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5G 來了,賦能互聯網 + 各行業重塑

5G 來了,賦能互聯網 + 各行業重塑

時間:2024-10-26 01:25:17

在今年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18)上,5G當仁不讓地成為一大技術主角。華為、中興、愛立信、高通、英特爾等科技巨頭們紛紛打出“Leading5G、Perfect5G、Boost4Gto5G”的标語。我國三大運營商也在積極推動5G試商用。5G來了,互聯網+會出現什麼新的玩法?大幕将啟,萬衆期待。

今年或出現5G預商用産品

移動通信自20世紀80年代誕生以來,每十年出現一代革命性技術,如今其爆發式增長的步伐越來越快。4G牌照發放不到5年,5G已進入國際标準研制關鍵階段。工信部最新表示,2018年将紮實推進5G研發應用、産業鍊成熟和安全配套保障,補齊5G芯片、高頻器件等産業短闆,完成第三階段測試,推動形成全球統一5G标準。另據消息,2018年預計就會出現5G預商用産品;5G芯片預計在2019年第一季度發布,真正到用戶手中的5G終端會在2019年下半年上市。雖然,今年用戶可能還買不到5G手機,但5G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了。

5G驅動萬物互聯

國際無線标準化機構3GPP為5G定義了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低時延高可靠(URLLC)、海量大連接(mMTC)三大典型應用場景。具體而言,eMBB場景主要是速率的提升,未來5G标準要求單個5G基站至少能支持20Gbps的下行鍊路以及10Gbps的上行鍊路,主要應對4K/8K超高清視頻、VR/AR等大流量應用;URLLC主要面向高可靠、低時延行業的特定應用,包括實時精準定位、自動駕駛、智能制造等;mMTC主要面向海量物聯網通信場景,百萬級的物聯終端接入,包括智能家居、智慧農業、智慧城市等。

另一方面,萬物互聯場景下,機器類通信、大規模通信、關鍵性任務的通信對網絡速率、穩定性、時延等提出更高要求,包括自動駕駛、VR/AR等新應用對5G需求十分迫切,現有無線網絡性能無法滿足,供給與需求間的缺口将推動現有無線網絡繼續升級,最終推動5G時代到來。

典型應用場景暢想

場景一:VR/AR移動漫遊沉浸式體驗升級

移動漫遊沉浸式體驗的應用場景有三個特點:随時随地體驗,随時随地分享,随時随地互動。其高帶寬、低時延的技術需求來源于實時精确的圖像處理和跟蹤。VR要實現完美的虛拟現實體驗,時延要低于20ms才能有效緩解眩暈感,在4G網速和帶寬下其功能受限,而5G毫秒級端到端時延則可以解決此難題。除此之外,5G的超高傳輸速率也能很好滿足VR對數據傳輸的要求。另外,AR的巨大價值在于應用場合的多樣性,随時随地使用至關重要,這必然需要更高性能的5G網絡支撐。

場景二:拉開無人駕駛大幕

車聯網是借助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車内、車與人、車與車、車與路、車與雲端服務平台的全方位網絡連接的綜合服務。更常見的表達是V2X(車聯萬物),其中包含了V2V(車與車)、V2R(車與路)、V2H(車與人)等。百度方面數據表明,在未來無人駕駛過程之中,僅僅單車每小時所産生的數據就高達100GB,更别提V2R、V2H等所需的帶寬數據。如果說基于4G/4.5G的LTEV2X還無法挑起重擔的話,那麼5G的商用給LTE-V2X提供了更強大的性能。與4G側重人與人之間通信不同,5G形成了端到端的生态系統。它增強了移動帶寬,峰值速率可達20Gb/s,支持更低延時(≤5ms)、更高可靠性(>99.99%)以及更大帶寬(每平方公裡可連接100萬個終端)。而這些數據都意味着更高的安全性,畢竟毫秒級的延時對于一場事故的發現和處理是有截然不同意義的。從華為等廠商的測試結果來看,基于5G的LTE-V2X在覆蓋距離、網絡延時方面都要優于DSRC,但5G-V2X想商用,還需經過更長時間測試驗證。

