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網絡無比發達的當下,北歐人依然被認為是世界上.."/>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幸福北歐人

幸福北歐人

時間:2024-10-28 08:25:55


    在信息網絡無比發達的當下,北歐人依然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群。他們處于高信任度社會,可以毫不介意地将嬰兒留在咖啡館外的嬰兒車裡,彼此間要說出“愛”這個字,卻千難萬難。一位較真的英國人走入這塊披着面紗的傳奇地域,苛求真相,一探究竟。

文︱《小康·财智》記者羅嶼

若幹年前,英國人邁克爾·布斯還住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4月一個昏黑的清晨,他随手翻開當天的報紙,驚訝地看到,根據萊斯特大學心理學系提出的生活滿意度指數,丹麥,他的這個第二祖國的國民被評選為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邁克爾特意留意了一下報紙的日期:這天并不是愚人節。

丹麥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度?邁克爾不由得想起前一天令人心灰意冷的曆險。上午,他不得不和超市裡臉色沉郁的收銀員打交道。超市裡買到的農産品品質不高,價格卻貴得離譜。出了超市,他闖紅燈過了馬路,耳邊清清楚楚地聽到其他行人向他發出噓聲。他在蒙蒙細雨中騎着自行車回到家,一進門就看到一張催繳稅單,它把他當月的收入砍掉一大塊;回來的路上他還惹惱了一個開車的人,對方恐吓說要把他的命奪去……

正是萊斯特大學的這項研究讓身為記者的邁克爾開始關注丹麥人的幸福現象。他發現,早在1973年,歐盟首次發起主觀境況認知調查“歐洲晴雨表”時,丹麥人就名列榜首。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也曾請155個國家的1000名15歲以上受訪者,按照從1到10的得分,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和未來期待的生活給出評價,丹麥仍高居榜首。除此之外,2012年,聯合國有史以來第一份《世界幸福報告》出爐,丹麥再一次被評選為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緊随其後的是同屬北歐的芬蘭(第二名)、挪威(第三名)。

人們似乎已達成共識:北歐是離幸福最近的地方。如果你想過上圓滿、幸福、平衡、健康而明智的生活,就應該把目光投向德國以北、俄羅斯以西的那塊地方。

對于席卷全球的北歐幸福論,英國人邁克爾·布斯更像一個較真的懷疑論者。他決定從丹麥鄉間的家園出發,深入探索這五個國家。他一路去往冰島、挪威、芬蘭、瑞典,與曆史學家、人類學家、新聞工作者、小說家、藝術家、政治家、哲學家和科學家約談,甚至拜訪了聖誕老人和精靈衛士,最終将自己的發現寫成《北歐,冰與火之地的尋真之旅》一書。

“輕松自在與自鳴得意,隻有一線之隔”

邁克爾從丹麥出發。在他看來,要想揭開北歐奇迹背後的真相,最好的切入點莫過于丹麥的各種社交聚會。

丹麥人是舉辦歡慶活動的高手,且向來對社交聚會十分重視。“參加聚會的人們大多早早下了班,用不着‘開小差’悄悄溜出去,也用不着假裝生病。他們直截了當告訴老闆,自己要去參加聚會,要去海岸以北一小時車程的地方,所以必須早點下班。他們的老闆如果自己還沒有為了同樣的理由提前下班的話,會心平氣和地同意讓他們早走。”

這種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有積極的一面,就是丹麥人的強烈幸福感,但邁克爾覺得,這種平衡也有消極一面——在這個國家,他很少見到“活着是為了工作”的人。“許多丹麥人,特别是在公共部門上班的,對自己長期緻力于盡可能縮短工作時間的态度非常坦率,毫無歉意。當然,前提是能夠養家糊口和維持可接受的舒适度。”

邁克爾表示,超過75.4萬年齡介于15歲到64歲之間的丹麥人——占到了工作人口的20%以上,完全不工作,全靠優厚的失業補助或者傷殘補助生活。《紐約時報》把丹麥叫作“全球最佳失業國”,它的失業津貼高達此前工資的90%,可以連續領取兩年,而這還是近年來進行了改革,過去可以領取11年。

據邁克爾觀察,熱愛派對的丹麥人也許是全世界最愛交際的人。據丹麥智庫“芒達戈摩根”稱,丹麥人加入協會、俱樂部、工會、社團和小組等的人數為世界之最,他們的社交圈也最為廣泛——16歲以上的丹麥人43%加入某個團體。最為關鍵的是,丹麥的俱樂部和協會往往吸引各行各業的人加入。邁克爾的一個朋友,每周去一次室内曲棍球俱樂部參加活動,它的成員有一名車間工人、一名醫生、幾位中層管理人員,還有一位護林員。另一個朋友星期三參加足球活動,一起踢球的有多名公共部門工作人員、平面設計師和商店職員,還有一位媒體顧問。

這些俱樂部、協會和社團宣告了丹麥社會非同一般的凝聚力,這個國家的民衆也顯得比其他國民更加“關系緊密”。在邁克爾看來,在丹麥人中,或許隻需三個中間人,甚至更少,就可以彼此發生關聯。他記得自己初到丹麥時,隻要他車裡坐着一個丹麥人,每當他認為完全有理由向另一條車道的司機或者路邊的行人按喇叭時,他的乘客一定會在座位上局促不安地動來動去,并且壓低嗓門說,“要是他認識你怎麼辦。”

邁克爾覺得,丹麥人這種高度的相互關聯,剛好造就了他們異乎尋常的信任度。2011年經合組織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88.3%的丹麥人對别人高度信任,超過了其他國民(接下來依次是挪威、芬蘭和瑞典;在接受調查的30個國家中,英國排在第10位,美國隻排在第21位)。

但以上這些并非幸福丹麥的全部,至少在邁克爾看來不是。“丹麥不是沒有階層的社會”,邁克爾表示,“過去10年裡,被認為處于貧困線以下的丹麥人口的比例幾乎翻了一番,從4%增加到7.5%,精英人士越來越多地聚居在哥本哈根市區或者周邊的居民區……還有人擔心,在醫療保健和教育這兩個方面,丹麥正變成一個由兩個階層構成的國家。越來越多能夠負擔得起的丹麥人轉向了私人醫療保健——最新數字是超過8.5萬人——而民意調查一再表明,雖然丹麥擁有按照人均計算全世界最為龐大的公共部門,人們對福利國家制度的滿意度卻在急劇下降。根據埃森哲管理咨詢公司開展的一項調查,隻有22%的丹麥人認為,丹麥的公共部門工作出色。”

邁克爾在走訪時常常會問他遇到的丹麥人,真的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從回答中,他深刻地感到了丹麥人的樂天知命,就像丹麥語中有大量詞彙用來表示鼓勵和給人減輕壓力:Slapaf(放松)、Rolignu(放寬心)、Deterligemeget(其實沒關系的)、Glemdet(把它忘了吧)……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