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吾鄉醬茄子

吾鄉醬茄子

時間:2024-10-28 02:39:54

吾鄉醬茄子始于清末,盛于民國,老縣城的義和恒商号以醬茄子為招牌,其産品遠近馳名,行銷魯地,遠至東北。

吾鄉縣城西關有一味小吃,叫醬茄子,是非常叫好的。倘若以為醬茄子就是醬油腌茄子,或者面醬燒茄子,那就錯了。西關醬茄子的主要食材是鮮茄、曲面和精鹽,其釀制秘訣,一是食材要精,鮮茄老嫩适中,均勻周正;二是時間要久,猶如一部經典,是時間的傑作。

我們這裡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一說,說的是節氣食俗,也道出耕作和收獲的關系。立秋,鮮茄上市。圓茄大頭大腦袋很是可愛,長茄則有一副好身段。我總覺得,茄子是中國最有喜劇氣氛的蔬菜。摘茄子的、賣茄子的、吃茄子的,所有的人都在喊“茄子”,都長了一個菱角嘴,看上去特别開心,特有喜氣。茄子帶來的是好心情。而此時,選一些上好的茄子,讓它和小麥面黃豆面做成的醬醅在瓷缸裡相濡以沫,那好心情又會在未來的許多日子裡更多一份甯靜和醇香。

醬茄子,須先制醬醅。

首先,精選黃豆,剔除壞的、變質的和其他雜質,清水洗淨,浸泡,拌入洗淨的小麥。

然後,在鍋裡加水,以漫過豆麥為準,蒸煮至酥爛,取出,置于葦席上晾曬,半幹為宜,過幹則不利發酵,過濕又易傷熱生蟲。

接着,将幹濕适宜的酥爛豆麥攪拌,攥成面團,擱在荊條筐裡,左右留寸許的空隙,上下兩層可用潔淨黃亮的麥稭間隔,将其置于通風陰涼處發酵。約莫十天,面團表面便長了一層灰黃泛白的長毛,其上附着淡黃微綠的斑點——這些長毛和生動的斑點是米曲黴留下的印迹。

其實,很多微生物和人們生活在一起,它們來無影去留香,聰慧的家鄉人很早就發現它們的存在,于是,利用陰涼通風的環境,讓微生物們在自然狀态下進入面團,培養發酵菌。圓圓的面團,其表面的每一個點都成為鮮甜的中心、醬香的反應堆。最後,将面團曬幹并拂去上面的長毛,在磨房裡将其粉碎成面,把煮沸放涼的鹽水倒入瓷盆,與碎的曲面攪拌成糊狀,在糊狀物上覆以潔淨白布,置于陽光下暴曬,同時,醬盆下可鋪墊一些青磚,以阻斷地氣之陰涼。接下來的日子裡,糊狀物需一日翻攪數次,隔幾日加一次涼白開。直至呈暗紫之色,持筷子蘸一點入口,口感鹹中帶甜,醬醅乃成。

此面醬可食,是下飯妙品。可以用生菜蘸食,譬如苦菜蘸了面醬,口感層次即有提升,味蕾的感受是無比清爽。也可用來炒菜,譬如醬燒茄子,面醬熱過,冷過,也曾圓鼓如球,也曾碎為齑粉,終于有了與鮮茄的一遇,那種滋味,鹹鮮之中帶有回甘,醬香之外似有别的味道,讓人品味不盡。面醬還可用來醬黃瓜、醬莴苣、醬茄子。吾鄉醬茄子始于清末,盛于民國,老縣城的義和恒商号以醬茄子為招牌,其産品遠近馳名,行銷魯地,遠至東北。

醬茄子所醬之鮮茄,須是圓形嫩茄,以對茄和四母鬥(一級側枝果實稱對茄,二級為四母鬥)為佳。上好的鮮茄皮薄肉松,子嫩味甜,且大小相宜。具體做法是:将鮮茄去把,用谷草葉輕輕磨去茄子表皮,拿一根幹淨的竹簽自茄把處插入,但不要插穿,以使醬香浸潤内裡;在缸底鋪一層面醬,把洗淨曬幹的鮮茄放入,有茄把的一方朝上,其上再以面醬覆蓋,如此填充至滿缸;将醬缸用幹淨的包袱封口,放在通風陰涼處,三月之後倒缸一次,這樣曆時九個月,方可開缸取食。

此醬茄之法,他處罕見,所醬之茄,風味殊絕。觀其色,紫色之茄,卻醬腌出奇特的紅褐色,且呈透明狀,猶如一塊晶瑩剔透的美玉。把醬茄子小心搬到白瓷盤裡,用筷頭輕輕挑起一塊,徑送口中,無須細嚼,茄肉松軟如酥,感覺比焖肉更加腴嫩,且甜中帶酸,飽吸醬之鹹香并有豆香味,用舌尖稍稍一壓,腮頰之間似有一些涼涼的風,酸酸的雨,讓人吃過一次就忘不了。

醬好的茄子能吃出焖肉的味道,但是制作醬茄,費工夫,成本高,周期長,所以醬茄子價格遠遠高于豬肉,我們這裡的人常以此為佳品,饋贈親友。南方多陰雨,盛行梅幹菜;北方光照足,乃有醬茄子行世。出門或送客,就帶一壇醬茄子。盛放醬茄子,吾鄉最喜用油簍。那是一種壇形容器,用荊條編成,肚大口小,内外糊幾層毛太紙,以桐油浸透,幹燥後即可使用。小号油簍裝醬茄兩個,簍口以紅色商标紙封好,看上去古色古香,頗有韻味。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