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你知道我國史上的首次郵展嗎 ?

你知道我國史上的首次郵展嗎 ?

時間:2024-10-28 02:21:17

1918年,江南古城常州的一群集郵先賢,在市中心公園内舉辦了一場名為“世界郵票展覽會”的郵展。經考證,這便是中國曆史上的首次郵展。今年是我國首次郵展舉辦100周年紀念,為此,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将第18屆全國郵展舉辦地選定常州,既是為緻敬郵展百年,更有着世紀回眸、展望輝煌的希冀。

那麼,百年前的那次郵展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西風東漸”興風尚

常州,是長江文明和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被稱為“中吳要輔”,曆史上以名人荟萃著稱,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曆史的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中國首次郵展誕生在常州,有偶然中之必然。

1840年鴉片戰争後,中國門戶被打開。随後外國列強在中國的一些通商口岸建立“工部局”,開辦“書信館”,發行“商埠郵票”,郵票在中國開始出現,也為集郵的萌發提供了土壤。特别是很多外籍人士進入中國後,也将他們的通信習慣甚至集郵愛好帶入了中國。此後,随着中國與外國通信往來的增加,進一步促進了集郵的興起和發展。“西風東漸”催生了中國本土的集郵。

常州地處我國東部,通江近海,經濟發達,人傑地靈,集郵興起較早。在當時很“時髦”的集郵圈裡,常州集郵界的幾位前輩可以算是引領時尚的“弄潮兒”,其中有的是集郵大家,有的是郵壇宿将,他們均在我國郵壇鑄就了卓越成就。如号稱“郵史礦”的張赓伯,被稱為“中國郵壇第一家”的常州馬氏三代(馬潤生、馬任全、馬佑璋),甲戌精英趙善長……另外,在集郵風尚興起和影響日益擴大的同時,常州的早期郵商無論在開辦時間、經營規模方面,均在全國具有相當的地位和影響。如1913年前就有一家叫作“大陸郵票公司”的郵商在經銷郵票,并印制了郵票目錄寄給各地集郵者。據史料記載,民國初期,在常州公開經營的郵商就有近10家。

話說回來,有深厚集郵底蘊的常州,出現一批有志的集郵人,将個人愛好發展為社會文化活動——在公共場所舉辦郵票展覽,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幾經籌備費周折

1918年前後,常州的集郵者已經不少,再加上郵商(有的郵商同時也集郵,那時已出現“以郵養郵”現象),形成了集郵圈,其中兩位集郵藏家魏柏熙、左起喜商量,組織一次郵票展覽會,以推廣集郵、宣傳集郵,用郵票博人眼球。

在《晨鐘》報上刊登郵票展覽會的消息。

在《時報》上刊登的《郵票展覽會之辦法》。

對郵展進行全程報道的主要媒體《武進》報。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1918年春節過後,魏柏熙他們開始在常州(時稱武進)、上海等地的報紙上刊登郵展廣告,以吸引人氣。據後來的統計,郵展開幕前組織者在常州、上海兩地的報紙上刊登的相關廣告和消息有10多次。在這些報道和廣告中,不僅有關于郵展開幕的時間、地點等内容,同時還披露了郵票展覽會設立的競賽規則,聘請專家擔任評審員,對參展郵集進行評比,邀請外地集郵同好前來參展等内容。這些足以顯示他們對郵展的籌備醞釀已經非常周全、詳盡,已具現代郵展的雛形。

但是,郵展的舉辦卻出現波折,原定于1918年4月28~30日舉辦的郵展,将無法如期舉行。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郵展的主要組織者魏柏熙因為要務纏身,又因公離常而臨時更換了組織者;二是為配合郵展準備發行的紀念刊物籌備工作量很大,需要時日。

一個多月後,常州的另外一份主流媒體《武進》報又報道郵展舉行的消息,并解釋郵展推遲原因,但何時舉行未作說明,直到4月底才正式明确。4月30日的《武進》報公布了《郵票展覽會會期改定》的消息:“……現展緩于四月初一至初三日開會雲”(注:日期為夏曆,即公曆1918年5月10至12日)。

