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深化校企合作  提升高職院校競争力

深化校企合作  提升高職院校競争力

時間:2024-10-27 12:19:17

摘要:十九大報告提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可見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越來越離不開與企業的合作。“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模式,已成為我國職業院校畢業生高就業率的秘訣。本文首先從定義出發,闡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意義,其次就如何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如何銜接學校教育和企業實踐的關系進行說明,最後分析了目前建立校企合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競争力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下,随着國家對高職發展方針的進一步明确,我國職業教育得到了長足發展。但高職院校在實現了一定的發展和規模之後又面臨着新的問題:高職院校之間、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之間的競争成了阻礙高職院校發展的又一挑戰。因此,高職院校要想得到社會認可,要想在衆多同類院校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建立自己的核心競争力。

高職院校的總體目标是要适應發展需要,産教深度融合,将中高職教育模式有效銜接,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這就要求我們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既要注重實踐、加強基礎,又要結合本省、市産業現狀、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進行專業設置,同時注重職業素質養成,使最終培養的學生能夠服務于地方經濟,實現産業優化升級。

校企合作,顧名思義,是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是一種注重培養質量,注重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注重學校與企業資源、信息共享的"雙赢"模式。因此,建立長久有效的校企合作關系才是推動職業院校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企業是推動職業教育的原動力

職業教育的發展不能僅僅依靠學校的力量,企業起到決定性作用。隻有将學校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我國職業教育的執行才是有效的。因此,要把“校企合作”作為學校發展的一個特色、一個任務來抓。

談到校企合作就要考慮,通過“合作”到底能為學校和企業雙方帶來哪些優勢資源,否則校企合作也隻是空談,或者即便是合作也不會長久。目前企業參與不足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問題。企業是否願意并且主動參與職業教育,取決于參與行為是否符合企業的需要。從企業需求出發,考慮到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我們要對促進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動力來源進行分析及整合,形成高效率的動力機制,這也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搭建好校企合作銜接的橋梁

企業的發展體現着國家前沿的科學技術,體現着國家先進的技術技能水平。因此,職業院校依托企業現有的資源并有效地利用資源,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服務社會,既符合經濟社會的發展,又能推動社會的進步。那麼,如何搭建好校企合作的平台、如何銜接好學校教育和企業實踐的橋梁呢?校企合作不能流于形式。要将這種合作模式貫穿于學生能力培養的始終,即校企合作“系統化”“過程化”。學校根據企業實際工作過程和需要設計教學情境、基于工作崗位設置課程;企業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跟進,将學習任務系統化,按照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

首先,校企合作要重實際。成功的校企合作不是一紙協議、不是為了達到高就業率采取的“随意分配”方式,而是“因崗定員”的形式。學校與企業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依據企業崗位需要制定符合學生職業發展的課程體系、教學計劃,使學生畢業即就業,真正實現擇業“零對接”。這樣,一方面減少了教育資源的浪費,同時也降低了校企雙方不必要的成本浪費。

其次,校企合作要有創新。充分發揮企業和學校的特色與優勢,邀請“專家進校園”,采用大方向,小訂單式的“訂單班”培養模式,開展“暑期下企業”、校企互動等合作方式,使校企合作貫穿于學生校園學習的始終,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将學校教育與企業實習更好地銜接起來。

再次,校企合作要強發展。從長遠目标來看,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促進高職院校的競争力和綜合實力。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能夠真正做到應社會所需,與市場接軌。這種與企業合作,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全新理念,為教育行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三、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有效建立長期校企合作關系,使學校與企業能夠源源不斷地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校企雙方的共同目标。優秀的畢業生一方面可以增強學校綜合實力、提高競争力;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工作效率、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最終達到雙赢的效果。如此良性循環,也為校企雙方的後續合作提供了可能。

1.當前校企合作關系建立過程中的問題

首先,從院校本身來看,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隻做“表面文章”。他們打着“校企合作”的幌子,隻為誇大自己的影響力,雖然招生規模有所提高,但由于自身辦學實力薄弱,管理水平落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最終隻能望而卻步。

其次,由于師資綜合素質不高、科研能力薄弱,學校忽視對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導緻很多高職院校社會服務能力較低,無法解決實際工作和技術需求,以緻難以實現互補性合作優勢。

