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資産合理配置可守護國家金融安全底線

資産合理配置可守護國家金融安全底線

時間:2024-10-28 02:24:31

中國金融資産量已經達到GDP的10%,比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比例還高,如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勢必會危及國家經濟安全與發展。大量的金融資産為金融行業提供了優厚的發展土壤,但守住安全底線、防範風險也必然是金融行業的從業底線。相對于單一的投資方式,多層面的資産配置方案的風險可控度更高,屬于用時間換空間的風險可控行業。但中國人習慣于不動産或理财的單一投資方式,很少配備健全的資産配置方案,這點還需要向西方國家學習,提高對資産有效配置的先決意識。在中國國運昌宏的大環境背景下,以及國家層面對資配行業監管的日益完善與從嚴,優勝劣汰會使大量專業資配機構把對沖風險放在發展首位,為客戶提供越來越多安全、優秀的資産配置服務。在融資中國股權投資産業峰會上,來自投資界的相關資深人士圍繞資産配置話題展開了讨論

資金方迎來了良好預期

信業基金首席投資官張偉表示,資産配置包含三個主題:一是提供資金方;二是資産管理人,類似于私募基金;三是用錢方。從市場目前情況來看,資金提供方收益率在逐漸擡升,尤其在2017年貨币政策從緊以後,投資人的收益率比前兩年都提升了。而資金運用方的收益沒有提高,因為實體經濟本身的回報率也不高,企業經營本就比較困難,資金成本高會對企業經營帶來阻礙。作為私募基金,夾在二者中間比較難受,投資的資金價格提升,使用資金方還停留在低成本的資金狀态,所以對資産管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益空間在明顯的縮窄。但從投資人的角度看,目前還是不錯的投資時間點,無論是做固定收益類還是權益類,固收類的整體收益率在提高,權益類正在經濟轉型,國家在支持脫虛向實,且資本市場上升的通道也在逐漸打開,相比于做PE,處在這種周期下的各方面預期會更好。目前作為資金方可選擇的餘地比較大,風險也更低。可以選擇諸如房地産租賃市場的長租公寓或大消費領域的投資,同時這也對資産管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資産配置是時間換空間的風險可控行業

華泰資産副總經理李勝稱,我們管理的資産近三千億,大部分為保險資金,保險資金在大類配置時會受到幾個限制:一是受保險性質限制,“保險姓保”,錢從負債端來,一定程度上是老百姓的救命錢,天生比較偏向謹慎。同時财險的錢每年都會有成本,所以較重視現金流。二是監管上要求的比例限制,按照目前保監會的規定,保險資金在股權性質投資上的錢不能超過總資産的30%,包括在二級市場以及股權基金性質的投資商都不能超30%。且海外投資不能超過投資總資産的15%,而不動産方面的配置也有上限。目前保險資金的絕大多數還是配置在了固定收益類的産品上,因為保監會的規定,所以在二級市場和股權方面較少配置,遠遠低于10%。這點反過來也說明保險公司的基金在股權上的配置有潛力可挖,屬于實質性剛需。壽險的錢都是久期的,對現金流的反饋不那麼敏感。作為保險資金的管理者是很願意與頭部的PE、FOF管理人合作的。

其實好多人可能對股權投資、風險投資有一種誤解,認為它屬于特别高風險有賭博性質且成功率很低的業務。通過對美國1991年~2000年之間接受風險投資的10840個企業梳理後發現,14%的企業IPO成功了、33%的企業被更大的上市企業收購了,成功率達47%。剩下的53%裡的18%是失敗的,另外35%未知,即使這35%的未知都失敗了,美國當時的案例成功率也是47%,遠遠高于預期的10%或20%。而總體回報率水平也沒有那麼高,年收益約在12%。其實股權投資、風險投資就是用時間換空間,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這是考驗耐心和投資水平的一個行業,而不是一個賭博行業。中國頭部的GP非常多,他們喜歡講在哪個企業投進去賺了多少倍,但這意義并不大。資産配置隻要能找到行業的平均回報率水平或者略高的地方就超級滿意,資産配置不是一個項目能翻幾百倍的事情,它就是以時間換空間的風險可控行業。

對于未來的資産投資機會,與大消費相關的行業,例如物聯網技術應用的物流、智能管理、物流地産的機會都比較好。與此同時,中國的二級市場,無論是内地的還是香港的都千萬不能碰,盡量配置一些穩定性比較強的,建議收益性往後,流動性、安全性往前排。

信業基金首席投資官張偉

華泰資産副總經理李勝

韋萊韬悅中國區投資咨詢業務總監唐峥輝應提高對資産配置的重視度

韋萊韬悅中國區投資咨詢業務總監唐峥輝表示,在中國與客戶談資産配置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大家都在忙着看标的、看項目。一個客戶在一年内可以做超過10個私募基金的調研和操作項目,但很少去想做資産配置。對他們來說,最好的資産配置就是從10個經理人中選出五人,再每人配50萬的資金,這與國際上的經驗正好相反。國際上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同客戶讨論資産配置的好方法。以保險公司為例,負債聯動是保監會要求壽險公司做的事情,但從國際經驗來看,資産與負債的聯動不是光說就能做成的。如果光有負債端,資産端就沒有動力,投資回報的标的設太高也不現實,而如果資産端提高,負債端就覺得太難達标。

