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專利藥的定價機制與壟斷

專利藥的定價機制與壟斷

時間:2024-10-27 02:15:41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武漢430000]

摘要随着《我不是藥神》的熱映,藥企與專利藥被推上輿論浪尖。專利藥為治療重大疾病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其高昂價格也頻頻引發争論。對此,當下流行的解釋是藥企為了在專利期限内收回前期巨大投入的“回本論”。醫藥界的這樣一句話:“你買到一萬美元的藥,是因為你買到的是第二片藥,第一片的造價是10億美元”即反應了上述邏輯。在本文中,筆者将應用樸素的經濟學知識,将大型藥企以壟斷生産者的身份置于壟斷市場,分析藥品定價機制,探求其形成壟斷的原因,以提供一種新的解釋救命藥定出天價的方法。

關鍵詞專利藥;壟斷;定價;壟斷成因

大型藥企的本質是壟斷公司,第一身份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市場上的理性個體,隻是其産品關乎生命,觸及倫理。在普世的道德觀下,生命貨币化是不被周容的,但當我們将其放入壟斷市場的經濟模型下分析,就容易得到比道德框架下的判斷更為理性的批判和結論。

專利藥作為壟斷商品的定價

1.壟斷下的價格決定模型概述

基本沒有争議的是,專利藥處在一個遠非完全競争而接近壟斷的市場之中。壟斷的市場自有一套價格定價機制,和完全競争市場有很大不同。在完全競争市場上,單一的生産商是沒有能力左右價格的,價格完全被“看不見的手”所控制,并最終會壓低至等于邊際成本,任何一個将産品定以高價的廠商都無法賣出商品。但在壟斷市場上,消費者面對的是唯一的供應商。此時,壟斷市場賦予了生産者定價權。但與直觀感受不同的是,此時生産者依然不能随意定價,因為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将成為價格博弈中的最後籌碼。而限制廠商漫天要價的,并非商業倫理,而是其作為理性個體所具有的最大化利潤的特征。在壟斷市場中,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共同決定産量,而在這個産量下,消費者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即為商品價格。與完全競争市場不同的是,在壟斷市場上廠商是有利可圖的。這一點在制藥行業很重要,這意味着通過政策調控或其它方式來降低藥價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一定範圍内的降價不會使廠商因無利可圖而退出市場。

2.專利藥作為壟斷商品的特點

患者們對于專利藥的需要有着不同于其他商品的顯著特點,即一旦患病,人們對于這類藥物的需求彈性是相當之小的,所以購買意願這一與商家價格博弈的籌碼此時幾乎失去作用。通俗來講,就是藥價定的再高,患者為了生存,還是要買藥的。此時消費者的支付意願變成了自己的所有财富,因此,使廠商利潤最大化的藥品價格,即是讓大多數人傾家蕩産的價格。

我們可以利用彈性公式将藥企的邊際收益如下表示:

MR(y)=p(y)[1+1/ε(y)].(1)

由于“MC=MR”的最優化條件且彈性為負,我們也可以将表達式寫作

p(y)[1–1/|ε(y)|]=MC(y)(2)

從這些方程,我們容易看出彈性與競争的關系:在完全競争情況下,廠商面臨着一條水平的需求曲線,即一條彈性無窮大的需求曲線,這意味着1/|ε|=1/∞=0,此時的價格等于邊際成本[1]。而對于藥廠來說,需求曲線的彈性往往稍大于一,從方程來看,其定價将是極其扭曲的,即遠高于邊際成本。

應用成本加成定價方法,我們将會更直觀的看到彈性對定價的影響。若重新整理方程(1),我們得到:

p(y)=MC(y)/[1–1/|ε(y)|].(3)

我們假設當廠商面臨不變彈性的需求曲線。由于ε(y)是常數,廠商将依照邊際産出以固定比例加成定價,彈性越小,這個比例越大,定價便越高。如下圖所示:

3.巨額前期投入與定價

巨額固定投入并非超高藥價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别廠開發、研發成本很少的老藥,在被藥企購買壟斷生産權後,也會重新定出高價。此類例子不勝枚舉,最著名的即為華爾街的MartinShkreli将已有62年抗艾滋病曆史的Daraprim收購後,其價格短時間内從13.5美元漲到了750美元一片[2]。

當然,藥企在臨床試驗階段确實投入了巨大研發成本,但目前新藥研發的主力基礎工作都是以政府資助等公共基金為主要财政來源的大學等學界進行的,而非藥廠本身。藥廠經常會誤導性的将購買成果之前的時間與資金一同算作研發成本,從而顯得花銷倍增。

