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國城軌 :世界第一長煉成記

中國城軌 :世界第一長煉成記

時間:2024-10-26 12:44:39

中國城軌交通發展曆程既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又發揮了市場機制競争的作用。

城軌交通已成為城市公共交通網絡體系的骨幹。中國高鐵技術全球領先。鮮為人知的是,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産業也早已經站在世界的先進行列。

數據顯示,到2016年底我國運營軌道交通的城市達到30個,運行總裡程4152.8公裡,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上海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總長達到617公裡,成為目前世界上運營軌道交通線路最長的城市。此外,北京運營554公裡,廣州運營了308公裡,也都進入了全球排行前列。

從零起步到躍居世界前列,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經曆了發展巨變,軌道交通已在中國衆多大城市公共交通體系中不可或缺。

國産化剛需

如今的成就如果放在20多年前,幾乎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由于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的限制,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起步較晚。1863年,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在倫敦建設,總長4.8公裡。中國第一條地鐵北京地鐵1号線1965年開始建設,1971年正式投入運行,比世界上第一條地鐵足足晚了102年。

随着改革開放的推進,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大城市數量迅速增加,城市化進程不斷提速,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從1978年的15座增加到2015年的79座。交通擁堵成為大城市通病,擁有成熟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成為緩解擁堵的終極捷徑。

在北京之後,上海、廣州開始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彼時,城市軌道交通設備主要由外資企業提供。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張國寶回憶,在1995年之前,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隻有長春客車廠一家生産。由于中國城軌交通裝備和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太大,長春客車廠與德國阿德川斯公司、青島四方與加拿大龐巴迪公司分别進行合資建廠,但外商看中的隻是中國市場,并沒有真正把核心技術傳過來。

依賴國外企業提供裝備,讓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吃了不少苦頭,運營企業不得不面對進口設備價格高、建設周期長、售後服務滞後等一系列問題。

1997年,廣州地鐵一号線首段建成,廣州用德國貸款進口的第一列西門子地鐵車輛,因海運趕不上運營日期,隻能租用俄羅斯的大型運輸機将一列地鐵車廂空運到了廣州。由于進口設備費用昂貴,緻使上海、廣州地鐵一公裡的造價高達8億元。

國信招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軌道交通事業部總經理孫悅向《财經國家周刊》介紹,依賴進口設備,一方面供應方漫天要價,後續維修備品、備件價格高達原價的5-20倍。另一方面,設備出現技術問題需要維護時,售後服務往往跟不上。一塊電路闆的修理,來回時間長達半年,遠遠不能滿足運營企業的需求。

随着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城市對交通的需求大大增加,政府加大了對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依賴外資和國産化不足等問題的負面影響日益凸顯。

在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市場爆發的前夜,依賴外資的狀況得到決策層的重視。1999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計委《關于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國産化實施意見》,要求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全部軌道車輛和機電設備的平均國産化率不低于70%。在此背景下,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國産化開始進入實施階段。

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進一步提出軌道交通建設标準、安全管理、經營體制和國産化的具體要求。通知要求拟建軌道交通線路的城市要認真貫徹設備國産化的有關政策,積極采用國産設備,促進國内設備制造業發展。

國際一流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技術裝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飚介紹,軌道交通設備制造行業主要包括車輛制造、牽引供電系統、通信信号系統等。國産化率要求對城市軌道交通産業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促進作用。通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掌握了多種制式城軌車輛的制造技術,年生産能力超過10000輛,孕育出了中國中車(原南車、北車)這樣的全球規模最大的車輛生産企業,旗下發展出了株機公司、四方公司、浦鎮車輛、長客股份、大連機車和唐山客車等六家有能力批量生産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的廠家。

中車股份副總裁樓齊良對《财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在軌道交通車輛制造領域,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的制造水平已經成熟,不僅可以滿足國内全部需求,近幾年還接連中标澳大利亞、美國、巴西等國大單,實現了與國際一流企業的同台競争。

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統計,“十二五”期間,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共招标約19000餘輛車,其中A/B型地鐵列車17720輛。A/B型車的制造技術已日臻成熟,為适應多樣化發展需求,各主機廠開始重點研發現代有軌電車、中低速磁懸浮、跨座式單軌、市域快軌等四種新制式車輛産品,部分已投入運營。

除了車輛,在信号系統等關鍵領域,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産業也實現突破。據介紹,在2010年之前,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依然依賴進口信号系統。而今,國内企業已逐步掌握CBTC系統(基于無線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系統)的核心技術,能夠提供完整信号系統。在國内市場,自主化信号廠商已走在前列,逐漸占據優勢地位。

2013-2015年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及機電設備的國産化審核情況顯示,中國單條線路的綜合國産化率已全部達到75%,部分線路達到80%。目前在建的北京燕房線采用的城市軌道交通專用裝備已經實現100%全自主化,核心産品自主化水平得到了充分驗證。

在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國産化率迅速提升的同時,裝備價格也實現快速下降。以普通地鐵列車為例,每節車廂價格已經由20年前的1200萬-1800萬元,降低至600萬元。

張國寶表示,20年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事業的發展曆程讓人振奮,引以為豪。既體現了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辦城軌的優勢,又發揮了市場機制競争的作用,也是規劃和政策堅決執行的結果。

這些階段性成果還隻是個開端。“十三五”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的啟動時期,又處于城鎮化率的快速發展區間。城市新增人口進一步擴充現有城市規模,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需求将進一步增加。

迄今,全國100個左右城市提出了發展城軌交通的規劃和設想,除在建的40個城市外,60個左右城市開展了規劃、勘測、設計、咨詢等前期工作,“十三五”大多有望開始建設。另有100個左右雖未見規劃,但同樣面臨着交通擁堵的特大城市,有可能也在“十三五”進入建設行列。可以預見,未來五年,将出現80個以上城市同時建設城軌交通的壯觀場面。

第一

數據顯示,到2016年底我國運營軌道交通的城市達到30個,運行總裡程達到4152.8公裡,位居世界第一。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