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總量刺激時代應慢慢過去

總量刺激時代應慢慢過去

時間:2024-10-28 03:59:34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主辦的2016年二十國集團智庫會議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球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認為:“很多國家采取了純粹的貨币主義态度刺激經濟增長,這為全球的金融市場埋下了危機的伏筆。如果沿着這樣一條純粹貨币引領經濟趨勢的道路走下去,也許全球的金融危機會重來。”他這樣說

過多應用貨币政策會導緻金融危機

如何構建新型全球關系呢?雖然現在已經沒有全球性金融危機,但此時,恰恰要思考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基礎上,如何構建一種新的全球關系。雖然新型全球關系的内涵非常豐富,範圍非常廣泛,比如非常重要的安全等方面,但經濟、貿易和金融始終是構建新型全球關系的重點。要了解或研究全球經濟未來的趨勢,以及全球金融可能蘊含的内在風險,這是需要認真把握和思考的,對此趨勢和現實要心中有數,否則構建全新的全球關系是非常困難的。我個人認為其間有三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我們去思考和關注:第一,全球經濟長周期增長的動力在哪裡?過去,全球經濟進入了長周期的增長狀态,這得益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得益于通信技術的發展,它改變了人類社會,它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的一次非常重大變革,推動了全球經濟長達20年的長周期增長,可以說這是人類社會的第三次大增長。下一輪全球經濟長周期增長動力在哪裡?顯然來自于科學技術的進步;來自于技術的變革;來自于産業的革命,沒有産業革命就不會有全球經濟新一輪的增長。那麼,産業革命在哪裡?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或者是其他領域,包括生命科學等等都有可能。總有一個領域會有重大突破,會帶領全球經濟、金融到一個新的增長周期,我确信這樣的引擎将會出現。因此,科學技術的變革和進步,是經濟發展最根本的動力。但是,現在世界各國很多的國家都着眼短期,他們過多應用了貨币政策,用總量刺激的政策來刺激短期經濟增長,而不推進結構性的變革。對此,我很憂慮,這是有問題的。

第二,全球的貿易市場出現了令人擔憂的趨勢,這一令人擔憂趨勢的思想根源來自于各種形态、形形色色的民粹主義。民粹主義會把各國的大門都關起來,這不利于全球經濟的增長。雖然每個人對經濟全球化有不同的解讀和不同的分歧,但我認為在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上,全球貿易規則和經濟規則的核心是沒有歧義的。如果各國的規則都制定一些阻礙有效自由流動的規則,我不相信全球經濟會有未來。因此,需要我們站在全球視野來看待這些問題。

第三,金融所蘊含的潛在風險。雖然2008年金融危機已過去了八年,但2008年很多國家采取了純粹的貨币主義态度刺激經濟增長,這為全球的金融市場埋下了危機的伏筆。我不能明确下一輪金融危機是由于什麼原因導緻的,以及何時會來臨,但如果沿着這樣一條純粹貨币引領經濟趨勢的道路走下去,也許全球的金融危機會重來。

中國改革助力構建新型全球關系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有經濟發展潛力的國家,對構建新型全球關系能做什麼樣的貢獻呢?關鍵在于中國所做的改革。我重點分析以下兩方内容:

第一,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結構改革。我認為全球經濟都面臨着結構性改革,總量刺激的時代應該慢慢地過去。中國側重于結構性改革的供給側改革,主要是通過市場化機制和市場化的理念來推動供給存量的改革,中國供給存量裡有大量的無效供給,它降低了資源效率、破壞了我們生存的環境,因此,需要對供給存量方進行改革。其中,非常重要的改革方向是國有企業改革,中國将用市場化的機制、市場化的理念推動中國國有企業改革。這一改革的難度非常大,因為任何一個存量改革都比增量改革要難得多,應該說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難的一次改革。但我确信,中國可以成功完成這次改革。當然,這一改革會影響到中國的發展速度,但即使犧牲一些速度、降低一些速度,也必須推進結構性改革。2008年,中國采取了總量刺激政策,對當時全球走出危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今天,中國将不會單純采取這樣的政策,而是會采取結構性政策,中國要把自己的經濟基礎做得更紮實,同時也将會對全球經濟有所貢獻。

第二,中國的金融改革。中國金融改革在近幾年已經提速,金融改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中國金融體系的市場化改革,其核心是降低進入金融體系的門檻,改變一種身份,要讓非國有資本可以參與到整個金融體系的設立、改組、并購之中來。同時要發展其他業态的金融,包括互聯網金融,進而推動彙率和利率的市場化改革,這是中國金融體系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二是推進中國金融結構的證券化改革。中國金融結構中,非證券的金融資産比重太大,這會引發風險,它對提升中國金融的競争力有害。因此,中國要推動金融資産存量部分的證券化改革,同時發展中國的資本市場,包括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因涉及到觀念問題,這一改革推進難度非常大。三是金融改革的重點就是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其核心要義是人民币國際化。再者,中國金融市場要對外開放,把中國的深滬兩個交易所建設成國際金融中心,這是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的重要内容。

綜上所述,如果中國能夠在上述的供給側改革和三個領域的金融改革中順利推進,對于改變全球的貨币體系,為全球提供一種有效資産會是更有益的選擇,這就是中國對構建全球新型關系所做的貢獻。(本刊記者曹月佳報道張宇佳攝影)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