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風險
緬甸政府持續推行經濟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吸引外資,注重提升本國經濟與國際接軌的程度,短期經濟前景良好,但緬甸經濟結構單一,易受外部環境影響,迅速擴大的貿易逆差和持續的财政赤字,都會給經濟帶來下行風險,有限的貨币政策管理工具和緬元不斷貶值壓力也對宏觀經濟穩定構成威脅。緬甸債務規模較大,但在債權國和國際組織的幫助下,未來其債務問題将得到持續改善。
宏觀經濟
經濟增速波動上升。近年來緬甸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西方國家取消制裁和緬甸政府不斷推進經濟改革,吸引了大量外資投資于油氣開采和基礎設施等領域,貿易自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以及中緬油氣管道建成促進了出口的增加。由于緬甸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經濟放緩,以及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疲軟,緬甸貿易逆差擴大。大選前的觀望氣氛也使外資流入減少,2015年緬甸經濟增速減緩,實際GDP增長率為6.8%,高于亞洲新興經濟體和全球平均經濟增速。民盟新政府執政,将繼續推行經濟轉型,經濟發展前景良好,而外商投資的大型項目是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近期緬甸政府通過了一系列重要法規,均有利于進一步吸引外商投資,尤其是特别經濟區和電信領域的外商投資将繼續擴大。預計2016年緬甸實際GDP增長率為7.7%,高于地區和全球平均水平。
投資是經濟增長主要動力。緬甸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拉動。2015緬甸公共消費拉動GDP增長0.4個百分點,私人消費拉動GDP增長一個百分點,投資拉動GDP增長5.4個百分點,成為GDP增長的主要動力。新政府将繼續推動基礎設施等大型項目建設,預計2016年緬甸投資将拉動GDP增長5.9個百分點,私人消費由于實際收入增加可能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
通貨膨脹趨向緩和。緬甸進口需求旺盛,緬元對美元彙率大幅貶值,導緻進口商品價格普遍上漲,輸入性通貨膨脹加劇,同時農業遭遇嚴重的水災,其國内食品價格明顯上升。2015年,緬甸年均通貨膨脹率達到11.0%。由于緬甸央行采取穩定貨币措施,減緩緬元貶值趨勢,加上全球油價持續走低,也使輸入性通脹壓力減輕,預計2016年緬甸的年均通貨膨脹率将降至7.4%。
失業率逐步降低。吳登盛總統執政期間,由于外資企業吸收了大量就業,失業率保持穩定并逐步降低。2015年緬甸的登記失業率為5%。民盟新政府承諾改善民生,增加就業。随着外商投資顯著增加,以及經濟特區的發展,預計2016年緬甸的失業率可能進一步降低至4.8%。
貨币金融
貨币政策趨向緊縮,但政策效果受限。緬甸中央銀行缺乏獨立性,且長期為政府财政赤字融資,其運用貨币政策工具穩定貨币和控制通貨膨脹的能力有限。盡管2013年通過的《中央銀行法》賦予了央行獨立行使貨币政策的權限,但一直沒有付諸實施。2015年緬甸貸款利率為13%,存款利率為8%,均與2014年水平相同。在民盟執政的背景下,國際社會将向緬甸提供大量的援助資金,這有助于減少政府繼續從央行融資。但是,央行完全獨立仍需時間,為穩定币值而實施的緊縮貨币政策也将加重政府償債負擔。預計2016年緬甸利率水平将進一步升高,貸款利率将達到15%,存款利率将達到10%。
信貸增速呈上升趨勢。持續的财政擴張,使緬甸的信貸增速上升。2015年緬甸國内信貸增速為19%,同比上升6.5個百分點;M2增速為18%,同比下降4.7個百分點。由于緬元疲軟,财政赤字擴大,央行趨緊的貨币政策效應有限,導緻信貸增速呈上升趨勢,預計2016年緬甸的國内信貸增速為23.5%,M2增速為22.3%。
财政收支
财政赤字規模略有減少。緬甸實行擴張性财政政策,以稅收為主的财政收入增長有限,而财政支出不斷擴大,導緻财政收支連年赤字。2015年4月緬甸通過了《稅收法》修正案,重點關注改善稅收管理,拓寬基礎稅基。2015年緬甸财政赤字為19.4億美元,占GDP的3.3%。2016年1月緬甸政府公布的2016/2017财年預算增加了15%的支出,預計其2016年财政赤字為19.2億美元,占GDP的3.2%。
公債規模略有增加。由于近年來緬甸政府重視控制财政赤字,其公債規模逐年下降。2015年公共債務為177.4億美元,占GDP的30%,為2010年以來的最低點。預計2016年緬甸的公債規模為177.5億美元,占GDP的29.7%。
