僅6家店就能獲得50億元的年銷售額。此外,2017年1月,伊藤還打算在四川省二級市場開設第一家店——伊藤眉山店。
日本零售業長久以來都是業界競相學習的對象,伊藤洋華堂更是隸屬于日本最大的零售企業。伊藤洋華堂入華之後卻在成都、北京兩地形成“南橘北枳”,有業内人士分析稱,北京華堂商場失敗的根源在于定位不清。但從今井誠的改革方向來看,這一問題早已引起伊藤洋華堂的注意,并且進行了“刮骨療傷”般的調整。
因此,華堂商場面臨的問題表面在于布局混亂、商品選品等技術層面,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日本零售思維在中國應用的局限性,從而限制銷售技術的發揮。
十裡堡店是今井誠2014年調任北京後調整的首批門店,原本計劃在三年之内扭虧為盈,成為可以比拟成都伊藤洋華堂的門店。但細看十裡堡店就會發現,這家門店的超市業态聚焦中高端客群,主打生鮮熟食,但樓上的百貨業态雖然意圖升級轉型,卻陷入了号稱高端定位、實際并無一線品牌進駐的尴尬境地。
且華堂商場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既有百貨也有賣場。這就導緻與之毗鄰的多種零售業态,從百貨到大賣場、甚至是購物中心都與之存在殊死搏鬥的競争關系。
今井誠曾經在一段面對日本媒體的公開訪談中表示,“成都伊藤洋華堂的管理層除了一兩位本部長外,其他都是中國人,而北京的管理團隊幾乎看不到中國人。因此在成都時做出的經營策略落地非常快,北京就比較棘手。”有觀點認為今井誠這段話實際上隐晦表達了華堂商場面臨的内部困擾,“華堂商場并非拿不出切實有效的改革措施,而是被内部僵化的體制限制了措施落地,能夠下行的政策多數也流于表面。”
北京華堂商場的人事架構首先影響了店鋪的創新能力,日企管理層的價值衡量标準和作風也直接限制了中方員工的晉升路徑,最終導緻最熟悉中國市場的管理人才無處施展。
另外,“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華堂商場在企業管理方面基本上不存在責任制這一說,企業很少要求對員工實行責任制,在員工激勵方面,基本上都是靠文化說教,所以在後來的競争中,被北京的各大商超巨頭擊垮。”一位不願具名的高管分析說。
華堂商場與衆多日本零售企業一樣,在來華時喜歡說“要把日本品質的商品與服務帶到中國”。即便是與成都伊藤洋華堂相比,他們的日本印記也更加明顯,基本不具備本土化特征。但是日本人對于好商品和好服務的标準卻未必符合中國人的價值觀,這種忽視當地百姓需求、依賴既有成功模式的做法也是華堂商場在北京節節敗退的重要原因。
另有人士分析說,電子商務的崛起和周圍商圈沖擊,直接分流了華堂商場原有的客流量,雖然在多個供應商大會上華堂商場相關高層多次呼籲,意圖改變現有的商品結構和營銷措施,但最終落地的措施卻是寥寥無幾。
老店沒落
除了自身調整的原因,外部環境也是一個大因素。其實,在整體經濟下行的環境下,整個零售行業正處于持續深度的調整期,華堂商場隻是目前整個老牌零售業态逐漸走下坡的典型代表。
與華堂商場同為老店的百盛購物中心、太平洋百貨、SOGO莊勝崇光百貨等,也是早已風光不再,難覓當日的輝煌。
作為馬來西亞最大百貨公司的百盛集團,享有“外資百貨第一店”的美譽,自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是中國高端百貨的代表和引領者。但是在最近4年的時間裡,其陸續關閉了在華的十多家門店,而業績一直處于虧損狀态,為了改善業績,百盛從2012年開始就進入了調整期。
百盛在關閉了位于上海、貴陽、石家莊、濟南、天津等地的10家門店後,到2015年底還有門店58家。根據最新資料顯示,今年百盛已經關閉了西安東大街店、重慶大坪店和重慶萬象城3家門店。在9月13日,突然宣布出售北京太陽宮店。
從百盛集團發布的2016年中期業績報告可以看出,今年前6個月,百盛實現營業額21.01億元人民币,同比下滑5.63%;虧損1.24億元,遠超去年同期的1584.5萬元。
作為百貨業黃金時期頗具代表性的品牌,太平洋百貨選址基本上都是位于核心商圈。這些店均有較長的店齡,但卻在激烈的商業競争中節節敗退。而就在2013年,太平洋百貨隸屬的台灣遠東百貨集團決定結束大陸市場太平洋百貨與遠東百貨的雙品牌運營,将門店全部更名為遠東百貨。當時,僅有上海的3家店保留了太平洋百貨的商号。而今年7月,上海的太平洋百貨淮海路店也傳出閉店消息。
據中國商業聯合會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累計同比下降3.2%,增速與上年同期相比回落3.8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零售額同比下降1.1%,相比上年同月回落了3.7個百分點。聯商網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16年一季度45家百貨上市企業營收達1007.89億元,淨利潤達29.81億元。然而在45家企業中,38家企業營收出現下滑,占84.4%。
究其原因,購物中心化的百貨店一直面臨同質化問題。根據前瞻産業研究院的最新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17個大中城市的已落成零售物業總存量達6120萬平方米。而全國在建購物中心項目多達323個,總建築面積3200萬平方米,全球購物中心在建量最大的10大城市中有9個在中國。
業内專家認為,綜合購物中心能否挽救百貨業的困境,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而打造商場的獨特個性才能在激烈的競争中脫穎而出。與此同時,傳統百貨也迫切需要拓展電商業務,以降低綜合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