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黃會林和“外眼”鏡頭裡的真實中國

黃會林和“外眼”鏡頭裡的真實中國

時間:2024-10-26 01:01:04

7年間,來自40多個國家的400多名外國青年,通過參加“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陸續來到中國。他們用雙眼打量走過的每個地方,用鏡頭講述中國故事。

“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項目創始人、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中國怎麼會有這麼好的機場?”2011年6月的一天,當飛機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時,9名來自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學生驚訝地詢問接機者。8年前的這一幕,讓“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項目創始人、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終生難忘。

“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是由北京師範大學會林文化基金、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共同主辦的一項中國文化體驗與影像創作項目,自2011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七屆,在國内外獲得越來越廣泛的影響力,成為彰顯中國魅力、宣揚中國文化的品牌項目。

從繁華的北上廣到西部的甘肅甯夏,從黑土白雲的東三省到多姿多彩的雲貴川,7年間,來自40多個國家的不同膚色、不同信仰的400多名外國青年,通過參加“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陸續來到中國。他們用雙眼打量走過的每個地方,用鏡頭講述中國故事。

這既是一次國際文化交流的全新嘗試,也是一場對中國的親曆式文化體驗,更是一次對中國的“發現之旅”。

“80後”教授和“第三極文化”

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是一位健談的智者。她是中國高校第一位電影學博士生導師,“第三極文化”的倡導者和推動者。

“中國文化在傳承發展5000年中華文明、借鑒和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精髓、總結和提升百年來中國現代文化的基礎上,最終形成了與當下歐洲文化、美國文化鼎立的‘第三極文化’,也就是當今的,社會主義特色的中國文化。”第一次見到黃會林教授就被她擲地有聲的話語和青春洋溢的激情所感染,很難相信坐在自己眼前的竟是一位85歲的老人,而她卻說自己是一位典型的“80後”。

“現在幼兒園的娃娃,餓了吃麥當勞、肯德基,渴了喝可口可樂,手裡玩的是奧特曼,高興了喊‘耶’。這些符号都不是中國的,從教育,到生活,到價值觀,到美學,我們都被西方文化覆蓋,而我們自己的文化卻越來越遠。”2008年,從事教育事業50餘年的黃會林對中國文化現狀有了從未有過的憂慮。“文化亂象叢生,影視作品邯鄲學步、東施效颦,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完全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黃會林認為,“中國文化隻有立起來,才能走出去,中國要加強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增強絕不是耍嘴皮子,當今世界文化呈現多元化格局,從影響力看,大體可分為三極:“如果将歐洲文化與美國文化看作文化的‘兩極’,那麼具有深厚根基和強大生命力的中國文化,則可稱為‘第三極文化’”。“第三極文化”植根于中國傳統文明,以倡導文化多樣化為前提,尊重文化差異。

在黃會林的積極倡導、奔走和呼籲下,2010年11月19日,承載“第三極文化”學術研究、藝術創作、文化傳播、資源整合的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在北京師範大學揭牌成立,黃會林任院長。“研究院由北京師範大學與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共同發起組建,通過開展以‘第三極文化’為核心的中國文化國際傳播學術研究和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藝術創作,把中國文化更有力地推向世界。”黃會林說這塊“陣地”來之不易,是中國高校第一家以“中國文化”命名的國際傳播研究院。這一年黃會林77歲,“感覺像17歲,後青春時代剛剛起步”。

外國青年鏡頭裡的中國

“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我們要有一個好的載體。通過漢字,漢字很難學,通過語言,漢語和哪種語言都不搭界,最後想到了影像,影像是最能破除障礙的最有效手段和表現方式。”2011年,黃會林首先啟動了“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表現方式有了,誰來做?黃會林說,多年來,中國人自己拍攝介紹自己的作品通常是自說自話,真實性總會被人打上問号,“就用外國青年來拍,通過他們特有的視角和講述展現一個真實客觀的中國和中國文化。”

在外國青年的招募和選拔上,黃會林也有自己的要求和标準。“首先一條就是從來沒有來過中國的;其二就是對中國和中國文化有着強烈的好奇感和探索精神。”另外,入選青年還要具備簡單的視頻拍攝技術。

2011年,第一期“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招募了9名來自美國波士頓的青年學生。“這9個孩子到達首都機場T3航站樓後,站在那裡觀望很長時間,久久都不肯上接機的車,不停地發問為什麼中國能有如此好的航站樓?為什麼中國的航站樓比美國肯尼迪機場的還好?”