1918年5月9日,郵展開幕前一天,《武進》報頭邊刊發消息:“郵票展覽會夏曆四月初一至初三日止,在本園開會三天。”5月10日,郵展如期隆重開幕。同樣的消息,在郵展舉辦的三天時間裡,在《武進》報的同樣位置又連登三天,可見當年常州媒體對郵展的重視程度和宣傳力度之大!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外埠更多的集郵人參加,郵展組織者還制定了相當完備的郵展章程——《郵票展覽會之辦法》,并将其登到了上海的報紙《時報》上。1918年4月7日的《時報》刊登了《郵票展覽會之辦法》,明确郵展名為“世界郵票展覽會”,在“規則”條款中對本外埠參展者送交展品的期限、交接、退還辦法,展品排列,展框安排及保護,聘請評定員及評獎、獎勵作了規定;在“會場”條款中,公示展覽場地設在“江蘇常州公園内”;在“會期”條款中,确定展期為三天。因此,也可以說《郵票展覽會之辦法》是現代集郵展覽《章程》之“鼻祖”。郵票展覽會的舉辦地常州公園。郵人盛事開先河

1918年5月10~12日在常州公園内舉辦了為期三天的“世界郵票展覽會”,規模相當宏大,用鏡框展出了中外郵票數千枚。因為舉辦地在市中心鬧市區,郵展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觀展,開幕日的觀衆摩肩接踵,許多市民被這種新奇的展覽所吸引。由于事先作了充分的宣傳和籌備,提供郵票的參展者不僅有本地集郵者,還吸引了衆多的外埠集郵者,包括當時已經比較有名的蘇州郵商和郵人如張景盂、柴冠群、盧賦梅等參展,他們帶來的郵品“不下千餘種”。郵展組織者還按照《郵票展覽會之辦法》,專門聘請了許劍鳴、蔔志澄、胡煥堯等人為評審員進行評審,并評出金銀牌至少有5個獎級。最終來自蘇州的柴冠群和盧賦梅奪得了金獎。為配合郵展,組織者還編輯出版了由許劍鳴主編的郵展特刊《郵票叢刊》,内容涉及宣講、言論、小說、傳記、考略、詩詞、記載等,非常豐富。

前面提到的号稱“郵史礦”的張赓伯,後來成為赫赫有名的集郵大家,1918年時他僅有16歲,但集郵已經有些年頭,主要收集外國郵票。得到郵展消息後,他興緻勃勃地将心愛的郵票貼滿四大玻璃鏡框送展,還在每一框的中心位置擺上一枚外國早期的異形郵票,如好望角的三角形郵票(1853年發行,世界上第一套三角形郵票)、土耳其的八邊形郵票(1897年發行,世界上最早的軍用郵票)等。在這次郵展中,張赓伯送展的郵票獲得了第五名,他非常高興。郵展結束後,張赓伯專程拜訪了來自蘇州的金獎獲得者柴冠群,向他購買了數枚價格不菲的中國郵票,有“大龍郵票”“小龍郵票”“萬壽郵票”和“紅印花郵票”,至此張赓伯開始了早期國郵的收集。

可以說,常州1918年舉辦的郵展,對像張赓伯這樣的集郵者的成長産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7年後的1945年,張赓伯在他的著作《郵海滄桑錄》(刊于1945年發行的《國粹郵刊》)中,對自己參加1918年郵展的情況作了精彩的回憶。

1918年的常州郵展,曾長期湮沒在浩瀚的曆史中。20世紀80年代,在上海集郵界專家的幫助下,常州集郵界對有關此次郵展的史實進行了努力而執着的搜尋和發掘,終于考證了1918年常州郵展的基本史實。2008年,該成果正式被專家認可,并得到了國家的确認:1918年5月在常州公園舉辦的“世界郵票展覽會”,是我國曆史上的首次郵票展覽會。為此,中國郵政于2008年6月發行了《中國舉辦郵票展覽會90周年》紀念郵資明信片(編号為JP147)。

今年5月,正值中國舉辦郵票展覽會100周年紀念,同時“常州2018第18屆中華全國集郵展覽”也在常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登場。謹以此文向郵展百年緻敬、向第18屆全國郵展獻禮!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