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定向降息非小微融資難良方

定向降息非小微融資難良方

時間:2024-10-28 09:10:24

中國小微企業融資來自于正規金融機構和民間融資的比例大緻為6:4,表明目前國内至少40%的小微融資能承受高利率,融資渠道對其更為重要。因此,央行定向降息可能并非是解決這部分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最佳方式。

2008年至今,中國開始逐步進入存量經濟模式,行業龍頭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發展受限的難題愈加突出。為此,政府緻力于通過減費讓利、信貸傾斜等多種政策來改善小微企業的發展環境。但小微企業仍面臨諸多發展困境,銀行也陷入小微業務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兩難中不能自拔。

小微授信統計标準各異

對小微企業而言,由于因行業而異,首先面臨如何劃分的問題。根據銀監會于2011年發布的《中國銀監會關于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金融機構服務的小企業,暫以《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标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号)的小企業定義為準,具體标準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産總額等指标進行劃分。

在現實操作中,小微企業授信包括多種統計口徑。從銀監會的統計口徑來看,小企業授信泛指銀行對單戶授信總額500萬元(含)以下和企業資産總額1000萬元(含)以下,或授信總額500萬元(含)以下和企業年銷售額3000萬元(含)以下的企業、各類從事經營活動的法人組織和個體經營戶的授信。目前,銀監會統計的小微信貸包括了小型企業貸款、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小微企業主貸款。

從央行的統計口徑來看,對小微企業發放的貸款是嚴格按照工信部等四部委發布的《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标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号)劃定的,并不包括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

從商業銀行内部的統計口徑來看,也存在多種标準。在貸款統計時,金融機構一般會按照工信部等四部委發布的對企業的劃型标準在信貸管理系統中設定參數,客戶經理錄入信息時企業會被自動進行劃型分類。比如工商銀行會将綜合授信額度3000萬元以下的企業按照小企業來管理;有些銀行在統計時會加上個人經營貸款。

正是由于對小微企業的統計口徑不一,導緻政策在精準調控上有一定的難度。一方面,按照銀監會的考核體系,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的小微企業貸款需按季度考核,小微貸款餘額=小型企業貸款餘額+微型企業貸款餘額+個體工商戶貸款餘額+小微企業主貸款餘額。具體要求如下:

首先,商業銀行應在有效提高貸款增量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小微企業“三個不低于”: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小微企業貸款戶數不低于上年同期戶數,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其次,2018年,商業銀行以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含)的小微企業貸款為考核重點,努力實現“兩增兩控”:“兩增”即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含)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同比增速,有貸款餘額的戶數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兩控”即合理控制小微企業貸款資産質量水平和貸款綜合成本(包括利率和相關服務收費)水平。

另一方面,央行定向降準的考核标準為:第一,2014年6月16日,央行實施定向降準的對象為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和增量達到一定要求的商業銀行,此處的小微貸款為央行口徑+個人經營性貸款。第二,2017年9月30日,央行将定向降準政策考核範圍由現行的小微企業貸款和涉農貸款調整為普惠金融領域貸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包括:單戶授信小于500萬元的小型企業貸款、單戶授信小于500萬元的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農戶生産經營貸款、創業擔保(下崗失業人員)貸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消費貸款和助學貸款。上述貸款數據采用人民銀行調查統計部門統一口徑的統計數據。

在銀保監會、央行、商業銀行内部對小微企業貸款的統計口徑不完全一緻的情形下,商業銀行在實際開展信貸業務的過程中可能會無所适從。

小微企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有目共睹,小微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根據國務院網站披露的數據,截至2017年7月末,中國小微企業名錄收錄的小微企業已達7328.1萬戶。其中,企業2327.8萬戶,占國内企業總數的82.5%;個體工商戶5000.3萬戶,占國内個體工商戶總數的80.9%。根據安信證券的測算,2017年,小微企業對GDP的貢獻度如下:

首先,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于2015年的調查數據,使用收入法核算出2014年中國小微企業對GDP的貢獻度為30%。

其次,假設小微企業創造的财富近似等于其融資規模的增速。根據央行網站披露的數據,小微企業通過正規金融機構融資占比為60%,因此,我們可以近似地認為,2014-2017年,小微企業創造财富的複合增速為銀監會公布的2015年一季度至2018年一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貸款餘額的複合增速,即為14.02%。由此,我們可以大緻測算出2017年小微企業對GDP的貢獻度為34.2%。