場景三:賦能智能制造

以自動化控制為例,作為智能制造工廠中的最基礎應用,核心是閉環控制系統。典型的閉環控制過程周期低至毫秒級别,所以系統通信的時延需達到毫秒級别甚至更低才能保證控制系統的精确控制,同時對可靠性也有極高要求。此外,在規模生産的工廠中,大量環節都用到自動控制,将有高密度海量的控制器、傳感器、執行器通過無線網絡進行連接。例如,打印控制的應用場景下,控制器、傳感器、執行器等連接數要求100個以上,數據包大小要求20bite,閉環控制周期要求小于3ms。

5G切片網絡可提供極低時延、高可靠、海量連接的網絡,使得閉環控制應用通過無線網絡連接成為可能。基于華為5G的實測能力:空口時延可到0.4ms,單小區下行速率達到20Gbps,小區最大可支持1000萬+連接數。可見,移動通信網絡中僅5G可滿足閉環控制的網絡要求。

另外,遠程控制也是智能制造的典型場景,它是基于移動虛拟現實、增強現實應用實現人機智能遠程交互和智能控制,用工業機器人代替惡劣環境中人的直接參與,保證安全生産、減少人工誤差,同時保證整個制造過程的可控制和可視性。目前遠程控制受制于技術及網絡性能限制仍基本處于空白階段,将來一旦網絡性能達到要求,市場将可能迎來爆發增長,潛力巨大。

場景四:為醫療行業提供創新平台

醫療行業未來受益于5G的100%無處不在的覆蓋率、Gbps級别的速率、5ms30ms級别的低時延以及整合移動性與大數據分析的平台能力等,将在不遠的未來讓每個人都享有及時便利的智慧醫療服務。

通過5G網絡,智慧醫療将呈現四個主要應用場景:

第一,遠程醫療。基于在線視頻、虛拟現實技術實現遠程診斷、遠程影像會診,遠程監護等。對于應急、抗震救災等緊急場景,通過現場安裝的無線遠程影像工作站與後方醫院無縫連接,借助現場醫學影像數據信息設計搶救方案并指導現場救助。

第二,遠程手術。在病人行動受限的緊急室外場景或急救途中,借助虛拟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手段實現遠程機器人手術。

第三,實現全方位感知患者、全面整合分析醫療資源。通過相關設備、系統或流程,做到實時感知、測量、捕獲和傳遞患者數據信息,根據數據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彙總、計算,為特定場景、特定問題的解決方案提供依據。

第四,智能醫療的終端拓展。智能醫療終端的目的在于打破時間、空間限制,實現對病情信息的連續和準确監測。當前泛健康概念的智能終端很多,如智能表、智能手環、智能運動鞋、智能血壓計、帶尿液分析的智能馬桶等,其功能僅限于記錄或監測,還遠遠不夠。基本的傳感設備隻能進行基本的健康體檢,專業設備還很難進入家庭,較複雜的檢測還需去醫院。未來智能醫療終端将更加智能化、專業化。

高額投資與回報緩慢的矛盾

相較于2G/3G/4G,5G使用的是更高頻段,因而單個基站覆蓋範圍将變小,這意味着相同覆蓋面積下,5G基站數量将比4G更多。華泰證券研究指出,國内5G建設聚焦宏基站廣覆蓋,采購基站設備的總支出預計達到1.4萬億元,當運營商采用較為激進的建網策略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每年用于采購宏基站的總支出将大幅上漲至2500億到3500億元,保守策略下也将達到1500億到1900億元。由于我國3G/4G牌照發放較晚,三家運營商都進行了大規模4G網絡投資,甚至目前還處于規模投入期,投資并未完全收回。中國電信技術創新中心主任畢奇指出,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投入至少需要7-8年才能收回,按目前對5G網絡規模投入時間表,在現有商業模式下,運營商周轉資金面臨極大挑戰。

但是,5G網絡商用化仍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各大運營商正積極探索如何充分發揮5G技術優勢,合理利用4G已有投資,低成本地新建或改造傳輸網和核心網。

可以預見,随着5G商用推進,互聯網+将賦能各領域,拉開行業變革大幕。

王文野村綜研(上海)咨詢有限公司主任咨詢顧問

責任編輯:衛麗紅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