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互聯網金融大潮已退,P2P公司如何轉型

互聯網金融大潮已退,P2P公司如何轉型

時間:2024-10-28 03:49:32

在融資中國主辦的科技金融創新峰會上,仁和智本資産管理集團合夥人陳宇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認為:“過去三、四年互聯網金融轟轟烈烈的大潮已退去,那時誰都可以進入互聯網行業,隻需具有一腔熱血和勇氣。但如今,靠勇氣解決不了問題,我認為此時應盡可能強化個體的能力、個體的禀賦、個體的優勢以及尋找最适合自己走的路,P2P公司才可能會有更多機會。”他這樣說:

P2P公司面臨不得不轉型

通過跟中國國内目前比較大的P2P公司不斷交流,我發現,99.99%的P2P公司都面臨轉型的問題。如果說得再悲觀和現實一點,90%的P2P公司都面臨想轉型卻轉不了的結果。監管意見的衆多條例中限額為重中之重,一旦個人20萬及企業100萬的授信額度無法面臨有效突破,意味着90%的公司面臨迫切轉型。目前國家證監會有三句話可以整體代表對全行業的監管态度——“全面監管、嚴格監管、依法監管”,這意味監管的趨嚴态勢非常明顯,各監管部門可能會陸續發布一系列趨嚴的監管方案。

為什麼監管會對整個行業與過去幾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整個P2P行業風險事件頻發,導緻群衆負面聲音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互金行業把本來單一的風險節點蔓延到全國,以前即使出現問題也是單個地區問題,自從有了互聯網金融之後,一下子就可以把風險蔓延到很多地方。互聯網代表了資産規模無限的可能性,它是一把雙刃劍,可以把好的東西變得很好,壞的東西變得很壞,讓風險蔓延的可能性增加,周期大大縮短,互聯網的出現使得風險蔓延越來越不可測。

目前,中國消費金融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本來可以慢慢做,讓這個行業在今後10年、20年得以活下去。但有了互聯網存在,使得大量的金融公司通過互聯網手段切入到這個行業,導緻本來應該做10年、20年的生意,在兩年内就做光了。在監管不嚴時,很多人就玩貓和老鼠的遊戲,但一旦大框架下嚴格監管的态度表現出來,使得很多東西都會穿透表象,進入到實質裡面。比如說互聯網金融也好,科技金融也好,不管換什麼叫法,監管方都會輕易識别,不是你換了張皮膚叫科技金融就不是互聯網金融了,這屬于自己跟自己玩裝傻。有一些人跟我說,它們不是做互聯網金融,而是做金融科技的,本質上難道會有不同麼?但凡做監管的素質都很高,不是博士就是研究生,他們看透事物的表象很容易,想要監管也很容易。目前的P2P小額信貸業務60%~70%的業務都不是符合說明的業務,個個都是說一套做一套,當前的監管趨勢就在避免這種情況繼續發生。

因此,P2P公司面臨不得不轉型的局面,但轉型意味着脫胎換骨,意味着要變成另外一種樣子,絕對不是一件很輕松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從整個合規的角度來看,現有的P2P公司要想完全符合規定,就要砍掉很多業務,但依然還會有70%~80%完成不了合規。因為存在限額,體量無法有效規模化。有很多機構投了P2P的公司,都是希望能夠把整個規模和體量做到一億以下,從投入産出比來看不會出現那麼大的回報,也就喪失了整個行業的投資價值。

P2P不應存在于互聯網金融這個行業,我從來不覺得這個行業跟個體企業會有關系,很多人會把這兩者概念混淆,我與美國的一些P2P機構溝通時,他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金融科技企業,寫論文時也不會用“Fintech”(金融Financial與科技Technology的合成詞),行業的市場很大,不見得這個企業就有生存機會。

P2P公司轉型的四大方向

P2P公司有四種轉型的可能性,雖然每一種可能性都存在一個很大的問号,但已有P2P公司開始嘗試:

第一,轉成市場交易中心。但轉型成為股交所或金交所意味着市場存活率更低,一個省如果能夠發展兩至三家交易中心就已經很不錯了,發展到五至六家就處于過度飽和狀态。如果選擇跟資産交易中心合作,那麼P2P公司就淪為通道,發展到最後,客戶成了别人的,交易也成了别人的,資産端全部成了交易中心的東西,淪落為别人的會員體系和代理商,自己公司的價值在哪裡?從這個角度來說,哪怕與資産交易中心合作有價值,能轉成的公司也一定非常少,而且需要極強的行政資源,這樣行業機會就會顯得更小。

反過來說,如果選擇與資産交易中心合作,政府也勢必會采取措施,不要以為換了一張皮就成功隐身,政府會出台關于資産交易中心的管理辦法,而且這個管理辦法可能比之前的更嚴格,那時P2P公司應該怎麼辦呢?中國以前的交易所很多,現在因管理趨嚴已越來越少,現實就是這樣,關鍵在于業務實質到底是什麼,在做的是什麼事情。

第二,不再做P2P而改為理财。理财需有一站式工具或智能投顧,采取機器這種外部配置的方式。但凡是不用人而采取機器或其他方式來做這樣一般投資和交易,很容易面臨理性的錯誤。機器取代人類的思考很容易看上去是理性的,但沒有考慮到現實情況,從而産生很大的危機。