中國的财富管理公司很多,都運行得如火如荼,每天都有很多新産品發出來,但怎樣把中國資産往國際上配置呢?其實通過财富管理的渠道會比較容易和簡單。但在選産品、選财富管理平台或機構時就很難。現在中國每天有那麼多的理财産品、理财公司冒出來,有越來越多的創新理念在裡面,有一些比較難實現,比如一些私募基金的産品提出有保證回報的概念,但很難想象會有保證回報的私募産品存在,也不清楚背後怎樣可以得到保證。私募股權産品起碼也需要八年時間才能獲利,如果是五年期就要多注意一下。其實場景、平台、渠道還是有的,但選的時候要多考量一下。現在有很多的金融創新,比如産品創新。一些私募基金的投管人募資額度越來越大,他們就把原來GP部位的基金打包成一個股票性質的産品,再賣到一些養老金保險公司。再比如産業創新,以前隻是零售端的平台,希望可以做一個機構投資者的平台,平台上可以有好的價格、信息也比較透明。

資管業應對監管持喜聞樂見态度

钜派投資集團資産管理事業部合夥人趙甜表示,此前做PE的時候對資産配置的了解還不多,态度并不是很樂觀。但通過近幾年中國高淨值人士的不斷增加,錢多了人就慌了,因為在貨币超發、實體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如何保證通過資産配置讓自己的财産不受損失呢?作為第三方的财富管理機構,本身要兼顧客戶的資産配置需求,應以固定收益為主力資産,以權益類資産為增速和增量資産的配置模式,近幾年已經固化和初步形成了此種模式。各資管公司已開始主動管理,提高收益,同時加大配置FOF比重、強化母基金和政府引導基金類型的權益資産的配置比重,以及提升專業管理的水平。钜派投資集團資産管理事業部合夥人趙甜

盛世方舟主管合夥人、盛世投資管理合夥人謝作強

融資中國總編輯方泉從個人資産配置需求來說,每個人都有很多個性化需求。從客戶對資産配置的比例和動态表現,就可以反映出當下中國資本市場的晴雨表。個人客戶對市場的反應最敏感,他可以體現對資産類别的配置、資産時間的配置、資産區域的配置。從個人角度來說,一方面它能對沖财富端的風險,另一方面,資産配置也能提升在各類型資産上的收益。總體來說,财富管理機構應該動态調整為客戶的資産配置策略,同時開放更多通道,實現資産配置的可行性并幫助其落地。眼下資産配置的機遇非常多,錢多速來。但另一方面在強監管的态勢下等于帶着黃金手套跳舞,舉步維艱。其實機遇和挑戰并存是常态化現象,比如每年都在說資本寒冬,但資本也從來沒閑着。盡管監管的嚴格度一直在提高,但嚴監管是好事,市場在很多維度上野蠻生長了多年,如果監管上不從嚴,使得很不适合的投資者進入市場,就會把很多錢變成“傻錢”,流向不應該停留的地方,這是對行業的傷害。行業應該對嚴監管喜聞樂見,尤其對于專業機構是好事,要發自内心的認可與擁抱。

從創新角度來說,除了産品層面,通過各種結構設計,或者其它類型産品的聯動來實現監管,包括資金配置是一個維度。另外一個維度的創新就是對産品本質精神的理解,超越了對單一資産的理解。比如産融可不可以結合、股債可不可以結合?把這些産品打通,包括境内境外資産的協同,這才是真正希望實現的創新,不僅規避了風險,同時也提高了資産整體的管理能力和收益。可見創新的“新”隻是相對的概念,創新隻是階段性要求,實質上是在提高管理的維度、産品類别的豐富度、專業的深化程度以及對整體資産管理的高度。最終實現高度、廣度、深度的基礎理念。

資産配置要跟着國運走

盛世方舟主管合夥人、盛世投資管理合夥人謝作強表示,中國與國際上的資配文化存在很大差别,有一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大客戶想去歐洲的一家私人銀行做資産配置。進了私人銀行的大門對管理人員表示自己是個中國人,有很多财富積累,想了解一下應該做怎樣的資産配置。銀行的管理人員對其很重視,找來了一位非常資深的高級管理人員與她交流:“你對你的資産配置有什麼樣的要求?”這位中國客戶腦子中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問投資的回報率能達到多少?但對方回答道:“可能您還沒有達到我們客戶的要求,我們的客戶可能不那麼在意回報率,他們更在乎資産的傳承、家族的傳承、長期穩定的回報率。”這個故事反映出中國的财富管理取決于資金屬性,創新、監管、風險控制都是起源于“錢”的屬性。個人财富管理有他逐利的訴求,尚未成熟的家族财富管理更看中利益的回報。而歐美市場對于财産傳承、家族聲譽、慈善事業上會或多或少有一些配置。因此,在中國做資産配置還是要跟着國運走,國運在上升通道,隻要流動性沒問題,就不會有太大問題。預計今後10年,無論是買房、買股權、買債券,應該都會賺錢。我們通過把資金用來發展産業,并且參與到政府的投資業務中收獲了以下四方面體會:

