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産業升級怎麼走?如何應對存量與增量

産業升級怎麼走?如何應對存量與增量

時間:2024-10-28 01:58:46

主持人:國家開發銀行行務委員、本屆獨立評審團專家郭濂

對話貴賓:濟南聖通環保技術有限公司(2013“十大綠色創新企業”)董事長李全修

南京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5“十大綠色創新企業”)董事長胡國祥

首都經貿大學教授、産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連續六屆50評委專家團評委陳及

中城特色小鎮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夏

國際金融公司高級項目官員、高級氣候變化融資技術專家,本屆50評委專家團評委張殿軍

澳銀資本北京公司總經理王迪

郭濂:我們先請兩位企業老總就産業轉型問題以及對産業增量和存量談一下各自的看法。

李全修:我們在10年創業過程中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農村的存量資源非常豐富,而農村的産業轉型升級實際上并不缺技術,缺的是技術的組合重組。農村問題、農業問題、農民問題,關系到每個人的身體健康,隻有把這三個問題解決了,才能解決人的身體健康問題。也就是說,讓土壤、水、空氣更安全,生态環境更好,才能解決大家關心的生态安全問題和品質安全問題。從這個層面來講,基于多年來對農業的深度體驗和我們自己的創新研發,我個人認為,技術不是問題,缺的是三大塊,第一,技術的組合,生成一條全産業鍊,如果不能生成一條全産業鍊,單打獨鬥,任何一家都做不成。第二,需要資本,資本從哪裡來,現在社會上說不缺資本,但是農村、農業、農民缺資本,在這個領域,我個人恰恰認為在這個領域可以淘金,有很多金礦可以挖。第三,人才從哪裡來?農村缺人,如何實現人才由城市向農村回流。正是基于技術組合,資本和人才的流動,我們設計了一個路徑,把中醫藥農業産業和鄉村振興緊密結合,這是我們做的亮點。因為我們公司一直緻力于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和營養問題,解決藥品的安全問題,過去沒有形成系統的全産業鍊的融合,現在我們發現有這樣的路可以走通。我關心一個問題,圍繞農村、農民、農業,完成鄉村振興,完成産業落地,實現人才回流,對我們公司而言,前端産業技術組合如何盈利、如何做好閉環管理、怎麼讓農民賺錢、怎麼讓生态宜居,這個已經基本實現。我們現在這兩大塊需要對接,通過村鎮銀行實現對接,農村有大量的金礦,足以支持金融的回報率,但是沒有人做,我們想做但沒有金融資質。如何解決農村金融的最後一公裡問題,也就是說村鎮銀行能把錢貸給農民,解決農民貸款的問題,農民是有還款能力的,如何設計這個路徑,是需要金融人才的。

國家開發銀行行務委員、本屆獨立評審團專家郭濂

濟南聖通環保技術有限公司(2013“十大綠色創新企業”)董事長李全修胡國祥:我們南京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新能源發電站,我們現在與國家電網、位于高新區的集團組成一個新的新能源微電網電站團隊。我們這個新能源微電網發電站,從中國目前發展現狀來看是領先的技術。光伏、風電中國技術與産能都做到了全球第一,但是我們實際應用的消納和投資成本的回收還存在很大差距。針對這個現象,我們做新能源要用多能互補微電網的方案去解決消納問題。微電網對新能源來講,是一個新的技術方案,增量電力怎麼跟投資回報節點結合,就是我們要找的閉環節點;這個找不準,投資風險就大,我們就找增量的資源。最近在重慶找到了油改電,如何把小水電的利用用電替代,這是微電網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山西的瓦斯氣,瓦斯氣如何用起來也是微電網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國家最近在搞鄉村扶貧、鄉村振興戰略,新能源電力如何與農業的存量資源結合,這也有非常大的空間。舉個例子,我們最近在河北石家莊地區準備投一個微電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項目,比如說核桃,在某一地區的核桃存量非常大,幾十萬噸,新能源和核桃的關系怎麼組合起來?從核桃再到幹核桃到核桃油,如果不做新能源它也有,而如果做了新能源,多能互補以後,跟一二三産業融合以後,經濟附加值就高了。現在很多地方指望國家補貼,指望電網公司全額收掉,這其中很多麻煩事,而如果和産業鍊結合起來做新能源就不一樣了。我們這個項目,今年下半年要幹成3000噸的核桃,這樣對接之後,我們的收益就有保障了,整個收益會超過1.5元/KWh,這個錢一定是和産業鍊接上的結果,是熱、電、冷三聯供能源供給的結果。比如說我們可以投資微電網,比如說李總的中醫藥産業,我投微電網,你把産業那塊做好,但要能保證持續性的電力收益。我們目前主要是做微電網發電站,把增量的電力和存量的資源融合起來,形成新的投資回報節點,創造新的投資收益。