接下來,經過十幾天的相處,大家熟絡後,在一起聊天時黃會林才知道,原來中國在9個孩子頭腦中的印象還停留在《紅高粱》的影片中,“女人小腳,男人大辮子”。黃會林說,過去我們确實有過類似《紅高粱》這樣的經典影視作品,但中國的真實發展現狀不是那樣的。“這是這麼多年來,我們對外宣傳和文化傳播的缺失,影視作品雖然很經典,但是稍不留神,就給外國受衆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黃會林說這個小故事她在不同場合講過無數遍,正是幾個美國孩子的反應,讓她看到了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堅定了她和團隊做好“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的決心。

斯洛伐克導演PeterFrohloch作品《生生不息》海報

保加利亞導演Anastas在珠海會同古村拍攝建築“要讓世界知道中國,就需要着眼于青年,着眼于視覺。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任重道遠,現在正是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希望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我們。”

“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旨在通過外國青年電影人的獨特視角,在中方志願者一對一配合下,每人拍攝完成10分鐘中國文化紀錄短片,意在凸顯外國青年的獨立創作與獨特體驗—外國青年講中國故事,從而提升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加強中外青年之間的跨文化溝通、交流與合作。

截至2017年,“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已組織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格魯吉亞、印度、新加坡、韓國、以色列、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等49國405名青年,出色完成404部短片,共獲90餘項國際獎,出版系列書籍《民心相通—“一帶一路”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民心相通—“金磚國家”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作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金磚國家”青年外交官論壇、“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讨會等國家重要外交會議用書。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重要演講時專門講到“看中國”活動,對該項活動給予充分肯定。

“404部片子,每一部都真實、客觀,沒有惡黑、惡搞,在中國的真實體驗和感受全部融入到他們的創作之中。等他們回國後,把自己的片子和親身感受帶給他們的國家和身邊的親朋好友後,這種潤物無聲的傳播,勝過我們以往宣傳的千言萬語。”黃會林說這就是開展這項工作的意義所在。

讓外國人感受中國文化魅力

在衆多外國青年創作紀錄短片中,其中有一部叫做《俠》的片子讓黃會林印象極為深刻。“2011年,美國波士頓大學影視專業大四學生丹尼爾來中國之前,隻知道中國有功夫、太極和李小龍。”這位來自美國的學生希望能夠拍攝一部和中國功夫或和太極有關的影片。

當時北京有一所盲人按摩學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位姓萬的老師在盲生閑暇時間教他們太極。團隊成員帶丹尼爾實地看過後,很感興趣,于是就把拍攝地點定在了這裡。“在丹尼爾的片子拍攝完成後,我問他盲人如何學太極,他告訴我看完片子就知道了。”最後的片子讓黃會林感到非常震撼,“這個教太極的萬老師擺出一個姿勢,所有孩子上前用手去摸,從頭摸到腳。就這樣,他們學會了太極的一招一式,後來萬老師帶出的盲人按摩太極隊還到人民大會堂演出過。”丹尼爾給這部片子取了一個非常中國的名字《俠》。“他說拍這個片子,我才知道中國功夫不是打打鬧鬧的事,它是一種中國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和‘義’。他說‘俠’是一個大人去幫助兩個小孩,這個太極不是說強大欺負弱小,而是強的去幫助弱小,這是一種‘仁義’精神,這就是中國精神。”黃會林對丹尼爾的感受和解釋很是出乎意料,她覺得這才是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要義和精髓。

“要讓世界知道中國,就需要着眼于青年,着眼于視覺。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任重道遠,現在正是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希望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我們,用你們的智慧和勤勞,讓世界更多‘聽到’和‘看到’中國文化的自信來源和新生力量。”黃會林說。

印度青年導演TulasiTarakaPrabhuTej在重慶拍攝川江号子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