除了對GDP的貢獻度外,小微企業還是吸納就業的重要主體。小微企業在促進就業方面有着突出的貢獻,是新增就業崗位的主要吸納器。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抽樣調查顯示,每戶小型企業能帶動8人就業,一戶個體工商戶能帶動2.8人就業。

與大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對就業人員的要求較低,并且相同的資金投入,對就業人員需求更大。随着大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上企業的優化重組,能提供的新就業崗位将越來越有限,勞動密集型的特征正在迅速淡化。而集中在輕工業和服務業的小微企業,成為新成長勞動力就業和失業人員再就業的主要途徑。

此外,小微企業還是創新的重要源泉。小微企業體制機制相對更加靈活,創新能力較強。全國工商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小微企業完成新産品開發占比80%,完成專利占比65%。

政策利好卻面臨發展困境

近年來,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小微貸款餘額穩步增長,占金融機構貸款餘額的比重在25%左右。銀監會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的平均增速,并在年初單列全年小微信貸計劃,執行過程中不得擠占、挪用。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從2015年一季度末的21.4萬億元增長至2018年一季度末的31.8萬億元,占金融機構總貸款餘額的25%左右。

國有行仍是服務小微企業的主力,農商行、城商行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一方面,國有行作為中國金融系統的基石,一直踐行着服務于實體經濟的理念。2015年至今,國有行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均比較大,其小微貸款餘額占貸款總額的比例平均為14.29%,占商業銀行小微貸款的比重維持在30%以上。

另一方面,我們從最直觀的數據對比可以發現,2015年一季度末,國有行、城商行、農商行小微貸款餘額占商業銀行全部小微貸款餘額的比例分别為35.02%、20.13%、20.74%,而到了2018年一季度末,占比變為31.12%、23.19%、26.34%,城商行和農商行的占比明顯提升。

農商行、城商行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速遠高于其他銀行,外資行在小微領域開始加速布局。一方面,2016年一季度至今,和其他銀行相比,農商行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速最快,城商行其次。城商行與農商行服務小微企業會事半功倍,因為它們深耕當地市場,銀行員工多是本地人,在地方習俗、企業維護、政府關系等方面的優勢相對明顯。

另一方面,我們也注意到,外資行的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速在不斷提升。外資行在國内業務的定位更多是母公司全球業務的補充,在中國,由于受到資本金的限制,并面臨網點的約束,在争奪行業領先的大型民營企業時,與中資銀行相比并無優勢。因此,外資行必須采取基于風險的定價方式,利用母公司相關的技術和能力,發展小微業務。像彙豐、渣打等外資行在2014年開始便将小微業務作為突破口,尋求更大的市場機會。

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說,開展小微業務也将獲得政策支持。監管層為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授信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優惠的政策措施,具體來看,包括:提高小微貸款不良率的容忍度,銀監會允許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高出全行各項貸款不良率年度目标2個百分點以内(含);商業銀行發行小微金融專項債用于支持小微企業,該債項所對應的小微企業貸款在計算“小型微型企業調整後存貸比”時,可在分子項中予以扣除;小微貸款在權重法下适用75%的優惠風險權重;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對金融機構向農戶、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放小額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金融機構與小型企業、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

盡管有諸多政策支持,但小微企業實際上仍面臨着融資難、融資的可得性差、融資渠道單一等一系列困難。小微企業融資難是由其資質禀賦決定的,這不僅是中國面臨的問題,也是世界其他國家的通病。一方面,中國是以銀行信貸為主的間接融資體系,銀行資産投放時的風險偏好相對較低,特别是在經濟下行期,往往還會惜貸,隻會選擇對大型優質企業放貸,而拒絕小微企業的貸款申請。

另一方面,中國小微企業整體存續時間要低于國外,且在初創期獲得貸款的難度非常大。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披露的數據,美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8年左右,日本為12年左右,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3年左右,成立3年後的小微企業還正常營業的約占三分之一。而小微企業平均在成立4年零4個月後才第一次獲得貸款,也就是說,小微企業必須熬過“死亡期”之後,才能獲得貸款。

