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浦東故事

浦東故事

時間:2024-10-26 01:39:42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上海浦東開發開放28年。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28年來,“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浦東在一片農田上建起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的現代化新城,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征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28年時間,浦東經濟總量從60億元人民币增長到9651億元,增長160倍;财政總收入從10億元增長到3938億元,增長了394倍;更重要的,是通過建設自貿試驗區等,初步形成了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發展軟環境,觸碰了改革開放40年來許多難啃的硬骨頭。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站在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新起點上,上海浦東的開發開放經驗對當代中國和世界會産生怎樣的影響?整裝再出發的浦東又将給中國和世界帶來哪些新期待?全新浦東帶來全新注腳。

浦東28年成長記

“浦東長大了,就像在自己眼皮下成長起來的孩子”。

1987年12月10日發生在陸家嘴的輪渡事件,是很多老上海人記憶中無法抹去的傷痛。那天,陸家嘴輪渡因大霧封江滞留人員過多,當時很多企業實行打卡制度,遲到就要扣獎金。争分奪秒中,踩踏發生,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上海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決定建設一座橫跨黃浦江大橋,以解市民渡江壓力。1988年南浦大橋開工建設。

而此時,住在浦西江邊從事高空吊裝工作的魏根生家被動遷到浦東南碼頭,在那個“甯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時代,這樣的動遷令魏師傅一家内心不悅。

1990年4月18日,中國正式宣布開發開放浦東,把浦東推向了中國改革發展、對外開放的最前沿。

此後黃浦江之上,大橋隧道飛架穿梭。1991年、1993年、1995年、1997年……上海以平均每兩年一座大橋的速度,相繼建造了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奉浦大橋、徐浦大橋、盧浦大橋等。現在,擁有20餘座隧橋互通,浦東與浦西早已融為一體。28年,浦東從被嘲笑的“鄉下人”,成為上海乃至全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排頭兵。作為浦東開發開放的見證者,魏師傅一談起這些過往,臉上堆滿笑意。

作為浦東開發開放的建設者,魏師傅每當經過上海中心、環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廈這些“上海地标”時,他都會停下來駐足觀望一會兒,回想起那些揮汗如雨的日子,他欣慰地在心中喃喃自語,“浦東長大了,就像在自己眼皮下成長起來的孩子”。

浦東開發的戰略意義

浦東,因位于黃浦江東岸而得名,面積1210平方公裡,約占上海的1/5,常住人口552萬,約占上海的1/4。浦東和浦西一江之隔,但在開發開放之前,浦東主要是大片的農田和極少數工業,經濟社會發展比較落後,和浦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開發開放浦東,是中國政府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關鍵時期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具體體現在“四個一”。

一面旗幟。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國内改革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中共中央、國務院立足戰略全局,作出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重大決策,樹立起中國擴大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向世界宣示了中國将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

一張王牌。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強調,“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中國開發開放浦東,最大限度發揮了這張王牌的作用,為中國抓住全球産業結構和分工調整的重大機遇、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重要平台。

一個龍頭。浦東開發開放為上海打開了城市發展空間,優化了産業布局,提升了城市綜合功能,使上海徹底擺脫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困難局面,推動上海由傳統工商業城市向經濟中心城市升級,成為帶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地區經濟協同發展的龍頭。

一塊試驗田。習近平總書記2010年視察浦東時強調,“浦東開發開放的意義在于窗口作用、示範意義,在于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在于排頭兵、試驗田的作用”。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發展作出一系列新指示,強調上海自貿試驗區要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浦東通過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形成了一系列可複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為全國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了新路、積累了經驗。

浦東開發的三個階段

28年來,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浦東,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征”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經過28年的發展,浦東規模質量不斷跨上新台階,功能提升不斷邁出新步伐,改革開放不斷實現新突破,社會民生不斷取得新進展,城市建設不斷呈現新面貌,發生了曆史性的巨變。經濟總量從1990年的60億元人民币躍升到2017年的9651億元,增長了近160倍,年均增長15.1%;财政總收入從浦東開發之初1993年的11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3938億元,增長了350多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7年已經超過6萬元,相比2003年也增長3.1倍;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已累計超過2.3萬億元。浦東的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見證。

浦東28年開發開放的曆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90年到2000年,浦東率先開放、快速發展,城市面貌“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經濟規模迅速擴大。這些為入世提供了路徑探索和壓力測試。

第二階段是從2000年到2012年中共的十八大召開,浦東抓住中國加入WTO、舉辦世博會等重大機遇,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率先開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全面推進上海“四個中心”核心功能區建設,全力服務保障上海世博會舉辦,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府職能轉變、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方面在全國先行先試。這個時期的浦東,改革開放全面發力,核心功能不斷提升,城市綜合服務能力顯著提高。2009年,國務院批複同意原南彙區行政區域并入浦東新區,浦東發展空間更加廣闊。

第三階段是中共十八大以來,浦東進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階段。率先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在投資、貿易、金融、事中事後監管等領域開展制度創新;着力建設上海科創中心核心功能區,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的質量效益持續提升,代表中國參與國際經濟科技合作競争的能力水平進一步增強。

浦東,這個土地占上海1/5,人口占1/4的新區,每年卻能為上海創造1/3的GDP。在這片昔日的貧瘠之地,奮進中的浦東創造了無數的中國第一、世界第一:中國第一個金融貿易區(陸家嘴),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中國第一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區),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第一架國産客機(C919大飛機),中國第一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世界第一大港(洋山深水港),中國第一個海外人才局(海外人才局)……

今天,“浦東故事”正在鼓舞着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未來,全新開發開放的“浦東故事”定将影響世界。

陸家嘴1990-2008年城市演變圖/姚建良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