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國改革開放為什麼能成功

中國改革開放為什麼能成功

時間:2024-10-26 05:13:49

發展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推進制度和體制創新、吸納人類文明共同成果、發揮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獨特優勢,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關鍵。

謝春濤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已成為不争的事實。于是,“中國模式”“中國道路”“中國經驗”成了國際社會熱議的話題。那麼,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中國改革開放40年為什麼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發展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

中國共産黨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以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為自己的奮鬥目标。但在1978年前,中國的社會主義基本上是從蘇聯學過來的,經濟方面是單一公有制,單一計劃經濟,單一按勞分配,單一農業集體經營。在幾十年的時間内,中國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一樣,經濟發展不快,人民生活改善幅度不大。

1978年以來,中國共産黨人的認識逐步發生了改變,認識到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是建立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基礎上的,所以“純而又純”;而中國的社會主義是建立在落後基礎上的,沒有資格實行那樣的社會主義。中國長時間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主要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産力,為此,就要允許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建立和發展市場經濟,允許按勞分配和按生産要素分配并存,允許農業以家庭為單位經營,還要學習借鑒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生産力的先進經驗。

中國共産黨人認為,中國實行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方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包括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社會主義共同富裕、人人平等、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價值觀,始終為人民謀利益的根本政治立場;另一方面,又根據中國國情和新的時代特征,賦予了社會主義許多新的特色。中國共産黨人沒有背棄馬克思主義,而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沒有背棄社會主義,而是更好地發展了社會主義。過去雖然社會成員收入差距不大,但是收入不高。而今天雖然社會成員收入差距相對拉大,但大多數人過上了比較好的生活,收入差距也完全可以通過扶貧、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措施逐步縮小。

中國人民從實踐的比較中歡迎這樣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世界範圍内也赢得了良好聲譽。中國共産黨人總結了自己的成功經驗,認為應該以與時俱進的态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時代化。反觀已經垮台的原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他們的一個重要教訓就是教條地、僵化地對待馬克思主義。

推進制度和體制創新

中國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就建立了,但現在比過去發揮的作用大得多也多好得多,就是因為進行了許多方面的體制改革。僅舉三個例子就很能說明問題:

一個是農村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在1978年改革開放前,中國有2.5億農村貧困人口,占當年10億人口的1/4,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其主要原因是人民公社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大家出工不出力。後來實行聯産承包責任制以後就根本改變了,土地承包給每家每戶去種,種什麼、怎麼種,由他們自己決定。但每家每戶農民都明白,種得怎麼樣跟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溫飽問題迅速解決,城鎮居民也得到了豐富的農副産品供應。現在中國人口比改革開放之前增加了好幾億,耕地比那時候減少了很多,但是中國人不光吃飽了,而且吃得還不錯,還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就是這項改革的成就。

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這之前,長期搞計劃經濟,認為計劃經濟的優勢在于有計劃、按比例,避免了資本主義的無政府狀态。理論上是這樣,但是現實中,計劃經濟雖然有它的優越性,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但是這個優越性往往在經濟規模不大的時候才能體現好。經濟規模大了,指望一個國家計劃委員會把全國經濟計劃得完全合比例,幾乎不可能。而且計劃經濟還有一個沒法克服的弊端,就是缺乏活力、動力,因為政府向企業下達嚴格的指令性計劃,企業必須照着執行,完全沒有自主權,那也就不會有積極性、主動性。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造成經濟發展不快,人民生活改善不大,商品嚴重短缺,政府不得不依靠票證來供應商品。但是,實行市場經濟後,市場配置資源,不同利益主體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中國很快告别短缺,告别票證。

三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的确立。這一基本經濟制度就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成分共同發展,這是1997年黨的十五大确定的。在這之前,有人認為随着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中國已經産生了一個新的資産階級,對共産黨的執政地位和社會主義制度構成了挑戰。在這些人看來,似乎改革開放方向錯了,應該改弦更張。黨的十五大提出,一切有利于社會主義生産力發展的各種所有制形式,都可以大膽探索,大膽利用,掃除了之前很多人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方面的思想障礙。這一點意義巨大,現在,中國的非公有制經濟在經濟總量、納稅額、就業人口等方面,都占了超過一半的位置,發揮着巨大作用。

吸納人類文明共同成果

1978年以來,中國的開放領域越來越寬,開放程度越來越深,對外開放帶來了外國的資金、技術、先進設備、先進的管理理念,還帶來了一些外國的人類文明共同成果。

例如現行的公務員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市場經濟、股票、基金等,都是從其他國家學來并豐富和發展的。還有一些重要的理念,如可持續發展、學習型組織等,也是向人家學來的。當然,學回來之後有中國共産黨人的豐富和創新。開放還帶來了外國的資源能源,帶來了巨大的國際市場份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廣泛吸納人類文明共同成果的社會主義,沒有這樣的吸納,絕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些年在同外國政黨人士交流時,經常有發展中國家的政黨人士問我這樣的問題:我們都反對全球化,你們中國共産黨為什麼不反對?我告訴他們,我們的領導人很早就看清楚了,全球化是個不可阻擋的潮流,聰明的辦法是主動加入其中,趨利避害,發揮出自己的比較優勢。1978年以來,中國加入全球化競争,發揮了勞動力價格低廉、市場廣大等比較優勢。同時,也可以學習别人的先進技術,在此基礎上再創新,在高鐵、核電等領域赢得了世界領先地位。

發揮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獨特優勢

中國實行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中國共産黨是執政黨,其他黨派是參政黨。各黨派為了國家發展、人民福祉共同協商。中國共産黨實行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制度,即重要決策由各級黨委集體作出,然後由政府、人大、政協等有關各方具體實施。這一領導體制,具有明顯優勢,中國共産黨是國家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這就能夠有效地避免政治上的争執和内耗,保持政治穩定和政策連續性,還有決策的高效性和很強的執行力。

中國共産黨實行黨管幹部的原則,幹部的選拔、管理等都由黨來負責,這就容易保證黨的團結統一。選拔幹部強調台階、政績和多崗位鍛煉,也能積累幹部的經驗,培養他們的能力和素質。習近平從村黨支部書記到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曆經40年,大的職務變動16次,工作過的地區人口多達1.5億。這樣的經曆讓習近平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錘煉了治國理政的能力。此外,中國共産黨還注重幹部教育和培訓,使幹部能夠跟上形勢發展和任務變化;加大反腐敗力度,加強對幹部的監督制約,等等。

同時,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不僅能使少數民族群衆享受各種自治權利,更能使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汶川地震後的重建工作中,這一優勢就得到了充分體現。中央可以要求經濟狀況較好的省份對口支援災區縣市,這在聯邦制國家是無法想象的。

責任編輯:徐豪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