在目前商業銀行信貸額度受到資本約束、央行管控以及MPA考核的情況下,實體經濟對資金的需求往往會大于銀行體系的資金供給,信貸是比較稀缺的資源。在信貸投放時,銀行作為理性經濟人會充分考慮收益和風險的匹配:以往央企、國企、地方融資平台具有政府隐性背書的優勢,獲得銀行融資的難度最低,其次是大型民營企業、上市公司等,最難的是中小微企業。而症結在于目前融資供給的結構性問題和部分實體部門的“剛性兌付”,因此,單純通過商業銀行體系或者貨币政策工具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可能存在一定的瓶頸。

除了融資難,融資貴也是小微企業貸款繞不過去的話題。根據資本資産定價模型,資産收益率=無風險利率+風險溢價,和大中型企業相比,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風險溢價要求會更高。央企融資可能給予的是基準利率,但小微企業可能要上浮50%才能申請到貸款,部分企業即便願意承擔顯著上浮的融資成本,仍然無法獲得銀行貸款。

換個角度思考,小微企業由于缺少抵押物,銀行對其惜貸似乎很合理,但問題是為什麼民間融資體系(如小額貸款公司、民間借貸、網絡借貸等)卻敢于放貸?小微企業面對民間融資體系10%以上的利率為什麼還要貸?

這是因為民間融資體系的資金風險偏好較高,能夠承受較高的風險。不同于正規金融機構,民間融資體系的資金來源渠道相對有限,必須以較高的收益率吸引資金,小微借款人通過這種渠道融資的資金成本也就相對更高了。以網絡借貸P2P為例,陸金所最新發行的一期慧盈-安e+産品的期望年化收益率達8.4%,如果再加上平台的服務費等業務成本,債務人最終借款的利率至少也要10%以上。

究其根源,小微企業融資“貴”隻是表象,融資難才是核心問題。根據人民銀行官網披露的易綱行長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2018)”上的主旨演講,中國小微企業融資來自于正規金融機構和民間融資的比例大緻為6:4,但台灣地區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接近7:3,與金融市場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正規金融機構在小微企業融資中的占比還有明顯的提升空間。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目前國内至少40%的小微融資是能夠承受高利率的,央行通過定向降息的方式可能并不能解決這部分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對這40%的融資來說,融資渠道(或者說能融到資金)更為重要,融資成本反而是次要的。

此外,小微企業融資難還與營商環境有關,而目前的營商環境亟待持續改善。小微企業的營商環境需要政府機構的協力維護,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與工商部門、稅務部門、社保部門、環保部門、勞動部門等政府機構打交道,而各地政府部門在行政審批、辦事流程、服務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總體來看,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更加市場化,規則更加透明,營商環境要優于中西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在服務小微企業的過程中需要思考如何降低制度性成本,促進小微企業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

銀行小微業務的兩難選擇

對銀行而言,開展小微業務也面臨現實的困難,獲客難、單體服務成本較高就是主要的問題。小微金融更像是零售業務,大部分銀行也将其劃歸到零售條線進行管理,對銀行客戶經理來說,開展業務過程中存在以下障礙:

首先,單筆小微貸款金額小,期限短,需要采取批量獲客的模式。作為客戶經理,可能維護一家大型企業就能完成其考核指标,但若是服務小微企業,則可能需要50家才能達标。因此,從業務人員的角度出發,做小微業務的性價比确實不高,如何通過批量、場景模式進行獲客,是銀行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其次,小微貸款和個人消費貸款類似,存款派生能力較弱,是比較消耗信貸資源的。客戶經理發放一筆500萬元的小微貸款,平均存款留存率可能僅為10%,則該筆業務派生的存款僅為50萬元。因此,站在銀行的角度來看,需要發放十筆類似的貸款,才能再派生出500萬元可放貸資源;如何通過資産業務拓展小微的負債業務,是銀行在産品設計方面需要思考的問題。

而且,信息不對稱造成銀行對小微貸款定價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大企業相比,小微企業沒有透明以及可持續的财務信息,公開市場可查詢的資料較少,辦公地點存在頻繁變動的可能性,對于銀行信貸人員來說,很難通過簡單的對企業人員的訪談來識别風險,使得銀行對小微貸款的定價比較困難,定價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全國性的小微數據庫建設尚不完善,銀行獲取信息的成本太高。國内銀行對小微企業授信采取關注“三品三表”的方式,三品即企業主人品、産品、可抵押物品;三表即電表、水表、稅表等。但這部分數據的可信度仍然存疑,且獲取這些信息的成本相對其單筆業務的收益較大。

