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新技術如何打造金融強國

新技術如何打造金融強國

時間:2024-10-28 03:27:22

在由新理财雜志社、新金融觀察報社、國家銀行業科技信息安全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FFE金融精英聯合會、中國金融發展峰會組委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金融發展峰會上,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認為:“未來金融技術在金融強國當中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需要行業對基本原則和方向進行更有效的把握。”他說

金融創新的風險與挑戰

曆史上,中國經曆過不同階段對金融創新的探讨。20世紀90年代,中國在快速構建現代金融體系要素的同時,也曾有過一輪“金融亂象”,諸如:中農信的關閉、廣國投的破産、海南發展銀行的關閉、城市信用社的整頓、農村合作基金會的清理等都曆曆在目。除了機構創新之外,1995年初的“3·27”國債期貨事件成為“催化劑”,雖然其深層問題不在于金融創新産品本身,但卻使政策層對金融風險的擔憂到了極緻,也讓後期金融創新有所停滞。2008年之後,金融危機又使得業内開始進一步反思金融創新。無論如何,整個行業我們已經認識到金融創新可能會帶來的風險與挑戰,同時相比其他國家來看,中國在創新方面仍然有大量需要做的工作。

首先,談到金融創新時,都會想到教科書當中各種各樣令人眼花缭亂的産品,這些産品希望它能夠在現實當中達到很多目的,比如價格的發現、風險的管理等,都有過于理想化的描述。但在現實中,這些功能和作用的實現往往需要一系列具體前提和外部條件,否則相關改革推進極可能造成“南轅北轍”的結果,甚至用于管理風險的組織和産品創新,會成為新的風險來源。通俗來講,金融創新會遭遇“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困境,需要把很大精力放在完善創新的外部條件上。其次,金融創新需要避免失控、矛盾和沖突,還是需要監管者在一定程度上的整體協調。一方面,金融創新仍然需要以市場為主導,監管者不應過度幹預,防止“好心辦壞事”和“多做多錯”。另一方面,則亟需在借鑒國内外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着手方向性、戰略性的引導與協調,尤其是跨監管部門的監管方式。再次,中國目前除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傳統思路下推動的改革之外,如何結合新技術來提升國際化影響力又是一個重要挑戰。最後,長期缺乏對金融技術創新的關注焦點,都盯着黃金和資源的配置領域,對支付管理等基礎設施的關注有所不足。在一個規則體系相對健全的市場環境中,金融技術的影響可能是相對中性的,但如果外部條件和規則不完善,金融技術則可能成為逃避監管和助推泡沫的手段,進而産生一些負面作用。

新技術構建金融強國的九大重要元素

如何利用新技術來構建金融強國,促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九大重要元素值得思考:

第一,培育“主權”公信力突出的大國貨币。從曆史發展的趨勢來看,貨币從來都是伴随着技術進步、經濟活動發展而演化的。20世紀80年代,一批國際專家開始研究基于特定密碼學的網絡支付體系,并且探讨了匿名密碼貨币,由此出現了作為電子貨币高級階段的新型數字貨币的萌芽。2008年開始有了論文描述比特币電子現金系統。2009年比特币誕生,使得數字貨币探索到了新階段,當然目前多少都存在一些缺陷。現在中國央行以及其他國家的央行也都在推動。央行主導推動發行的數字貨币,有利于貨币政策精準定位、反洗錢、提升貨币金融體系的效率,新金融能發揮其中的作用。數字貨币是央行信用貨币主導和支撐的。總之,貨币體系的穩健,貨币在國際化程度的提升,一方面會帶來更多的責任,另一方面它是金融發展、金融演進必然伴随的一個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新技術對于推動貨币完善、貨币自身的改革也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第二,技術和制度“雙輪驅動型”金融創新。技術改變了貨币、金融機構、産品、市場的内涵,重組了資金配置、支付清算、風險管理等基本功能,使得傳統金融運行中的許多“百慕大三角難題”得以克服,最終能夠全面提升金融效率與風險控制能力。對此,亟需在國家層面上構建金融技術發展戰略,引導行業規則與标準的制定與完善,從而在“擠出泡沫”和“摒除劣币”的同時,推動整個金融體系的“版本升級”。在現在所熱議的互聯網金融前,技術對金融的挑戰已經經曆了幾個世紀,姑且不說早期的電報和電話對金融帶來巨大的促進作用,在20世紀末及21世紀初,往來信息已經對金融業組織方式産生了深刻的影響,未來它仍然是一個重要主線。與此同時,不僅僅是技術問題,與技術所伴随的金融交易制度其實在某些情況下更加重要,它意味着新金融就是技術支撐帶來的共赢、持續的金融交易規則。

