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文藝有什麼可怕的

文藝有什麼可怕的

時間:2024-10-28 06:28:50

他們的人生總是從文藝青年開始,然後進入政治中年、商務中年。但有一些人,卻終其一生,都将文藝當作一種生活方式和态度

不知道從何時起,“文藝”成為一個罵人的詞了。這些年裡,我們眼看着這個詞的屬性從中性到褒義到貶義,再到自稱“文青”的多半是僞文青,真文青都不敢承認自己文藝。《紅樓夢》裡也有同樣的恥于承認自己是文藝青年的風氣。

比如賈政,年輕時“天性也是個詩酒放誕之人”,愛詩愛酒愛自由,也是個妥妥的文藝青年。但進了官場,娶妻生子之後,卻像被重塑了一樣,成了嚴肅古闆的“政老爺”,滿嘴光宗耀祖、仕途經濟,十分厭惡寶玉所愛的詩詞歌賦,說寶玉“念了些流言混語在肚子裡,學了些精緻的淘氣”。甚至斷言“哪怕再念三十本《詩經》,也都是掩耳偷鈴,虛應故事,哄人而已”。

與真誠質樸、充滿人性美的《詩經》劃清界限的賈政,也是在斬釘截鐵與他曾經文藝青年的過往劃清界限。

比如寶钗。她曾告訴黛玉,她家藏書豐富,家裡人“都怕看正經書”。她和兄弟姐妹們一起偷着看《西廂記》、《琵琶記》及《元人百種》在當時都算是閨閣禁書的書籍。但在後來,當黛玉無意中念出《牡丹亭》裡的唱詞“良辰美景奈何天”時,會被寶钗鄭重警告。認為“女孩兒家不認得字的倒好”“作詩寫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此時的寶钗,雖仍然對詩詞書畫頗有研究和造詣,但對于她而言,最重要的是不可被這些“移了性情”。寶钗不僅與作為曾經的文藝女青年一刀兩斷,甚至連趣味和風格都自然而然地“理中客”起來,完全摒棄了感性的那一面。

比如賈雨村。初出場時,賈雨村落魄潦倒,寄居在寺廟内,受到甄士隐接濟,遇到甄府丫鬟嬌杏,嬌杏因好奇多看了這個衣衫褴褛但儀表不凡的人兩眼,卻被賈雨村誤以為對他心中有意,當晚中秋夜,他就作詩雲“未蔔三生願,憑添一段愁。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眸。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頭。”詩裡的多情善感,活脫脫畫出一個文藝青年。

賈雨村雖然不堪,但年輕時的他,是黛玉的老師,還曾是寶玉最早的知音。有人會奇怪那樣鐘靈毓秀的黛玉竟然由人品卑劣的賈雨村完成最初的啟蒙教育,其實青年時的賈雨村完全是個才華見識都不凡的文藝青年。但等他在官場中碰壁,好容易複出,出現在“葫蘆僧誤判葫蘆案”時,他身上早已抛去了所有的文藝氣,惟剩利欲熏心的狡詐官氣。

和菜頭說,我們的人生總是會從文藝青年開始,然後才是政治中年、商務中年、學術中年、憤怒中年。賈政、賈雨村、寶钗們早于中年,就已經抛棄了文藝,進入政治的、商務的角色。

但還是有一些人,也許終其一生,都将文藝當作一種生活方式和态度。就像寶玉、黛玉、湘雲那樣的人物。寶玉是有赤子之心的“癡人”,他和魚兒說話,和燕子交談,能感受星星月亮的悲喜,物我兩忘,他能和黛玉一起,在葬花的形式感裡體會美和憂傷。而湘雲則是枕着芍藥花瓣香夢沉酣的“自然之子”,對生活興味盎然,充滿熱情,像春風、像明月一樣,總帶給我們一股清爽愉悅。

作為文藝青年,他們内心純淨、浪漫、柔軟,即便日後将會經曆抄家、離散、生活困苦,但他們仍能心有錦繡,擁有生活的意境,活得從容、豐富、飽滿。

别害怕文藝,世道越是功利,就越需要文藝的微光來轉移。

愛美麗也愛媒體。閑讀紅樓,注解人生。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