以美國為例,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便成立了扶持中小企業的官方機構——美國聯邦中小企業局,一方面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包括融資和業務咨詢,另一方面還要負責建立全國性的小微企業數據庫,随時觀測小微企業信用狀況,減少信息不對稱,對銀行貸款的定價有極大的幫助。

另一方面,由于小微企業可用的抵押物較少,基本是單純信用借款,導緻銀行的風險敞口較大。銀行作為信用中介,賺取不同信用主體融資的利差,但由于目前中國企業征信系統建設尚不健全,銀行為了規避風險,往往會要求借款機構提供不同形式的抵押。

以工商銀行為例,其提供了對小微企業9種類型的貸款産品,其中,7種類型的産品需要房産抵押、金融資産抵押或銀行準入的擔保公司擔保。而另外兩種類型的産品可以是純信用類,但金額較小,單筆200萬-500萬元,且期限最長不能超過1年,除了供小微企業臨時周轉之用外,對其中長期項目建設或者經營并無太大的幫助。

此外,小微不良貸款的處置途徑不順暢,也是困擾小微業務發展的障礙。根據人民銀行官網披露的易綱行長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2018)”上的主旨演講,截至2018年3月末,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為2.75%,比大型企業高1.7個百分點。雖然銀保監會鼓勵銀行提高對小微不良貸款的容忍度,并允許銀行将全口徑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控制在不超過自身各項貸款不良率2個百分點的水平,但對小微不良貸款并未給予順暢的處置途徑。

這種處置途徑的不順暢主要表現為個人經營性不良貸款不得批量轉讓。根據《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轉讓管理辦法》的規定,以個人為借款主體的各類不良貸款不得批量轉讓,該規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業銀行開展零售不良資産轉讓的手段和渠道,影響了商業銀行發展小微業務的能力。

此外,小微不良貸款核銷政策與稅務處理政策存在較大的差異。一方面,從小微不良貸款的核銷政策來看,财政部于2017年9月頒發了《金融企業呆賬核銷管理辦法(2017版)》,與前些年的政策相比,新規大幅放寬了小微貸款呆賬核銷的認定條件,并且上調了自主核銷金額的标準,給予銀行更大的優惠政策。

另一方面,從呆賬核銷損失的稅前扣除政策來看,國家稅務總局于2015年頒發了《關于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稅前扣除問題的公告》,規定中小企業貸款逾期1年以上,經追索無法收回,應依據中小企業貸款分類證明,按規定計算确認貸款損失進行稅前扣除:

1.單戶貸款餘額不超過300萬元(含300萬元)的,應依據向借款人和擔保人的有關原始追索記錄(包括司法追索、電話追索、信件追索和上門追索等原始記錄之一,并由經辦人和負責人共同簽章确認),計算确認損失進行稅前扣除。

2.單戶貸款餘額超過300萬元至1000萬元(含1000萬元)的,應依據有關原始追索記錄(應當包括司法追索記錄,并由經辦人和負責人共同簽章确認),計算确認損失進行稅前扣除。

3.單戶貸款餘額超過1000萬元的,仍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産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号)有關規定計算确認損失進行稅前扣除。

通過對比财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的政策,我們發現商業銀行對小微不良貸款核銷時面臨如下現實性難題:

1.按照财政部的規定,商業銀行大量小微不良貸款達到核銷條件(因為放寬了核銷标準),這部分貸款按照規定也必須要核銷,銀行不得瞞報,這為銀行降低不良率提供了便利渠道;但稅務局規定的可稅前扣除優惠措施比财政部的規定更加嚴格,如逾期時間和追償時間的差異等。

2.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銀行若已經向稅務局申報小微不良貸款核銷損失并在稅前扣除,稅務部門後續檢查過程中發現其并不符合稅前扣除政策,會要求銀行補繳所得稅,并交納滞納金。

3.上述政策的不一緻,可能會導緻銀行雖然加大了對小微不良貸款的核銷處置力度,但由此帶來的大量核銷損失按照稅務局的規定無法進行稅前扣除,無法享受稅收優惠,從而降低了銀行對小微企業放貸的動力。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