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國企業家應該如何學稻盛

中國企業家應該如何學稻盛

時間:2024-10-27 10:40:20

稻盛和夫的思想最近幾年受到中國企業家的廣泛關注,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在這個時期,中國企業家的價值觀特别需要一個人來彌補,這時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哲學思想恰好來到中國。稻盛和夫是東方人,他的經營哲學中的核心理念又受到王陽明心學的影響,這些因素,讓稻盛思想變得容易被中國企業家接受。

阿米巴經營就是把稻盛和夫的哲學思想真正落實到企業,它是經營管理的一種方法,和日本的财務會計體系結合,和稻盛和夫的哲學思想是相輔相成的。可以說,沒有稻盛和夫的哲學思想,企業很難落實阿米巴;而如果隻有稻盛哲學,沒有阿米巴,可能很多企業會把稻盛哲學束之高閣,因為他們沒有具體方法去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尤其是現在,阿米巴真正解決了互聯網時代的一大問題,就是“去中心化”,如何激活組織中的個體,激活組織中的團隊,激活大組織中的小組織,讓每個員工都成為經營的主角,讓個體、團隊都為組織的共同目标而奮鬥。阿米巴來到互聯網時代的中國,正是恰逢其時。

國瑞升厲害在哪裡

但是,稻盛哲學和阿米巴在中國落地,會遇到很多挑戰。阿米巴要求公司經營一定要公開、公正、陽光、透明,公司經營一定是一本賬,不能有兩本賬、三本賬,必須把信息分享到每一個涉及公司核心業務的員工,讓每一個員工知道公司經營過程中的每一筆成本、每一筆收入。而要想做到這一點,社會生态必須能夠支撐這個理念。

所謂的社會生态就是有法治、有共識,全社會有着共享的基本價值觀。毋庸諱言,目前在中國做到這一點還是比較難的。中國的企業本身在經營過程中,有很多灰色地帶,為了生存,為了發展,很多企業都會去做一些灰色的事情。日本當然也有自己的問題,但是它的社會生态基本有法治保證,有文化保證,有社會共識,中國企業如果真正要做阿米巴,把阿米巴思想落實到企業中,落實到社會生态中,當然也可以,但是會比日本要難。

我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思考稻盛哲學和阿米巴,《商業評論》的這篇國瑞升案例出來以後,我很興奮,連續看了三遍。昨天晚上回到家,雖然很晚,我又仔細認真地讀了一遍。我的第一個感想是,為案例所感動。看到葛總的經曆,他的堅持、他的理念、他的持之以恒、十幾年磨一劍的思想,真正讓我感動。更進一步,國瑞升整個公司這麼多員工,能在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在中國的經營環境下,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各種困難,堅持做這件事情,真正讓我感動。

國瑞升有一點非常厲害,它能夠不斷淡化績效考核,甚至取消了每月的考核,取消了提成,這是大多數中國企業很難做到的。比如海爾的張瑞敏也做了很多的事情,其中一個大的舉措就是人單合一,把整個企業變成一個利益共同體,這和傳統國企裡,員工對企業利益毫不在意的現象比起來,當然有很大的進步,但是人單合一也有一個問題,因為是利益共同體,每一個人都在追逐這些利益,可能會帶來道德風險。

多勞多得,做得好,老闆給你發大紅包,這種做法司空見慣,而國瑞升沒有。葛總能讓大家把眼光放在大局上,在完成自己的業務之外,還要協助同事,協助其他部門,為了一個共同的組織目标而奮鬥,一起去完成公司的使命。這就把利益共同體又提上了一個高度,叫生命共同體。盛和塾的人告訴我,稻盛和夫的經營思想,實際上就是把企業變成了生命共同體。不了解阿米巴的人,會很不理解,生命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有什麼不同?非常不同。一個能長期發展下去,一個隻是短暫的;一個能夠按照企業的長遠規劃,按照企業的大局,按照自然規律發展,一個可能會出現急功近利的現象;一個是所有的人都去做,一個隻是一部分人去做;一個是能夠堅持到底,不管怎麼着我都能堅持下去,一個是領導看着我就做,領導不看着我就不做,領導給我獎金我去做,不給我獎金就不去做,沒有利益了就不去做。

價值觀決定了企業的方向

案例中用了很大篇幅講述葛丙恒少年、青年,以及在日本的經曆,那個時候他還沒有正式接觸稻盛哲學。而我恰恰覺得,這些經曆,對他後來能夠踐行稻盛哲學和阿米巴有很大的關系!

