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綠色中國:鋪就生态文明建設的改革之路

綠色中國:鋪就生态文明建設的改革之路

時間:2024-10-26 01:43:43

人與自然和諧平衡的關系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湖北省宜昌市是三峽工程所在地,擔負着保證一庫清水、保障三峽工程、保護長江的特殊使命。“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宜昌立下生态優先規矩,倒逼産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建設小康社會,其目的在于提高全體人民的福祉,提升人民群衆的生活水平。随着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衆對清潔的水源、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要求也越來越高,生态環境在群衆生活幸福指數中的權重不斷加大。可以說,環境問題日益成為重要的民生問題。老百姓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态”。人民群衆對于生态環境質量的更高要求,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了更高的标準,這需要全社會都對此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甯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面對嚴峻的生态惡化現實和巨大的環保壓力,必須用改革的方式,推進生态文明建設,堅定不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後世子孫留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中國。

全面建成小康少不了靓麗綠色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雖然中國地大物博,但總體上仍為資源短缺的國家,許多資源盡管總量可觀,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卻還達不到平均水平。例如,中國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隻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耕地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礦産資源的人均占有量也大約隻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資源平均占有量的約束,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一直造成相當大的壓力。随着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資源供給的可持續壓力也愈發增大。

首先,中國的資源約束收緊,部分重要資源的對外依存度顯著升高,對國家經濟安全發出預警。衆所周知,中國是石化能源消費大國,而石油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戰略性資源之一。近年來,中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60%,外部石油供給的穩定及運輸通道的安全通暢,對中國的經濟安全和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顯著的意義。除石油外,中國許多重要礦産資源的對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同樣不容忽視的是,中國飲用水和耕地的資源約束壓力也日益增大,已經到了相當嚴峻的局面。目前,中國年均缺水量超過536億立方米,全國有超過2/3的城市缺水。能否堅守住這條紅線,決定了中國的糧食安全能否得到保障。

其次,中國的環境污染相當嚴重,甚至一定程度影響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的大局。中國相當多重點流域水污染問題十分嚴重,五類甚至劣五類水質相當普遍,極少數能達到飲用水的标準。部分以礦産聞名的城市,由于過度開發挖掘,導緻城市沉降現象明顯,另一些城市化工鋼鐵項目排污造成的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加重了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定團結大局的壓力。

再者,中國的生态系統惡化,與資源約束和環境污染形成疊加甚至負向激勵效應。曆史上,生态系統的退化就曾給我們帶來極為深刻的教訓。如今植被稀少的黃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脈都曾森林密布、山清水秀,土地适合農業耕種,水草利于牲畜繁衍。然而,由于毀林開荒、濫砍濫伐,這些地方的生态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蔓延,湮沒了盛極一時的古代絲綢之路。樓蘭古城因為屯墾開荒、盲目灌溉,導緻孔雀河改道而最終衰落。這些鮮活的例子令人扼腕歎息,但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近年來的數據統計。目前,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已占國土面積的37%,沙化土地面積占18%,九成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陷面積擴大,因生态系統破壞導緻的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

上述這些問題的産生,可以總結為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中國人口衆多、資源短缺、環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近幾十年來中國發展很快,西方一些發達工業國從工業革命開始曆經百餘年甚至數百年的發展中累積的問題,在中國集中于較短時期顯現出來;二是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尚沒有實現根本轉變,之前相當長一個階段的經濟增長,是依靠物質資源的高消耗來實現的,中國單位GDP能耗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是最高的,加上生态文明理念沒有牢固樹立,生态環境的主客觀因素疊加使矛盾愈加凸顯。這種情況如果不改變,經濟社會發展是難以持續的。

總之,中國發展面臨着越來越突出的資源環境制約,人民群衆對良好生态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面對這樣的挑戰,面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曆史性使命,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而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就是一條必經之路。

為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對于人與生态環境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曾有非常形象的闡述:“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态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态環境。”

大自然是人類生存的環境,也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搖籃,保護大自然就是在保護人類本身。人與自然和諧平衡的關系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然而,這種理念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面前,面臨着巨大的考驗。在短期的、局部的利益激勵之下,各種無視環境代價的行為造成了生态文明的極大破壞,不損害生态環境的底線屢屢被突破。

良好的生态環境,本應是社會生産力持續發展和人民群衆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重要基礎。然而多年來,新聞媒體不斷報道一些地方的鋼鐵、化工項目給大氣、土壤、河流等都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危害了當地民衆的生命健康,付出的環境代價由全民共同承擔。環境保護付出了血的代價,這樣的“學費”實在太過高昂,難以承受。可以說,中國的生态環境問題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非采取最嚴厲的措施不可,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考慮自然的承載能力和承受能力,否則生态環境惡化的總态勢難以從根本上得到扭轉。

因此,應該堅定不移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徹底改變以犧牲環境、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用改革創新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途徑,推進生态文明建設,以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取代過往無視環境代價的傳統經濟核算方式。必須堅決做到“三個不能”,即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不能以眼前發展損害長遠利益,不能用局部發展損害全局利益。

可持續發展戰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影響子孫後代的福祉,因此是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長期性的戰略。推進生态文明建設,是涉及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轉變的戰略任務,必須把生态文明建設的理念、原則和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貫穿至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生态文明的建設過程中,應着重加強以下六個方面:第一,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在全社會營造愛護、保護、建設環境的良好風氣,增強全民族的環境意識;第二,牢固樹立生态紅線觀念,設定并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态保護紅線,将各類開發活動限制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内;第三,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工業現代化和綠色化,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态文明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新發展道路;第四,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快完善主體功能區政策體系;第五,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建立資源節約型的國民經濟體系,塑造資源節約型的社會,促進資源的永續利用;第六,加大生态環境保護力度,重點解決損害群衆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強化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維護生态多樣性,築牢生态安全屏障。

讓良好的生态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中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環境效應,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塞罕壩奇迹”就是這樣一個生動的例子。新中國建立初期的河北塞罕壩曾經是大面積的荒漠,砂石伴随着狂風不僅令當地寸草不生、人類難以居住,更威脅整個京津地區的生态環境。然而,随着一代代林場建設者們辛勤的努力和付出,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栖樹”的荒漠沙地上,出現了綠色奇迹。半個多世紀過去,塞罕壩林場已經被林海覆蓋,成為風景優美、物産豐饒、環境宜人之地,林場建設者們真正用行動诠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譜寫了一曲動人的塞罕壩精神贊歌,是中國推動生态文明建設、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生動範例。

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就曾對植樹造林工作做出批語:“植樹造林,綠化祖國,造福後代。”“這件事,要堅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紮實。”如今,為了弘揚塞罕壩精神,鋪就生态文明建設的改革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黨全社會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弘揚塞罕壩精神,持之以恒推進生态文明建設,一代接着一代幹,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有這樣的魄力和決心,紮實将目标轉化為實際行動,我們必将為後世子孫留下一個清潔美麗的綠色中國!

浙江嘉興,空中俯瞰嘉善縣幹窯鎮長豐村多彩“稻田畫”,仿佛給大地織上了“彩毯”,與周邊村莊、農田相襯映,如鑲嵌在鄉間的一幅生态美麗畫卷,豐富鄉村休閑觀光農業旅遊資源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