第三,新技術的引領下提升金融體系的國際化影響力與競争力。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管理局發布《2016全球市場報告金融科技系列》。除美國以外,報告的主體部分詳細解析了五個國家的金融科技發展狀況,包括英國、中國、新加坡、巴西、澳大利亞。這些經濟發展狀況不一的國家分别都擁有接軌于世界市場的全球經濟中心,為金融科技服務的開展提供了便利。報告從幾方面因素來評判每個國家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潛力,包括科技(社交網絡大數據、移動設備的普及)、良好的金融氛圍及人口構成等方面因素。各個國家對金融科技創新的背景,創新的潛力做了一個判斷,認為中國在潛力榜裡面還是比較突出的,僅次于美國列居第二位。與此同時,過去判斷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是否有國際競争力,經常是以它是否有國際金融中心來判斷,自20世紀末期之後,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IT技術的發展使得傳統的金融地理要素變得不重要,也有些人說地理已死。這意味着未來會跳出過去簡單的金融地理集聚和輻射的概念,當金融交易從資金端到資産端,到整個中間交易環節都可以依托新技術、新網絡進行構建的時候,對一個國家的金融來說,在全球獲得新的競争力需要一定程度的轉換思路。

第四,打造堅如磐石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保羅·羅默指出:“互聯網金融中最重要的是支付清算體系的建設,一個安全的支付清算體系,是整個經濟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在互聯網的交易過程中,貨币的支付可以保證雙方的信任。”金融強國需要以發達、高效、穩定的金融基礎設施為依托,正如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公路、橋梁、港口、機場,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也是現代金融活動的重要載體。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就像高速公路一樣,想緻富先修路,金融基礎設施的完善還需要大量體制分割,抵消運行等現象。需要利用新技術,全面提升其服務效率,努力促使金融資源流動從“陸運”向“水運”和“空運”的演變,包括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體系、移動支付産品的全球競争、區塊鍊等技術的應用,都是新技術的重要着眼,這不僅是中國面臨的挑戰,美國從監管者到學者也在不斷提出自身正面臨挑戰。

第五,不斷健全和完善金融軟環境。大數據背景下的金融消費者保護、反洗錢、會計、評估、互聯網時代的征信體系建設,這些都是軟環境,隻有軟環境完善,未來在這樣的土壤上才有可能生長出來更加健康而不是扭曲的生态。否則,同樣的産品在美國、歐洲和中國會産生不一樣的結果。我們必須要思考軟環境的因素。例如,當中小企業的整體信用環境與文化在從“民間親情式”向“現代市場式”的轉換存在脫節,就容易産生許多問題。結合信息化和大數據技術,推動中央和地方、金融和非金融、政府和企業的多層次商業信用和個人信用體系建設,即打造能夠充分反映中小企業的信用數據庫,又以此倒逼中小企業自身信用文化、信用理念的完善,促使其從民間融資文化與傳統的親情融資文化更加适應現代商業金融文化。

