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ST 華信難兜底

*ST 華信難兜底

時間:2024-10-28 06:53:12

保理、證券和财務公司,本是華信國際集團的三駕馬車,但泡沫難以持續,保理業務爆雷後,*ST華信再難兜底。

2017年8月,筆者在《證券市場周刊》發表了一篇文章《壞賬準備,财務人員的良心賬》,介紹壞賬準備這個财務概念的時候,用華信國際(002018.SZ)做了反面教材。當時我采用了大數據的思路進行數據對比,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壞賬準備指标最可疑的就是華信國際,公司當時三項債權占總資産的比例高達83.95%,但平均壞賬率隻有0.31%。

繼續深挖下去,發現公司通過保理業務,收購了數十億别人的應收賬款,然後以應收賬款賬齡不足六個月為由,不計提壞賬準備。我覺得這種操作是不合理的,存在着巨大的風險。果不其然,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顯示,公司存在大量逾期的應收款項,公司可供經營活動支出的貨币資金嚴重短缺;公司保理業務應收賬款逾期餘額為14.68億元,轉口業務應收賬款逾期餘額為10.19億元,保理業務應收利息逾期餘額約為0.18億元;華信國際合并流動負債餘額33.32億元,由于華信國際資金緊張,無力兌付到期債務。

公司證券簡稱此後披星,成為“*ST華信”。

保理業務惹的禍

在2018年半年報中,保理業務繼續成為拖累。

半年報顯示這半年經營慘淡:報告期内,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8.27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90.75%,實現營業利潤-6.35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88.53%,實現利潤總額-6.37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88.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8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83.98%。

在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6.8億元的背後,僅資産減值損失就達到6.13億元。這些減值,基本都來自保理業務逾期導緻計提的壞賬準備。

作為一種新興的融資手段,保理業務本是國際上比較受歡迎的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方式之一。但是筆者發現,自2016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直接或間接從事保理業務的越來越多,并且真正的目的并非是提高資金周轉效率,而是“甩包袱”。

由于A股對上市公司的淨利潤有着較高的要求,不得連續三年虧損,因此許多掙紮在虧損邊緣的上市公司對盈餘管理非常重視。尤其是應收款比較多的企業,面臨着壞賬準備嚴重影響利潤的境地。聰明的财務工作者把視線轉移到了保理業務上,把大量的應收款轉手賣掉,這樣就無需計提壞賬準備了,從而确保上市公司的利潤表好看。

*ST華信則是反其道而行,上市公司依托全資子公司華信保理直接從事保理業務,大量收購來曆不明的應收款,很可能是關聯企業不良債權的轉移。因為董事會在2017年年報上聲稱:外部審計機構針對公司的關聯方及關聯交易沒有形成明确的審計結論。事實證明,這些應收款的質地極差,從2017年起,開始出現大量的逾期。

據大生農業集團旗下的大生農業金融發行文件中稱,2016年公司保理業務中約有40%的質押應收賬款對手方是上海華信,以上海華信作為開展保理業務的核心公司。

大生農業集團官網在2018年3月發布過一則公告,稱法人代表蘭華升已于2016年7月正式辭去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獨立董事職務。據“企查查”,蘭華升曾任福建華信商業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後者則是上海華信國際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也就是說,盡管*ST華信國際的半年報上隻字未提大生農業,但兩者其實是實質上的關聯方。這些保理業務均為關聯方交易。

要想搞清楚*ST華信收購這些不良債權的原因,還需要對其他幾家兄弟公司有所了解。

華信證券半年巨虧

最近證監會公布了2018年98家證券公司分類結果,除去新增3家券商,95家可比券商中有24家券商評級上調,24家慘遭降級,47家維持原有評級不變。其中,華信證券連降5級,成為券商評級距今9年以來唯一一家D類券商。

華信證券的母公司是上海華信國際集團,而華信國際正是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華信證券的業績,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也是息息相關的。

據公開數據,華信證券2018年上半年虧損80億元,日均虧錢超過4000萬元。總資産從年初的205.7億元驟減到40.62億元,它是如何做到的?

