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淺談“提問——讨論”教學模式

淺談“提問——讨論”教學模式

時間:2024-10-27 11:32:06

摘要:目前,職業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存在兩方面嚴重的問題,即學生的無效學和教師的無效教。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談談“提問—讨論”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以期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激活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教師教學的有效性,最終實現教學目的。

關鍵詞:“提問—讨論”教學模式運用

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教師一定要不斷地學習,大膽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和課堂的主人。可是,長期以來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無意地習慣于多講,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和創造性得不到發揮,長此以往,學生不僅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而且逐漸喪失了自己學習的能力,嚴重束縛了學生創新思維、創新活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與發展。筆者通過對“提問—讨論”教學模式的教學實踐談一點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何謂“提問—讨論”教學

劉敬發教授在《教學創新探索與實踐》一文中指出:“‘提問—讨論’教學是由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先提出有争議性的問題,然後組織學生展開談論,激活學生的求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最後達到澄清事實,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過程。”提問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思考,使學生能夠在愉悅的心情中獲取知識;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能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能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并運用所學知識綜合、靈活、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發展創造性思維。我國古代的《學記》中有句名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說的是一個人孤獨地學習,缺乏與别人的交流,會使自己閉耳塞聽,思想受到限制。《學記》中強調師友之間切磋琢磨,互相取長補短,這樣可以較快地增加知識,避免錯誤。

提問,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内容和學生實際設計有意義的問題,既要抓住學生的共性,又要注意問題的開放性和啟發性,以及發揮學生讨論過程中的引領作用和組織作用。讨論,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讨論、并發表自己的看法,以達到相互啟發、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提高的課堂學習效果。“提問—讨論”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是促進思考與領悟的最有效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着設計者、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教師精心設計出有意義的問題,并組織學生積極地展開讨論,針對學生讨論情況給予及時的教學指導。而學生扮演着參與者和行動者的角色,其任務是積極參與、勤于思考、開誠布公、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二、“提問—讨論”教學的特點例如筆者在教學《德育》第一冊第三課時,針對學生中存在的“迷戀網絡遊戲”這一普遍現象,筆者就以“網絡遊戲該不該玩”為題組織學生開展讨論。有的學生說:“玩網絡遊戲會像吸毒一樣深深‘上瘾’,由于長時間玩電腦遊戲會對我們的視力造成危害,使我們的視力急劇下降。”有的學生說:“網絡遊戲對于意志薄弱的同學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因為沉浸在其中會導緻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上網,不能自拔,從而影響學習成績,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誤入歧途。”還有的學生說:“網絡遊戲有利,它可以成為促進同學們交流的共同興趣和談資,可以練習手和眼的協調能力,可以幫助同學們了解電腦基礎知識從而提高電腦的應用水平。”有的學生說:“它可以舒緩緊張的學習壓力,放松心情。”有的學生說:“它可以使人的手指靈活,可以使人的思維變得敏捷,可以培養同學們的團隊精神。”還有的學生說:“玩電子遊戲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

這是筆者在運用“提問—讨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一個片段,從中可以看出這種教學模式對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獨立思考、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标起到非常明顯的作用。在課堂讨論過程中學生真正成了課堂上的“主人”,這樣學生的主動性就被激發了出來,而不是被動地被調動起來,學生是主動“吃”,而不是被動“喂”,這樣在消化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就能把所學的知識真正變成了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和能力。具體地說,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體意識。教師提出的問題都是針對自己本堂課的教學目标精心設計的,通過“提問——讨論”這種教學模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保護、完善和提高,又避免了教師代作結論所作的蒼白無力的說教。

第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課堂讨論,能夠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讓他們進行思考,充分發揮了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和動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第三,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學生在讨論過程中,相互啟發、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團結協作、共同探究。不僅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習慣和團隊精神。

