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手語律師唐帥:不想再做中國“唯一”

手語律師唐帥:不想再做中國“唯一”

時間:2024-10-26 01:45:43

有媒體稱唐帥為“中國唯一的手語律師”。但唐帥坦言,不想再做這個“唯一”,中國聾人群體不僅需要關注,更需要“因材施教”的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在學習手語一則名為《手把手吃糖》的視頻讓律師唐帥火了。視頻畫面裡有一左一右兩個唐帥,左邊的用普通話解說着什麼是“龐氏騙局”,右邊的打着手語,中間則是配合解說的動畫。這是一檔以聾人為受衆群體的普法節目,視頻裡的唐帥被稱為“中國唯一的手語律師”。但唐帥坦言,不想再做這個“唯一”,中國聾人群體不僅需要關注,更需要“因材施教”的法律援助。

為了雙親,他精通兩類手語

唐帥今年33歲,是重慶鼎聖律師事務所的一名律師。和大多數律師一樣,他考入政法類大學,通過司法考試,成為執業律師;和大多數律師不一樣的是,唐帥精通手語,能夠基本無障礙地跟每一個聾人進行交流。這一點,即使在手語界,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唐帥解釋,中國通行的手語主要分為普通話手語和自然手語兩類。聾人學校向學生教授的是普通話手語,而自然手語是中國聾人群體自然而然形成、經常使用的手語,兩者區别很大。

“在中國,幾乎每一個能夠用手語進行表達的聾人都使用自然手語,隻有在聾人學校學習過的才懂得普通話手語。”唐帥說,這造成了一種矛盾:正常人學習的手語都是普通話手語,而大多數聾人的文化程度不高,很多人從來沒進過聾人學校,這讓懂普通話手語的正常人跟聾人的溝通産生障礙。

作為正常人的唐帥如何學會自然手語?這源自他的父母。唐帥的父母是聾啞人。為了與家人溝通,更好地照顧他們,唐帥既在日常中習得了自然手語,也學習了普通話手語。唐帥告訴記者,在自己的成長環境中,看到過太多聾人因不能同正常人溝通造成的悲劇。“我的至親是聾啞人,我想我比任何人都懂得這個群體在生活中遇到的苦處和難處。

”涉及法律,毫厘之差可能造冤案

考上西南政法大學後,唐帥的命運與聾啞人越纏越緊。

大學沒畢業時唐帥就開始做手語翻譯。2006年,一次機緣巧合,他為一群聾人犯罪嫌疑人做手語翻譯。“他們情緒很激動,盡管證據确鑿,但堅決不承認,讓辦案人員很難辦。我用手語不斷跟他們交流,安撫他們的情緒,嘗試理解他們的感受,最終他們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這件事讓唐帥意識到,司法訴訟牽扯到聾人群體時存在很多不便,同時聾人群體在維權、訴訟過程中也面臨着諸多困難。

“每個案子中,我們都要向當事人告知他們的權利義務。舉個例子,要怎麼向聾人解釋回避制度?回避兩個字在日常交流中是很簡單的,但在司法解釋中,遠遠不是字面意思。它可能涉及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與案子有利害關系的人,或者與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人。申請回避是當事人的合法權利。但是手語怎麼翻譯?很多手語翻譯是不懂法律的,他們如果隻是以日常交流中的‘回避’去解釋,聾人怎麼可能知曉自己的合法權利?”唐帥告訴記者,這隻是衆多聾人訴訟中困難的一個,還有更多十分複雜的情形連他自己也要進行充分的學習和準備才能翻譯好。

唐帥曾經見過聾人因為溝通問題被誤解甚至被冤枉。曾有位80歲的老人找到唐帥,跪下哭着求他救命。老人的女兒被指控偷了一部手機,已經通過手語翻譯認罪。可當唐帥查看審訊視頻時,才發現這個女孩打的手語意思是“我沒偷!”這并不是翻譯有意誣陷,而是由于普通話手語和自然手語之間的細微差别造成的,翻譯人員對細節的錯誤理解差點葬送了一個人的前途。

“其實不隻是法律界,醫學、計算機的專業名詞在手語翻譯中也幾乎是空白狀态。我們都知道青黴素是很常用的藥物,按照目前的手語翻譯規則,青黴素是用漢語拼音的首字母,即QMS去表示的。不說聾人,即使是正常人,聽到QMS能一下反應過來是什麼意思嗎?”唐帥認為,法律、醫學、計算機是現代社會生活必然會接觸的三個領域,而這三個領域中的專業名詞卻鮮有标準的手語翻譯規則。“這也讓聾人融入我們正常人的社會生活變得困難重重。”