陳及:怎麼調整存量和增量的關系是非常複雜的問題。因為在中國,經濟發展到這個階段,不管你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你都需要轉型,你要不轉型的話,在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你的競争力是在逐漸下降的。大家都看到了,中國各項要素成本等都在快速上升,在全球競争力裡處在不利的地位,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人口紅利沒有了,别的國家低成本優勢體現出來了。但是轉型又涉及到存量和增量調整的關系,我們的轉型現在主要是政府倡導、政府推動,但是我們看到政府倡導、政府推動後,很多轉型帶來的存量比較大,比如說新能源的産業,包括電動車的産業,都需要轉型升級,否則,接着就會造成了嚴重的産能過剩,比如變成存量以後一地雞毛,很多企業掙不到錢,很多企業拿着大量補貼,最後跑掉了。怎麼轉?用什麼方式轉?這是需要深思的。若政府一刀切地推動各項優惠政策的支持,包括退稅,補貼,新增的增量則快速變成存量,改變了市場的競争态勢,很有希望的朝陽行業也跟着走。存量和增量之間的關系,包括創新轉型,要創造性毀滅,不毀滅舊的很難有新的。怎麼在這個過程中積累更多的财富?怎麼能夠通過我們的轉型增強競争力?怎麼通過深化改革,在政府的支持下,通過市場化方式去推動企業有質量、有效率、可持續地轉型?在存量和增量的關系上避免這種毀滅的代價,這是中國經濟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南京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5“十大綠色創新企業”)董事長胡國祥

首都經貿大學教授、産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連續六屆50評委專家團評委陳及張夏:在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開發銀行、光大銀行、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中國城鎮化促進會等六部門對特色小鎮建設提出一個千城千鎮工程的實施規劃,開創了特色小鎮創建的可行的路子。真正要解決中國農民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要到農村去,産業怎麼在鄉村振興裡找到一個很好的定位。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習總書記要求的第一條就是産業振興。鄉村振興靠什麼?還是靠我們真正的農民,還有李總和胡總這樣有情懷的企業家進入到農村一線做。最重要的是到農村去,真正當農民,和土地親近。現在農村的情況大家很清楚,留守的都是老幼病殘,凡是有勞動能力的農民全部進城了,我們做特色小鎮就是希望農民能回去,不僅要回去,還要安居樂業,能夠融入到當地的特色小鎮中去。靠什麼安居樂業呢?也就是産業。我希望有情懷的企業家,把你的産業打造好,你要做鄉村振興,先把你的産業振興做好。産業怎麼和農村結合,我們全國有很多特色小鎮,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千城千鎮”工程,就是由一千個企業和一千個鄉鎮結對子做特色小鎮,有别于挂牌子的特色小鎮,都是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創建模式,還是具有生命力的。大家都是做金融的高手,你們可以考慮解決特色小鎮發展的資金問題,2017年12月,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發文,規範特色小鎮建設。現在有一些地方政府負債做的特色小鎮以及一些面子工程,建設發展遇到困難,特色小鎮建設産業定位不好,資金鍊又斷了,這是一個大問題。再比如,我們現在做特色小鎮沒有環評标準,污水怎麼處理?垃圾怎麼處理?我也希望各位專家和企業家跟我們對接也可以,直接走到農村也可以。現在農村土地政策越來越好,望企業家真正走到農村去,一個企業,一個很好的産業,就可以解救一方農民。

郭濂:下面有請各位專家、投資人就兩位企業老總提出的問題發表建議。

張殿軍:銀行有錢,企業發展需要資金,怎麼把這兩個對接起來,如何把這兩個互不認識的機構對接起來,讓他們能夠對上話,能夠獲得融資或者提供融資。我評估過很多很多中國的項目,還有其他國家的項目。第一,我所理解存量産業的項目,一定要提高它的效率,如果不提高效率,不去降低成本,企業就沒有競争力,肯定會在同業競争中死掉,存量的客戶要解決怎麼通過技術升級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損耗,提高能源使用水平等問題,否則你無法跟行業裡先進的企業競争、跟同業競争。所以一定要把企業做好,這是存量應該要做的事情。新建或改建項目,我也看過很多,對這類企業,你要知道用什麼樣的技術改造,生産線的規模。現在的生産技術,你的管理水平,如果采用過時淘汰的技術,銀行是不會提供融資的,所以你要把自己做好。第二,對于增量,對于新的項目必須判斷它是否能夠有非常好的前景,我可以跟大家舉個例子。手機屏幕的玻璃,幾乎100%是進口的,最近我看過中國國内的一家企業,已經建好生産線,正在進行生産測試,可生産出高質量的玻璃,将來替代美國産品,這種企業我覺得是新增項目的典範,一定要考慮你的項目,是不是有廣闊市場,以及先進性。

