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對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改革的思考

對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改革的思考

時間:2024-10-27 11:28:35

摘要:本文回顧了廣東省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聘制度的曆史沿革,總結了近年來廣東省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聘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結合當前形勢提出相關對策建議,希望為有關部門做好此項工作提供一些啟示和方法。

關鍵詞:技工院校職稱評聘改革

職稱評聘是技工院校人才開發和使用的主要方式,也是影響教師隊伍發展和穩定的核心問題。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從廣東省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聘制度的發展開始分析,總結近年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聘工作出現的問題,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一、廣東省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聘制度的發展職稱制度是在長期的曆史條件下逐步形成的,根據史料記載,我國古代已經有了類似職稱的稱号。技工院校教師職稱制度起源較遲,廣東省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改革工作曆時30多年,總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

1.正常啟動階段(1986年至1991年)

1986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規定》後,廣東省結合實際制定出台《廣東省執行<技工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的實施細則(試行)》等政策,作為全省技工院校開展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的政策依據,同時,認真組建技工學校教師系列高、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開展評審和聘任工作,評聘工作很快實現正常化。本階段最主要特點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評聘結合。

2.改革深化階段(1992年至2002年)

1992年11月,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全省企事業單位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分開的“雙軌制”。1993年1月,省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明确在全省範圍實行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分開的政策。評審和聘任分開,評審不受指标限制,通過評審獲得專業技術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頒發由廣東省統一制發的資格證,專業技術資格不與國家規定的工資和其他待遇挂鈎,專業技術職務的聘任由用人單位自主決定。評聘分開政策的實行,極大地激發了技工院校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全面發展階段(2003年至今)

2003年7月,廣東省貫徹業績優先原則,打破學曆、資曆、身份、所有制等條件的限制,開辟評價快速通道,出台《關于深化我省職稱制度改革的若幹意見》,在較長一段時間内對加快廣東省技工院校人才隊伍建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16年12月,《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确提出,對于全面實行崗位管理、專業技術人才學術技術水平與崗位職責密切相關的事業單位,一般應在崗位結構比例内開展職稱評審。随後,省裡也出台具體的工作方案。2017年11月底,人社部印發《關于深化技工院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對于進一步激發技工院校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有重要意義。

二、當前廣東省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聘工作存在的問題

從廣東省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曆史沿革中分析,可以看出廣東省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曆經了評聘結合、評聘分開,現又将趨向評聘結合的模式。随着職稱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推進,原有的職稱評聘制度越來越暴露出不足和缺陷。

1.評審标準滞後

當前廣東省執行1998年制定的評審條件,激勵技工院校教師幹事創業,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廣東省産業結構調整升級步伐加快、技工教育事業迅猛發展以及職稱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已難以體現新時期對技工院校教師的要求,并且越來越不适應實際工作的需要。一些具體條件,如“學生操行優良率”“差生轉化率”等,在實際中難以操作,對教師技術水平、教研教改等方面要求重視不夠,不利于教師成長,使職稱和能力不能很好匹配。

2.評價機制不完善

一是評價形式單一。學校未設立評價機制,對符合申報條件者,一律推薦評審,導緻教師們紮堆申報。而評價過程又以紙質材料的審閱為主,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容易出現申報人通過過度包裝評審材料而獲通過評審的情況。二是評價過程重教科研、論文,輕實際教學。在當前政策導向下,業績成果備受重視,不少學校對教科研的獎勵超過教學業績,使部分教師在處理教學和教科研的關系上迷失,出現忽視教學、急功近利的傾向,使得業績、論文造假現象存在,部分獲得職稱人員名不符實。三是評審程序繁瑣。從個人申請、學校推薦、材料審核、評委會評議、評審結果公示發證等多個環節,曆時需半年到一年。

3.聘後管理薄弱

廣東省執行20多年的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審制度,使通過評審者便可獲得受聘的資格。而學校評後聘任環節相關機制不完善,對聘後的考核工作不重視,導緻受聘人數愈積愈多。目前,廣東省仍有少數縣區學校仍未完成崗位設置,已完成崗位設置的學校在聘任管理環節缺乏機制保障,使論資排輩等現象嚴重。有很大部分教師一旦評上高級職稱後便變得消極工作,不思進取,對所在學校及教育事業的貢獻也停滞不前,這些情況客觀上阻礙青年教師的發展,激化教師間矛盾,進而影響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提高。

