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一帶一路”:對外開放新格局

“一帶一路”:對外開放新格局

時間:2024-10-26 02:08:51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的貿易大國,中國的對外貿易越是發展,就越會遇到更大壓力。世貿組織前不久公布的數據表明,在持續3年世界第一之後,2016年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額被美國反超。因此,拓寬中國對外開放發展的新空間至關重要。

伊利大洋洲生産基地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項目,目前已成為中國和新西蘭兩國經貿合作的典範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拓展國際市場與參與國際分工就如同播種一樣,耕耘是為了收獲。改革開放以來特别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中國獲得了較大的外部經濟成長空間,不僅成就了中國的貿易大國地位,而且也讓中國成為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大國。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意義重大,有助于為中國的對外開放開辟更廣闊空間。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發展也更加受到重視。

拓寬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空間

衆所周知,絲綢之路始于張骞出使西域的中國漢代。如今,重提絲綢之路不僅在于以古喻今,更為新時期中國拓寬更多國際經濟交流空間奠定基礎。今天的“一帶一路”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正如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所強調的,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的貿易大國,中國的對外貿易越是發展,就越會遇到更大壓力。世貿組織前不久公布的數據表明,在持續3年世界第一之後,2016年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額被美國反超。因此,拓寬中國對外開放發展的新空間至關重要。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還存在巨大的經濟合作潛力有待挖掘。在原有的經濟全球化格局下,中國更多的是扮演旁觀者、跟随者的角色,而随着未來“一帶一路”建設的全面鋪開,中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必然會扮演主要參與者的角色。

從如今中國的國際經濟競争力來看,不能忽視自身在國際市場上遇到的各種挑戰,特别是要重視從原有國際分工格局壓力下“突圍”。與此同時,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關系發展,盡管也存在競争關系,但在互補、互利上有更多的合作共赢機會。要穩住在發達國家的傳統市場份額的同時,也需要加大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拓展力度。2016年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額比上年下降0.9%。其中,出口下降1.9%,進口增長0.6%。相比之下,2016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0.5%。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0.5%,比全國的出口形勢稍微“好一點點”。與此同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增長0.4%,比全國的進口形勢稍微“差一點點”。2016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在整個對外貿易中所占比重為25.7%,其中出口和進口占比分别為27.7%和23.1%。不難看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發展空間還有待進一步挖掘。

目前來看,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經貿關系也要更加重視拓寬領域,未來更需要把投資和貿易有機結合起來,以投資帶動貿易發展。在這方面,我們的确還存在短闆。一方面,從利用外資角度來看,2016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直接投資金額為71億美元,僅占整個利用外資規模的5.6%。另一方面,從對外投資來看,2016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業直接投資額145億美元,占比也僅為8.5%。為此,除了中國歡迎各國企業來華投資外,也需要加強雙邊投資保護協定、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磋商,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其中包括,要探索投資合作新模式,鼓勵合作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各類産業園區,促進産業集群發展。目前來看,中國在柬埔寨、泰國、埃塞俄比亞、埃及、白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的境外經貿合作區卓見成效,不僅促進了中國與這些國家的投資合作,而且也為相關各國帶來更多的貿易機會。

挖掘“一帶一路”豐富内涵

“一帶一路”是由中國領唱的大合唱,曲目自然也相當豐富。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2015年3月28日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一帶一路”建設主要包含五大合作重點,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這“五通”實際上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中的五大子系統。

從政策溝通角度來看,就是要強調做到理念上相互認同,訴求上相互包容,方向上相互協調,管理上相互對接。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管理制度也要對接,例如福建自貿區的單一窗口建設就與新加坡的單一窗口對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也并不是自拉自唱,而是沿線國家步調一緻的大合唱。在此背景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國家間的發展計劃溝通至關重要,如同哈薩克斯坦的“光明之路計劃”、蒙古國的“草原之路計劃”、土耳其的“中間走廊計劃”、印度尼西亞的“海上支點計劃”、歐盟的“容克計劃”等進行溝通。伴随着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關系日益受到重視,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貿易關系發展的着力點也越來越多。例如,中國的自由貿易區建設,要立足在周邊,輻射“一帶一路”。放眼全球,迄今為止,中國一共簽署了14份自貿協定,而其中的中國與東盟(10+1)、中國與巴基斯坦、中國與澳大利亞、中國與新西蘭等貿易協定就涉及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亞投行的成立,實現了中國與亞歐國家的互利共赢從設施聯通角度來看,可以說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中之重。沒有設施聯通,“一帶一路”戰略在很大程度上就會變得碎片化。現階段,設施聯通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幹好三件大事:一是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關鍵。例如,歐亞大陸橋的使用,可以節省時間一半左右。随着開通中歐班列的城市越來越多,中國與歐洲國家的運輸距離進一步縮短,物流時間也相應節省,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設施聯通對于貿易暢通的正面影響。二是能源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動力。與“一帶一路”國家在能源領域加強合作關系到中國能源安全的戰略性選擇,因而近些年來中國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沙特等國家在油氣資源方面的合作力度越來越大。三是通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前景廣闊。迄今,“華為”、“中興”在國際市場上很活躍。幾乎所有“一帶一路”國家都留下兩家中國公司的足迹。

