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大宗品暴漲:供給收縮與避險需求成主因

大宗品暴漲:供給收縮與避險需求成主因

時間:2024-10-26 11:44:53

本刊記者林蔓

以前談到周期股,無論其業績如何好,市場總是波瀾不驚,尤其是當前宏觀經濟下行,理論上講以大盤股為主的周期股就更難獲得資金青睐。但進入2016年以來,有色、煤炭、鋼鐵及石油等大宗商品在現貨市場上掀起了漲價潮,而7月之後以黑色系為代表的大宗商品期貨價格更是連續暴漲,直接推動二級市場相關标的出現反彈行情,這也讓大宗商品周期股成為近期A股市場為數不多的亮點。

回過頭去看,資源類周期股基本的上漲邏輯不外乎兩個,一個是供給側改革政策發酵下帶來的供給端産能收縮,供需再平衡所緻;另外一個則是大宗商品價格處于曆史低位,如今各國貨币政策進入“放水”模式,通脹預期下資金的避險需求自然高漲。不過展望未來,下半年通脹先行指标CPI已經有下降的迹象,充分受益于物價上行的大類資産價格或将難以持續上漲。

市場風格向大宗商品轉移

2016年初市場遭遇了第三次股災,此後滬深股指一蹶不振。股指雖然不大漲,但市場卻一直處在炒題材股的風格中,上半年虛拟現實、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OLED以及軍工等熱點闆塊輪番上陣,翻倍個股數不勝數。俗話說風水輪流轉,時間進入下半年,題材股熱潮有所減退,而一向股性較差的資源類周期股則顯得異常活躍,市場風格似乎開始向大宗商品轉移。

數據顯示,7月以來有色、鋼鐵及媒炭闆塊整體漲幅顯著好于中小闆個股。有色闆塊累計上漲8.47%,其中鋁資源股漲幅最大達到19.27%;鋼鐵闆塊整體上漲7.6%,媒炭闆塊整體上漲13.8%,其中焦炭加工上漲16%。與之相比,中小題材股則遜色許多。同期創業闆和中小闆都隻上漲4.2%。

近期市場風格轉向大宗商品,期貨市場暴漲是主因,但追根究底與現貨市場商品價格暴漲不無關系。以近期瘋狂的煤炭為例,受益于電煤需求季節性增長,國内動力煤價格由7月1日的387元/噸大幅上揚至8月15日的498元/噸,漲幅近30%,随着高溫天氣的持續,市場預計動力煤價格仍将持續上升。

實際上拉長時間軸來看,2016年以來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勢就一直處于上升通道内,而且各大細分闆塊行情趨于一緻,均出現觸底反彈行情。數據顯示,截止8月15日,2016年以來國内動力煤現貨價格由320元/噸上漲至498元/噸,漲幅56%;黃金由年初1062美元/盎司上漲至1339美元/盎司,漲幅26%;鐵礦石價格指數由160上漲至216,漲幅35%;螺紋鋼由1847元/噸至2459元/噸左右,漲幅為33%。布倫特原油價格由最低26美元/桶反彈至50美元附近,漲幅92%。

現貨市場大宗品價格的走強讓期貨市場火了一把。焦炭1701合約價格由年初最低的558元飙升至1163元,價格不僅翻倍,還創出2015年以來的新高。焦煤1701合約由493元上漲至899元,漲幅幾近翻番。鐵礦石1701合約價格也接近曆史年内新高。

随着現貨市場商品和期貨合約價格走高,二級市場上相關闆塊及個股股價也水漲船高。黃金闆塊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了22%,煤炭雖然隻錄得2%的漲幅,但相比上證指數(累計下跌5%),走勢已頗為強悍。而個股方面更是表現強勢,漲幅好于上證指數的有93隻,占比超52%,其中漲幅超20%的有34隻,更有華鋒股份、華钰礦業、三祥新材、金貴銀業及山東黃金等五隻個股成功實現翻倍。

有市場人士表現,上半年大宗商品類個股上半年完成了底部的确認,下半年将展開上攻行情,近期的上漲隻是長線走牛的起點。

供給收縮與避險需求是上漲主因

近年來國内宏觀經濟持續下行,作為周期品的大宗商品景氣度理論上應該跟随下降。然而過去大半年大宗品的價格卻大幅上漲,市場普遍認為,供給收縮與避險需求是主要的上漲原因。

衆所周知,影響價格變動最重要的因素是供求關系,“以前經濟好的時候,大宗品價格上漲來自需求端的增長。但顯然,本輪上漲并不是原來的邏輯,而是來自于供給端的推動。”有專業人士向記者表示。

一些大宗品價格的上漲确實得到了供給端的支撐,比如說油價反彈,美國頁岩油大面積的關閉導緻供給端下降;再比如說年初漲幅很好的豬肉概念,母豬和生豬存欄量降低是豬價大漲的主因。另外,此前暴漲的維生素以及飼料概念股都是因為部分企業被迫退出導緻供給端産能收縮。

當然也有一些隻是出于預期,比如說供給側改革。今年以來,政府加大了供給側改革力度,在國務院今年下發的6号和7号文就給供給側改革下大了中短期的目标,未來3到5年内,化解鋼鐵過剩産能1-1.5億噸,煤炭過剩産能5億噸左右。正是在這種政策推動下,市場對這些行業供給端産能收縮預期十分強烈,最終形成現貨-期貨-股票三級聯動效應。

從需求端的角度看,目前全球經濟處于不景氣的區間内,各國大開印鈔機試圖刺激經濟回暖,然而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導緻流動性泛濫,通脹壓力加劇。也正因此,避險需求成為本輪大宗品價格上漲的另外一個主因。

投資者對通脹最直接的感受便是收益率的下降,以衡量無風險利率的10年期國債為例,日本、瑞士、德國國債已降至負利率水平,而國内當前10年期的國債利率水平已挨近2.6%,創下自2002年以來的新低。通脹下資金避險需求欲望強烈,金融資産投資價值下滑,而大宗品受益于物價上行,自然成為資金配置的首選,隻要通脹持續,大宗品價格上漲就将持續。

不過也有專業人士對此表示擔憂,今年上半年大宗商品瘋漲的邏輯在于物價上漲,但6月份和7月份通脹先行指标CPI分别為1.9%和1.8%,與上半年的高點2.3%形成明顯的下降趨勢,意味着本輪通脹的高點大概率已經過去。因此,大宗品的表現可能會更弱。

國内動力煤價格走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