三、對廣東省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改革的幾點設想

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要堅持以用為本,做好與人才培養制度和用人制度的有效銜接。要達到評審與聘用、考核、晉升等用人制度的銜接,在崗位聘用中真正實現人員能上能下、工資收入能高能低等目标,筆者認為可以考慮采取以下幾點做法。

1.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盡快出台評價标準條件

抓住國家和省高度重視技工院校職稱制度改革的利好時機,盡快出台廣東省技工院校教師水平評價标準條件,充分發揮其标杆和引領作用。評價标準條件可遵循體現技工院校培養技能人才的教學特點、突出建設适合技工教育特點的一體化教師隊伍的要求、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推動教學質量提高等原則,突出以下幾方面内容:一是重師德,要進行師德考核,對學術造假等師德失範人員要實行一票否決;二是重實操,增加企業實踐經曆,提高教師技能水平,體現技工院校教師培養技能人才的工作特點;三是重教學,将教學工作量、教學效果、學生評教等内容體現在評價标準條件中;四是重業績,擴大業績選擇項,引導教師積極參加各層次的教學教研活動,建立激勵科研成果轉化的評審導向;五是輕論文,不将論文作為評價實習指導教師的限制條件。

2.完善職稱評價機制,改進職稱管理服務方式

一是從評審權限上,根據“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可下放至技工院校。選擇辦校時間較長、辦學條件較好的技工院校先行試點,而後再逐步擴大範圍。學校成立推薦委員會,擇優推薦申報人員,自主開展評審工作并組織實施崗位聘用,充分發揮學校用人自主權,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二是從評審方式上,改變單一的現場評審模式,建立網絡評審制度,采取視頻面試答辯、視頻實操,也可通過個人述職、學生考核測評等方式全面考察教師的職業操守,規範評審材料,簡化評審流程,縮短評審時間,提高評審效率,确保評審質量。三是從評審結果上,可以推廣職稱電子證書,加快人才數據庫和職稱評價服務平台建設,加強職稱信息化服務和監管,杜絕學曆造假、專利冒名、論文代寫等情況的發生。

3.制定相關制度與政策,積極推進評聘結合

逐步建立和推行職稱評聘結合制度是技工院校用人制度上的一項深刻變革,必須要有健全的制度和政策作為保障。一是完善崗位設置。學校以工作需要設置教師職務崗位,建立起競争擇優、優勝劣汰、按崗聘任的崗位管理制度。二是強化聘後管理和考核。實行崗位任期目标責任制,制定嚴格考核程序,根據履行崗位職責情況和年度考核情況決定是否續聘。同時實行業績評價制度,按師德、教育教學能力和工作實績等項目設置競賽項目,确定崗位績效系數,對教師在學校價值創造過程中的實際貢獻進行客觀評價。在實施績效工資時,給優勝者加分,使人員“能上能下”變成常态,更好地激勵和約束教師不斷努力,營造良性的内部競争上崗态勢。三是建立培訓制度。評聘結合制度能讓學校發現教師的潛力和教師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内容,學校可以對教師開設有針對性的培訓,促進教師不斷進步,從而達到把最合适的人才聘到最合适的崗位、促使學校發展的目的。四是政府部門要不斷完善人事、工資政策,加強職稱評聘事中、事後監管,推進廣東省技工院校教師評聘結合在全省範圍内平穩順利的展開。

當前,廣東省技工院校種類、水平等參差不齊。如何根據具體情況消除評價與使用“兩張皮”現象,充分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充分發揮學校的主體作用、評審的導向作用,需要盡快出台評價标準條件、完善職稱評價機制以及健全相關制度與政策,全面提升全省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聘的參與度和公信力。

參考文獻:

[1]鐘偉甯.新形勢下高校職稱評聘改革探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7(6).

[2]顔玄洲,胡春曉.關于高校職稱評聘模式的思考[J].高等農業教育,2006(1).

[3]崔長歡.論績效管理在大學教師聘任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8(12).

[4]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中辦發[2016]77号)[Z].2016-11-01.

[5]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深化技工院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7]90号)[Z].2017-11-28.

(作者單位:廣東省職業技術教研室)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