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開啟波瀾壯闊新篇章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開啟波瀾壯闊新篇章

時間:2024-10-26 05:22:21

改革開放40年

什麼是改革開放的堅強保障?——人民是探索者、理論建構者、制度維護者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改革必須堅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2016年7月,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強調

先把經濟搞上去,一切都好辦。搞好經濟建設,發展生産力,這是我們解決國際國内問題的最主要條件。

2011年6月10日,在迎接中國共産黨建黨90周年之際,位于遼甯沈陽的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修繕完成并正式對外開放。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作出了将全黨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這次會議是建國以來黨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它也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曆史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随着黨和國家工作重點向經濟建設轉移的順利實現,我國的社會生産力獲得了巨大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改革開放在神州大地上開啟了波瀾壯闊的新篇章。

經濟不發展,這些問題永遠不能解決

政治和經濟的密切關系,決定了為維護本階級經濟利益而進行政治活動的政黨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不講政治,都不能不正确認識和處理政治與經濟的關系,否則便無以實現黨的綱領。

為了順利實現黨和國家工作重點向經濟建設的轉移,鄧小平同志以曆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結合我國實際,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多次講了這方面問題。

1978年9月,鄧小平同志在吉林省的一次談話中說:“按照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講,正确的政治領導的成果,歸根到底要表現在社會生産力的發展上,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在同年12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他明确指出:生産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這就是今後主要的政治。離開這個主要内容,政治就變成空頭政治,就離開了黨和人民的最大利益”。

1979年10月,鄧小平同志在中共省、市、自治區委員會第一書記座談會上說:“經濟工作是當前最大的政治,經濟問題是壓倒一切的政治問題。不隻是當前,恐怕今後長期的工作重點都要放在經濟工作上面。”他特别說到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之間、政治問題的解決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指出:“政治工作是要做的,而且是要好好地做。但是,政治工作要落實到經濟上面,政治問題要從經濟的角度來解決。”他認為,很多政治問題、社會問題的解決都取決于經濟的發展,“經濟不發展,這些問題永遠不能解決”。在此基礎上,他明确提出了“要用經濟辦法解決政治問題、社會問題”的新思路。

“現代化建設是我國最大的政治”“要從經濟角度解決政治問題”,科學地闡明了新形勢下政治與經濟的辯證關系,對于黨和國家正确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保持政治和社會穩定,做到在政治和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和發展、在改革和發展的推進中實現政治和社會的長期穩定,起了巨大的理論指導作用。

2009年10月1日,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儀仗隊高擎國慶遊行曆史上最大的五星紅旗通過天安門廣場。解決社會主要矛盾是中心任務

社會主要矛盾決定黨和國家的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正确認識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确定黨和國家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的實踐依據。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鄧小平同志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科學分析當代中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明确指出:“我們的生産力發展水平很低,遠遠不能滿足人民和國家的需要,這就是我們目前時期的主要矛盾,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就是我們的中心任務。”為此,必須實現黨和國家工作重點向現代化建設的轉移。

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由鄧小平同志親自主持起草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還處于初級階段的論斷,并且進一步指出,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則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要正确解決這一矛盾,就必須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大大發展社會生産力,并在此基礎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

可見,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新時期共産黨人認識到,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着種種社會矛盾,包括一定範圍的階級矛盾,但是,貫穿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這就決定了黨和國家所面臨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産力,創造越來越多的物質财富,以逐步解決這個矛盾以及其他各種社會矛盾,因而也就決定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隻能放在經濟建設上,隻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先把經濟搞上去,一切都好辦。搞好經濟建設,發展生産力,這是我們解決國際國内問題的最主要條件。

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靠自己的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離開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大力發展生産力,我們所面臨的各項任務就會因為缺乏必要的物質前提而不能完成,我們的事業就有喪失物質基礎的危險。鄧小平同志強調:“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各個方面需要綜合平衡,不能單打一。但是說到最後,還是要把經濟建設當作中心。……其他一切任務都要服從這個中心,圍繞這個中心,決不能幹擾它,沖擊它。”

這一重要判斷解決了過去多年間存在着的黨對工作重點的要求與對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相互脫節、彼此矛盾的狀況,使黨的工作重點與黨所面臨的主要任務、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完全一緻起來,從而保證了黨的工作重點由階級鬥争向經濟建設轉移的順利實現。對于防止和避免因國際國内發生某些突發事變而輕易改變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确保黨和國家工作重點始終放在經濟建設上,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進一步認清社會主義的本質

社會主義是共産主義的初級階段,走社會主義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曆史發展的必然。無數共産黨人曾為之流血奮鬥,終于推翻了内外反動派的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使中國經過新民主主義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然而,由于傳統觀念的束縛和曆史的局限,也由于中國共産黨在創建時期就存在的理論準備不足等特點,共産黨人在滿腔熱情地領導人民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時候,卻對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樣一個最基本的理論問題沒有完全搞清楚,以至于在之後20年左右的時間裡,離開生産力抽象談論社會主義,搞階級鬥争擴大化,結果使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在改革開放前差不多20年的時間裡經曆了重大曲折和失誤。

改革開放後,也曾出現一些猶疑和困惑,以至于影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顯然,要确保黨和國家工作重點實現向經濟建設的轉移,還必須把什麼叫社會主義搞清楚,把怎樣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搞清楚。對此,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建立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個好制度,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但要把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問題搞清楚,不能再模模糊糊地幹社會主義了,否則社會主義事業就要遭受挫折,就體現不出優越性。隻有明确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才能真正堅持社會主義。而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要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認清社會主義的本質。

由于鄧小平同志在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這一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思考中,緊緊扣住發展生産力這一中心環節,以發展生産力為核心,堅持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産力和生産關系的統一,社會主義制度下解放生産力和發展生産力的統一,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和社會關系的統一,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過程和最終目的的統一,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生産力的根本目的和實現共同富裕發展目标的根本手段的統一,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放在經濟建設上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也為人們探索一條适合中國國情的比較快的發展道路創造了必要的思想前提。

此外,他還從國際大背景高度,對黨和國家工作重點實現向經濟建設轉移的問題進行了思考。他認為,現在世界上真正的大問題即全球性的戰略問題,除和平問題之外,就是經濟發展問題,和平與發展是現時代的特征,是當代國際社會的主流。因此,我們應當看到,現在世界上各國之間的競争,主要是經濟力、科技力的競争。中國要想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争中站穩腳跟并發揮更大作用,必須抓住有利時機,加速發展經濟,盡快縮短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力争在21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否則,中國将會更加落後,國家、民族将難以生存與發展。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新的世界大戰短期内打不起來,這使我國有一個相對和平安定的國際環境,可以集中力量抓本國的經濟建設。這些就是我們黨和國家工作重點必須也有可能實現向經濟建設轉移的國際因素。

基于以上思考,鄧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黨和國家工作重點向現代化建設轉移的戰略決策後,在各種場合反複告誡全黨:在整個社會主義曆史時期,特别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都要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令人欣慰的是,這些論斷為全黨和全國人民所接受,成為人們的共識。從而不僅奠定了黨和國家工作重點順利實現向經濟建設轉移的思想基礎,而且也為長期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不斷推進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了理論依據。

“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鄧小平的這句名言鮮明地概括了改革開放之于當代中國的決定性意義。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和必要條件。正是因為改革開放所催生的偉大成就,為國家的富強、社會的進步、民族的振興、人民的幸福生活,進一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的新篇章。

作者為武漢大學教授、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理事

責任編輯:張岩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