聾人普法,要摸清關鍵障礙

據廣東省殘聯統計,2017年省殘聯信訪辦共受理信訪案件238批次,為殘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務137人次,其中聾人信訪數量未做統計。廣東省殘聯表示,各級部門都有懂手語的工作人員,需要時可提供翻譯服務;另一方面,能夠去信訪的聾人一般受教育程度不低,所以可以通過紙筆與工作人員溝通。廣東省司法廳則向記者表示,2017年全省共對181名盲聾啞人的刑事案件進行了法律援助。

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中國現有聽力障礙殘疾人2780萬,但其中通過官方渠道尋求幫助的少之又少。唐帥說,因為許多聾人的生活與正常人是脫節的,他們缺乏融入社會的途徑。

曾有一個高中畢業的聾人問他:唐律師,檢察官、法官和律師有什麼不同?這問題讓唐帥十分汗顔和難過。“很多事對于正常人來說是常識,而聾人卻沒有途徑可以獲知。正常人在成長過程中,有許多知識和信息來源,但這些信息傳播渠道,幾乎隻考慮了正常人的接收方式,聾人卻被排除在外。”

手語律師唐帥

這位聾人問出的問題,基本代表了如今中國聾人的法律意識水平。“很多聾人連基本的法律概念都弄不清楚。”在這樣的基礎下以正常人的形式去做普法教育,在聾人群體裡往往收效甚微。

唐帥說,不少法律援助機構和單位都會為聾人開展普法活動。“其中很多會邀請法律界的教授或講師開講座,請手語翻譯做現場翻譯。但如果僅僅是這樣,很難有效果。”唐帥說,我國聾人法律基礎之低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而這些普法講座卻把他們放在了正常人的法律水平上,“上面講得再精彩,下面的人‘聽’不懂又有什麼用?”因此唐帥一再強調,普法前的摸底非常重要。

轉變思路,讓聾人幫助聾人

唐帥了解聾人并充分理解他們的苦處,深受聾人群體的愛戴。但他說,他不想再做這個“唯一”。

“中國有2000多萬聾人,靠我一個人的力量,即使不眠不休也沒有辦法為所有聾人解決難題。”因為很多聾人經濟條件不好,唐帥無償幫他們打官司,同時,他還要兼顧日常的案子,以維持收入。唐帥坦言,自己已經3年沒有過周末了,每天隻有四五個小時的時間睡覺。“我們的律所也要盈利才能運轉下去,否則律所都沒了,我還怎麼繼續幫他們?”盡管唐帥想盡辦法幫助每一個向他求助的人,但仍有一些案子因為距離、時間的原因,他沒能接手。

唐帥知道,隻有他一個手語律師,對于改變聾人的司法困境是遠遠不夠的。他試過教其他律師手語,但收效甚微。那麼到底該怎麼辦?

為了改變現狀,唐帥轉變思路,不再試圖讓正常人學手語與聾人交流,他反其道而行之,招聘了5名聾人大學畢業生,盡管他們不是法律專業的,但唐帥相信,相比和聾人無障礙交流,法律知識更容易掌握。唐帥對這5名畢業生進行了魔鬼式的法律知識訓練,他們也報考了司法考試。“讓聾人學習法律,再為聾人普法、提供法律服務,這會比正常人學手語更有效。”

作為重慶市大渡口區的人大代表,唐帥曾提出過建立全國手語翻譯協會的建議。唐帥希望,協會的建立可以促成國内手語翻譯職業資格考核和認定的标準化,同時建立法律、醫學等專業領域的手語翻譯标準。更重要的是,協會可作為第三方對各類訴訟中涉及聾人的部分進行監督和指導,“比如手語協會對公安機關、司法機關辦理的刑事案件中聾啞人的口供進行鑒定,看筆錄、錄音、錄像是否一緻,是否和聾人想表達的一緻,這就避免了冤假錯案的發生。”

因視頻走紅後,唐帥接受了很多媒體的采訪,他坦言,很多時候已經累了一天,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但他說,自己再累也要把聾人的故事講出來,希望通過媒體的力量把聾人群體在法律生活中面臨的困難和不公傳遞出去。

2018年7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和中國殘聯聯合下發關于開展“法援惠民生·關愛殘疾人”法律援助品牌建設工作的通知,切實保障殘疾人的合法權益。通知中提出,逐步實現融合電話、網站、短信、微博、微信等多種方式法律援助服務。發揮具有專業技能志願者的作用,為需要訴訟法律援助服務的殘疾人提供語音和文字提示、手語、盲文等信息和交流無障礙服務。探索并推行對行動不便且有法律需求的殘疾人“一對一”綜合包戶服務模式。

通知下發後,各級政府積極行動,相信在不久的将來,會有更多“唐帥”來為聾人群體“發聲”。

(實習生沈泳楠,通訊員粵殘宣、劉洪群對本文亦有貢獻)

付怡羊城晚報記者

唐帥了解聾人并充分理解他們的苦處,深受聾人群體的愛戴。但他說,他不想再做這個“唯一”。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