再次,從市場角度出發,當前就業狀況仍處于買方市場,就業形勢嚴峻,企業用人成本較低,甚至出現大量人才浪費的現象。有些企業盲目地向“高學曆”等本科以上學校傾斜,進而失去對與高職院校合作的興趣。

最後,從國家宏觀層面來看,校企合作缺乏政府的有效幹預與主導,協調運行機制還不夠完善。雖然當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也在積極推進校企合作,但由于職權有限,校企合作目标的實現仍然任重道遠。

2.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建議

第一,不做“表面文章”,抓學校内涵,促長遠發展。提高辦學理念和管理水平;重視教師職業發展和師資隊伍建設;改善實習實訓等軟、硬件教學條件;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人才培養質量;深入企業内部談合作,結合崗位需要育人才,把“校企合作”做真、做實。

第二,建立自上而下的由中央到地方的管理體系。首先,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校企合作管理,包括教育、稅務、财政等部門,明确各級職責和權限,設計和制定校企合作政策框架體系和方針政策;其次,出台與之配套的實施細則和績效考核辦法,形成統籌有效的長效機制。

第三,結合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和産業布局,進行校企合作統一規劃。要結合本區域經濟發展情況及産業結構,針對本校實際專業開展全面調研,滿足地方經濟需要制定校企合作統一規劃。這樣,學校在整合辦學資源的同時,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在服務于地方經濟的同時,提升了自身的競争力。

第四,根據各行業發展狀況有選擇性地率先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機制;要突出行業或區域特色,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自身區域發展的校企合作模式,不照搬經濟發達地區的合作模式。

第五,利用不同院校的優勢,采取分工協作的方式促進技術服務,将專業優勢組合發揮其真正有效的作用,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實現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常态化市場。通過校校雙方的自身優勢資源,共同建立資源共享平台,為地方區域的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優勢企業的發展提供全面的科技服務支撐。充分利用各自合作企業的資源優勢,為學校提供實踐、實習、就業崗位需求信息,滿足學生企業實習需要和高質量的就業,夯實共同育人基礎。

最後,實現校企合作模式多樣化。支撐教學模式發展的兩個有效途徑,一是校企合作,一是校内教學工廠仿真實訓。兩者途徑的最終的目的是相同的,如建立“校中廠”“廠中校”的雙模式,都是針對企業實際技能需要培養滿足社會對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高标準要求。總之,為保證校企合作的規範運行,提高合作質量,必須建立一套系統、完整的校企合作制度,以達到提高資源配置和效率的目的。

四、本校會計專業校企合作現狀及展望

目前,筆者學校會計專業已與多家代理記賬公司、證券公司進行校企合作,效果較好。我們将企業日常實際工作引入校園,一方面滿足學校師生的實習實訓的教學需要,另一方面與合作單位共同完成培訓任務、考試鑒定任務及代理記賬等會計服務任務。下一階段,我們計劃與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深度合作,讓學生能夠深入企業接觸生産實踐和經營活動,了解企業現狀、财務管理的特點、會計崗位的設置與分工,切實感受企業真實的會計核算過程,以滿足新形勢下會計專業人才需求。後期,我們會利用自身優勢和資源在校建立自己的代理記賬公司,增強會計專業的社會服務能力,擴大對外影響力。如今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非常廣泛,涉及各行各業,特别是當前的稅務部門,正處在管理轉型的關鍵階段。大數據将對稅收征管工作産生巨大的影響。筆者學校抓住這一機遇,計劃與稅務局、政府機關等建立政校合作新模式,進一步提升校政、校企合作水平。

五、小結

高職院校的建立在繼續深化校企合作的同時,加大對校内外實訓基地的投入,同時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職業院校的教師更要具有豐富的企業經驗、較強的實務操作能力,具有“雙師型”教師素質。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擴充理論知識的同時,重視企業實踐,站在企業崗位需求的高度培養符合崗位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潔.高職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研究[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5).

[2]蔣依玲.高校校企合作現狀分析研究[J].商情,2016(49).

[3]胡俊岩.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遼甯師專學報,2016(5).

[4]郭毓麟,易劍英,李彥達.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構建[J].中國農業教育,2009(2).

[5]丁伯江.提升校企合作内涵提高校企合作水平[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6).

(作者單位:承德技師學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