此外,理财是指資金在不同領域的合理配置。目前市場配置無非是公募、私募加非标産品投資。非标以P2P為主,可以配P2P的資産套到他的資産上面去,但必須接受非标産品的資産規定,如果它對資産的要求是個人20萬和企業100萬,意味着你可能不受他監管,但是你所買的資産必須受他的監管,隻要P2P市場受到嚴格監管,非标産品的錢一定會萎縮,導緻P2P業務也做不下去,最後P2P公司隻能做公募和私募。P2P的監管意見以前是按照公衆吸收存款路線,現在必須走私募這條線,不過是給20萬以下和100萬以下投資的人開放一條途徑而已,至于開發這個途徑有多大的現實意義,需要P2P公司自己去想。理财現在面臨的問題也很大,發現無資産可配時,要配私募更加嚴格。而公募要拿到公募的基金代銷牌照,但目前隻有99張。

因此,P2P公司轉型理财這條路也不是特别好走。但我個人感覺,目前看上去理财可能會是一個解決的方案,監管至少在當前一段時間裡面還算趨穩,一旦按照現行監管體系,P2P公司至少還要熬兩至三年才會有起色。

第三,真正轉型做合規的交易,做個人20萬和企業100萬授信限額内的交易。據我分析,在消費金融領域中,美國是房、車和信用卡三種情況,中國是四種:房、車、信用卡再加3C。為什麼存在第四種?因為中國很大一部分人群沒有覆蓋信用卡,這部分的機會在美國主要是被廠商拿走利用,廠商意味着是交易的發起方,他離客戶更近,成本也更低,同時他還可以獲得商品交易的利潤,導緻風險和利潤比能夠劃算。但在中國,互聯網能走的區間隻能走到車貸和非信用卡類人群,現實的情況是這兩類群體已經不是藍海,而是紅海。中國很多車貸業務比拼到最後隻能是争搶車源比拼風險控制,市場就是這樣,但要用風控做業務,很多沒有辦法做。現實情況下,當大型P2P公司被幹掉,業務要轉到合規業務時,隻能使市場雪上加霜。目前還有P2P公司想轉到消費金融,我認為這和赴死沒有區别。金融業是門檻很低的行業,是個人就可以入行放貸款,同時門檻低也意味着很多人會被淘汰,被淘汰時避免不了會拖幾個人下水,導緻最後變成一鍋端。消費金融絕對是個大坑,曆史曾有無數先例。美國在台灣信用卡危機時損失超過100億美金,韓國、日本也都有出現過信用卡危機。沒有能力進行消費的人透支他未來的消費能力,越多的人存在這種行為,信貸危機會暴露得越明顯。中國未來的情況未可知,但2016年普遍反映員工的工資收入在下降,按照當前趨勢,一方面工資收入水平下來,另一方面再過度透支未來的消費,最後的結果就是信貸危機的再次爆發。因此,P2P公司想真正走到合規金融交易中的消費金融領域,基本上也沒有多少機會,這并不是一條很好走的路。

第四,轉成财富管理公司。對小額資産進行理财或許有價值,隻是往往很難做到規模化,全球的财富管理和資産管理公司是兩種類型的公司,能成為大公司的往往是資産管理公司。資産管理公司做得體量越大,議價能力也就越大,導緻最終可以規模化。但是财富管理公司是從專業角度或者于情感上幫助客戶進行有效理财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特别依賴能力,依賴能力的行業往往做不到規模化,因為能力會分化,因此,P2P公司轉型做财富管理也很難。為什麼線下财富管理出現了大量的騙子?因為一個行業能被快速複制就存在标準化操作,标準化操作無需太高智商都能把财富管理産品賣出去。但能被标準化的必須存在兜底,不用客戶問産品是否好壞,反正出問題由公司進行兜底,再深奧複雜的産品也被就此輕易标準化。當公司因兜底行為導緻最終賺的錢還不夠補虧時就跑路了,上海那麼多的财富管理公司出問題,就是因為把一個本來不可能被标準化的東西快速标準化。财富管理永遠不可能标準化,風險能承受就不叫風險,而每個人能承受的東西也不一樣,同樣一個商品,對不同的人來說意味着自身的能力不一樣,意味着财富種類也不一樣,到最後都必須是非标準化操作。一億元錢投P2P尚屬正常,但一萬塊也能投P2P就是非常态,在短期内快速擴大和規模化的金融業務一定是騙局。識别一家公司是不是騙子也非常容易,如發現在短期内可以快速成規模的盡量離它遠一點,且規模越大,觸礁的概率就越高。有許多P2P公司同我介紹自身業務時會力證自己的效率高,銀行批給客戶業務需要幾天,其隻需幾秒鐘,但我說效率做得再高沒有意義,風險有多高才是重中之重。從這個角度來看,隻要是短期内追求規模化與高效率的公司,都可以當成騙子處理。

綜上所述,金融業具有很多機會,是一個可被證明的行業,但它與其他行業不同,金融業有自己的固有邏輯。我認為房、車、信用卡再加3C這四條路對不同禀賦的人都應去找适合自己的禀賦去走,盡量把行業淡化。同樣一個互聯網金融行業,都有不同的路走,應盡可能強化個人的屬性,明白自己做的是什麼?自己的優勢在哪裡?自己能把什麼做好?過去三四年間,互聯網金融轟轟烈烈的大潮已退去,那時誰都可以進入互聯網行業,隻要具有一腔熱血和勇氣。但如今,靠勇氣解決不了問題,此時應盡可能強化個體的能力、個體的禀賦、個體的優勢以及尋找最适合自己走的路,P2P公司才可能會有更多機會。(本刊記者曹越報道)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