三、“提問——讨論”教學的組織

1.組織形式

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兩種形式。第一種形式:課前教師提出問題由學生準備,鼓勵學生認真閱讀教材、查找資料、搜集論據、獨立思考、并寫出發言提綱,上課時在班上交流發言。例如筆者在教學《德育》第一冊第三課時,針對教學目的設計了三個讨論題目:一是網絡遊戲該不該玩?二是你有崇拜的偶像嗎?為什麼?三是你如何看待學生中的早戀現象?第二種形式:課堂上先讓學生閱讀教材内容,然後4~6名同學為一個小組進行交流讨論,并指定其中1名同學作好本小組同學的發言記錄,最後每個小組選一名同學代表在班上交流發言。在教學《人際交往藝術》“中職生應該注重的人際交往禮儀”時,筆者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就容貌而言,什麼樣的女生最美?什麼樣的男生最帥?二是學生該不該化妝?三是你贊成“三分長相七分打扮”嗎?為什麼?四是你知道有哪些着裝技巧嗎?

2.對教師的要求

(1)教師要精心設置讨論題目。“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課堂讨論的核心和有效載體,教師設置的讨論題目至關重要,它決定着課堂讨論的成敗。教師在設計讨論問題時,既要立足于教材内容,突出重點,完成教學目标,又要新穎能使學生對讨論話題有濃厚的興趣,能開闊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設計的問題既要有讨論價值,難度要适中和題量适度,具有一定的沖突性,能夠引發學生的争論,還要注意把握好提問的時機,措辭的應用,根據學生情況靈活設問。讨論題目要源于教材,但又要高于教材。

(2)教師要具備課堂駕馭能力。教師在組織讨論中應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和處理“突發性事件”的能力,教師還應具備高超的課堂教學管理和駕馭教學進程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還要具有随機應變、捕捉和創設讨論契機的能力。在讨論過程中,當學生的讨論偏離主題時,教師要善于把學生的讨論引到讨論的主題上來,及時糾正偏頗,使課堂讨論朝着既定的目标前進。當學生的讨論碰到疑難問題時,教師要進行适當的提示、點撥,幫助學生掃除障礙。當學生讨論中出現錯誤時,教師不要輕易表态,而是讓學生通過讨論來分辨是非,自己糾錯。總之,在整個讨論過程中,既要以學生為主,又不能“袖手旁觀”。

(3)教師要注重渲染讨論氣氛。教師要注重“問題情景”的創設,渲染讨論的氣氛。教師除了應遵循一般的教學過程規律外,還應就課堂交往中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興趣、态度等非智力因素進行正确的引導。教師應盡力為學生創造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尊重每一位學生,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開誠布公,尤其是鼓勵那些膽子小、不夠自信、平時不愛發言的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教師要認真聽取學生的觀點,不随意否定、批判學生的觀點。讓每一位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讨論中來,使每一位學生的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高。

(4)教師要善于做好讨論總結。每個讨論問題結束後,教師要對讨論的情況做出客觀、準确、全面的評價,肯定好的方面,指出不足之處。表揚準備充分、積極發言、論證有力、說理透徹的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同學的優點,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對于學生有不同意見的問題,教師總結時一定要做到觀點鮮明、簡明扼要、切中要害,澄清模糊認識,使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上有所提高,在認識上産生質的飛躍。

3.對學生的要求

(1)認真準備,積極發言。學生必須仔細審清題意、積極思考,認真閱讀教材、搜集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歸納和概括,認真準備意見并寫好發言提綱。課堂上積極發言,把自己或小組的觀點、想法說出來,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并和同學們一起分享。

(2)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在讨論中,不僅善于把自己的觀點、想法清楚明白地告訴其他同學,還要學會尊重他人,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觀點。學會全面客觀評論他人的觀點和接受他人的意見,做到加強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啟迪、相互借鑒、共同提高。

總之,成功地組織好一堂“提問—讨論”課,不僅能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查閱資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啟發學生的智慧。不僅給學生發現、表現、展現自己的機會,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雲南省楚雄技師學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