國際收支
經常賬戶逆差趨向擴大。緬甸從2011年開始出現經常賬戶逆差,逆差規模總體趨向擴大。2015年緬甸經常賬戶逆差為12.3億美元,占GDP的2.1%。緬甸外商投資基礎設施項目帶動了對資本和原材料的進口強勁增長,天然氣出口和旅遊收入上升隻能部分抵銷進口增長,導緻貿易逆差逐步擴大。預計2016年緬甸經常賬戶逆差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到19億美元,占GDP的3.2%。
經常賬戶逆差來源主要是商品貿易逆差和一次收入逆差。從經常賬戶的結構來看,緬甸的服務貿易和二次收入保持順差,但商品貿易和一次收入中卻存在大量逆差,成為緬甸經常賬戶逆差的主要原因。2015年緬甸服務貿易順差為18.6億美元,二次收入順差為25.6億美元,但是商品貿易逆差為27.1億美元,特别是一次收入逆差達到了29.4億美元。
國際儲備持續增加。随着FDI大量流入,緬甸國際儲備水平不斷提升。2015年達到94.2億美元,同比增加7.9%,可滿足7.2個月的進口用彙需求。随着經濟特區項目穩定發展,FDI流入将顯著增加,預計2016年緬甸國際儲備将達到100億美元,可滿足6.5個月的進口用彙需求。
彙率呈貶值趨勢。自2012年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彙率制以來,緬甸央行不斷面臨緬元貶值的壓力。2015年,由于持續财政刺激、擴張的貨币政策和寬松的信貸條件,緬甸進口強勁增長,通脹上升,導緻官方彙率呈顯著下行趨勢。2015年7月緬甸央行重新調整參考彙率來穩定緬元,使其更接近平行市場彙率,但政策效果十分有限。同時美元走強也加劇了緬元貶值,2015年末緬元對美元彙率較年初大幅貶值26.2%。2015年12月,緬甸央行規定進口商和出口商必須通過銀行進行外彙交易,促使緬元對美元彙率有所上升,但緬甸貿易逆差擴大,美元繼續走強,緬元仍将呈貶值的趨勢。預計2016年緬元對美元的平均彙率為1302.5,年末彙率為1327.2。
外債償付
外債規模較大。由于長期經濟失衡,緬甸積累了大量外債。2013年和2014年,世界銀行、巴黎俱樂部和日本等債權人相繼免除或重組緬甸拖欠的大部分債務,使緬甸的外債規模減少。2015年的外債總額為68.6億美元,償債率為0.4%,負債率為11.6%,債務率為45%,在各債權國和國際組織的幫助下,未來緬甸債務問題将繼續得以改善。預計2016年緬甸的外債有所增加,達到84.6億美元。
公共外債占外債的比例很大,占公債的比例較大。由于緬甸國際融資渠道受限,其公共外債在外債中的占比較高。2015年緬甸公共部門中長期外債為62.7億美元,占外債的91.5%,占公債的35.4%。預計2016年緬甸的公共外債将增加到78.2億美元,占外債的92.4%,占公債的44%。
短期外債占國際儲備比例低。緬甸的短期外債多年來保持在10億美元左右,2015年明顯減少,降至1.5億美元,占外債總額的2.3%,僅占國際儲備的1.6%。因此,短期外債償付壓力很小。
雙邊經貿
雙邊貿易大幅下滑。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15年中緬雙邊貿易額為152.7億美元,同比下降38.8%。其中,中國出口96.5億美元,增長3.1%;進口56.2億美元,下降63.9%。中國是緬甸最大的貿易夥伴,主要從緬甸進口資源性産品,出口工業制成品。由于全球資源性産品價格走低,中國經濟放緩減少了進口需要,導緻中國自緬甸進口大幅下滑。
中國對緬直接投資潛力大。但大項目推進仍有不确定性。根據緬方統計,截至2015年底,中國累計在緬甸協議投資金額達到154.8億美元,占緬甸吸收外資總額的26.1%,為緬甸最大投資來源國。2014年,中國對緬甸ODI流量為3.4億美元,ODI存量為39.3億美元。中國在緬甸投資主要集中在能源、電力和礦産開發。近年來緬甸政治經濟快速轉型,使中國企業在緬投資面臨很大挑戰,一些大型投資項目受阻,直接投資流量大幅下滑。中國對緬甸投資的大型資源項目如萊比銅礦項目等因當地民衆利益訴求強烈,并受西方政治影響,其未來發展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2015年2月的緬北沖突也影響多個中緬大項目合作,使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難以貫通。
商業環境風險
緬甸基礎設施落後,政府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商投資,總體稅負相對較輕,行政效率逐漸改善。根據世界銀行2016年營商環境指數,緬甸的商業環境排名為第167位,同比上升10位;緬甸商業環境的前沿距離為45.27%,同比上升5.18個百分點。