中城特色小鎮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夏

國際金融公司高級項目官員、高級氣候變化融資技術專家,本屆50評委專家團評委張殿軍王迪:我們是一家有20年曆史的VC,是早期的風險投資機構。談到存量和增量的問題,我們更多關注的不是存量,可能也不是增量,而是變量,也就是說一些新技術的應用,這些技術的應用帶來商業模式的變革,出現了一些新的産業,一些新的業态。

李全修:剛才的問題已經交流了,現在産業存量,資金存量,技術存量,這個都是足夠的,問題是商業模式組合,如何讓農民、讓企業、讓參與的各方賺錢?考慮問題的時候不要隻考慮讓自己賺錢,要先考慮讓合作夥伴賺錢。如何讓金融機構賺錢,減少金融機構的風險,最後讓金融機構放心,把錢拿出去,農民才能獲得關鍵的資本,有了資本才能把存量資源轉化成錢。有了錢,才能用得起技術,農村進入了最後一公裡,解決的是存量的問題,一個合作夥伴的關系,農村能源的解決方案,我想問張殿軍先生一個問題,農村有一個大的問題,農村的用氣環境和昂貴的天然氣價格,IFC在規劃農村煤改氣方面有沒有哪些具體的解決方案?

張殿軍:我們還沒有做農村的煤改氣,我們做過城市的煤改氣,是為了減少城市霧霾問題。農村的煤改氣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農村要是挺大一片,就叫小城鎮了。農村是10家、20家、50家,我要建立一套管網送到那兒,不劃算。如果我在那兒來一個LNG,給那來一個罐,這有可能。氣源問題我覺得對農村不太适宜。習主席說過,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因地制宜。我也生在農村,對農民有感情,農村有好多好多稭稈,一個村或者幾個村,把這些稭稈壓縮成顆粒,就容易運輸了,就可以好好利用了。再一個還有太陽能資源。燃氣推廣不能一刀切,如果跟城市接近的地方可以做。另外,農村發展一定要可持續,讓農民掙錢,他有錢了,第一會種植更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他掙錢了,才有錢還金融機構的資金,所以一定要可持續,否則一方掙錢了,另一方說我沒掙錢,這也是不可持續的。

胡國祥:今天的金融機構比較多,我們是做企業的,企業要想發展壯大,按照鄉村振興戰略,我們要投入這個項目缺少資金,金融機構在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特别是三大産業融合怎麼發揮作用?我們作為企業,要執行三大産業融合,要創造附加值,我們是投資電力的,電力投資以後,農村存量的三大經濟,比如說核桃項目,你不投它也有,如何提高它的附加值,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金融機構有什麼具體的要求,怎麼樣做好風控?

張殿軍:您說的三大産業融合,這是我們國家的戰略,我們也要讓農民富起來,農村七億到八億的農民也要富起來。政策我們都要考慮,這是國家的發展方向,但是金融機構要掙錢,要可持續發展,像我們機構,我們不以盈利為唯一目的,還要考慮可持續發展,對于一個行業或企業,如果完全靠政府補貼才能生存,是沒有前途的,一定要通過自己的技術進步,把自己做好,提高競争力。國家的政策隻是開辟了一片市場,前期的補貼是讓你起步,後期如果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不做技術進步,肯定會死掉的,這是一個。

再一個,講到三大産業怎麼同時發展,我舉個例子說明,大家知道地上光伏電站,如果在光伏組件下面的地上搞農業生産,同一片土地有兩項收益。馬鞍山農商銀行為安徽宿州的光伏發電與油牡丹耦合生産項目提供了融資,光伏闆下面種植油牡丹,牡丹籽可提煉出牡丹油,富含α-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這個對人體大腦非常好。這個油除了做保健産品,将來還可以上餐桌,替代國外進口的橄榄油,而且效果也比正常的橄榄油的營養價值高,一産二産就很好融合起來了。所以将來的發展,一定要考慮如何高效地利用現有的條件。李總和胡總二位分别是做農業和能源的,看看能不能結合起來,讓一片土地帶來兩份産出。

王迪:張總講他們機構是不以盈利為目的,更多關注社會信息,我們澳銀資本是一家純商業的VC機構,我們最高的原則就是幫大股東掙錢,如果連續兩年不能幫助股東掙錢,第三年大家就見不到我了,這是我們的最高原則。但是并不是說我們不做公益的事情,不做社會性的事情。我們看項目,第一個看團隊,我們非常關注均衡性,核心創始人是不是同時具備技術和商業的素質,如果沒有的話,團隊其他人員能不能補充?第二個就是看現金流,不管是政府的補貼,還是銀行的貸款,各種各樣途徑的融資,企業的現金流一定要安全。第三看企業成長性,這個行業或者項目是什麼樣的趨勢,這樣的趨勢裡也有機會在,就是這個項目本身的成長性。對業務發展的判斷,是有很多判斷标準的。(攝影杜秋)

澳銀資本北京公司總經理王迪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