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麥當勞錯了嗎?

麥當勞錯了嗎?

時間:2024-10-28 11:00:30

在華經營成本越來越高,部分外企考慮縮減在華投資規模,更加輕資産的運營,麥當勞似乎也是出于這樣的考慮出售特許經營權。但麥當勞此次的判斷可能又錯了。

麥當勞推行特許經營的細節還沒有公開,一切的判斷可能都不準确。但綜合分析麥當勞的打法,不免讓人懷疑其正确性。

麥當勞的如意算盤

中國餐飲行業競争不斷加劇,房租、食材、人力成本上升緻使毛利率整體降低。在直營店擴張愈發艱難的情況下,麥當勞引入特許經營商壓縮擴張成本、提高擴張速度、降低經營風險。

而且,出售股權還将會給麥當勞帶來一筆一次性特許經營權收入以及持續性權利金。

如此看來,開放特許經營權似乎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在業績不佳的情況下,麥當勞既要快速開店又要降低投資的風險,依靠财力雄厚的中資企業為自己的品牌鋪路,從投資者那裡獲取一部分收入提高收益,還可以充分利用中資企業的物業、渠道、政府資源等優勢,加快本土化進程。

麥當勞的如意算盤打得很好。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麥當勞顯然不想放棄這麼好的擴張機會。有着世界十大品牌的光環,麥當勞似乎也不愁買家。

麥當勞會失去什麼?

當人們得知麥當勞出售特許經營權的消息,第一反應就是,麥當勞經營不善,在中國發展遇到了困難。

出售特許經營權無疑會對品牌形象造成影響。盡管麥當勞反複強調,在全球市場都采取特許經營模式,但在其利潤連年下降的情況下,大規模的出售行為,還是令人生疑。

出售了特許經營權,對門店的管理将逐漸減弱,一旦出現食品安全、服務質量等問題,消費者無疑會将問題歸結于麥當勞身上。

如果隻是把一些産出不高,或者不熟悉區域、邊緣區域的餐廳賣掉,很容易理解的。但全部出售中國業務,其話語權必然降低,在正在強勢崛起的中國買家面前,麥當勞在中國的發展的不确定因素明顯增加。麥當勞很可能失去對知識産權、食物來源和服務質量等問題的控制權。

強勢的加盟商與總部往往很難達成一緻,産品結構的調整、服務标準的變化、采購原材料的數量、質量以及标準化方面,都存在巨大的風險。

中國是麥當勞的第三大市場,出售特許經營權,實力雄厚的中方戰略投資者,很可能推動麥當勞在中國市場快速發展。但也有可能毀掉麥當勞的品牌形象。

但有決定權的不再是麥當勞,成敗将取決于中方的合作夥伴。

麥當勞、肯德基在中國市場200萬左右的加盟費明顯偏高,像德克士的加盟費僅在25萬元左右。

接盤有風險

麥當勞希望把實業套現,轉嫁風險,利用戰略投資者的地緣資源,實現快速發展,并能持續獲得盈利分紅。

但已經有足夠國際經驗的中資企業會心甘情願給麥當勞“打工”嗎?

這要看看麥當勞的特許經營權是否物有所值。投資者除了要一次性支付數十億美元的特許經營權授權費,還要有相當大的一筆啟動資金。以往麥當勞餐廳收回投資一般要5年以上時間,而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可能會需要更長的時間。

對于迅速成長的中資企業來講,是否有耐心忍受連麥當勞自己都無法忍受的如此漫長的回報周期?

從當前競标企業來看,多數是投資者的身份,而不會親自經營餐廳,都是希望通過加盟業務獲得利潤,能否增加投資回報率是競标者最為關心的。

在做區域特許加盟的時候,麥當勞就遇到有實力的企業不想合作,沒實力的麥當勞又看不上的窘況。

麥當勞加盟的高門檻是阻礙其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中标企業是否可以降低門檻?降低門檻會對收入産生多大的影響?變成了中國公司,消費者會不會賣賬?食品安全能否保障?免費廁所是否會消失?以及物業租賃權轉讓、員工身份轉換等等問題,都成為人們讨論的熱點。

收購麥當勞特許經營權,不僅體現在資金上,更為主要的是收購後如何進行整合,以及如何應對激烈競争的市場環境。

此前,華潤萬家收購樂購就被深陷其中,直到兩年以後的今天仍沒有徹底解決麻煩。

中資企業對國際收購日趨謹慎,也多了很多經驗。前不久,百勝出售中國業務就以失敗告終。

去年底,麥當勞就在日本出售股權,但至今仍沒有絲毫進展。

麥當勞出售中國特許經營權是否會順利還不得而知。

逆勢而為?

中國經濟的發展已經過了高速發展期,餐飲行業經過激烈競争,也會逐漸趨于穩定。

有研究機構預測,中國快餐市場在2019年時增速将進一步放緩至4%左右,未來增速将不到十年前的1/3。快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麥當勞事實上已經錯過了擴張的最好時機。

新的市場環境下,需要更穩健的擴張速度,比拼的是品質、管理和服務質量。而麥當勞卻逆勢而為,在這個時候選擇“大撒把”。

在中國市場上,快速崛起又快速隕落的品牌數不勝數,麥當勞很可能正在走一步險棋。

麥當勞始終強調,全球都是執行特許經營模式。毫無疑問,麥當勞是特許經營的鼻祖,但此模式并非是正在執行的中國模式。

在美國,麥當勞會通過長期承租或者購進土地或店面,把運營中成熟的麥當勞餐廳轉給加盟者。麥當勞獲得加盟費、原材料供應利潤和房租。而加盟者也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這是雙赢的結果,與尋找戰略投資者,批量授權的做法顯然是不同的。

分析可以看出,麥當勞傳統的做法可能更适應今後中國的市場,也許是侵浸在浮躁的中國市場時間太久了,麥當勞也變得急功近利。

而事實上,錯過就是錯過了,但麥當勞又在不恰當的時機,選擇了可能又是錯誤的道路。

麥當勞似乎從來就沒學會與時俱進。

麥當勞口口聲聲強調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但從始至終,麥當勞都沒有非常重視中國市場,這從中國市場在其全球業務所占比重就不難看出來。

外資投資意願下降

上海美國商會今年1月發布的《2016中國商業報告》顯示,收入下滑的美國在華企業比例由去年的11%增加到今年的23%,幾乎增加了一倍。大部分受訪企業(81%)計劃在2016年謹慎增加投資。展望未來,19%的企業計劃減少投資,而2015年這個數據為16%,2014年隻有4%。

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的2016《商業信心調查》也顯示,歐洲企業在中國投資的意願下降。調查顯示,56%的受訪企業表示在華經營更加困難,比上年上升了5個百分點;歐洲企業在華進行研發的投資比例從2015年的85%降至今年的72%。

不過,分析認為,僅就目前情況而言,尚不足以促使外資在中國退出。外資企業目前是做了一些必要的調整,包括引入當地資方、合作夥伴,以保持其競争力,降低在華經營風險。譬如麥當勞可能更希望能夠在本土尋找到優質合作夥伴,進行資源互補。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