投資便利性
FDI可能顯著擴大。國外投資者在緬甸大選前普遍持觀望态度,使緬甸FDI流入減緩。2015年FDI流入為11億美元。占GDP的1.9%。民盟大選獲勝後,來自歐美國家的投資明顯增多。政府為增強對外商投資吸引力,相繼出台《外國投資法》、《仲裁法》、《礦業法》等修正法案。随着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和經濟特區的發展,FDI流入有望顯著增加,預計2016年将達到29億美元,占GDP的4.8%。緬甸外商投資領域趨向多元化,2015年主要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氣、電信業和制造業等,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投資仍占主導地位,但所占比重由2011年的38%降為27%,預計2016将有更多外資進入制造業。
稅收體系
稅制較為全面,但稅基狹窄。緬甸稅收主要由緬甸國家稅務局管理,實行屬地稅制。主要稅種包括所得稅、利潤稅、商業稅、貿易稅、關稅等。緬甸稅基狹窄,為加強稅收,2015年4月通過《稅收法》修正案,規定除特殊商品及免征稅商品外的所有國産及進口商品征收5%貿易稅。對16種特殊商品征收的貿易稅稅率為:卷煙120%,煙葉煙絲及雪茄類産品60%,酒類60%(其中紅酒50%),柚木及硬木闆材25%,珠寶玉石毛料15%,珠寶玉石成品5%,除廂式皮卡外1.8升以上車輛25%,汽油、柴油及航空用油10%。天然氣8%。免征貿易稅商品共102種,主要為農副産品、特定部門用品及服務類行業等。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2016年營商環境指數中的繳納稅款這一分項指标,緬甸在189個國家中排名第84位,與2015年排名相比下降1l位。緬甸總體稅負低于地區平均水平,但利潤稅遠高于地區平均水平。
關稅壁壘。根據世界銀行2015年8月的統計,緬甸算術平均關稅水平為17.5%,加權平均關稅水平為5%,最高關稅水平為40%。從2016年1月1日開始,緬甸将按照東盟共同體要求,對來自東盟内部成員的進口商品實行零關稅。根據GlobalTradeAlert的統計,2015年緬甸采取的貿易救濟措施中沒有涉及中國的記錄。
基礎設施
交通基礎設施落後。根據世界銀行2014年10月公布的全球物流績效指數,緬甸的國際物流績效指數為2.25,排名為第145/160位。緬甸交通以水運為主,鐵路多為窄軌,公路網絡覆蓋嚴重不足;全國約50%的貨運量依靠水運運輸,但水運的季節性影響突出。近年來,緬甸政府大力支持修建公路和鐵路,并積極與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印度和泰國等進行公路連接,陸路運輸有一定改善。預計緬甸為改善落後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需要從現在起到2030年投入600億美元。
通信網絡逐步改善。緬甸電信業自2012年開始改革,打破國有壟斷并對外資開放。2014年挪威和卡塔爾電信公司獲得了在緬甸運營移動通信的牌照。目前緬甸3G網絡普及率約為63%,低于其他東南亞國家。緬甸電信公司正與日本電信公司合作,計劃擴大緬甸通信網域,将3G網絡覆蓋率提升到90%。
電力增幅明顯,但缺口仍大。電力短缺一直是制約緬甸發展的一個嚴重問題。緬甸的人均電力消耗量為亞洲最低。目前,緬甸國内僅有30%的人口能夠使用電力,為實現2030年總裝機2359.4萬千瓦及用電全覆蓋的目标,緬甸将加強對外合作力度。緬甸在日本JICA的幫助下,制訂完成了《國家電力總體規劃》;與世界銀行合作完成了《國家供電規劃》,世界銀行提供了總額四億美元的貸款幫助緬甸實施五年供電項目。
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有所改善。近年來緬甸政府實行行政改革來提高行政機構效率,取得了一定進展。以世界銀行2016年營商環境指數中的開辦企業、獲得建築許可和獲得電力的情況來衡量緬甸的行政效率,緬甸2016年三項指标在189個國家中的排名分别為第160位、第74位、第148位,前沿距離為70.02%、71.03%、50.92%。與2015年相比,排名分别提升第29/189位、第10/189位和第6/189位;前沿距離分别提升46.05個百分點、2.07個百分點和4.91個百分點。同時,與區域平均水平相比,緬甸在獲得建築許可的程序和時間上均低于地區平均水平,但其他兩項指标仍高于地區平均水平,反映出緬甸的行政效率仍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