在中國,整個社會共識缺乏的狀況下,企業的第一把手、創始人的思想,可以說決定了企業的乾坤,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葛總出身農村,靠勤奮考上了大學,之後到日本八年,認真學習日本的經驗,掌握技術本領,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在日本看到了精益求精和工匠精神。我覺得葛總去日本的時間很關鍵。1992年去,2001年回,這段時間是中國比較混亂的時間,正在下海的過程中,那個時候什麼思想都有,為了賺一筆錢,撈一桶金,很多人做了不好的事情。但是葛總到日本做了兩件事情,為他後來創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一,他到日本紮紮實實學習了日本人的技術、操作方法、管理方法。第二,他一開始作為一個普通的技術人員,最後當了領導,我覺得像稻盛和夫講的幹法,在幹事過程中,培養了自己的核心價值觀。這兩條是企業制勝的法寶。他回來以後,有着自己堅定的價值觀,讓他的信仰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這種堅定的意志和價值觀,使他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不會在沒有社會共識的情況下随便搖擺,這是國瑞升能夠堅持阿米巴經營的重要原因。

企業一把手,如果沒有價值觀,沒有工匠精神,沒有腳踏實地的态度,不能認真關注品牌、産品、技術、人心,肯定會随波逐流,泯然衆人。

日本豐田的管理專家河田信,參觀了中國的一家企業之後,認為這是中國管理的一大亮點,這個企業叫德勝洋樓。2012年我為《商業評論》寫了這個案例。它的創始人聶聖哲在美國留過學,感受到了工匠精神,以及人在這個過程中的重要性。我覺得國瑞升和德勝洋樓這兩家企業有兩個共同點:第一,他*編者注:參見本刊2012年7月号《德勝洋樓:中國式管理的新範本》。們的企業創始人,都有着堅定的核心價值觀;第二,他們創始人都有一個核心的做人理念,就像稻盛和夫講的,“作為人,何為正确”。這是一個最關鍵點,也是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的核心點。在這個點上,我想說,他們把企業做得很好,但他們的企業也不大。企業小,領導者能把控,讓企業永遠不迷失方向,往前走。企業做大了,還能不能堅持,這一點值得觀察。

所以,案例作者把企業創始人的經曆發掘出來,這一點很重要。一個人的過去、教育、職業經曆、受到的文化熏陶,讓他真正養成了一種行動,這種行動變成了一種習慣,習慣就形成了價值觀,而價值觀就能夠讓他在重大的問題上做出選擇。我對價值觀的定義,就是選擇的排序。

企業家應該學習誰

現在,有些中國企業家在學德魯克,有些在學王陽明,有些在學稻盛和夫。我覺得,在不同的階段,我們有不同的思想領袖出現。比如,德魯克思想是在20年前來到中國的,當時中國連基本的管理思想都沒有,德魯克的幾本重要著作,對中國企業家認識管理、學習管理,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說特别受益的一個企業家是張瑞敏,他那個時候學習了德魯克的很多東西。還有柳傳志、王石等,都受到德魯克的很大影響。

随着中國經營環境的深入,企業遇到了很多經營上的問題,企業家發現這些問題跟領導力有關系,跟一把手有關系。稻盛和夫更加強調領導力,更加強調一把手,更加強調人的作用,更加強調信仰,而且講得很具體。所以,稻盛和夫的思想傳播到中國之後,大家很能接受。

在學習稻盛和夫的過程中,很多人發現稻盛和夫思想的核心點是緻良知,而緻良知的思想來源于王陽明,于是很多企業家開始學國學。随着環境的變化,不同的管理思想在中國企業的不同階段有着不同的影響。

在今天,方向不明、形勢不清,整個世界到處都是“黑天鵝”,此時領導力變得尤為重要,把握方向,把握核心價值觀,把握判斷力、選擇力和放棄力最關鍵。學習稻盛和夫,學習王陽明,學習德魯克,都非常重要。其實,德魯克也好,稻盛和夫也好,王陽明也好,台灣的慈濟也好,我在北大經常講的西點軍校也好,好的東西都是相通的,好的東西跨時間、跨國界、跨情景。不能說學一個東西,把另外一個東西扔掉;也不能說,這個東西學了以後可以解決所有問題,這都是不正确的。我們應該學習猶太人,猶太人心目中從來不把一個人變成神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有一種心态,認真學習他們的思想精髓,同時和中國環境的特質結合起來。特别是在互聯網時代多變的複雜的量子環境之下,如果我們還繼續采用原來的牛頓式思維,重視定律、法則和控制,強調“靜态”“不變”,強調集權、員工隻需聽令行事、不得有意見,企業将會陷入困境

最後一點非常重要:從王陽明開始,到德魯克,到稻盛和夫,他們都是從自己做起,而不是要求别人。因為領軍人物的核心特點就是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所以,讓我們一起學習這幾位領軍人物,把他們的思想溶化在我們的血液中,争取在2017年取得更大的成就。

*編者注:關于這一點,參見楊壯教授翻譯的《量子領導者:商業思維和實踐的革命》(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年)

作者簡介:楊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BiMBA商學院聯席院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