至此,可以看出壟斷相比固定成本,對于藥品定價更有解釋力。而收回成本的說法雖一直作為高價藥的道德保護被藥企廣泛應用,但或許并不是商人們的真正邏輯。

4.模型之外

專利藥的定價機制是極為複雜的,牽涉到包括藥企,政府,研發人員和股東等多方力量。上述這一基本的壟斷模型是極為理想化的,事實上還有很多因素也在影響着專利藥的定價。

例如,一份2013年的調查中顯示,十大跨國藥企中有九個一年中的營銷費用比研究費用大得多[3]。以美國為例,如果說上市藥企CEO對于藥品定價或許還有道德考量,那麼華爾街股東們則會不斷施壓要求提高盈利。那麼天價藥帶來的高額利潤是投入創新藥研發還是回饋給了股票持有人,依然是一個有待商榷的問題。除此之外,串謀壟斷,需求量的增加,種種模型以外的因素都有可能進一步推動藥價的上升。

藥品壟斷的形成

1.臨床試驗投入與審核機制

在美國制藥界,從創新藥臨床試驗到FDA審批上市,其間成本是中小型制藥公司和高校研發團隊所無法承擔的。

大型藥企的巨大前期資金投入主要集中于收購和支持藥品臨床試驗。在現有的研發模式下,學術界和小型藥企會完成大部分的前期研發,其中的時間成本和沉沒成本也都是由其自身或公共資金共同擔負[4]。而當面對巨額的臨床試驗成本,大部分的團隊會選擇被大公司收購,利用其強大的财力,通過FDA的審核最終上市。這一過程無疑将大藥企的前期研發的風險分散一部分給小企業和學科團隊,又進一步加劇了大企業壟斷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高昂的成本導緻了醫藥市場上的寡頭,但同時這些既得利益者又不斷維護并加高難以邁入的門檻,即FDA過于嚴厲的新藥審核機制。2018年7月5日,《Science》連發兩篇文章指責藥企與FDA之間的利益鍊條。其中指出,提供給審核醫生的可量化的“贊助費”即2600萬美元,此外,還包括承諾升遷,增強學界名譽等操作[5]。

2.專利保護

藥品專利是PTO批準的一系列廣泛的藥品專利權。擁有藥品專利權的創新藥制造商,在藥品專利覆蓋的行政區域内,享有該藥獨家的生産權、銷售權和許可權。因此,美國所有的創新藥品制造商都将其權視為收回巨額前期資本投入的法律保障,而專利也成為了有效的藥物研發激勵機制。

美國的專利期限為自申請之日起20年,但由于漫長的臨床試驗和FDA審批時間,“有效專利期限”在上世紀90年代隻有11~12年。所以在各大藥企的呼籲下,美國國會通過了關于延長專利期限的Hatch-Taxman法案[6]。

但筆者認為,既然回本理論并不合理,那麼延長專利期的規定也不能通過指望藥企從容不迫的收回成本從而使藥價降低,更長的專利期無疑導緻更長的壟斷和更嚴重的低效率。既然旨在延長“有效專利期限”,更為行之有效的辦法應該是适當縮短過于漫長的審批時間,精簡過于繁瑣的審批程序。當然,這無疑會降低創新藥上市的門檻,與壟斷藥企的利益相違背,所以這樣的改革實施起來往往阻力重重。

結語

當我們分析藥企的行為時必須清楚,藥企是一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主體,不管外部政策,輿論形式如何變化,它依然會遵循最基本的市場規律。科研人員艱苦漫長的早期研發大多旨在攻克疾病,但是商人并非科學家,有潛力的藥物最終必将交給商業開發,在壟斷力量的作用下,高藥價似乎已經注定。然而,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群衆的身體健康水平,因此,必須優先保障公衆利益。自由市場調節機制并不是萬能的,采取國家調節改變藥品的供給途徑以控制藥價十分必要。“影響力對沖”政策,通過國家規劃促進國有藥企實現經濟學意義上的自然壟斷(而不是行政壟斷)[7]都是值得嘗試的解決途徑。

科技的迅猛發展使人類已經找到了将許多重大疾病封在棺材裡的釘子,但如何良好運用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使能釘住釘子的錘子落下,或許需要比研制藥品本身更加艱苦卓絕的努力與探索。

參考文獻:

[1]HalRVarian.IntermediateMicroeconomicsAModernApproach.

[2]JeremyStahl.Daraprim—MartinShkreliPriceGouging.2015.Slate

[3]AnthonyGucciardi.90%OfBigPharmaSpentMoreOnMarketingThanResearchIn2013Alone.2015.NaturalSociety.

[4]格列衛的成本與價格,2018,騰訊網.

[5]CharlesPiller.MethodologyforFDAadviserandstaffinvestigations.2018.ScienceCharlesPiller.FDA’srevolvingdoor:Companiesoftenhireagencystafferswhomanagedtheirsuccessfuldrugreviews.2018.Science.

[6]丁錦西.美國藥品專利延長制度淺析—Hatch-Waxman法案對我國醫藥工業的啟示,2016,中國醫藥工業雜志.

[7]“藥荒”為何輪番上演破局創新藥外企壟斷須打破,2018,中華網.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