第一,市場化。包括了資金來源市場化、投資決策市場化、退出機制市場化。這是多年來政府引導基金發展過程中很明顯的變化。當今各個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總數量已經超過900,平均政府引導基金單個體量的規模超過20億人民币,大的甚至有幾千億。其實無論是哪一級的地方政府部門,他們的平台公司、合作夥伴都在尋求這三個方面的市場化,希望貼近市場、了解市場上的産業資金源頭、項目源頭,然後來發展地方産業。

第二,兩極化。早期化和中後期的并購化。近幾年從中國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變化來看非常明顯。最早以松禾資本為代表的早期投資機構也逐步本土化,變成大的PE基金,有大量上市公司上市之後進入到産業投資領域。近幾年早期投資和産業投資是整個市場尤為活躍的部分,特别是在2016年有大量的産業基金湧出。因此,受托管理的資金非常關注兩極化的趨勢,且新興産業的培育和地方調結構當中資本的推動力度也是兩極化。

第三,綜合化。綜合化是跳脫了傳統股權投資的概念,甚至很多的地方政府已經将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園區開發、平台功能體系的打造跟産業發展做融合。在政府引導基金裡也慢慢出現了越來越多元、越來越綜合性的産業基金,未來也會成為趨勢。目前的問題是規劃、招商往往與産業投資脫節。前兩年是孵化器、産業園區特别火,結果出現了大量的工業園區閑置、廠房空置,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在做産業規劃的時候與産業投資脫節。

第四,國際化。都在說中國企業要出去“買買買”,國家的大戰略、大方向引領着中國企業要在世界的舞台上做各種各樣的事,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都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海外投資經驗。現在除了出去買,出去碰,還有很多中國企業收購國際上好的資産,填補了中國的空白,也為地方政府的産業發展帶來了很大動力。因此應思考把政府的産業基金帶向國際化的大方向。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的風險是各種各樣的政府引導基金出台以後,缺乏專業的委托運營管理已是普遍現象。通常都是财政局、局委辦來管理,但不是市場化的風險管理。同時,投資管理過程中遊離了地方政府想發展産業的初心,導緻很多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的效益低下,行進緩慢,對地方産業的滲透率極低,這是很大的風險。

風險意識要高于收益預期

融資中國總編輯方泉指出,中國金融會議幾次明确提出脫虛向實,現在金融界的錢已經多到有可能危及國家安全以及經濟發展的地步。這麼多錢在政策的大背景下,無論是大類資産配置、股權投資、信托投資都處于被“脫”的領域。2017年上半年,中國金融資産已經接近了GDP的10%,而美國最高時才達到8.5%,脫實向虛志在必行。其實做産業基金、股權基金的本質也是在支持産業發展。不管站在哪個角度,在新的政策環境下,堅守在投資大類資産匹配的專業領域人員要思考怎樣在專業中發掘更穩健、更有增長空間的投資機會。同時,在新的政策環境下,投資方式、投資模式應該怎樣創新,創新的空間在哪?畢竟創新意味着風險。2017年金融工作會議的新聞通稿提到“金融創新要識别風險,如果沒有識别風險就是失職;如果識别了金融風險沒有及時處置就是渎職。”渎職就是金融犯罪。國家公安部長郭聲琨近日說:“要警惕金融犯罪可能演化出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這些話都意味着金融界在固守陣地的同時應思考怎麼發展?在創新的同時,要用什麼樣的思路來實現行業更加健康的發展方式?

比如資産配置領域,人們都認為該領域人傻錢多,但錢永遠不嫌多,也沒有人傻。在當前巨大的資産量下如何做好資金配置是一個大問題。對于大體量的财富管理公司,一是要對沖風險;二是要提高收益。資産管理的本質就是應把對沖風險放在首位,先保值再增值,尋找新的資産增值機會。可見大公司的理念更符合行業的長遠發展方向,不能沒有增值卻有風險,偷雞不成蝕把米。目前中國有一個比較核心的問題,财富管理往往由資金的性質決定,這實際上是财富管理中巨大的風險隐患,因為做業務要看客戶臉色,按客戶的高預期拼命,有可能出現超越常規、超越原則的配置,最後帶來“雙失”效果。很多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在發産品的時候都會承諾很高的預期,盡管在協議最後有一小行字會提示風險,盈虧自負,但所承諾的高預期很難實現則是财富管理面對的嚴峻問題。今天的股權資金管理、固定收益管理、境外投資包括保險投資都基本上觸及了市場發展的某個階段,問題與風險并存。盡管行業總是充滿信心,“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但一定要把風險意識上升到收益預期之上,這是資産配置的重中之重。

(攝影謝雲)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