從貿易暢通角度來看,應當被看作是“五通”中的“重頭戲”。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與沿線國家發展對外貿易帶有很強的互利特征。投資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内容,它包括要着力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内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同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等。從貿易便利化角度來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強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海關合作,以及檢驗檢疫、認證認可、标準計量、統計信息等方面的雙多邊合作,推動世界貿易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生效和實施。改善邊境口岸通關設施條件,加快邊境口岸“單一窗口”建設,降低通關成本,提升通關能力。此外,貿易暢通的内涵更加富,不僅包括要大力拓展産業投資,推動優勢産業産能走出國門,促進中外産能合作,支持境外産業園區、科技園區等建設,而且也強調要優化周邊經貿發展格局,鞏固和擴大電力輸送、光纜通信等合作,加快形成國際大通道。

從資金融通角度來看,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貿易投資合作關系的發展,進一步密切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經濟合作關系離不開強有力的資金支持與資本跨境流動便利。在這方面,目前最大的看點就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建立。迄今為止,除了首批57個創始國加入了亞投行外,後續又有20個國家和地區被接納加入了亞投行。總體上看,未來資金融通需要體現出為貿易投資活動提供融資服務的需要,同時還需要體現出中國金融業的國際業務發展需要,更需要體現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在金融監管與服務上的合作。

從民心相通角度來看,本質上這就是為“一帶一路”創造人文環境。一方面,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有助于相關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增加認同感。另一方面,某些與民心相通有關的活動也帶有商業機會。唯有如此,才能将“一帶一路”打造為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

港澳地區在“一帶一路”中的角色定位

“一帶一路”的倡議中包含着港澳地區的訴求,自然也離不開港澳地區的參與。

應當看到,“一帶一路”讓香港與内地之間的經濟合作關系更為緊密。在政策溝通方面,近些年來内地與港澳地區之間的經濟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CEPA的支撐,但未來更多需要強調内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來自港澳地區企業與居民的權益保護與服務;在設施聯通方面,香港是國際航運中心,未來需要與深圳等珠三角港口在功能上錯位發展,形成優勢互補,而即将建成的港珠澳大橋将有助于體現出這種互補;在貿易暢通方面,香港不能局限于充當轉口貿易的“二傳手”,更要利用好國際貿易中心的優勢,為内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拓展業務打好前站,搞好後勤,當好助手;在資金融通方面,香港具有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但近些年來由于香港制造業基礎不雄厚,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需要與轉變地區的實體經濟發展相結合,特别是要支持珠三角地區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與科技創新驅動,各自形成良性互動,而加入亞投行更會使香港的金融業務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與内地相互配合;在民心相通方面,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城市,而這種國際化也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互認同的重要媒介。

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确了要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目前,中央也正在積極研究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一帶一路”是内地的機會,更是港澳地區的發展機會,而粵港澳大灣區計劃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讓上述兩方面的機會結合在一起,使各自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都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筆者認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就是要将該區域打造為中國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高地。在共同做大“一帶一路”“蛋糕”的共同目标下,香港隻要發揮好“聯結世界服務内地”的長項,通過大灣區進一步強化與周邊地區連接,必然會提升自身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現階段,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需要從加大改革力度入手,減少在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上過高的門檻,最大限度形成資源的優化配置,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形成競争合力。

總體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已經受到各方面的重視,而這種重視不僅停留在口号上,更體現在行動上。前不久,香港特别行政區特首梁振英率團考察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表示香港應當珍惜“國家預留座位”的機遇。深圳經濟特區的前海蛇口是全國自貿試驗區中一個跟境外接壤的片區,深圳要應用好用足對接香港的優勢,特别是要發揮深港35年來經貿往來極為密切的傳統優勢,促進深港之間産業合作、功能互補的商業模式創新,形成深港組合出海的優勢。例如,深港兩地正在深圳前海的媽灣共同打造“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先導區,讓媽灣成為前海承接“一帶一路”建設和深圳建設國際科技、産業創新中心的核心載體,成為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引擎。

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白明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