第六,從重金融規模轉向重金融結構與功能。首先,着眼于規模和數字、脫離結構、功能和服務實體的“金融超車”是否有意義,會否真正成功?還是會造成“翻車”或“脫軌”?所有的這些問題都值得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過去,中國在金融強國訴求當中經常談的是規模問題,比如資産規模、上市融資規模、IPO規模、貨币運行情況等。但未來必須更重視結構,因為規模在全球金融發展結構當中會迅速灰飛煙滅,而且對實體也不一定有好處。其次,銀行主導的資本市場存在大量的金融結構失衡與功能“短闆”。前者體現為直接金融市場發展不足;可持續的中長期資本供給模式缺失;銀行業“大而不倒”;金融市場基礎産品發展緩慢等現象。後者則是包括中小企業融資與風險管理、家庭消費風險管理等領域都存在嚴重的服務“缺位”。因此,行業要擺脫“大幹快上”的思路,轉而更注重過程發展的有效,而金融機構的資産規模也值得商榷,迫切需要“補短闆”。

第七,實現金融與實體部門的共享共赢式發展。二者如何真正構建共享共赢的生态,如何資源雙向互補,如何利用互聯網産業資金金融的資源信息模式,真正把金融部門和實體部門長期利益結合在一起,這是一個重要的挑戰。我認為,一是為了促使金融與實體部門能夠達到共享式發展,還需努力構建新型的産融結合生态體系,使得二者能夠在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等方面找到更多共識。二是新興金融互聯網企業可以充分運用自身的數據和渠道優勢,介入到金融服務的功能創新中,使得互聯網供應鍊金融、電商金融、大數據金融等更加紮根于實體部門的模式不斷出現。三是在互聯網環境下,産業鍊金融的邊界進一步拓展,不僅着眼企業下遊的信用傳遞,而且關注産業鍊不同企業之間的金融信息共享。服務要更加實時和智能,更加功能綜合化、多元化。

第八,建設全新的監管機制與政金關系。強調政府要減少對金融部門的“父愛主義”,這是制度經濟學裡大家經常用的方式,但有時候會好心辦壞事或管得更多。要重構更加健康的政金關系,一是金融風險是金融市場創新和充滿活力的源泉;二是金融風險對金融市場還起着積極作用,以維持交易行為的理性。比如鼓勵大銀行都去做中小企業融資,這在某種情況下是值得商榷的,它是否有一些硬杠杆會帶來低效和不良,且不一定使資金正确流向急需資金的企業裡,而使部分中小微企業過度授信,這都屬于政府的好心辦壞事。考慮到新型金融風險往往在監管交叉或空白地帶更易積累,現有監管協調機制的創新與完善已迫在眉睫,而構建符合國情、符合技術變革趨勢的監管框架也變得更為重要,應從主體監管到共振監管進行轉變。

第九,提升金融體系的彈性與應對危機能力。因為金融風險是難以規避的,隻能說使得風險的積累不要到系統層面産生對穩定性的挑戰,或大或小的金融波動未來有可能成為常态,有些也難以完全避免,全球都是這樣的情況。新技術究竟是增加了風險還是減少了風險,這一直在學界都有争議。過去,一個股市的假消息造成股市的波動或産生負面影響是很難的,即便在PC互聯網時代,通過股吧也并非易事。但是,現在有了智能手機,有了移動互聯網,通過移動端一個消息可能瞬間産生影響,有些人認為風險有可能繼續擴大,有些人認為新技術的産生對管理風險的手段會變多。其實,這裡面有很多矛盾,既然風險是各方最擔憂的,那麼可以從技術角度入手,全面推動互聯網風險管理的優化。風險管理本身就是金融重要的功能,如何在行業層面、産品層面推動技術與風險管理産品的結合,這是一個重要挑戰。比如保險相對整個應有的金融業需求嚴重不足。新技術應用于互聯網金融領域當中,我們關注的可能是短期治理,讓信息透明,更重要的是構建一些風險管理的内在穩定器,它能夠長期地、持續地、穩定地、自發地運營。未來金融技術在金融強國當中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需要行業對基本原則和方向進行更有效的把握。

(國際融資記者承安報道,杜秋攝影)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