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文旅融合的4大趨勢與機遇

文旅融合的4大趨勢與機遇

時間:2024-10-27 03:28:26

十九大提出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曆史性的轉變,在這樣一個新時代下,文化和旅遊的融合,詩與遠方的組合,實在是恰逢其時。

未來中國文旅産業的進一步融合必将演繹出全新的産業發展格局。

文化産業“大躍進”

一是文化旅遊上升到國家戰略發展新高度。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旅遊産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不斷上升,産業性質從最初的“經濟型産業”、“國民經濟新增長點”、“國民經濟重要産業”上升到“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産業”。

近10年來,全國旅遊總收入從2007年的1.01萬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5.4萬億元,增長了5倍,而且除2008年以外,各年度旅遊業收入增速均高于GDP增速。

如今,随着機構改革的深入推進,旅遊進一步發揮其在文化傳承、傳播、交流的平台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文旅融合成為建設文化強國、提升文化自信、推動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路徑和載體,旅遊被賦予新的曆史使命和責任。

二是産業投資主體呈現競争新格局。2017年我國旅遊直接投資超過1.5萬億元,同比增長16%。目前,全國各地已經組建了100多個文旅集團,各類文旅基金數量達到100餘家,規模上百億的已經超過10家以上。可以預測,未來三年,各類國家級的文旅産業基金将如雨後春筍般誕生,不斷為産業注入發展新動力。

實際上在投資端已經形成了跨行跨界的新格局,根據《2018中國文旅産業投資發展趨勢》報告,以京津冀地區為例,在106個重點旅遊投資項目中,旅遊企業投資商僅有27個,占比26.7%,其餘非旅企業投資商占比73.3%。大型非旅企業通過投資、并購加速進軍文旅産業,推動産業格局的大整合、大調整。

三是消費升級倒逼供給側創新産品新形态。随着大衆旅遊時代的到來,旅遊成為常态化的生活選項。據統計,從1984年到2017年,國民人均出遊次數從0.2次增長到3.7次,增長了18.5倍,國内遊客數量從2億人次擴大到50億人次,增長了25倍。

在産業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遊客多元化與個性化需求的轉變。人們出行的目的不再是簡單的觀光遊覽,還衍生了親子、醫療、體育、休閑度假等各方面的個性化需求。

以陪伴互聯網成長起來的90後和00後年輕族群為例,他們不論是對實物消費,還是文化娛樂消遣,都追求精緻化和個性化,所以消費升級帶來的品質追求和個性化需求,是進一步發展文旅産業應面對的新課題。

文化與旅遊更為親密

作為國家大力扶持的産業發展新模式,文化、旅遊兩大産業的融合發展對促進國民經濟的轉型升級有着重大意義。作為綜合性、帶動性極強的産業,文化、旅遊明顯呈現出多領域、多産業和多區域融合發展的勢頭。

一是資源融合。文化是旅遊最好的資源,旅遊是文化最大的市場。兩大産業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文化有利于旅遊的特色化、品質化、效益化發展,旅遊有利于文化的吸引力、競争力、影響力提升。

我國地域廣闊、人文曆史悠久,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以及多種公共資源等,它們都可以與旅遊資源結合,成為産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内容。

二是技術融合。技術融合是産業融合發展的核心和關鍵。科學技術的進步不僅快速改變着遊客的消費行為,也對文旅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帶來重要的改變。虛拟現實、社交網絡、雲計算、大數據、網絡與創意産業的快速發展,加速了文化旅遊與技術融合的力度和強度。

三是功能融合。在全域旅遊的實踐中,文化旅遊已不單純是一個産業問題,還要考慮它與地區社會功能以及當地居民生活需求相結合的問題。因此,在文化旅遊産業融合發展中,功能融合實際上是實現當地居民與遊客共享資源,常态化宜居宜遊、主客共享的過程。

比如華僑城集團在規劃設計運營大理古城、安仁古鎮等城鎮化項目過程中,既要保證原住居民對這些資源的享有和利用,同時也讓更多的遊客享受這裡獨特的文化和旅遊資源,華僑城集團将這兩種需求有機地結合到一起了。

四是界域融合。在産業融合發展中,界域融合已有了許多體現,如農業采摘與觀光旅遊、工業參觀與體驗旅遊、動漫與影視旅遊、表演與演出旅遊等。一二三産業界域的聯動,以及景區、城區等地區界域的融合,正不斷促進文化旅遊與地區經濟的共同發展。

文化産業“未來可期”

一是政策機遇。近年來,國家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推動文旅産業的融合。除了頒布《關于促進文化和旅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産業融合發展的若幹意見》等系列政策外,“一帶一路”戰略布局、各經濟區整合劃分以及大城市群的規劃建立等經濟空間布局都有利于文旅産業資源整合與市場擴容。

此次組建文化和旅遊部,不僅在行政機構上實現文化與旅遊的結合,也将進一步推動原有産業邊界的消融,原本相對獨立和分割的産業必将形成聚合,促進相互之間的深度融合。

二是市場機遇。文化強國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産業進入蓬勃發展時期。過去5年,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以上;《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也明确提出,到“十三五”末,文化産業将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産業。旅遊産業則将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優質發展階段。

根據《2018年全國旅遊工作報告》預測,到2020年,旅遊市場總規模将達到67億人次,旅遊投資總額2萬億元,旅遊業總收入達到7萬億元。這将是一個巨大的體量。

從戰略布局看,文化業和旅遊業都是國家規劃的重頭戲,預計“文化+旅遊”的産業在未來5-10年将達到15萬億的規模。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這個數字正在轉化成現實,文旅産業發展的大時代正在迅速崛起。

三是地區機遇。京津冀一直是投資的重點區域。尤其是2017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公布設立河北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再加之冬奧會、第二機場、通武廊等政策的發酵,京津冀地區更是成為了市場追捧的熱點。

從大區域看,近兩年東部地區依然是投資重點,實際完成投資額約占全國的50%;西部地區投資窪地效益逐步顯現,不僅地區投資增速最快,而且實際完成投資額已超過中部地區。

四是業态機遇。“旅遊+”“文化+”戰略的實施将進一步推動文旅産業突破傳統行業的限制,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緊密結合,不斷催生新業态、新産品。

以華僑城為例,十八大以來,華僑城前瞻性地把握文旅産業融合機遇,提出“文化+旅遊+城鎮化”、“旅遊+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模式,不斷探索文旅小鎮、美麗鄉村等新的文旅産品和業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除了文旅小鎮、美麗鄉村等新業态外,回歸健康生活、回歸體驗互動、回歸文化創意的旅遊康養、主題公園、文化旅遊綜合體類産品同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其中,根據主題娛樂協會(TEA)和AECOM聯合發布的《全球主題公園和博物館行業遊客報告》預測,中國主題公園的整體遊客量将會在2020年前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主題公園市場。

當下,随着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美好生活”已經成為當下及未來最大的剛需,追求更高品質的文化生活以及幸福感、獲得感、體驗感已逐步取代過往對物質的需求。

同時,我們應該看到,文旅産業融合發展背後更深刻的含義是人們需求層次的提升,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社會變革,需要全行業、全産業、全領域一起在新時代背景下,開創文旅産業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