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大競争時代,中國企業自信何來

大競争時代,中國企業自信何來

時間:2024-10-27 10:29:17

時下的中國企業,已經走過一路高歌猛進、齊聲朗誦“青春萬歲”的時代,進入了競争環境日趨複雜的新常态。在這種新常态下,中國企業在品牌理念和戰略規劃方面會是什麼走向?中國企業如何建立自信,獲得競争優勢,走出困境?國家倡導的四個自信對中國企業的品牌塑造和競争戰略布局有何指導意義?

近期,本刊副主編劉雪慰帶着這些問題在上海采訪了君智競争戰略咨詢董事長謝偉山。

謝偉山認為,中國用短短40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上百年市場經濟的曆程,這意味着中國企業必定會承受更多的急轉彎、更多的巨變。在他看來,這40年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産品為王。隻要你産品好,生産效率高,就能赢得市場。第二階段,渠道為王。誰關注渠道,誰關注市場,誰就能赢。第三階段,品牌為王。誰擁有品牌誰就赢,誰能夠赢得消費者的心,誰就擁有市場的話語權。三個時代,特色鮮明,重心各不一樣。誰能跟着變化而變化,誰就能赢得市場;跟不上的,就會被時代淘汰。

第三階段将會繼續延續和深化,可以說中國企業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大競争時代”,

要想脫穎而出,就應遵守這個時代的法則,光有很好的産品、技術、服務、體驗還不夠,還要擁有一個深入人心的品牌,整個企業的重心要圍繞顧客的感覺展開,所有的經營活動要确保能強化顧客的感覺,強化他們對品牌的認知,強化品牌的獨特性。

問及當下出現的網紅品牌現象和老品牌的困境,它們該如何赢得新一代消費者心智的争奪戰?謝偉山并不認為90後和00後的行為有多麼不可思議,因為人性是相對穩定的,他們的人性沒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看到的他們在消費喜好上的所謂代際鴻溝,隻是表面現象,而不是心智規律和消費規律本身發生了突變。這種判斷是被現象迷惑了,沒有看到本質。至于老品牌的發展瓶頸,是因為品牌商仰賴和抱持的知識系統過時了,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而這個斷層也許恰恰是中國品牌的機會,因為中國企業沒有“知識包袱”,可以更輕松地接受新知識和新打法,在新時代來武裝自己的品牌和企業戰略。

近年,君智提出的新一代競争戰略,其知識系統結合到邁克爾·波特提出的競争戰略理論、裡斯和特勞特提出的定位觀念、德魯克提出的一系列管理學思想,這些都是現成的知識,那麼謝偉山說的新知識和新打法又“新”在何處呢?在謝偉山看來,新知識、新打法指的是将以上各種知識融會貫通起來了,以前他們各成一派,而現在把他們之間的牆打掉了,同時将《道德經》、儒家思想等東方智慧融入進去,運用《孫子兵法》的系統觀,以此來豐富西方分析性和分科性的思考。這種競争戰略系統更注重赢得成果,也更貼近中國企業實戰所需。

說到2018年大量中國出口企業将受到影響,謝偉山說他帶領的團隊是“無可救藥的樂觀派”,因為他們正在服務和服務過的客戶案例已經證明這些問題是可以解的,所有企業都可以找到一套有效應對競争的方法,快速脫離這個斷裂帶。

謝偉山非常認同國家倡導的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認為很多中國企業目前缺乏自信,可以從幾個層面着手建立自信:第一,中國市場,對一種文化的熟悉感是長期熏陶才能形成的,西方人在中國市場待得再久,也不如中國人更懂中國市場,所以中國商人應該有文化自信。第二,中國思維。中國人是直覺性思維,也是整體性思維,西方人更多是分析性思維和推理性思維。二者各有千秋,交相輝映。中國人沒必要妄自菲薄。第三,中國文化。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孕育出的中國文化有其獨特性,中國企業家要對自己的獨特性有所認識,對自己的這個優勢充滿自信。在正确認識自己的基礎上,不卑不亢地吸收西方人的長處。事實上今天中國人的學習精神和能力都比西方人強。第四,中國決策。當兵術和兵法(理論)沒有完全成熟時,中國人表現得更果決,更有判斷力。因為中國人相信實用理性主義,不會被理論框住。

此外,中國企業在管理上也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管理自信,要對西方的管理制度進行相應的改良,融入相應的中國文化來管理中國的團隊。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