據華信證券主動披露的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産97.41億元,長期股權投資30億元。由于營收忽略不計,因此很可能是2018年上半年公司的投資收益為巨額負數,負數的原因就是這上百億的長短期投資。

審計華信證券的會計師事務所是上會會計師事務所,與上市公司華信國際的事務所是同一家,這家事務所對華信證券也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而形成無法表示意見的基礎與華信國際的審計報告如出一轍:一是存放在财務公司的資金可能無法收回;二是關聯方及其關聯交易的完整性。

華信證券公布的年報比較簡單,沒有列出具體的關聯交易,不過從資産負債表項目來看,應收款項餘額合計隻有5418萬元,遠不如合計上百億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産和長期股權投資。根據審計的重要性原則,我們不妨猜測,後者作為無法識别的關聯方的可能性較大。因為這些股權實質上是關聯方投資,又在2018年半年報中發生了巨額的減值,所以購買這些股權的時候,很可能是關聯方不良股權的轉移。

有證據嗎?我們從公司的産品中能找到蛛絲馬迹。

2018年4月,華信證券發布了一則公告,《關于華信證券穩進增強1号X4份額的公告》,表示這項2.4億元本金的資管計劃已經違約。借款方正是剛才提到的實質性的關聯公司:大生農業集團,到期無法償還本息。而違約的資管計劃,體現在華信證券的報表上,就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産,這些違約款最終成為2018年華信證券的半年報虧損的一部分。

華信财務公司的疑問

為了統籌使用資金,許多集團型的企業成立了财務公司。如貴州茅台财務公司,非常高效地使用資金,半年利息收入就高達18.2億元,僅此一項收益就遠超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淨利潤。

在華信證券的審計報告裡,事務所認為,截至2017年12月31日,華信證券存放在上海華信國際集團财務有限責任公司的存款餘額為人民币16億元。華信證券子公司華信資本之聯營企業上海新絲路華信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截至2017年12月31日,存放于華信财務公司的存款餘額為28.9億元,根據2018年3月30日新絲路基金合夥人會議決議,其中18.9億元的存放華信财務公司存款歸屬于華信資本。

截至審計報告日,華信财務公司面臨重大流動性風險,導緻其成員單位在華信财務公司的存款兌付困難,無法保證上述存款的支取。

存在自己财務公司的錢出現兌付困難的情況,還是頭一次聽說。華信國際集團究竟是玩的哪一出?

任性的半年報

在*ST華信的半年報中,也有許多讓人哭笑不得的内容。

半年報稱,行業方面,由于近年來新能源行業的不斷發展,對石油等傳統能源行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新能源汽車的不斷發展,對汽油等消費需求有一定的減少。

而事實情況是,雖然新能源車在發展,但汽油的産銷量依舊在增長。據中商産業研究院數據庫顯示,1至7月份,中國成品油産量21376萬噸,同比增長8.8%;成品油表觀消費量18549萬噸,同比增長5.8%,其中汽油、柴油分别增長6%、4.7%。

分析客戶原因的時候,半年報的措辭就顯得十分任性:部分客戶暫停了業務合作,恢複老客戶客觀上需要一段過程,而開發新客戶勢必需要更長的時間,亦存在一定的風險。市場波動的風險随時存在,如不做單邊貿易,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風險,但風險和收益是相互的,低風險也意味着不會有大的收益。

短短一年的時間,公司的主營業務開始呈現斷崖式下滑,這一切的根源并非是2017年後才出了問題,而是公司之前的業績本來就是存疑的。

以近年來的半年報為例,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常年為負數。以2013年-2017年五年來的年報數據為依據計算,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累計為-25億元。

公司銷售出去的商品并沒有都收到現金,如果是大客戶偶爾為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常年如此,那就幾乎可以肯定在财報上做了處理。

比如把商品賒銷給實質上的關聯方(甚至做一筆虛假交易),實現了收入和利潤,但因為沒收到現金,增加了應收賬款,由于公司同時從事保理業務,等到保理業務逾期的時候,一并核銷掉。

對此,事務所的審計報告裡也有比較明确的傾向性意見:無法确定關聯方及其關聯交易的完整性。

綜上所述,上海華信國際集團通過旗下華信國際、華信證券和華信财務公司,分别收購不良債權、收購不良股權以及占用整個集團的資金,實現了劣質資産轉移和資金集中使用的效果,最終肥皂泡無法長期持續下去,從而戴上了ST的帽子。這是一堂生動的上市公司作弊展示課,還有多少上市公司利用這些手段來欺騙投資者呢?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聲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